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从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经济战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从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经济战略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以及技术转移周期中出口、直接投资和技术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跨国公司对外经济战略的重要部分,其中重点分析了决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 最后简要阐述了国际技术转移的政策含义以及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技术转移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对外经济战略 一,技术转移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技术转移是指因经济原因产生的,用于生产的工艺、程序和方法等系统知识在国际间的转移。对技术输入国来说,技术的引进能够带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给引进技术的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同时技术的引进会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引进技术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从技术输出者的角度来说,也是转移即将过时的技术,延长某种技术生命周期的手段,同时也会带来转移技术的经济收益。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经济体和企业引进技术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中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在图中表示为T0-T1。在该阶段,产品在创新国被发明或创造出来,并开始在创新国国内生产和消费,产量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这一阶段,创新国的生产全部用于本国的消费。当创新国的生产超过消费时,即在T1时创新国开始出口该种新产品。 第二阶段,即创新国出口、模仿国开始消费该新产品的阶段,在图中表示为T1-T2。在该阶段,创新国的生产除满足本国消费之外,还向其他国家出口,模仿国则认识到该种产品,并开始消费。创新国的厂商由于拥有对新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所以能够获得国内外的垄断性利润。在T2时,创新国达到出口顶峰。 第三阶段,即模仿国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的阶段,在图中表示为T2-T3。在该阶段,这一创新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标准化,模仿国厂商开始模仿生产该种产品,并且自我供给消费,创新国的出口逐渐下降。到T3时,创新国出口为0,模仿国开始停止进口该种产品。 第四阶段,即模仿国产品进入创新国市场的阶段,在图中表示为T3以后。该阶段,模仿国由于规模优势或其他比较优势,生产迅速扩大,并开始以低成本出口,创新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生产逐渐下降,开始进口该产品满足本国消费。 在实践中,创新国开始出口和模仿国开始消费之间可能存在水平距离,主要是取决于两国之间的收入差距。另外,模仿国可能先向其他国家出口,然后才向创新国出口,因而创新国出口为0与模仿国开始对外出口之间也可能存在时间上的差距。 这样四个阶段结束之后,该商品即在创新国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便在模仿国开始并进行着自己新的周期,在生命周期延长的过程中,该产品能够尽量为人们创造利润收入。 二,技术转移的周期过程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一般来说占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在对外经济战略上大都经历三个阶段:新产品出口、直接投资生产该产品和技术转让。 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当出口市场开始生产该产品时,该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的资源直接投资获利;当东道国生产扩大利润下降,企业可以通过输出技术获得收益。不同国家的需求与资源的关系不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与资源的关系也不同,这样技术就会产生流动。 三,跨国公司的对外经济战略与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条件下,跨国公司大都是遵循着上述的周期过程来处理出口、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以牟取最大的利益,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不过,由于大多发展中国家从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于外国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设置有一定的障碍;若是直接将创新技术转移至进口国,对于输出者来说,进口国厂商通过低成本等比较优势,将会抢占输出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甚至反过来向输出国出口,占领输出者在本国的市场,这样输出者的利益就会大大受损。所以,产生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1977年,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 邓宁(John Dunning)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认为一个企业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条件,包括所有权特定优势、市场内部化和区位特定优势三种优势。1. 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即企业自身特有的优势。它包括企业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产和技术劳动力)等有形优势,也包括垄断地位、经营才能、技术专利等无形的优势。企业有形优势和无形优势的综合,决定了企业对外投资能力的大小。2.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指企业为避免市场的不完全性影响而把企业的特有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把市场的交易关系变为企业内部的关系,在内部进行更好的资源配置,以克服在外部市场进行交易的不利条件。3.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s),即国家投资环境特有的优势。如果在外国生产比在本国生产利润高,企业就会对外直接投资。 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它们并不能决定一个公司一定要通过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而区位优势则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二者的结合决定了直接投资的发生。 四,国际技术转移的政策含义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技术转移可以加速经济发展,给技术的输出、输入论文联盟者都能带来利益,这是世界经济实践所证实的。在今天的国际经济中,引进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但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应强调技术的适用性,与本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素禀赋特点以及该国的技术吸收能力相适应,引进与消化结合考虑,而且还应该努力争取技术开发的自主,以跟上世界的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卫平,彭刚. 国际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郭燕青,王永娟.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战略的理论适用性及其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作者简介:孙春艳(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解除后赡养费支付及财产分配执行协议
- 离婚协议签订前夫妻共同债务确认谈话笔录
- 创业孵化器租赁合同含中介及创业辅导服务范本
- 绿色金融公私转账借款及环境保护责任合同
- 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债务承担及子女抚养权协议
- 养殖场土地租赁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合同
- 生物医药研发特殊劳动关系科研人员合作协议
-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手册
- 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教学标准制定
- 养殖业合作社运作制度
- 《现代服务业》课件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肺部感染性疾病课件
- 《交通运输概论》 课件 第五章 铁路运输系统(二)
- 腾讯基干领导力素质模型V4.0-最后版本
- 河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任务分解表
- 液体外渗的处理ppt
- 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 市政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 知识表示与处理(人工智能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