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2鲁人.doc_第1页
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2鲁人.doc_第2页
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2鲁人.doc_第3页
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2鲁人.doc_第4页
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2鲁人.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4课信陵君窃符救赵导学案2 鲁人版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读课文511段,划出的疑难之处:【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词类活用 1、留军壁邺: 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3、为能急人之困 : 4、公子怪之: 5、却秦存赵: 6、侯生乃屏人间语: 7、北救赵而西却秦: 8、厉兵秣马: 9、以便国家: 10、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11、且公子纵轻胜: 12、吾攻赵旦暮且下: 13、弃之降秦: 14、今公子有急: 15、此五霸之伐也古今异义 1、公子再拜,因问 古 今 2、以公子为长者 古 今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古 今 4、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古 今 5、公子颜色愈和 古 今 6、让魏公子曰 古 今7、愿枉车骑过之 古 今难句解析 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2、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具”通 ,“告”后省略 ,代 。 “所以”表示 “秦军”前省略 。 全句译作:3、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所以者”是 意思。全句译作: 4、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 。“恨之”就是 。“以是”是 的意思. 5、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因此原句可以补充为:6、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 “行日”,即 。“以”后省 全句译作:【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1)之所能,而加之以(2)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箭的末端)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孔子家语)(1)解释文中下列词以(1): 以(2): 及: 于: 括: 羽: 镞: 砺:(2)翻译句子,说明句式特点汝何好乐? 吾非此之问也。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其入之不亦深乎? (3)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子路“受教”的内容【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第三部分(511 段) ,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发生 故事发展 故事高潮 故事结局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信陵君窃符救赵(第三课时)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般阳中学高二语文组导学案姓名: 班级:第2课 信陵君窃符救赵(第二课时)编写:杨雪平 时间:2015年3月12日 审核:高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重点难点】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读课文511段,划出的疑难之处:【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词类活用 1、留军壁邺:驻扎,名作动 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袖里藏着,名作动3、为能急人之困 :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 4、公子怪之:感到奇怪 意动用法5、却秦存赵:使退却;使存活。使动 6、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使动7、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名作状 使动用法,使退却 8、厉兵秣马:名词作动词,磨;喂9、以便国家:使动用法,使方便 10、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动作名,救兵11、且公子纵轻胜: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2、吾攻赵旦暮且下: 名作动,攻下13、弃之降秦: 说明:删去 14、今公子有急: 形作名,急难15、此五霸之伐也动作名,功业古今异义 1、公子再拜,因问 古:拜两次。今:第二次拜。 2、以公子为长者 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古:姻亲 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4、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古:谦辞。今,因胆小害怕无法做某事 5、公子颜色愈和 古:脸色 今:色彩 6、让魏公子曰 古:责备 今: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请把东西给人7、愿枉车骑过之 古: 拜访。今:经过或过错。难句解析 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以”,“因为”的意思。全句译作:(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难。2、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具”通 “俱” ,“告”后省略 “之” ,代 侯生 。 “所以”表示 “的原因” “秦军”前省略 “ 于(跟,同)” 。全句译作: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侯生)。3、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所以者”是“用来的”意思。全句译作: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不满意”。“恨之”就是“对我很不满意”。“以是”是“因此”的意思。5、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因此可以理解为“欲求极其父仇(之人)。”6、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 “行日”,行程日期。“以”后省“公子”。全句译作: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动)报答公子。【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1)之所能,而加之以(2)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箭的末端)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孔子家语)(1)解释文中下列词以(1): 凭 以(2): 把 及: 赶得上 于:到 括:箭的末端 削出箭尾(名动); 羽:装上羽毛 镞:装上箭头 砺:磨得尖利(2)翻译句子,说明句式特点汝何好乐? 你爱好什么?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 吾非此之问也。我不是问这个。宾语“此”前置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由此看来,还要什么学问呢?宾语前置其入之不亦深乎? 那不是会射得更深吗?反问句 (3)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子路“受教”的内容。学问、知识会提高人的素质、能力,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参考译文:子路初次拜见孔子,孔子说:“你有什么爱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你这个。我是说以你的能力,再加上努力学习,谁能赶得上你呢!”子路说:“南山有竹子,不矫正自然就是直的,砍下来用作箭杆,可以射穿犀牛皮(做的盔甲)。以此说来,哪用学习呢?”孔子说:“做好箭栝还要装上羽毛,做好箭头还要打磨锋利,这样射出的箭不是射得更深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