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文关于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研究 指导教师 副教授学院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金融学论文提交日期2008年4月 论文答辩日期年月答辩委员会主席 _评 阅 人 _摘 要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从一开始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学术界和具体实务应用上都引起激烈的讨论。不良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方面,是将不良资产通过分割和重组,运用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增强不良资产的流动性。不良资产特指那些流动性不强、盈利性有限、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的资产,如银行的呆坏账等。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有利于银行盘活金融资产,增强系统抗风险能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如缺乏规范的信用评级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证券化市场很少有机构投资者,缺乏专业人才和操作经验等。因此,搞好不良资产证券化,须要制定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培养和建立一支强大的专业队伍。当前我国既有的不良资产存量巨大,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推进国有银行的改革进程就必须优先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中国的不良资产具有深刻的体制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这就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加快资产处置步伐,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努力做到资产回收价值最大化,减少国家损失;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经济关注企业改革和地方经济艰涩,妥善解决企业职工安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意义和理论基础,并结合国际上资产证券化的宝贵经验,进而以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为突破口,深入探讨在我国市场环境下如何推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找到一条光明的出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资产证券化 目 录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11.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涵义和特点11.1.1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和性质11.1.2 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和特点21.2 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意义31.3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探讨41.3.1 资产证券化的机制41.3.2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41.3.3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分析52 资产证券化实务与应用概况73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83.1 不良资产概述83.1.1 不良资产的界定和特征83.1.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情况分析93.2 不良资产处理的国际经验103.3 我国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分析113.3.1 缺乏规范的信用评级机构113.3.2 资产证券化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123.3.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123.3.4 缺乏专业人才和操作经验123.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策探讨133.4.1尽快实施实质性的试点操作133.4.2 加强资产证券化的立法建设133.4.3提高证券化产品和信贷资产的市场流动性14总 结15致 谢16参 考 文 献17英文摘要1820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1.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涵义和特点1.1.1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和性质 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金融领域一个伟大的创新,关于“资产证券化”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随着资产证券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和专家都对资产证券化做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和定义。这里,我们试图给资产证券化做一个比较明晰的探讨以对资产证券化有更好的理解。1991年Gardener对资产证券化定义是:“资产证券话是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在这里,开放的市场信誉取代了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的市场信誉。”这是一个从广义上理解证券化的概念,几乎包括了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的所有形态的融资方法和金融工具。美国耶鲁大学法博齐教授对资产证券化的解释是:“资产证券话可以被广泛地定义为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具有共同特征的贷款、消费者分期付款合同、租约、应收账款和其他不流动的资产包装成可以市场化的、具有投资特征的带息证券。”花旗集团对资产证券化作出的定义是:证券化是在债务融资中用更为有效的公开的资本市场来取代效率低、成本高的金融中介的过程。James A.Rosenthal在信贷证券化写道:“资产政权化是一个精心构造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贷款和应收账款被包装并以证券的形式出售。”邓伟利在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对资产证券化理解为:“资产证券化是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机构安排,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以原始资产为担保,创设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于凤坤在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的定义是:“资产证券化是指证券机构将可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未来收入流的资产,按照某种共同特质汇集成一个组合,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把这个组合转换为可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有固定收入的证券。”通过上面的各种定义和解释,我们对资产证券化大致可以理解为: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但可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未来收入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技术,组合包装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和信用增级的证券。1.1.2 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和特点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剧烈,利率的攀升和汇率的的急剧变化给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银和储蓄机构开始加倍关注自己的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在资产负债管理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外,石油的价格风险给国际金融带来巨大的冲击,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使石油价格迅速攀升,大量石油美元流入国际金融市场,石油进口国生产成本的上升,企业经营环境日益恶化,间接导致这些国家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纷纷推进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对金融的管制,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资产证券化也开始在这一时期萌芽,并最终逐渐壮大起来成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市场。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资产证券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型融资。发行人需要构造一个特定的交易结构才能实现融资目的,资产池的先进流需要经过加工和组合以及信用增级才能创造出不用投资者的需求。二、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不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融资方法,利用资产证券化所进行的融资并不会增加发行人的负债。由于资产证券化是在资本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可以提高发行人的资本充足率,降低发行人的资产负债率。三、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资产信用的融资。传统的融资以企业自身的产权为清偿基础,而资产证券化是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为偿付基础,这部分资产是与发起人的其他财产破产隔离。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只需要判断资产池的资产质量以及未来的现金流收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就足够了。1.2 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对发起者、投资者以及社会、经济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最终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从融资者角度看,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将相对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高、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商品手段,从而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其次,资产证券化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更为有效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资产证券化以资产的信用为担保,通过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的机制设计提高了债券的信用级别,从而使得投资者要求回报率降低相应的就降低了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为融资者增加了筹资渠道,使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与股权和债权的筹资方式。再者,资产证券化能够便于发起者将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去,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通过资产证券化交易出售资产可以将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从而获得现金收入使得发行人原有的资产转换为现金。资产证券化还可以分散融资者的风险,最优配置风险,改善融资者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从投资者角度看,资产证券化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投资选择。证券化使得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发起人的信誉无关,投资者转而关注于特定目的载体(SPV)的结构所能提供保护的程度、已证券化的资产偿付本金和利息的能力。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在证券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与传统的证券相比降低了支持证券的风险,因此扩大了投资者的投资机会。资产证券化的品种的出现能够满足投资者对基于利差的投资工具的需求,从而达到投资多样化以及分散降低风险的目的。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资产证券化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证券化引入了更适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新金融资产,提高了投资者得到多样化收益的可能。证券化交易通过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为发起人和投资者创造了收益。通过资产证券化,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专业分工。改善信息的不对称现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资产证券化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使资金供求双方得到沟通,开辟了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新的融资渠道,投资者的范围得到扩大增加金融市场的资金来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1.3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探讨1.3.1 资产证券化的机制 资产证券化能够使不流动资产得以流动,主要依赖于三个机制:资产组合机制、破产隔离机制、信用增级机制。资产组合机制是对贷款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都能收益。通过资产组合机制,特设机构将具有某种特质并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一定多样性的资产组合起来,就能够基于对历史数据的把握,利用各种模型来推算资产组合中资产的违约率,对整个组合的现金流量的平均数做出可信的估计,从而可以有效规避贷款中的提前偿付风险和信用风险。破产隔离机制能够使证券化结构保证发起人的破产不会对特设机构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而不会影响对资产担保证券持有人的按时偿付,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使投资者的风险被限定在证券化的资产组合中,而不受发起人破产的影响。信用增级机制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用于确保发行人按时支付投资利息的各种有效手段和金融工具的总称,使得投资者不能获得偿付的可能性最小。1.3.2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参与方多关系复杂。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归列出主要的参与主体,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发起人、服务机构、特设机构(SPV)、受托人、信用评级机构、承销商(投资银行)、投资者。一、发起人证券化的发起人(Originator)作为证券化的起点,是指拥有应收账款等金融债权的实体机构,是基础资产的原始权益人,也是基础资产的卖方。二、服务机构对资产项目及其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监理和保管,负责收取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去追收到期的应收账款。由于发起人最熟悉应收账款和他们的债务人,因此服务机构通常由发起人担任。三、特设机构(SPV)SPV是以资产证券化为目的而特别设置组建的独立主体,进行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业务。SPV是介于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中介机构,是一个法律上的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拥有独立的决策权。四、受托人受托人托管资产组合以及相关的一切权利,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代表投资者的利益,代表投资者行使职能。如:将服务机构存入SPV帐户中的现金流入转付给投资者;对没有立即转付的款项进行再投资;监督证券化交易各方的行为,定期审查有关资产组合情况的信息等。五、信用评级机构对SPV发行的证券提供额外的信用支持,对资产担保券进行评级。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评级机构有标准普尔(Standard&Pools)、穆迪(Moodys)、费雪公司(Fitch)和大弗菲利普(Duff Phelps)。六、投资银行投资银行自始自终参与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全方位活动,为证券的发行进行促销以保证证券的成功发行,另外还扮演着融资顾问的角色,运用其经验和技能形成一个最大程度上保护发起人的利益又能为投资者接受的融资方案。七、投资者是指购买资产担保证券的机构和个人,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其他的投资基金、公司以及散户投资者。1.3.3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分析一般来说,一个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包括三个主要交易主题:发起人、特设机构(SPV)和投资者,投资银行把这三个交易主题组织起来,构建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从而保证融资的成功。资产证券化的大致流程如图11所示。权益凭证 出售支付购买价格出售资产担保券现金支付本金和利息发行证券收入委托评级剩余收入权益凭证现金特设机构(SPV)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机构受托管理人受托负责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收入投资银行设计并发行资产担保证券投资者让渡现期资金取得资金未来收益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信用增级机构提供保函、保险单资产组合未来能够产生现金收入的金融资产发起人/服务人资产组合中权益凭证的所有者未来现金收入图1 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示意图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发起人将自己拥有的特定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过户给特设机构SPV,特设机构SPV获得了该资产的所有权,发行以该资产的预期现金收入流为担保的资产保证券,并凭借对该资产的所有权来确保未来的现金收入流首先用于对证券投资者还本付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可以分为如下步骤:一、构建资产组合;二、设立特设机构SPV;三、金融资产的出售;四、信用增级;五、资产担保证券的评级和销售;六、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向原始权益人支付购买价格;七、服务人进行资产管理并按时收回资产收益;八、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2 资产证券化实务与应用概况2.1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的发展概述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自1970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亚洲的金融市场中,资产证券化市场所占的比重都呈攀升趋势。在当今欧美等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使用非常普遍,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提供的,其按揭支撑证券的总额已超过5万多亿美元,且每年以49.5%的速度增长,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除了美国,资产证券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洲1986、1987两年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总量仅为17亿美元,而到1994年一年的发行量就达到了120亿美元;澳大利亚近期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量每年有20亿的增长;在东南亚地区, 资产证券化在1995年才刚刚兴起,便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正因为如此,在全球性的金融业领域中,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最时尚、最引人注目的词汇,成为当今及未来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主力军。2.2 资产证券化的操作环节在资产证券化交易的操作过程中,包括资产的出售和转让、信用增级、金融担保、证券评级等。一、 资产的出售和转让 在进行资产转移时,资产必须是该管辖区的法律所允许转移的资产,资产的转移要以买卖双方之间已签订的书面担保协议为依据。基于合约基础上的资产转移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部分参与、让与和债务更新。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资产的转移是否构成一种交易,是否是真实销售的一个考核指标。二、 第三方担保第三方担保是指有关第三方,如银行、保险公司为相关证券的还款提供担保。这样,如果发生支付短缺,担保方就会被要求支付所短缺的金额,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三、 证券评级 进行信用评级和取得投资评级是与资本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取得的投资评级级别越高,投资者的范围就越大。3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3.1 不良资产概述 3.1.1 不良资产的界定和特征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不良资产,从内涵上看,是指贷款偿还能力存在问题,因而一定会造成贷款的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的那部分债权。从外延上看,不良资产主要包括五级分类中的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规定,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等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其中后三类属于不良贷款。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 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其特殊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时期中所遇到的特殊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清理不良资产的条件不用于发达国家。中国财政能力力量有限;中国资本市场欠发达,尤其是债券市场规模小;法律系统尚不完备。二、中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期,银行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健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仍在变化之中且利益关系特殊。银企关系模糊,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国有企业的债务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实质上是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三,不良资产的类型特殊。我国银行业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特殊性,构筑了我国银行特有的信贷资产特征。我国金融资产状况不同于外国,在我国银行信贷资产中,国有企业贷款占了绝大部分。另外,在外国,银行不良贷款大多表现为房地产贷款或股票等资产,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则主要是信用贷款,比如对企业大量不良贷款。3.1.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官方数据,我们可以对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贷款规模做一个保守的估计。截至2007年末,我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为5.03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35%;虽然较之往年有所下降,但是总量还是高居不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每个季度都有所增长。如下图所示:表1 200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单位:亿元、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余额占全部贷款比例余额占全部贷款比例余额占全部贷款比例余额占全部贷款比例不良贷款12455.76.6312661.56.4512517.86.1712684.26.17其中:次级类贷款2613.21.392441.61.242284.51.132183.31.06可疑类贷款5176.62.755017.02.564795.72.364623.82.25损失类贷款4665.92.485202.92.655437.62.685877.12.86不良贷款分机构主要商业银行11614.27.0211860.66.9111741.86.6312009.96.72国有商业银行10610.08.2010875.18.1410798.27.8311149.58.05股份制商业银行1004.22.78985.52.59943.62.41860.42.15城市商业银行659.64.52625.93.95607.23.67511.53.04农村商业银行150.65.32146.04.80135.14.21130.63.97外资银行31.30.6229.00.5133.80.5432.20.46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银监会银行业统计数据注:1.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2.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范围与2006年不同,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与2006年数据不可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主要有经济体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政府干预、企业经营状况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影响和金融监管机制等。 3.2 不良资产处理的国际经验不良资产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资产证券化对于解决一些国家银行系统积累的不良资产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各国的发展差异很大,主要产生在出现过金融或银行业危机的国家或地区,解决银行系统风险的迫切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是不良资产证券话能否在一国获得发展的决定因素。 不良资产证券化最初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危机处理机构重组信托公司推出“N”系列计划来处置其与房地产有关的不良贷款和准不良贷款,“N”系列发行了140多亿美元证券,并首次引入浮动利率债券、专业抵押品管理机构、现金储备等形式。美国是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最大发行国,发行额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意大利受早期经济衰退和监管不严的影响,银行系统不良资产比例在1996年雷击高达贷款总额的11.2%,总量达169万亿里拉。为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意大利于1999年4月通过证券法,并特别允许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折扣损失进行摊销,有力地刺激了该国的贷款证券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意大利成为全球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第二大市场。日本是全球第三大资产证券化市场。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金融系统的不良贷款达2万亿美元,其中日本占60%,日本开始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寻求不良资产的解决手段,并为此专门制定了SPC法、修改证券法和投资信托法、调整会计和税收制度。韩国于1998年通过了资产证券化法,其不良资产证券化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近两年来,印度、我国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较快,印度于200年制定金融资产证券化与重组法案,我国台湾地区则是在2002年7月发布了金融资产证券化法,从而促进了当地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和规范。 从各国和地区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来看,不良资产证券的发起人有两类:一是政府支持的银行业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如美国的RTC,韩国的KAMCO,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二是商业银行和专业投资银行等商业性主体。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期主要由前者推动,随着各国资产证券化立法和市场环境的改善,银行体系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外部监管压力的加强,商业性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活动成为市场主体。此外,外资机构凭借着专有技术以各种中介机构的身份几乎垄断性地介入到证券化过程。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内的机构投资者缺乏足够的资金与技术实力,国内零售市场的发展尚处于空白。外资的参与能够使亚洲不良资产市场不断深化,市场环境不断改善。3.3 我国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分析3.3.1 缺乏规范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特别是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不良资产的准确评级可以增加交易透明度,加强投资者的信心并引导投资者做出决策,促进证券化的顺利运作。目前,我国缺乏被市场投资者认可的信用评级专业机构,现存的资信评估机构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独立性不强,出具的评估结果难以使人信服。这会直接导致证券发行成本的增加,证券化后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需求者,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体系不畅通。另外,在信用评级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增信的方式来降低投资的风险。信用增级并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需要专业机构依据理论制定可操作的方案。华融公司根据债权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期将债权的受益权划分为优先级受益权和其他次级受益权 ,对优先级受益权的债权进行出售,保证了收益,增加了信用。华融公司的信用增级过程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但是有关信用增级等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比较权威的论述和规范。3.3.2 资产证券化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较少,法律法规不健全,管制较多,这些缺陷直接导致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化,多数依赖银行贷款,银行的不良资产敞口也随之扩大。需被证券化的不良资产的数量呈正态上涨趋势,但是由于保险、证券、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以及资本市场的不健全, 导致在金融市场上缺乏大的机构投资者,多数为分散的个人投资者。这也使得资产证券化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资产证券化无法顺利推行。3.3.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创新金融产品,涉及到很多新的法律问题,需要依靠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但是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等,都未对不良贷款证券化问题做出任何规定,找不到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依据。我国目前相关法律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市场主体的行为很难规范,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难以真正得到维护。3.3.4 缺乏专业人才和操作经验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会计、金融及金融工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国的从业人员都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实践经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就更需要由专业人员对不良资产授信、组合、未来现金流收益、定价等各个方面有深入的认知和研究。3.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策探讨实践证明,资产证券化对于批量处置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具有解决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强烈的供给动力,我国金融市场逐渐深化、国内机构投资者逐渐成熟,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潜在的需求和市场环境,而一系列积极与金融立法的实施,为开展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初步的制度框架。目前我国还缺乏资产证券化所需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安排,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操作性障碍。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改善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势态,逐步地改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环境,提高政策明朗度,降低资产证券化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3.4.1尽快实施实质性的试点操作建议加快成立由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和政监会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政权化试点工作小组,确定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试点办法、试点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证券化方案进行审批。以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缓慢的进程,为商业银行的创新活动创造空间,形成以市场为主的证券化品种的创新机制,通过试点资产证券化促进立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制定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过程中损失核销的处理方法及相应的报批程序。由于现有的不良资产的损失并非当年产生,可允许商业银行根据综合改革方案的进度,设立过渡期。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障碍,即特殊目的载体和证券的可流通性问题中,其中又以特殊目的载体为核心。允许试点银行设立专用于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公司(SPC),允许SPC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的特殊性,允许SPC发行资产支持证券。3.4.2 加强资产证券化的立法建设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试点经验,尽快指定专门的金融资产证券化法案,完善和资产证券化有关的现有法律制度,明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问题,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范发展。会计制度对资产证券化结构最重要的影响是其对真实销售和抵押融资型证券化的认定标准,这会引导市场根据证券化的目的选择特定的交易结构,因此,必须按照国际会计标准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资产真实销售标准,制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销售融资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交易后资产负债和留存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明确资产支持证券的性质并纳入证券法的管辖,建立资产支持证券的注册、审批及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和简化特殊目的公司发行证券的审批程序,规范资产支持证券私募发行的条件和方式。明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资产转移问题,如资产转移的方式,抵押权的转移方式。明确在资产转移后,原始债务人不能再行使抵消权,以保证基础资产现金流的稳定性。制定证券化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强化债权追偿的法律规范和约束,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强化证券化资产的信用基础。成立专业的资产服务机构,培育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进不良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提高证券化管理效率。3.4.3提高证券化产品和信贷资产的市场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对于资产证券化市场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需要相关限制性政策的调整,还需要有系统、技术、规则等一系列措施的配合。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基础建设,为资产支持证券的流通创造条件,从根本上扩大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需求,提高流动性。允许特殊目的信托发行资产支持信托证书,明确信托证书的证券性质,提高信托证书的流动性。从而提高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吸引更多的国内机构和零售投资者的参与,降低投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风险,降低证券化的融资成本。扩大贷款受让方的范围,允许国内机构投资者对贷款进行投资,大力发展贷款二级市场,促进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资产转让提供价格形成参照,促进贷款的流动性,降低交易的流动性折扣。培育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规范市场投资行为。允许外资投资者投资于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或将资产转移给国外特殊目的载体,明确外资投资和国际证券化有关的结售付汇问题。综上所述,银行系统根据不同的监管、法律和税务制度,根据不同的财务目的、资产特性和市场环境设立特定的交易结构对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能增强银行不良资产的流动性,为银行提供新的融资方式和调整资产结构的空间,降低银行的财务负担,而且有利于推动不良资产的科学定价和处置,有利于推动贷款的二级市场的形成和价格的发现。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将大为丰富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产品开发与制度创新,并为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奠定组织、技术和人才基础。总结从资产证券化在全球的发展来看,与发达国家的创新历程不同,新兴市场经济体因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成熟技术,因此发展速度较快。但它们在资本市场以及各类制度框架方面的欠缺,成为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在这些地区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资产证券化是依托繁复的金融工程技术实现的,需要法律来保障。政府可以在制度框架构造、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环节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甚至借助政府和国家信用也是使证券化得以成功的必须之一。 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结构还不尽合理,各个子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商业银行充当企业长期融资的主要来源,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功能错位;金融产品种类单一,有效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规模较小。种种问题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中融资过多依靠银行体系,风险过分集中于银行,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刻不容缓。我国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必须借鉴国外金融创新的经验,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通过不断创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致 谢如果说时光如梭,对于我来说就莫过于大学的光阴,四年时光转眼即逝,蓦然回首,当我们还未来得及细细体会,品尝大学生活的甜美时,她已向我们轻轻挥手,依依作别。 当我执笔书写下“致谢”二字时,突然感到这两个字的分量,一股热流从我心中泛起,在我生命中,在我大学这四年的光阴中,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因为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身边的每一个人对自己都是如此重要,我所有回忆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烙印着感恩二字。四年的光阴,也许只是人生中短短的一个片段,但对每一个人来说,大学的时光总是青春中最美好的一段,我们在这里求学、奋斗,我们有过共同的苦恼,有过共同的挣扎,有过共同的骄傲,成长正像破茧而出的幼蝶,总是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激扬的青春,即使是泪水也显得如此光彩动人。四年,我们告别青春的无知与轻狂,在磨练中成长,成熟,学会了承受,学会了忍耐,越加理智与清醒。 在论文搁笔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米运生老师。米老师为人谦和,生活上跟学生平易而处,但对教学却是非常严谨,一丝不苟;导师的悉心教诲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衷心感谢在我学习期间,邹帆老师、程昆老师、刘仁和老师、傅波老师、柳松老师等所有授课老师给予的教育和帮助。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班主任李惠老师,在大学四年里不仅在学习上给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在生活和人生问题上同样给予了我巨大的支持。此外,还要感谢所有对在这篇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同学和朋友,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感谢父母和我的家人对我4年大学生涯的一致支持,感谢我身边所有的同学和朋友,在我攻读大学期间给予我各种各样的帮助和支持。参 考 文 献1邓伟利. 2003. 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7-226 2姜建清. 2004.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市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49-286 3李勇. 2004. 关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探讨.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57-345 4于凤坤. 2002. 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71-1995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4. 不良资产处置前沿问题研究.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23 英文摘要A Study on the Asset Securit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ZhouYunsi(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innovations since the 1970s,asset securitization has receiv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arousing heated discussion in the academic field and the concrete practice application. Non-Performing-Loan(NPL)securitization is one of part of asset securitization,which can enstrongr the fluidity of NPL through the division and the reorganization of NPL.The NPL refer in particular to these property which has weak fluidity,limited profit.The NPL securitization can take advantage in the banks stimulating the monetary assets,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system anti-risk.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the barrier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NPL securitization,such as lacking the standard credit rating organization, the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far from perfect, the securitization market has very littl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lacking professional and operation experience and so on.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NPL securitization,we m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永定区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水粉电线杆课件
- 消防设施电气线路敷设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审计与资金控制方案
-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突发情况应对预案
- 水禽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66课件
- 幼儿依赖性行为的识别与应对学习指导张祯76课件
- 中药贮藏习题解析64课件
- 2025版节水型用水企业信用管理服务协议
- 伍德灯在寻找炎症性皮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试题
- 合同的订立与有效性
- 梁的弯曲振动-振动力学课件
- 钢结构长廊施工方案
-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 信保业务自查问题统计表
- 2023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创业:道与术考试历年真摘选题含答案
- 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 河道修防工高级工试题
- 女性生殖脏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