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5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全册教案5 语文天地九 第十单元奉献 大禹治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 大禹 。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 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 / 45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 无家可归 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 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 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3 / 45 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知 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 治、洪、姓 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4 / 45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 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 吃尽 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 千辛万苦 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 千辛万苦 。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 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 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 13 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5 / 45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 代代相传 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 生字词,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 没 倒 2、扩词。 治 久 理 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6 / 45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导 父亲 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五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炮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 “ 小我 ” 的精神。 3、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7 / 45 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 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炮手的语言、神态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与激烈的斗争。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问炮手是干什么的? 2、播放炮声,随着一声声炮响,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跨越历史长河,走进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出示第一段文字,齐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3、师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文 中不认识的生字。 2、检测生字 ,板书词语,指名认读。 三、学习课文。 8 / 45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3、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4、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 1)炮手脸色是怎样变化的?苍白、煞白、惨白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脸色不好 的,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 ( 2)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测出炮手紧张的心情也在加剧。 ( 3)你能想象出他当时心里想什么吗?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 4)出示脸色惨白的段落:炮手心情怎样?此时,炮手又是怎么想的 ?体会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5)最后 ,炮手做出了什么决定 ?此时你对炮手产生怎样的感情 ? 、播放炮声: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出示句子) 9 / 45 此时,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当将军问炮手的时候,炮手有时怎么说的?他的话应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6、当将军听到炮手的话时,将军怎么说的?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炮手无私奉献的 2、结合语文天地中 “ 笔下生花 ” 中的内容。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炮手无私奉献的精神。 1、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炮手是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谈。 2、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 笔 下生花 ” 。 1、想象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家乡以后会怎样? 2、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3、动笔写一写。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多音字 “ 颤 ” 。 3、抄写生字。 10 / 45 四、布置作业: 小河的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8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理解相关的词语,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它们。 3、理解诗歌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及 突破策略: 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句中的停顿,注意不同标点符号时语气的表达。通过范读、探究、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突破。激发学生对诗歌朗读的热爱和兴趣。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的河流辽河、军河队沈阳的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 2.学生准备 查找小河的来历形成及对人类有哪些好处相关资料。收集辽宁沈阳都有哪些河流,他们对家乡沈阳的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 11 / 45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课前老师让收集 有关河流的资料,你们收集了么?(生汇报) (课件播放小河经过高山、平原、田野 流淌的动画) (一)、导入 一条蜿蜒的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它穿越高山、平原;浇灌田野、森林。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她在唱自己的歌,她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通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做记号,然后在组内解决。 2、学生互动,拿出汉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3、老师检查学生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坎坷 干涩 乳汁 哺育 崇高 浇灌 寂寞 嘴唇 播种 分享 4、课件出示汉 字,生认读。一类字让学生自己能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及相关的词语。 5、指导生字。指导书写学生认为男鞋、易错的字。如 “ 哺灌 ” 。评比欣赏。 (三)、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大声读课文,划出全文共有几个小节。 12 / 45 2、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 3、(课件出示画面)师:我是一条小河,一条奔跑的小河。听,哗啦哗啦,那时我流过城市山村,正在把动人的故事诉说,小河的歌里都唱了哪些故事?(唱自己是明亮的小河、快乐的小河、绿色的小河) ( 1)第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同学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导哪句话的朗读。 ) 猜一猜,它可能都走过哪?(生介绍自己了解有关小河形成及最后流到大海的资料。可以读查到的资料:还可以画出来。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到黑板上画下来。) 他走的路确实够远的了。练读这句话,读出路远的感觉。 指名同学读,然后评价。 ( 2)还知道了什么? 你们从哪知道的?用书上话来回答。(生补充黑板画) 有和他同样感受的人请把手举起来,诗是要读的,那位同学能用读来告诉大家小河有唱不完的歌和遇见了很多很多小伙伴。指名朗读前三句。评价。 ( 3)它可能唱着星星、月亮还可能唱什么?身边除了有小鸟花朵以外,还可能 有什么和他作伴? ( 4)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做一首小诗。(略) ( 5)下面的一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指名同学读。(读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惫、不怕严寒酷暑的13 / 45 感受) ( 6)配乐,师范读后学生评价。 老师在读的时候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的奔跑,身边还有小鸟、小花等等很多小伙伴。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物,就能读好。 ( 7)课件动画配乐。齐读。 4、第二节你还读明白了什么?指几名同学汇报。 ( 1)你知道寂寞是什么意思么?你有过寂寞的时候么?给同学们说一说。 ( 2)那小河可能在 什么时候会寂寞呢?(答案不唯一) ( 3)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寂寞的感觉。 ( 4)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河从寂寞又变成快乐的呢?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 5)想一想你读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和同组同学交流交流。同学交流后回答。(干旱地区大地干裂,田里颗粒无收,人们没有水喝,就像唐僧他们路过的火焰山一带一样等。) ( 6)失去生机的黄土沙石;口渴得要命的小动物见到了小河一定乐坏了。小河帮助了别人一定也乐坏了。咱们也像小河一样,把快乐送给小伙伴吧!在小组里读一读,把快乐送给他们。 ( 7)指名同学读。 赛读。表演读。 ( 8)比较第一、二节句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14 / 45 生发现每一节第一句的句式相同,以及每一节下面的句子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了解总起句的作用。) 5、学习第三、四小节 思考:刚才学习诗歌时都用了什么方法?(读、画、联系上下文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这两个小节。 ( 1)自己画出这两个小节的总起句。小组内交流还知道了什么。 ( 2)生汇报,其他同学适时给予补充。从而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责任感,为人们带来快乐。 ( 3)(课件出示小河流动的动画,经过地方的美景。)同学们边欣赏美丽的画面,教师边 过渡:有人说它是江河湖海的儿子;也有人说它是水里鱼儿的家。他经过的土地绿树成荫,一片生机;他经过的田野,大地葱绿,瓜果飘香。好像他不知忧愁,总是用自己的身躯拍打石子发出悦耳的轻唱,好像他不知疲倦,无论严寒盛夏,永远向前。因此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说它是一条奔跑的小河。 齐读最后一小结,说说你们是怎么样理解 “ 奔跑 ” 的? 是啊!正是由于他奔跑,才最后投入大海母亲的怀抱。不愧是一条弃而不舍的小河;也正是由于他奔跑,才有这大地的生机;真是一条播种希望的小河。让我们再读课文,去聆听,去体会。 课件动画配乐。生自由加动 作朗读课文。 15 / 45 (四)、课件播放:辽河介绍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真的为小河的乐观、坚韧、执著所感动了。老师把我们家乡的母亲和辽河带来了,你们听 播放课件。 (五)、总结 看了辽河的介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是啊 !辽河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了;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河那样,乐观面对困难、不断努力,将来有一天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 语文天地十 第十一单元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多么 多么 、 不是 而是 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16 / 45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 五四 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家乡孩子 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 87 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2、质疑:引出课文。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7 / 45 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 面。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三、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家乡孩子写 40 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 (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四、精读第二段 1、 87 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 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18 / 45 3、理解 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 多么 多么 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指导写字 1、教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 2、抄写词语。 第二教 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 (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 五四 以来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 为别奉献更多的爱 ,巴金爷爷19 / 45 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 再活一次 、 重新学习,重新工作 让生命更有意义。 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 不是 而是 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 ( 我 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 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 4、理解 让生命开花 的含义。 ( 开花 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 “ 爱 ” 、 “ 同情 ” 、 “ 精力 ” 和 “ 时间 ” 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 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 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 让生命开花 的意思。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 6、小结:让生命开花说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20 / 45 三、精读第四段 1、引读: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2、感情朗读。 四、精读第五段 1、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五、学习书信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造句: 多么 多么 不是 而是 2、课后 4 ( 1)巴金爷爷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声誉,但他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而 87岁的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 爱 、 同情 、 精力 和 时间 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 为别21 / 45 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 2)为着社会,为着他人,活着才有光彩,正如巴爷爷一生恪守的信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正是这样不断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板书: 23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巴金 让生命开花结果 为社会添光彩 为别人奉献爱 孩子们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送往小木屋的信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 11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4、了解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 “ 家书抵万金 ” 的深刻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22 / 45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2、了解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 “ 家书抵万金 ” 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导学过程: 一、导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讯方式越来越发达,可在偏远地区,他们唯一的通讯方式还是写信,而且信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3 / 45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概括总结主要内容。 2、分小组讨论:为什么 “ 家书抵万金 ” ?这封家书和平常的家书一样吗? ( 1)抓重点词句体会森林战士生活艰苦、单调、寂寞。 ( 2)鼓励学生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 ( 3)用语言渲染:信可以 使他们消除寂寞,与外界取得联系,点明信对战士来说多么重要啊。 3、当他们得到信时,又是什么表现? ( 1)指导员怎样送信?战士们又是怎样拆信、读信?体会指导员对战士的一片爱心,以及战士们对信的珍爱。 ( 2)怎样才能把那种感情读出来呢?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2、进一步体会课文,激发学生为森林战士写信的热情。 24 / 45 3、完成语文天地 D4。 4、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 体会三名森林警察是为了保护祖国最北部九十七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宁愿自己过上这样艰苦的生活,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二、读了作者写的这篇课文,我们深受感动,想想作者为什么能写这么感人?他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呢?结合语文天地 D4。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信 教学目标: 1、认识 3 个生字,学会 8 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 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25 / 45 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3 个生字,学会 8 个生字。 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导学过程: 一、导课:任何一封信中都表达着自己的美好愿望,看看这首诗歌中的信中都写了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 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诗歌,看看作者都给谁写信了?指名板书。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2、你对哪封信最感兴趣?用心读,说说信都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26 / 45 ( 1)指名回答,谈感受。重点体会 “ 让我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 ” ,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个别读、比赛读、分组读、齐读。 3、每封信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说写信时要用心去写,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2、完成语文天地 D2、笔下生花。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背诵诗歌。 二、你想给谁写信?写些什么? ( 1)学生畅所欲言,给亲戚、朋友写。 ( 2)结合语文天地笔下生花,看看这些小朋友给谁写?你还想给谁写?写些什么?学生仿照课文编写诗。(展示学生作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27 / 45 四、布置作业: 语文天地十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 天地,。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负 需 限 棉 付 须 线 绵 先读一读,根据自己的理解组成词语,联系词语说说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对于比较难分辨的需和须,可以集体查字典,理解它们的不同,牢记各自组成的词语。 二、抄一抄。 辜负 杰出 奉献 争先恐后 单调 书籍 浸湿 郁郁葱葱 姹紫嫣红 风平浪静 绵绵细雨 集体读,指名读,说说自己还有哪个词语不理解意思。 三、读一读。 信 函 札 书 简 信札 书简 尺素 雁书 先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28 / 45 对于学生接触比较少的词语如:尺素、雁书,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讲解。 四、读一读,比一比。 三个战士谁也不舍得立刻拆开信,实在憋不住了,就从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开慢慢地读。从这天起,他们每天把信掏出来读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 他们没有立刻拆信,过了好几天,才把信掏出来仔细地读。从这天起,他们经常读信,最后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了。 自己读,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 ?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多读几遍。在班里交流。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写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读一读,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29 / 45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自读古诗,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把故事表达的意思从整体上让 学生理解。 背诵古诗。(自己背,小组检查,集体背诵。) 二、课外阅读。 开卷有益:鸽血染红的求救信。 布置课前预习,要求:运用各种方法,包括查字典,问别人等,读通课文,把生字的读音注在课文中。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标注在课文上。 在小组内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初步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按照词语、句子、文章的含义等分别解决。 你喜欢读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学习写信的正确格式。 教学过程: 30 / 45 一、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布置调查。读懂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亲自到邮局采访邮局工作人员。) 组成调查小组,课下调查信的旅程。 集体交流调查情况: 汇报调查方法。(是怎样合作完成的) 汇报调查结果。(其中信怎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答案有多种 ,比如通过火车、轮船或飞机等。) 二、学习写信的格式。(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和畅所欲言) 观察用过的信封,你发现了什么?(信封的格式) 结合金钥匙,教师讲解信封的正确格式: 邮政编码的位置在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在上面,中间是收信人的名字。右下角是写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信的正文也有格式要求:先在左上角写你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个格写内容。最后还有致辞以及写信人的名字日期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笔下生花:写一封信。 教学过程: 31 / 45 一、激发兴趣 :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信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写一封信呢? 、我们书中有几位同学就想写几封信,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读页中几个同学的话: 我要给社区领导写封信,建议在小区里增设果皮箱。 我要给守卫在森林的战士写信。 昨天踢球时,我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写封道歉信。 我想给外星人写封信。 他们的想法怎么样,你有自己的想法吗?说说看。 (想给谁写信?写些什么) (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言,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二、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复 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开头怎样,结尾怎样? 信封怎样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分别写在什么地方?) 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第十二单元走进森林 美丽的小兴安岭 本课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全文32 / 45 共 6 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 “ 像绿色的海洋 ” ;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本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 (第 1 自然段 )总述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是全文的中心。第二段 (第2 5 自然段 )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 “ 美丽 ” 进行具体介绍。作者从色彩、景物、物产几个方面来写的。第三段 (第 6 自然段 )在分述的基础上,用 “ 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 、 “ 一座巨大的宝库 ” 作总结。紧扣题目,洋溢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准备 1一幅中国地图。 2课文插图。 3师生搜集的有 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33 / 45 1导人: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 “ 小兴安岭 ” 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板书课题 ) 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教师说: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i1r6ngXIanSnenSUon 融化献出人参酸甜 可口 (2)字形难点 融、溪、大、献、散、鼠 (3)理解词语。 抽出:就是长出的意思。 欣赏:观赏美好的事物,感到愉快。 苍翠:草木等深绿的颜色。 宝库:储藏珍贵物品的地方。课文中指的是物产丰富的地方。 葱葱茏茏: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严严实实:很严密很结实。 三、再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 34 / 45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自然段。 2理解 “ 景色诱人 ” 、 “ 巨大的宝库 ” 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本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教师说:为什么说 小兴安岭是 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 2读后讨论。 (1)“ 数不清 ” 一词说明什么 ?(树多 ) (2)省略号表示什么 ?(树的品种多 )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 ? (3)“ 几百里连成一片 ” 又说明什么 ?(树占据的面积很大 ) 3读后,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树海 )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 ? 2指导学习 “ 春天美 ” 。 (1)自读本段。 (2)边读边画出: “ 美 ” 表现在什么地方 ? 35 / 45 (3)找出你认为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体会。 (如: ” 春天,树木抽中新的枝条 ” 这句话, “ 抽出 比 “ 长出 ” 好,从中体会出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很生动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和下 分句语言的重复。学生可体会 “ 汇成 ” 、 “ 淙淙 ,等同语, ) (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小结本段学习方法:通过读、画、找、析的方法来理解、体会。 3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 4集体汇报,重点体会。 (1)“ 夏天美 ” : “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 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 (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 “ 封 ” 字用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 (2)“ 秋天美 ” : “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 (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用 “ 飞舞 ” 比 “ 飘落 ” 好。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 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 (3)“ 冬天美 ” : 36 / 45 “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 (“ 积满 ” ,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 5选读你 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 (生练渎、评读 ) 总结: 1从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中,看出什么 ?(虽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机勃勃、实实在在,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诱人的。 ) 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从景美、物美、有价值、有贡献几方面来回答。 ) 3总结语:小兴安岭景色诱人,物产丰富,的确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个宝库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利用和开发。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能够去建设它。为我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草叶上的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10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7 / 45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所描写 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你喜欢草坪吗 ?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草叶上的歌就是写草坪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学会生字。 2、检测字词,分组朗读诗歌,有错纠错。 三、学习诗歌。 1、自己读一读诗歌,说说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引导学38 / 45 生学习第一小节) 2、你最喜欢哪块草坪?为什么?学生结合诗句谈感受。 3、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像: ( 1)沉睡了一冬的大森林 ,在一场春雨后,睁开了明亮的眼睛,想像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 2)早上起来或下雨过后时看到露珠落在草叶上,随风滚动的情景。 ( 3)各种小动物在绿色的草坪上玩耍嬉戏的情景。 4、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边想象边朗读。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诗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3、指导背诵诗歌。 4、指导 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课文中描写的是怎样的草坪?你最喜欢哪中草坪? 39 / 45 二、用语言描述一下,把你想象的用彩笔画出来,并全班展示作品。 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形象? 1、学生交流,师引导学习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 2、让学生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说几个句子。 3、鼓励学生把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运用在写作中,可以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三、背诵诗歌。 ( 1)学生交流背诵技巧。 ( 2)学生独立背诵。 ( 3)检测背诵情况。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 写错。 2、重点指导:境 镜浆 桨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五、布置作业: 失踪的森林王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40 / 45 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词。 2、学习 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萧山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外科护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上海公务员面试题库及答案
- 2.1 圆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苏科版2012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12
-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1(新版)新人教版
- 体检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与行业品牌建设与推广报告
- 解剖学课件教学
- 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专项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
- 【素养目标】1.2.2 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教案(表格式) 2024-2025学年北师大数学上册
- 池塘安全合同协议书
- 《石油钻采设备》课件
- 质量安全员试题及答案
- 老人居家治疗指南解读
-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药浴培训课件
- 煤矿通风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题(200题)含答案
- 销售公司红线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