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概述.ppt_第1页
溶血性贫血概述.ppt_第2页
溶血性贫血概述.ppt_第3页
溶血性贫血概述.ppt_第4页
溶血性贫血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血性贫血概述Hemolyticanemia,一、定义,RBC寿命缩短,过早、过多破坏,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二、分类,(一)按病因分类,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二)按溶血发生部位分(RBC破坏场所),血管内溶血(10%):RBC在血管内破坏,机械性心脏瓣膜修复术行军性血红蛋白尿毛细血管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免疫性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感染疟疾梭状芽胞杆菌败血症酶缺陷重度G6PD缺陷,血管外溶血(90%):RBC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或破坏,原卟啉,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甙,三、脾脏在溶贫时的作用,(一)破坏作用:是破坏正常衰老和缺陷RBC的主要场所。脾结构:白髓脾脏脾窦:由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之间有小孔,红髓直径为0.53m脾索: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脾内葡萄糖浓度、氧分压、pH值低,血流缓慢。衰老红细胞阻留在脾内,更加重葡萄糖的消耗,造成pH低、缺氧的非生理性环境,促进RBC脆性升高,易被吞噬。,Spleen:EffectsonRBCs,(二)髓外造血作用:,溶贫时,脾参与造血,故有脾肿大,四、溶血后发生的病生变化,血红蛋白大量分解变化红细胞异常反应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返回,Hb尿,含铁血黄素尿,红细胞形态改变,红细胞吞噬现象及自身凝集反应,海因(Heinz)小体体外活体染色后,光镜下发现的12m颗粒状折光小体。见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G6PD缺陷症和芳香族苯胺或硝基类化合物中毒所致的溶贫。,返回,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球形红细胞(靶形和镰形红细胞相反)红细胞寿命缩短返回,网织红细胞增加:5%20%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1%左右的晚幼红细胞,大红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六、临床表现,取决于溶血过程的缓急和溶血的主要场所急性:见于异型输血短期大量溶血致腰背、四肢酸痛伴头痛、高热重者引起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骨髓再障危象,慢性:贫血、黄疸、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并发胆石症和肝损慢性血管内溶血可有含铁血黄素尿,七、实验室检查,肯定溶血的依据确定主要溶血部位寻找溶血原因,(一)寻找溶血的依据,1.有关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1)血浆游离Hb测定(敏感)正常值:20%(有价值)10%(可疑)椭形椭形红细胞(短/长径2530%有价值中晚幼红、嗜多色性RBC可见。,5.骨髓检查,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了解有无溶血危象存在,6.特殊检查,RBC渗透脆性试验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开始溶血:75.282.1mmol/L(4.44.8g/L)NaCl溶液完全溶血:47.954.7mmol/L(2.83.2g/L)NaCl溶液,等体积的血液加入一系列的低渗NaCl溶液中;达到平衡;高速离心并测定光密度.大多数正常RBC在NaCl浓度约0.50%时开始结构破坏.当盐浓度进一步降低渗漏和溶血增加.,OsmoticFragility,正常渗透脆性,HS时低渗溶液中的异常溶血,(2)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红细胞在37孵育48小时,其间由于膜异常引起钠内流倾向明显增加,ATP消耗过多;或糖酵解途径酶缺乏所引起ATP生成不足等原因可导致溶血,称为自身溶血试验。,在孵育时,加入葡萄糖或ATP作为纠正物,观察溶血可否有一定的纠正,称为纠正试验。正常人红细胞孵育48小时,不加纠正物的溶血率3.5%,加葡萄糖的溶血率1.0%,加ATP纠正物的溶血率0.8%。本试验不够敏感和特异,仅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较大诊断价值,其它多仅为筛选试验,(3)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50),当甘油存在于低渗溶液氯化钠磷酸缓冲液时,可阻止其中的水快速进入红细胞内,使溶血过程缓慢。但甘油与膜脂质又有亲和性,可使膜脂质减少。当红细胞膜蛋白及膜脂质有缺陷时,它们在pH6.85甘油缓冲液中比正常红细胞溶解速度快,导致红细胞悬液的吸光度降至50%的时间(AGLT50)明显缩短。正常人AGLT50大于290秒敏感性高,特异性差,作为家系调查的出筛试验。遗球时常5%,多者可50%G6PD缺陷:ATP:可纠正但不能纠至正常G:同上PK缺陷:ATP:可纠正G:不纠正,2.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正常值:定性法()半定量法还原率75%G6PD缺陷定性(),半定量70%。,3.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受检RBC乙酰苯肼作活体染色(甲基紫)3712h有变性珠蛋白小体,则膜上形成紫黑色颗粒计算含5个及以上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的百分率正常人含5个及以上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一般小于30%G6PD缺乏症常高于45%,故可作为G6PD缺乏的筛检试验。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缺乏症也增高;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含小体的细胞百分率为75%84%,HbH病和化学物质中毒时也增高。见图,HeinzBodyHaemolyticAnaemia,G6PDdeficiencyisthemostcommonenzymopathycausinghereditaryhaemolyticanaemia.,咬合形细胞、盔形红细胞,水泡细胞Blistercell,Heinzbodies,4.G6PD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NADPH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NADPH的吸收峰在波长340nm处,可通过单位时间生成的NADPH的量来测定G-6-PD活性。正常人有很强荧光,酶活性为(4.971.43)U/gHbG-6-PD缺陷者荧光很弱或无荧光杂合子或某些G-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