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doc_第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doc_第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doc_第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doc_第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试题试题编写人:兰西五小 张洪娟试题审核人:红星中心校 刘殿军目 录第五单元 互相联系第五单元知识点 (4)9.桃花心木 知识点 试题(5) 参考答案 (7)10. “美极了”与“糟透了” 知识点 试题(9) 参考答案 (12)快乐读书屋(五) 知识点 试题(13)参考答案(15)单元测试(五) 知识点 试题( 17) 参考答案 (21)第六单元 城乡美景第六单元知识点 (23)11. 三峡之秋 知识点 试题 (24) 参考答案 (26)12.古代诗、曲四首 知识点 试题(28) 参考答案 (30)快乐读书屋(六 ) 知识点 试题 (32) 参考答案 (34)单元测试(六) 知识点 试题(36)参考答案(41)第七单元 感谢科学第七单元知识点(42)13.激光 知识点 试题(43) 参考答案 (46)14.21世纪的能源 知识点 试题(47) 参考答案 (50)快乐读书屋(七) 知识点 试题 (51) 参考答案 (54)单元测试(七) 知识点 试题 (56) 参考答案 (59)第八单元 话说北京第八单元知识点(61)15.北京话 知识点 试题(62) 参考答案 (64)16.烤鸭 知识点 试题(66) 参考答案 (69)快乐读书屋(八) 知识点 试题 (70) 参考答案 (72)单元测试(八 ) 知识点 试题 (75) 参考答案 (79)期中测试 (81)参考答案 (85)期末测试 (87)参考答案 (90)第五单元 互相联系试题编写人:兰西五小 张洪娟试题审核人:红星中心校 刘殿军知识要点: 本单元主题是“互相联系”。这几篇课文,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题材广泛,充满哲理,发人深思,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和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9 、桃花心木 试题编写人 兰西五小 张洪娟知识点: 1、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了解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一、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莫名其妙 ( ) (1)名字,名称;(2) 出名,有名;(3)说出;(4)量词,用与人。 2、无缘无故 ( ) (1) 缘故 ;(2)缘分 ;(3)沿着,顺着;(4)边。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萎( ) 汲( ) 赖( ) 锻( ) 委( ) 极( ) 懒( ) 段( )三、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树 ( )的基业 ( )的人 ( )的树苗 ( )的心 ( )的能量四、 在括号里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 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 )的树。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 3、树苗就会养成依赖( )的习性。五、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 )枯萎了。 2、( )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的树,( )能长成百年大树。 3、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 )浇得多,( )浇得少。六、请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我们都能喜欢看 安徒生的童话 这本书 2、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你读懂了吗 老师问我。 3、说清楚 妈妈说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4、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七、开心阅读。种树人说的话,使我深受启发。想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我听了种树的人关于种树的谈话之后,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圃时,内心总会有摸些东西被融动。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充满旺盛的生命力。种树的人不再来,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一)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考察: 优雅:(二)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由种树想到了什么? (三)文中的“不正确”指的是什么? (四)读选文最后一段,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读了桃花心木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参考答案:一、1、(3) 2、(2)二、(答案不唯一)枯萎 汲取 赖皮 锻炼 委屈 好极了 懒惰 姓段三、(答案不唯一) 茂盛 庞大 漂亮细小 感恩 巨大四、1、普通 2、慌慌张张 3、自主五、1、如果-就 2、只有-才 3、有时-有时六、1、 。 2、“ ” ? ? 3、“ ” 。 ? 4、 。七、开心阅读。 1、检查 优美 2、主要写了每天走过苗圃时的触动联想到做人的道理。 3、人生路上的坎坷、风浪、困难。 4、因为它已汲取够水分和营养,悟出了人也一样。在没有安排的生活中,经过磨练的人,比较经得起考验。 5、人生路上也有许多坎坷,但是只有经得住磨练的人,才能经得起生命的考验。 10、 “美极了”与“糟透了” 试题编写人 兰西五小 张洪娟知识点: 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一、 看拼音,写词语。 lo so zh zhu min qing ( ) ( ) ( ) ch shu xun pn wn tu ( ) ( ) ( )二、 辨字组词。 囔( ) 攮( ) 壤( ) 喘( ) 瑞( ) 揣( ) 股( ) 投( ) 设( ) 槽( ) 槽( ) 遭( )三、 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融恰( ) 余辉( ) 应接不暇( ) 矫健 ( ) 无微不致( ) 威协( ) 天崖海角( ) 狼狈不戡( )四、选词填空。 专心致志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 聚精会神 1、 老师为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作出了( )的努力。 2、当我想到老师们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现出那种( )的精神时我激动不已。 3、教室里,同学们正( )地听老师讲课。 4、他站在地图前面( )地看着。五、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幸福的种子撒在( )。 (1)心芽 (2)心田 (3)心花 (4)心室 2、幸福的骏马驰骋在( )。 (1)心坎 (2)心谷 (3)心原 (4)心弦 3、勤于思考的人有( )。 (1)永不枯竭的心泉 (2)永不靠岸的心舟 (3)汹涌澎湃的心潮 (4)永远明净的心境 4、胸怀坦荡的人有( )。 (1)永远张开的心网 (2)永远不满的心匣 (3)永远充实的心房 (4)永远打开的心扉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亲眼目睹事情的全过程。 2、这件事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3、我们学习语文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4、听了李老校长的报告,对师生启发很大。 七、开心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督”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 _,“甘”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 _。2.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掉。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周瑜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5.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6.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牢骚 执着 勉强 出售 宣判 稳妥 二、(答案不唯一) 叫嚷 攮肿 土壤 喘气 瑞士 揣起 股票 投球 建设 马槽 遭遇 糟砸 三、洽 晖 映 娇 至 胁 涯 堪 四、1、坚持不懈 2、锲而不舍 3、专心致志 4、聚精会神 五、1、(2)2、(3)3、(2)4、(4) 六、1、目睹改为看见 2、事实改为事情 3、没有错的啊 4、把“听了”去掉 七、开心阅读 1、du 一 部 四画 2、商议 委托 推却 招待 3、诸葛亮说:“我不能跟都督开玩笑”。 4、怕诸葛亮反悔。 5、立下军令状后诸葛亮必须造出十万支箭否则会受到处罚的。 6、用什么方法能在短时间内造箭, 怎样向曹操借箭。快乐读书(五) 试题编写人 兰西五小 张洪娟一、看拼音,写词语。 kui sn to cun mo dn zhng zh ( ) ( ) ( ) ( ) lng bi nn yun bi zh d chu d li ( ) ( ) ( )二、辨字组词。 愧( ) 盾( )俘( )虏( ) 魁( ) 遁( )浮( )虚( )三、给多音字注音。(2)他每次出差( ),差( )不多都要出点差( )错。(3)他穿一件破夹( )袄,夹( )肢窝已经破了,露出了夹( )层里的棉花。(4)司机挣扎( )着从玻璃堆里爬出来,顾不得包扎( )被扎( )出血的胳膊,立刻去救乘客。四、按要求做题。(1)填字成语。杯弓( )影 叶公好( ) 刻舟求( )水滴石( ) 王羊补( ) 滥( )充数(2)写出字意。自相矛盾 自:( ) 相:( )南辕北辙 辕:( ) 辙:( )(3)选词填空。攻击 攻打a.傍晚,我军向敌方发起了猛烈地( )。b.游击队常常( )敌军的后方,让敌人措手不及。提醒 提示a.老师( )大家带好自己的物品。b.经过老师的( ),我立刻明白了。五、阅读。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去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起头气呼呼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说。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都很勤劳,但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吗,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妒忌蜜蜂了。 、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联系是上下文了解词语: 妒忌:。 心服口服:。 、蚂蚁为什么心服口服? 。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体会? 。参考答案:一、溃散 逃窜 茅盾 争逐 狼狈 南辕北辙 大吹大擂二、答案不唯一 惭愧 盾牌 俘虏 俘虏 魁梧 浮萍 虚荣三、1、 chi ch ch2、ji ji ji3、zh zh zh四、1、蛇 龙 剑 穿 牢 竽2、 自: 自己 相: 相互 辕:车前部驾车的两根直木 辙:车轮在地上的痕迹3、(1)攻击 (2)攻打 (3) 提示 (4)提醒五、阅读。 、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自己 人类 、联系是上下文了解词语: 妒忌:因为别人好而忌恨。文中指蚂蚁因人们夸奖蜜蜂而忌妒蜜蜂。 心服口服:心里嘴上都信服,真心实意地信服。、蚂蚁为什么心服口服? 因为蚂蚁明白了人们夸奖蜜蜂,是因为蜜蜂的劳动是为了人类。所以蚂蚁心服口服。单元测试五 试题编写人 兰西五小 张洪娟知识点:1、结合生活实际懂得一些道理。 2、掌握重点字词提高阅读能力。一.读拼音,写汉字。 lng p z mo dn ( )狈 苗( ) 出( ) 自相( ) gu wi ch li ( )律 枯( ) ( )秧 大吹大 ( ) jio so j yun zh( )幸 牢( ) ( )水 南( )北( )二.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 ) ( ) ( ) 清 冽 磨 灭 素 锦 ( ) ( ) ( ) 眼 晕 晕 头转向 露 脸三.给下面的字加上部手,组成字,再组词。 且( ) 尧( ) 亘( ) 急( ) 贵( ) 贝(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空地 一( )教师 一( )风 一( )红旗 一( )长矛 一( )马 一( )雨 一( )盾牌五.将下列字词重新排列 ,使其成为一句通顺的话 ,然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两旁 山崖 火车 依然 和 巨石 是 逼人而来的(2)欢乐的 五颜六色的 人群 汇集 一起 在 冰灯 和 六.缩写句子。(1)这些可爱的小狮子真有意思。(2)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3)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站定的花。(4)我情不自禁地像一个小孩子般 ,鼓掌和喝彩了 。七.读课文 ,回答问题 。 (1)本单元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桃花心木 ,了解到(2)在“美极了” 与“糟透了”一文中 ,知道了作者的第一首诗 ,父母给予了不同的评价 ,母亲给予的评价是,父母给予的评价;对于这些 ,每个人的看法各不相同 ,你的看法是。(3)学习寓言两则后 ,我知道“南辕北辙”的意思是:;自相矛盾的意思是: 。八.开心阅读 。 _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绿嫩白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可由于众猴你拽他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全都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 )对,猴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几道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却还是没能决出,因为进化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能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办法,只得( )继续考下去。 终于,一只猴子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从河上飘来得圆木浮( )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爬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然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粗的字注音。 、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里共有个错别字,请你用“_”画出来,并在下面改正。 _ _ _ _ 、用“”画出文中的个成语,并解释其中的一个。 _ 、照样子,写词语。 例:争先恐后 _ _ _ 例:聚精会神地(考试) 聚精会神地( ) 聚精会神地( ) 、写近义词。 专注( ) 焦急( ) 、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然后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 、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谁该吃桃? 考试 过河 、用“”标出第自然段中的动词,然后再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_ _ _ 九、作文。 题目:我总忘不了这件事 要求:生活中,有许多事会使你记忆忧新,有高兴的,伤心的,悔恨的选一件你最难忘的事写下来,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参考答案: 一、狼 圃 租 茅盾 规 萎 插 蕾 侥 骚 汲 辕 辙 二、li m jn yn yn lu 三、答案不唯一 租(租房) 侥 ( 侥幸) 恒 (永恒) 稳(平稳) 遗 (遗失) 坝(大坝)四、片 位 阵 面 把 匹 场 面 五、1、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2、欢乐的人群和五颜六色的冰灯汇集在一起。六、1、狮子真有意思。 2、卢沟桥成了建筑。 3、老奶奶像花。 4、我鼓掌和喝彩了。七、阅读。、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粗的字注音。 应(yng) 得(de) 浮(f)、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里共有个错别字,请你用“_”画出来,并在下面改正。 跟根 飘漂 得的 再在、用“”画出文中的个成语,并解释其中的一个。 争先恐后 绞尽脑汁 聚精会神4、写近义词。 专注(专心) 焦急(着急)5、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然后把它改写成陈述句。(分) 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 改写为陈述句:谁都想吃上那鲜红的桃。6、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谁该吃桃?第六单元 城乡美景试题编写人:兰西五小 张洪娟试题审核人:红星中心校 刘殿军知识要点: 本单元以“城乡美景”为主题编写,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分别描绘了如醉如染的三峡之秋,如诗如画的天山牧场,还编排了一些与专题相关的内容,本单元的课文描写的景象,景观,画面清晰优美,语言色彩浓重,明媚。11 、 三峡之秋 试题编写人 兰西五小 张洪娟知识点:1、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段落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法,积累、揣摩语言,领悟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 ) 消逝 汽笛 朦胧 陡峭 橘树 二、 辨字组词。 峡( ) 峭( ) 消( ) 曳( ) 陕( ) 悄( ) 梢( ) 拽( ) 胧( ) 陡( ) 峰( ) 倾( ) 拢( ) 徒( ) 锋( ) 顷( )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山岩 ( )的果实 ( ) 地摇曳 ( )的青光 ( )的光辉 ( ) 的岩石四、 读句子,写出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1、露水消逝( ),橘柚树闪烁( )着阳光。2、累累的果实渐渐( )从叶子中间显露( )出来。3、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4、起初,峡里中年感觉到朦胧( )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五、 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 2、月光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 4、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按( )顺序记述的,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三峡的月亮上来得很迟很迟,是因为( )。 三峡充满了秋天成熟的气息,是因为( )。 黄昏的江面变窄了,是因为( )。七、开心阅读。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了篝火煮起鱼来。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们每一次只煮一条鱼,经过摇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 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1、有2个错别字,请改在下面。 2、在文中找出“各奔东西”的近义词。3、你怎样评价文中的“长者”? _。 4、短文的题目叫“简单道理”,你认为这个道理是什么? 5、“他便饿死咋空空的鱼篓旁。”“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都是写他们的“死”,后面为什么不写成“他便饿死在细细的鱼竿旁。” _。 6、假如你是第三批的“饥饿者”,也面临这样的事,你有更好地解决方法吗?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一、sh d mng lng du qio j 二、答案不唯一三峡 陡峭 消失 摇曳 陕西 悄悄 树梢 拽住 朦胧 陡峭 上峰 倾斜 合拢 徒弟 前锋 公顷三、陡峭 累累 轻轻 刺眼 闪耀 崎岖四、1、消失 闪耀 2、慢慢 显示 3、摇摆 4、模糊五、1、拟人 2、排比 3、反问 4、比喻 5、夸张六、1、总分总 对祖国秀丽山河2、山太高峡谷太深。七、阅读 1、摇-遥 瞬-眼 ; 分道扬镳 2、他是一个善良,博学,懂得许多哲学道理的人 3、这个道理就是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4、因为这样就体现不出文章的中心,前者是他本可以钓上鱼来却因为力气耗尽而死,心中有遗憾,用后者则没有前者更深的体现出他的遗憾 5、假如我是第三批“饥饿者”我们不一定要去寻找大海,也可以找最近的流河,湖泊。12、古代诗词、曲四首 试题编写人 兰西五小 张洪娟知识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四首古诗词曲。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读拼音,写词语。 hung l dn zhung hui h bi yn din ( ) ( ) ( ) ( )二、辨字组词。阑( ) 醉( ) 阴( ) 蹄( ) 练( )澜( ) 粹( ) 荫( ) 啼( ) 炼( )三、多音字组词。 扇 shn( ) 塞 si ( ) shn( ) s ( ) si ( )四、把下列诗句用线连起来 。 羌笛何须怨杨柳 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不教胡马度阴山 莫愁前路无知己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 天下谁人不识君五、请在下面的每个空格中填入一个字,使每一横行分别组成一个成语,填入的十个字成为两句诗句,并说出诗的题目、作者。 ( )茧自缚 熟能( )巧 ( )机立断 ( )心壮志 胡作非( ) 旁若无( ) 九( )一生 人( )地灵 疑神疑( ) ( )步( )趋 这十个字组成的诗句是 。 题目是 ,作者是 。六、判断对错。C.“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是对偶,也叫对仗。 ( )D.三衢道中描写了秋天的景色,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E.“好事近”和“塞鸿秋”都是词牌名。 ( )F.“阑干楼阁帘栊”中“阑干”是栏杆的意思。 ( )七、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乌鸦问 喜鹊老兄 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回答说 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 村村有口井 只是井很深 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 乌鸦说 这个我有经验 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 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1)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2)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乌鸦的经验 乌鸦喝不到水 乌鸦第二次喝水 老办法不行了 (3)用“”找出中心句。 (4)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用“”把短文分为四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参考答案:一、黄鹂 淡妆 淮河 白严殿二、答案不唯一阑尾 喝醉 阴天 马蹄 练习波澜 国粹 绿荫 啼叫 锻炼三、扇风 塞住扇子 堵塞 出塞四、略五、作 生 当 雄 为 人 死 杰 鬼 亦 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绝句 李清照六、1、 2、 3、 4、七、阅读。(1):“,?”:“,。,。”:“。” (2) (3)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4)第一段为第一层:乌鸦出门旅行在村子停下为找水喝。 第二段为第二层:乌鸦在村子里面没找到水。 第三层为第三段:乌鸦和喜鹊交谈村子里面哪里有水。 第四五段为第四层:乌鸦用她的老办法并没有喝到水。 (5)对待困难,解决问题不能一成不变,要学会创新和变通,这样才能成功。 快乐读书六 试题编写人 兰西五小 张洪娟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横线。 在阳光下,那点点水泡(po po)似的蒙(mng mng)古包,闪烁着白光。1、近看那缀(zhu chu)满草尖的水珠,像数不清的金刚钻(zun zun).2、与老挝(w gu)、缅(min min)甸接壤的西双版纳是我国44处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3、它的木质坚硬,耐腐蚀(zhu sh),抗虫。 二、辨字组词。 亘( ) 镶( ) 逐( ) 卉( ) 竞( ) 宣( ) 襄( ) 琢( ) 奔( ) 竟(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奇( )异( ) 大饱( )( ) 争奇( )( )叹为( )( ) ( )( )开放 ( )( )爽口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环绕 ( ) 展现( ) 衬托( ) 绚丽( )五、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2、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六、句子乐园。1、就在群峰环绕中,一片辽阔的牧场展现在你眼前。缩句:2、你会见到许多树。扩句: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双重否定句:4、小明和小刚一块去上学,他对他说:“明天下午我们去踢球。”改病句:5、湖水非常清澈。写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