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彼岸教育高三语文测试题 命题人:孔宁一、语言基础与语言表达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司马先生的在曹操面前装庸才,在曹爽面前装病号,真可谓攻于心计啊!B花莲最让我想一去再去的吸引力还是来源于当地人,他们醇朴热情得让我感动。C“这样打渔,我已干了四十年了。” 瘦骨嶙峋的老人说起打渔就来精神,“下河打渔,一要靠经验,二要有技术。”D网络理所当然地充当了某种不满情绪的发泄平台,而一些偶发事件也就成了宣泄累积情绪的导火索。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应该认真制定学习目标,然后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去努力实现它,使我们的高中学习不留遗憾。B面对展览会上众多的艺术品,王教授竟然会不赞一词,甚至对我们看来十分完美的作品多加非议,真让人摸不着头脑。C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之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D目前公司缺少资金,也没有原料,我们只有借箸代筹,渡过难关。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因为清朝的首都在北京,那里有大量的满文档案可供查阅,于是北京的一些历史学者就把自己研究的对象指向了清史。B自2003年以来,在中国的主持下,美国、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一直以六方会谈形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C全国“中西部中小学艺术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开班仪式,150名来自河北、黑龙江、内蒙古等六省区的中小学艺术骨干教师接受了首批培训。D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4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_,_。惟其这样,_,_,_。给粗犷以明丽,给高蹈以平实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世界才显精致 人生才见灵动 历史才有风韵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小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禾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观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埽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者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辩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余人在前,或对或否,滂、忠于后越次而进。 滂后事释,南归。 建宁二年,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选自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厉清节 厉:激励,勉励B寝而不召 寝:搁置D滂以同囚多婴病 婴:初生的幼儿C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 楚:痛苦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州里所服 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魏公子列传B岂以污简札哉 将以衅钟(齐桓晋文之事)C乃请先就格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D滂以非其人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7.下列各句子中,都是导致范滂“时年三十三”就被诛杀的原因的一组是 ( )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 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 建宁二年,大诛党人 滂死则祸塞A B C D8. 简要谈谈,为何范滂对自己的儿子说出“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的告诫,路人听到,会“莫不流涕”?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埽迹斥逐,不与共朝。译文: (2) 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译文: (3)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译文: 三、古诗文默写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东船西舫悄无言, 。 ,整顿衣裳起敛容。(2) 吾师道也, !(3) 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 (4) ,抱明月而长终。四、现代文阅读必考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7小题。无声的歌 一个人想写小说,原因很多,核心恐怕只有一个:想唱歌。人生于世,有暂有久,有迷惘追求,有酸甜苦辣沉积在心头。这种沉积有时如潮水升腾翻滚,使心房胀得难受,因而想仰天长啸、想低声倾诉。直着嗓子叫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方式,只能简单地表达欢乐恐惧与渴求,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歌。小说是一种无声的歌,它以文字为音符,为人生谱写出欢歌壮歌悲歌挽歌以及各种无以名之的曲调的大汇合。写的人呕心沥血,看的人于享受之中似乎也有所领悟。 唱歌的人需要练功,吊嗓子。写小说的人也需要懂技法,练笔头。这些都是属于基本训练。关起门来练基本功要十分认真,却决不能站在舞台上面对着观众吊嗓子,除非专业会议或学术交流。也许是我们的基本训练太差了吧。若干年间只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只需要说出某种简单而明确的意思,如何说法却从不考究。因此一旦想到要提高质量时,便把技巧当作头等大事,情不自禁地直接站在观众的面前吊嗓子。绝大部分的观众并不想学唱歌,而是等着欣赏感受,等着心声的交流。尽管你的嗓子吊得很好,观众却莫名其妙,不到终场便溜得差不多。但也不会全部溜光,总有一些同行与票友坐在前排为你欢呼,他们不是听唱,而是看功夫。不肯流俗,有所追求的歌唱家往往更容易因此而受到迷惑。 练嗓子是为了唱歌,为了表达心声时得心应手婉转自如。如果把技巧抽出来加以研究,它们就会变成没有生命的工具。工具当然不可缺少,而且要考究齐全,但是不要去分谁优谁劣、土货洋货。因为技巧一旦进入创作以后它本身应该隐而不见,所见所闻只是作者的心潮起伏。这话并非是否定技巧,而是强调方法和内容的吻合,创作总是先有内容才去寻找恰当的表现方法。我们常常责怪自己的创作方法太陈旧,倒不如责怪自己的思想太落后。没有独特的见解就没有独特的方法。刻意追求技法,技法就会变成戏法。戏法也可以娱人耳目,但是很难使人动情、奋起与沉思。 小说是一种无声的歌,很多人在唱,在听,在研究。各种认真严肃的研究都有好处,最大的好处不在于提倡和推广某种唱腔,而在于用各种优美的唱腔唱出人生的歌、真情的歌、诚挚的歌。11下列关于本文对“技法”的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法是写小说的基本功,需要通过训练来获得、来提高。B好的技法能表现作者的心声,而本身在作品中隐而不见。C恰当的技法不同于戏法之处在于容易使人感动、沉思。D技法是没有生命的工具,但是不可缺少。12本文第二段对小说创作的哪两种倾向提出了批评?这两种倾向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3在作者看来,写小说和唱歌有哪些共通之处?请分条概括。 高考语文预测卷1(答案)1. D 解析:A,“功于心计”应为“工于心计”,如果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很容易辨别,工,是“擅长;善于”的意思。 B,“醇朴”应为“淳朴” C,“打渔”应为“打鱼”。考点:本题考查识记汉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本题涉及易错的汉字和形近的汉字,作答此类题目是,应该着重注意成语、熟语等特殊词语,结合排除法,进行分辨。 2.C 解析:A,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多用于贬义,本句的感情色彩不正确。B,不赞一词:文章完美无缺,别人不能再为之增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本句话中,王教授并非是一句话不说,从后面的“多加非议”可以看出来。理解该成语,关键在理解“赞”的意义上,赞,应解释为“参与”,而非“赞颂”C,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D,借箸代筹,箸:筷子;筹:过去用以计算的工具,引伸为策划。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此处应为“借米下锅”,本词容易望文生义。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和俗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熟语重点考查其感情色彩、是否容易望文生义等,考生除平时要注意积累外,更好理解某个字的正确意义,善于用比较排除法,提高正确率。3.B 解析:A,“把对象指向”句子结构不正确,“对象”无法“指向”,应该改作“作为”,同时语序调整为“把清史作为了研究对象”。C,本题主要考查定语语序问题,“150名来自河北、黑龙江的”不正确,表示处所的定语应该放在表示数量的定语之前,修改为“来自河北、黑龙江、内蒙古等六省区的150名”。D,关联词用法错误,“不但而且”引导的分句,主语不一致,因此应将“不但”放到“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之前。考点:本题只要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病句类型很多,本题考查重点为“把”字句、定语语序和关联词的运用,辨析病句,除了掌握一般技巧外,语感也很重要。4.B 解析:首先确定,第一、二两空按照句式整齐原则,应该填入的选项为,注意,前文“大漠”“一湾”、“风沙”“一静”,应该对应;“荒凉”“一景”,“高坡”“一跌”,应该对应。上文“人生”、“世界”、“历史”应该分别对应的则是。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本题特别要注意照应词、句式整齐。5. B 解析:A,厉,解释为砥砺、磨练、磨砺。C,婴,根据上下文,这里被抓的都是同党,因此不可能会有婴儿出现,在这里,解释为遭受;遇 。如:“夙婴疾病,常在床蓐”(李密陈情表)D,楚,解释为拷打。如“被捶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正确把握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回忆该词在学过的课文中的含义,同时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6.A 解析:A,第一句“所”:为所表示被动,第二句“所”,“所”字结构;B,都解释为“用”;C,都解释为“于是,就”;D,都解释为“他的”非其人,意思为,他的本性。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将课文文本与课内学过知识结合起来,要善于利用排除法。7.C 解析:是人物的品行,与被杀没有必然关系,所以排除。是不任用外甥的原因,也不合题意。后来的被捕,正是因为有人诬陷他“结党”,是被杀原因。这是范滂受刑时的信息,与被杀没有关系。这是范滂被杀的客观原因,没有皇帝的下诏,他也不会被诛杀。这时他被杀的主观原因,他愿意以自己的死来换得亲友的安宁,所以也符合题意。因此这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围绕“原因”进行筛选。8.这句话包含了范滂深深的无奈与抗议 (1分) 。要想儿子能活得好,就要让他去做坏事,但是坏事是不能去做的,可是,想让孩子去做善事呢?我没有做坏事,到最后却是这样一个下场,所以,让儿子去行善,到最后反而会害了他,所以,这样的“恶事”我是不会去做的 (1分) 。路人伤感于做忠臣、正直的官员的无奈与悲哀,因此会“莫不流涕”(1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全面把握全文,总结出范滂悲剧的来源,范滂一生都忠心于朝廷,做得都是对朝廷对百姓有益的事情,可以说是没有私心的,这正是他自己所讲的“为善”,但是现实往往是,奸臣当道,皇帝昏庸不明,为善却没有得到一个好下场,让人行善却成了一件“恶事”,究竟自己的儿子要“为恶”还是要“为善”呢?在临死之前,范滂并没有给儿子一个明示,一个忠义之士的悲剧,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悲剧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9(1)若有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不遵循仁义之道的,一律清除、驱逐出官府,不与他共事。(2)(倘若他)知道我范滂无罪,将要到天帝那里去替我申诉;倘若我有罪,祭他又有什么好处!(3)你现在能和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既然有了美名,又求长寿,怎么可能都得到呢?解析:(1)注意落实“孝悌”、“轨”、“埽迹斥逐”等字词。(2)注意落实“理”、“其”的意义,“理之于帝”的介词结构后置。(3)李杜若不能翻译成李膺、杜密的话,直译也行,若翻译成“李白、杜甫”则应扣1分,落实固定结构“既复”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10. (1)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畏途巉岩不可攀,雄飞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行业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增加客流量培训课件
- 2025年快递行业无人配送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新兴电子商务模式探索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无人机行业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科技行业量子计算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物联网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南昌市2025江西南昌大学校内外招聘202510期(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省2025云南怒江州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科医生培训个人总结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词对照
- 2024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题库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DL∕T 2487-2022 电力燃煤机械名词术语
- 藏餐培训前台课程设计
-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玻利维亚-20240530-00504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 薯片加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