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乡村小学教师每周为“轮椅女孩”送教上门.doc_第1页
杭州乡村小学教师每周为“轮椅女孩”送教上门.doc_第2页
杭州乡村小学教师每周为“轮椅女孩”送教上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乡村小学教师每周为“轮椅女孩”送教上门 据媒体2017年8月14日报道,在杭州淳安县浪川乡钱川村的大山里,13岁女孩汪凌莹“一个人的课堂”已持续了近三年为了圆这个无法行走的孩子的读书梦,淳安县双源完全小学12名教师组建授课队,自2014年9月起每周一次送教上门,风雨无阻。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07042.htm2014年9月1日,双源完全小学校长蒋有兵正在核对新生名册,一位中年男子先后背着一个女孩和一中年妇女走进办公室,女孩和妇女的双腿都严重变形,小腿下部呈90度弯曲。没等蒋有兵询问,女孩开口说:“校长,求求你让我上学。不读书,我和爸妈以后都没有饭吃。” 汪凌莹的母亲告诉蒋有兵,自己先天残疾,无法走路,一辈子没上过学。女儿6岁前和正常孩子一样,但一次小腿骨折后,先天性发育缺失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双腿逐渐萎缩。到了入学年纪以后,看到同村的孩子上下学都特别羡慕。被眼前一家人所震撼的蒋有兵马上让汪凌莹随班就读,但尝试一天后,因女孩行动不能自理,尤其是无法正常上厕所,需要两名老师抬着,而全校只有两名女教师,只能放弃就读。 “只上了一天学也是我们的学生,不能放弃。”第二天,蒋有兵召集该校其余11名老师,商量是否能上门授课。“所有老师全部同意,当场制订了学习计划。”蒋有兵说,汪凌莹回家一周后,12名老师开始每周一次轮流走8.5公里山路,上门教授语文、数学,每次两个半小时。如今,汪凌莹的认字和算数能力已达到小学一年级水平。 锐评:针对残疾少儿的特殊教育,或许是距教育本质最近的教育学科。它不仅集教育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于一身,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真正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没有考分、没有排名,不消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