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第30课时 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一、单项选择题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据此完成13题。1“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A甲B乙C丙D丁2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特征有()A流量平稳 B断流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答案1.C2.A3.C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是由风力的搬运与堆积作用造成的。沙尘暴现象就是这种风力作用过程的表现。从图中可以看出,丙时间段地面气温高,容易引起空气对流,为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第2题,我国北方春季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地面干燥而且多风,是扬沙天气的多发季节。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因此导致河流洪水急涨猛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迅速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据此回答45题。4西双版纳因多样性的民族风情著称于世,下列哪个民族的民族风情最具代表性()A壮族B傣族C土家族D高山族5下列有关该区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对现有旅游景点进行整合改造B明确景点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C严惩不法商贩,规范旅游商业秩序D在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建设旅游景点答案4.B5.D解析第4题,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傣族为主体的13个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风情深深吸引着游客。第5题,在自然保护区不应大规模建设旅游景点,而应控制旅游规模,合理建设旅游景点,防止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2013河南扶沟)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读图回答67题。6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高约120多米,黄土覆盖的古塬)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分蒸发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实现自流引水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ABC D.7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答案6.D7.D解析第6题,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结合图示引水渠道穿越山区,采用隧洞的形式可分段施工,减小工程量,且利于保持工程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可自流,而该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故减少蒸发和增加雨水补给不是主要目的,该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洛水上游。第7题,结合渭河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山脉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故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该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89题。8由图中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A坡顶 B.坡面中段C坡麓D沟底9从该图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A保塬,平整土地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D宣传,建立预警机制答案8.B9.B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侵蚀最严重在坡面中段。选择B项。第9题,黄土高原最严重就是水土流失,所以要护坡,封坡育林种草,保持水土。选择B项。(2013黄冈综测)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桑蚕、蔗糖、水果、淡水鱼类的生产基地,经历了数百年的兴盛,为珠江三角洲农民完成了原始的资金积累,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自1978年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蕉)基鱼塘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的现象。据材料回答1011题。10近年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 B农产品市场的变化C生产技术条件的提高 D当地丘陵地形的整治11在稳定的果基鱼塘系统中,果树对于鱼塘的环境价值主要体现为()A果树美观,环境优美,吸引游客B塘泥使香蕉、花卉生长茂盛C阻挡大风和保护岸坡基土D自我循环,减少资金投入答案10.B11.C解析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作物种类。果树有防风、固本护坡的作用。(2013武昌月考)读“构想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回答1213题。12. 自东向西与兰厦铁路相交的南北向铁路干线依次是() A焦柳线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 B浙赣线京广线京九线宝成线 C宝成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 D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13. 图示A、B、C、D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AA地位于秦巴山地,气温年较差大 BB地位于四川盆地,气温年较差小 CC地区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 DD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答案12.D13.C解析根据经纬度、水系、城市名称判断兰厦铁路依次经过的铁路线。A位于四川盆地、B位于长江沿岸、D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2013江苏淮安)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示意图”,据图完成1416题。14图中石羊河流域内灌溉农业区所属地形区为()A湟水谷地B河西走廊C宁夏平原D河套平原15石羊河干流总体流向及主要补给水源是()A西南流向东北,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B东北流向西南,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C西南流向东北,山地季节性积雪融水及大气降水D东北流向西南,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产生的降水16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及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热带沙漠气候,荒漠化B温带大陆性气候,盐碱化C温带季风气候,水土流失D温带大陆性气候,荒漠化答案14.B15.A16.D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知石羊河流域内灌溉农业区地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第15题,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且祁连山海拔高于合黎山和龙首山。所以石羊河干流总体走向为西南东北走向,该地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水补给类型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补给。第16题,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处腾格里沙漠,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该地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二、综合题17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_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C河段景观的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3)图示D地区总体地势特征是_。请评价该区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答案(1)巫山(2)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长江出巫山山口,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道变宽且弯曲,水流变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3)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有利条件:纬度较低,光热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汉江水源充足;江汉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不利条件: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冬季寒潮影响农业生产。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百年震柳梁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师级)技能操作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油画(二)写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非参数统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政法大学《中学政治课教材分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专修足球(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师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燃气储运行业趋势分析与初级考试预测题解析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实验动物解剖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殡葬行业职业认证与考试信息解读
- 光伏居间的合同8篇
- GB/T 45418-2025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
- 医疗风险防控培训课件
- 机械设计部绩效考核制度
- 诊疗规范培训课件
- 《KANO模型培训》课件
- 复苏室患者的交接流程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方案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