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初探_第1页
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初探_第2页
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初探_第3页
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初探_第4页
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初探 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初探 赵珍 刺绣是一种在织物上用各种线料织出种种图案的工艺。刺绣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文化,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丝丝缕缕联系着 ,有着悠久的历史。由 “断发文身 ”的习俗,仲雍开创了从文身到衣饰的服饰变革。 传统的纹样、图案同样源远流长、意义深远。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 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其二来自宗教艺术,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品、服饰、首饰、建筑 ……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汉代织锦上出现的 “万事如意 ”锦、 “延年益寿大益子孙 ”锦等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此时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福、禄、寿、喜图案已经逐渐开始成形。社会意识在服饰中有了集中的反映,同时也2 / 12 凸现了刺绣这门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 怎样才能让刺绣工艺活起来?怎样让民艺和手艺留下来?就是通过基础教育,通过一些手段和形式把审美教育融入其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踏上 “刺绣之旅”,去寻找那些刺绣文化,让这块中华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继续闪耀其熠熠的光辉。 如何才能让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呢?笔者以幼儿园大班为例进行了尝试和教研刺绣工艺渗透进幼儿一日活动。笔者结合陕西的区域状况,以大量的相关欣赏为主,辅以相关丰富的环境创设,再以大量的传统图片纹样进行欣赏和图样临摹与设计,最后进行实践刺绣。通过尝试我们将使刺绣 工艺更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思维规律;通过家园互动方式的研究,加强民间文化活动的效果;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刺绣制作方法。让孩子们在其中不断吸取民间艺术营养基础上,我们也积极注入新时代的元素,使其在继承中得到发扬,在发扬中不断创新,使品作既有古朴的美感,又闪烁着时代的气息。以期让幼儿在丰富的刺绣渗透活动中,欣赏刺绣工艺和掌握刺绣方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促进其人格发展的审美教育。 一、结合地域特点创设相关适宜环境 笔者所处的幼儿园所处辖区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所属辖区汇集 了书院门、钟楼、3 / 12 鼓楼、回民坊、碑林博物院和戏曲研究院。有着较为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氛围,并有着良好的传承与发展环境。因此,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的城区,做好我国民间工艺传播,既是发展区域文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幼儿开展和传播民族刺绣这一民间工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华之源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着自己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当地的许多民间传说、服饰图案和工艺制品中,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风貌。陕西民间刺绣多出自于农村妇女之手,尤其以姑娘为最多,是妇女们表达感情时创造的艺术品。刺绣不但是美的艺术,而且寓意深刻。如:妇女绣的花枕头“鱼戏莲花 ”鱼象征男性,莲花象征女性,暗喻男女婚配结合;再如 “石榴赛牡丹 ”,民蹑介石榴赛牡丹,赛下一河滩 ”。石榴象征男性多子,牡丹象征女性似花。 “一河滩 ”是指生下很多子女。陕西地区同样也有着地区特色的刺绣。秦绣,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 “纳纱绣 ”和 “穿罗绣 ”,是陕西省当代 刺绣艺术,首创者是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漪湲。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其特色是层次多、立体4 / 12 感强。秦绣色彩多采用块面对比,古朴典雅,鲜活艳丽,具有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我们在刺绣时间活动开始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环境布置,让幼儿能够充分的感受民间工艺的魅力。除了感受造型美,还增加了对于颜色的感受。我们将精美刺绣服饰、戏曲服饰和提花织物、戏曲脸谱、戏曲服饰的图片在室内室外大量的张贴摆放。 笔 者所处的幼儿园,周边的文化氛围浓重。我们带领着幼儿参观书院门,书院门一条街上融合了大量的民间工艺艺人和作品出售。在这条街上,幼儿们不但可以看到不分手工艺的现场制作,更有大量民间工艺作品成品供幼儿欣赏。刺绣作品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幼儿在书院门的畅游中,让笔者体验到:真实的感受要远比教师在活动中出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更有切实的体验。在畅游书院门的活动结束,即将回到幼儿园时,一位小朋友开心地说: 要是天天能这样该有多好呀 这是孩子发自内心的一句呼唤啊,是对传统幼儿园活动的一个真切地呼唤啊。 孩子们是需要这样直面的教育活动啊! 二、从欣赏开始,从生活入手,循序渐进 我们从日常生活入手,在一日活动中充分渗透。我们多领域的进行民间工艺的渗透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带领幼儿欣赏戏曲表演、欣赏民间歌谣;在数学活动中带领幼儿认识纹样图5 / 12 案并利用其开展排序活动、在语言活动中了解戏曲故事、刺绣的发展、纹样图案的寓意;在美术活动中介绍戏曲脸谱的通用色彩、欣赏刺绣的服饰的造型美和色彩美、绘画纹样图案并进行设计,美术活动中幼儿在欣赏戏曲脸谱之外还欣赏戏曲服饰。 服饰中的装饰纹样同样有着巨大的活动契机,传统图案和纹样的 欣赏也是必不可少。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提花织物上的花纹图案的主要题材来自自然景物和各种几何图形(包括变体文字等)两大类,有写实、写意、变形等表现手法,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典雅的东方艺术特点。欣赏 四大名绣 的苏绣、粤绣、湘绣、 蜀绣四大名绣的绣品,同时也将陕西地区独特的秦绣介绍给幼儿并进行欣赏。 从欣赏传统图案、纹样到戏曲服饰到戏曲脸谱再到提花织物。随着欣赏的日益渗透深入,幼儿会在生活中时常发现欣赏过的纹样图案。有时孩子会跑过来说: “我在毛巾上看到了回纹纹样。 ”“我在一个盘子上,发现了卷草纹。 ”欣赏服饰时,有孩子会分析说: “6 / 12 我能在衣服上看到 “福 ”这个图案。 ”孩子从戏曲脸谱的色彩中,得到启发。懂得了通过观察图案纹样的颜色来判断其寓意。 三、以临摹与创作为基础,为刺绣实践打好基础 纹样设计可以带给孩子装饰美,如对称、重复。这也是整个民间艺术的装饰美所在。我们挖掘和整理了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适当简化之。通过让幼儿欣赏,了解、临摹纹样图案、设计纹样图案、绣制作品,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融合,来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丰富幼儿一日生活。 为此我们在纹样不同类型中的典型和常用纹样摘选出来,与幼儿一起进行了解:几何纹样中选取了连珠纹、回纹;动物纹样中选取了鱼纹(与陕西半坡相关的);花鸟昆虫纹样中选取了柿蒂纹、卷草纹;吉祥纹样中选取了福禄寿;人物纹样中选取了人面纹(与陕西半坡相关的);器物纹样中选取了波浪纹。在活动中普遍采用连续纹样,这些纹样也常用于现代的裙边、花边、床罩、台布框边服装、沙发面料或窗帘等织物等。在传统纹样与民间图案的了解中,因为有了前期的大量环境与其他相关艺术的了解,幼儿在对纹样的解读绘画更是有了一个更高起点的认识,不管是从绘制纹 样或图案的线条把握,还是纹样或图案的创新设计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在画面布局上,采取了圆形式、对称式、方形式、 S 形7 / 12 式等形式。我们在大量的传统图案和纹样中选取了易于幼儿掌握且比较常见的图案和纹样,作为刺绣的图样,进行欣赏和图样的绘制,为刺绣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正是由于大量的渗透,让民间艺术已大量的系统的进入了幼儿一日生活,所达到的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幼儿大量的调动了已有经验,在纹样与图案的搭配创新图样方面表现出了多样化,创新型的表现。不但调动了原有的的美术经验更调动了之前渗透建立的民间艺术经验。设计的图样美观 ,富有民族特色,有共性更有个性。 在进行设计图样纹样的过程后,每位幼儿都可尝试成为“民族服饰设计师 ”。幼儿对于民族服饰当设计师这个头衔很感兴趣,不但拉近了孩子与民族工艺的距离,也让孩子感觉刺绣不只是视频里看到的,只有少数人才可以绣制的。 四、从纸板刺绣 →窗纱绣 →布面刺绣,到刺绣工具的安全处理 由于幼儿是第一次如此正面的接触刺绣,直接进行布面刺绣对幼儿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手眼协调、精细动作都是一个考验。为此,在工具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上,我们降低难度,适当简化。 在进行纸板锈制之初,我们利用玩具刺绣版来让幼儿玩耍,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做刺绣的前准备活动。幼儿对自己感兴8 / 12 趣的简笔画绘于硬纸板之上,再在图画上均匀的打上规律的小孔,再将毛线与牙签用胶带粘连在小孔上进行针法的粗浅练习。幼儿可以在其上练习粗浅针法,同时又可以与过去的美术经验相练习。从而使民间工艺的实践活动不是空中楼阁,能够循序渐进,有易有难。在对刺绣有了简单认识,对针法有了初步感受后,我们就尝试着让幼儿在纱窗上进行刺绣。 随着在兴趣、个性的不同发展少数幼儿在纱窗刺绣熟练后,更能在布上实现刺绣的完整的刺绣活动。 且陕西的秦绣“穿罗绣 ”,是在真丝纱罗上用真丝线手工刺绣的,它是在真丝纱络上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秦绣在制作时要严格依网格施针,针法细密、严谨。而窗纱与秦绣的网格就有些相似了,虽有不及却可以让幼儿体会到秦绣的刺绣的绣制特点。当大部分幼儿可以在纸板上进行刺绣,大约四分之二的幼儿可以在窗纱上进行刺绣。能力较强的幼儿便可以在这时尝试窗纱绣,不但可以提高能力还能在其中体会秦绣的施针和特点。 之后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幼 儿能够在绣布上进行刺绣,其中一半的幼儿能够自行绘制图样,并能独立的进行完整的布面刺绣的活动。不少幼儿对刺绣过程很投入,也很感兴趣。在区域活动中,诸多幼儿纷纷想要进入美工区进行刺绣活动;9 / 12 但很多幼儿都能独立的进行纸板刺绣,只是起针和收针需要家长或教师提供帮助。随着刺绣活动的不断推进,幼儿对于刺绣的了解便有了极强的亲身体会,也多方面的推进幼儿对针法学习。除了引导幼儿进行图样的设计和锈制外,还有融合入幼儿社会活动带领幼儿了解刺绣文化,民间纹样和图案的文化故事。不但使幼儿会绘制图样还能够了解其思想内容。 随着刺绣活 动日益融入幼儿生活。幼儿从对刺绣的陌生到成为一日活动的的一部分。从一开始的拒绝入手、无从入手到现在的一些孩子主动参与兴趣十足,甚至一些男孩子绣制的作品要优于女孩。纱窗绣和布面刺绣不必要求每位幼儿都掌握,大部分幼儿可以掌握纸板刺绣。旨在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民族工艺 ——刺绣的魅力,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增强民族感。为幼儿未来可能的发展提供可能和基础。 五、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在课题开展之初我们对刺绣的实践环节抱有很大的质疑:幼儿能不能接受、掌握好刺绣的绣制方法,和在刺绣过程中能不能保护好自己 。我们先利用玩具刺绣板进行刺绣的前准备和对图样的巩固,之后利用纸板打孔和牙签包裹毛线进行纸板刺绣,最后能进行简单的刺绣活动。 在刺绣实践之初,幼儿对刺绣的认识还停留在欣赏的阶段,在实践方面不熟悉,在熟悉过程中比计划中制定的课时多出10 / 12 了好几倍。因此,我们将计划中针法学习进行了精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计划二次预设,只将平针绣、直线绣和回针绣做了保留,让幼儿感受刺绣的粗浅活动,体验到刺绣活动带来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家园的互动长生了极大地作用。有的家长对刺绣本就很精通,我们请来为孩子进行家长公开课的活动,用他们的 丰富的经验来介绍刺绣;有的部分家长对十字绣也略知一二,那么就请他们带领孩子多进行家庭刺绣练习;有的家长即使不懂刺绣也在与幼儿的刺绣活动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共同感受着民间文化带来的乐趣。幼儿们最终的能力和作品效果也大大超出了之前的二次预设。 面与线的取舍。在绣制绣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在绣制简单的单独纹样的绣品时,至少要花费两个课时,稍难的纹样更要花费 2 5 个课时,较长的时间刺绣往往会使一部分幼儿难以专注注意力分散很难将刺绣完成。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将会大大削弱幼儿对于刺绣的兴趣。鉴于此,在图样的提供方面 我们选取了以线为主的图案纹样,舍去了以面为主的图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绣制的时间,也可以增加绣制成功的成就感。 六、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家园活动相结合 集体活动常用于欣赏、图样临摹、创作图样、针法的学习。不同的发展会有不同的个性,亦需要不同的需求。区域活动可供对刺绣相关活动感兴趣的幼儿参与美工区的刺绣活动,11 / 12 提高发展和发展个性。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