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青农大环工楼设计.doc_第1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青农大环工楼设计.doc_第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青农大环工楼设计.doc_第3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青农大环工楼设计.doc_第4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青农大环工楼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青农大环工楼设计 姓 名: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 班 级: 2007 级 5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6 月 5 日 2 青农大环工楼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 摘要:青岛农业大学环工楼为六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为 22.8m,总建筑面积约为 6160。该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建筑设计方面,主要完成了建筑物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设计。该环工楼为办综合公 楼,平面布局时既考虑了房间功能需求,又综合考虑了结构布置方案以及基础选型等。 结构设计方面计算了一榀框架的重力荷载、计算了风荷载和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内 力、还计算了竖向恒载作用及其内力。内力计算完成后用 PKPM 进行了组合,根据最不利组 合进行了梁和柱截面设计。除一榀框架外,还进行了楼板、楼梯及基础的设计。 关键词:框架结构;教学楼;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3 The Design of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uilding of th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tudent Majo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JiweiRen Tutor Name FankuiZeng Abstract:The design is Engineering Building of th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t includes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The Building is a 6 floors frame structure with a total height is 22.8mand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is about 8000 2 m. In architecture design aspect, the plan view, elevation and sectional drawing of this office building was designed. The teaching building is a synthetical building, so when to design the plan view, the function of the room is first considered. In addition, it is considered the structural design scheme and how to choose the foundation pattern. In this par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is connected. In structure design aspect, it contain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Gravity Load, Wind Load, Horizontal Earthquake Action and Endogen Force; it also contains calculation of Vertical Constant Load and Endogen Force. After the endogen calculation is finished, the results was combined using the software of PKPM, and the section of the beam and column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most disadvantageous combination. The slab, stairway and foundation also were designs except for frame design. Keywords: frame-structur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uilding; architecture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4 目目 录录 摘要.2 ABSTRACT.3 第一章 建筑设计.5 1.1 工程概况 .5 1.2 建筑设计 .5 第二章 结构设计.8 2.1 结构设计说明.8 2.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1 2.3 荷载计算.18 2.4 风荷载计算.28 2.5 竖向荷载内力计算.40 2.6 横向框架内里组合.61 2.7 框架梁柱配筋计算.69 2.8 楼板设计.79 2.9 基础设计.83 2.10 楼梯设计.86 总 结.89 致 谢.90 参考文献.91 图纸目录.92 5 第一章 建筑设计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 青农大环工楼设计 1.1.2 概况 地点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建筑总高 22.8m,共 6 层,室内外高差为 0.6m, 首层高 4.2 米其余各层层高均为 3.6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 度为 7 度。 基本风压: 0.50KN/m2 雪压:0.20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B 类。 上人屋面活荷为 2.0KN/m2,走廊、楼梯活荷载为 2.5KN/m2,卫生间楼面 活荷载为 2.0KN/m2,楼面活荷为 2.0KN/m2。 1.2 建筑设计 1.2.1 总平面设计 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四周较空旷,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1。 1.2.2 平面设计 (1)主要柱距布置 该建筑主要用于试验和办公,室内设中柱。 (2)主要房间平面设计 普通实验室取 10m14.4m,考虑工程楼人员流量大,所以在楼首尾及中间 设置开门,更利于人流疏散。各层均有办公室、男女卫生间、饮水间。 6 房间门的设置:普通门 2.1m0.9m。 窗的设置:教室采光等级为级,要求窗地面积比为 1/6,选用窗户尺寸为 1.52.1m 的大窗2。 (3)辅助房间设计 卫生间平面设计:为保证卫生间的自然通风,将卫生间布置在建筑的两端。 该建筑预计各层使用人数为 100 人。男女比例 1 比 1,即 50 名男生,50 名 女生。男大便器 40-50 人/个,男小便器 20-25 人/个,女大便器 20-25 人/个(以 上数据参考中学厕所设备个数参考指标) 。根据上述指标,男大便器取 5 个,女 大便器取 5-6 个,男小便器取 6-7 个。男卫生间取大便器 5 个,男小便器 5 个。 女厕所由于进深为 7m,有较大空间,取女大便器 10 个2。 (4)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走廊:当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时,一层、二层为 0.65m,三层为 0.75m/ 百人,大于四层为 1m/百人。设计走廊轴线尺寸为 2.4m,满足净宽的要求3。 楼梯:为使人流尽早分散,避免底层走廊过于拥挤,将楼梯与门厅结合在 一起布置,三部楼梯在建筑中均匀布置,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采光:走道尽端设置 2.1m2.4m 的窗,以满足交通联系部分的采光要求3。 (5)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实验室设置在一至五层,六层设有制图室。 卫生间置于通风条件良好的两端。 办公室在各层灵活布置4。 1.2.3 建筑剖面设计 (1)房屋高度尺寸的确定 该建筑为 6 层,首层 4.2 米,其余各层均为 3.6m2。因梁高未定,室内净 高未最终确定,常取 3.0m-3.3m,与结构设计协调后定。 (2)室内外高差的确定 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防止建筑因为不均匀沉降使地面降低,为了 7 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取室内外高差为 600mm。 (3)采光设计 学校建筑的采光等级为级,窗尺寸与房间面积之比大于 1/6,地面至窗台 高度为 0.9m。 1.2.4 建筑立面设计 学校建筑应严谨而活泼,本建筑采用对称设计,门厅设置于建筑的中轴线 中间。该建筑的南立面是其主要立面。此立面工程楼的南端为一主要出口。该 立面中表示了立面上门窗位置、形式、外墙引条线、外墙勒脚、雨水管以及东、 西门进口踏步、雨篷等的位置。屋顶还表示出了女儿墙的形式。 1.2.5 墙体 本建筑采用砌块内外墙体,墙厚度为200mm,使用 M5 混合砂浆进行 砌筑,水泥砂浆刷内外墙面。 1.2.6 屋顶 屋面做法:防水层(刚性)4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防水,20 厚水泥砂浆找 平,70 厚水泥防水珍珠岩块,20 厚水泥砂浆找平,120 厚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12 厚板底抹灰。屋顶采用平屋顶,屋顶的围护结构为女儿墙,女儿墙做法: 800mm 高、240mm 厚普通砖墙, 100mm 厚混凝土女儿墙压顶。本工程采 用有组织女儿墙外排水 ,由于建筑物总宽度大于 12m,故采用双坡排水。屋 面采用刚性防火屋面,其构建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5。 1.2.7 楼地层 楼地层做法:面层为水磨石地面,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盖,12 厚混合砂 浆抹灰。它是建筑物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并对墙身起着水平支撑作用,增强 房屋的刚度和整体性。又是建筑物分隔水平空间的构件,分为楼板层和地面层。 楼板层将楼面荷载传至墙柱及基础,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作用。楼板层包括面 8 层、结构层、天花板三部分,要求刚性好、坚固、耐磨、隔声、防火。楼板层 根据结构层的主要用料分为钢筋混凝土楼层、木楼层、钢楼层和砖楼层四类; 地面层主要由基层和面层组成。基层可直接做在地基上。当地面太低、太潮或 填土要求过高时,也可做成架空式的。面层是直接承受各种荷载、摩擦、冲击 的表面层,有整体式地面、铺贴地面、木地面以及砖地面和灰渣地面等等。由 于地面层贴近土壤,因此要求防潮、防腐,此外还应注意保温、耐磨、不易起 灰、并有一定弹性等等要求。 1.2.8 基础 基础主要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及联合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 建筑的下部结构,其作用是扩散上部结构的荷载,减小应力强度,最终将荷载 传给地基。基础和地基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又是不同的概念,基础是建筑 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他们传给地基,基 础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来的整 个建筑物的荷载。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6。 第二章 结构设计 2.1 结构设计说明 2.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结构六层,室内外高差 0.6m。建筑物高度(室外地坪至主要屋面板 的板顶)22.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其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及燃烧性能均按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执行。 2.1.2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 9 2.1.3 构件初估 (1)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柱截面高度可以取Hh)20/115/1 (,H 为层高;柱截面宽度可以取为 hb)3/21 ( 。 2梁尺寸确定 框架梁截面高度取梁跨度的 l/8l/12。 3楼板厚度 楼板为现浇双向板,根据经验板厚取 120mm。 2.1.4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1)基本假定 第一: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 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第二:由于结构体型规整,布置对称均匀,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 转影响。 2计算简图 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连梁梁对墙产生约束弯矩,因此将结构简化为刚结 计算体系。 2.1.5 荷载计算 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通常为恒载和活载。恒载包括结构自重、结构表 面的粉灰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活荷载包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风荷载、 雪荷载等。 高层建筑水平力是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和风力。本工程设防 烈度为 7 度,抗震等级三级,考虑地震作用7。 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恒载)和使用荷载(活载) 。结构自重可由构件 截面尺寸直接计算,建筑材料单位体积重量按荷载规范取值。使用荷载(活荷 10 载)按荷载规范取值,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按荷载规范取用。 2.1.6 侧移计算及控制 框架结构的侧移由梁柱杆件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在层数不多 的框架中,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近似计算中,一般 只需计算由杆件弯曲引起的变形。 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验算要求各层的层间侧移值与该层的层 高之比不宜超过 1/550 的限值8。 2.1.7 内力计算及组合 (1)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首先根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将竖向荷载传递给每 榀框架。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计算各敞口单元的内力, 然后在将各敞口单元的内力进行叠加;连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而进行调幅, 按两端固定进行计算6。 (2)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利用 D 值法计算出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水平力,然后将作用在每 一层上的水平力按照该榀框架各柱的刚度比进行分配,算出各柱的剪力,再求 出柱端的弯矩,利用节点平衡求出梁端弯矩。 (3)内力组合 第一:荷载组合。荷载组合简化如下: 1恒荷载+活荷载、2恒荷载+风荷载、3恒荷载+活荷载+风荷 1 2 3 载 第二:控制截面及不利内力。框架梁柱应进行组合的层一般为顶上二层, 底层,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有改变层及体系反弯点所在层。 框架梁控制截面及不利内力为:支座截面,Mmax,Vmax,跨中截面, Mmax。 框架柱控制截面为每层上、下截面,每截面组合:Mmax及相应的 N、V,Nmax及相应 M、V,Nmin及相应 M、V。 11 2.1.8 基础设计 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 3 部分彼此联系、相互制 约。设计时应根据地质资料,综合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 与施工条件,通过经济条件比较,选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施工 简便的地基基础方案。根据上部结构、工程地质、施工等因素,优先选用整体 性较好的独立基础。 2.1.9 施工材料 第一:本工程中所采用的钢筋箍筋为级钢,fy=210N/m2,主筋为级钢, fy=300N/。 第二:柱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为 35mm,板为 15mm。 第三: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9。 第四: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C20。 第五:墙体及疏散楼梯间采用 240 厚蒸压灰砂砖。 第六:当门窗洞宽1000mm 时,应采用钢筋砖过梁,两端伸入支座 370 并弯 直钩;门窗洞宽1000mm 时,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2.1.10 施工要求及其他设计说明 第一:本工程上部楼板设计时未考虑较大施工堆载(均布) ,当外荷载达 到 3.0kN/m 时,应采取可靠措施予以保护。 第二:本工程女儿墙压顶圈梁为 240mm120mm,内配 48,6250,构造柱为 240mm240mm,内配 410,6250,间隔不大 于 2000mm 第三;施工缝接缝应认真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杂物,洗净湿润, 在刷 2 度纯水泥浆后,用高一级的水泥沙浆接头,再浇筑混凝土。 2.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2 2.2.1 设计原始资料 1)冬季主导风向东北平均风速 2.6 m/s,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平均风速 2.6 m/s,最大风速 23.7 m/s。 2)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3m,水质对混凝土没有侵蚀作用。 3)基本雪压 SO=0.2kN/m2,基本风压 WO=0.5kN/m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0.09m。 4)抗震设防烈度 6 度,抗震等级为四级。 5)地质条件。 序号岩石名称厚度Fak(MPa) 1杂填土0.5- 2黏土1.3550 2.2.2 结构布置与选型 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需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 面设计其各层建筑平面剖面示意图如建筑设计图,主体结构 6 层,层高均为 3.6m。 填充墙面采用 240 mm 厚的灰砂砖砌筑,门为木门,窗为铝合金窗,门窗 洞口尺寸见门窗表。 平面结构布置如图 2-1 所示。竖向结构布置图如图 2-2 所示。 13 图 21 结构布置图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距离室外地平 0.5,室内外高差为 0.45,框架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 底,2-6 层柱高度即为层高 3.6m,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即 h1=4.2+0.6+0.5=5.3m。框架竖向计算简图见图 2-2。 14 图 22 竖向结构布置简图 2.2.3 构件尺寸的确定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 120mm,梁截面高度 按梁跨度的 1/121/8 估算,由此估算的梁载面尺寸见表 2-1,表中还给出柱板 的砼强度等级。C30(fc=14.3N/mm2,ft=1.43N/mm2) 1)梁的尺寸确定10 框架梁的截面一般有三个条件确定:a)最小构造截面尺寸要求;b)抗震 要求;c)受压区高度的限值。 在抗震结构中,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 4,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 一般情况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可参考受弯构件,按下式估算 梁高:h=(1/81/12)l(l 为梁计算跨度); 梁宽:b=(1/21/3)h; BC 梁:h=(1/81/12)l=(1/81/12)6000=500750mm 取 h=600mm; b=(1/21/3)l=(1/21/3)600=200300mm 取 b=300mm; 同理:CD 梁:100mm200mm 同理 DE 梁:5001000 表 2-1 梁截面尺寸 横梁(bh) 层次砼强度 BC 跨CD 跨DE 跨 纵梁(bh) 1-6C303006001002005001000250500 2) 柱的尺寸确定 柱载面尺寸可根据式 N=FgEn AcN/UNfc 估算表 2-2 查得该框架结构 在 30m 以下,抚震得级为四级,取其轴压比值UN=1.08。 表 2-2 抗震等级分类 烈 度 结构类型 6789 框架 高度 m30303030303025 15 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结构 剧场、体育等三二一一 柱截面尺寸:柱截面高度可取 h=(1/15-1/20)H,H 为层高;柱截面高度 可取 b=(1-2/3)h,并按下述方法进行初步估算。 a) 框架柱承受竖向荷载为主时,可先按负荷面积估算出柱轴力,再按轴心 受压柱验算。考虑到弯矩影响,适当将柱轴力乘以 1.2-1.4 的放大系数。 b)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为保证柱有足够的延性,需要限制柱的 轴压比,柱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ANfc c) 框架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400mm,宽度不宜小于 350mm。为避免发生剪 切破坏,柱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不宜大于 4。 边柱: 1.1 14 3.6 3.6 6 0.21 1.0 14.3 103 A 458mmaA 中柱: ; 1.2 14 3.6 6 (3.6 1.05) 0.22 1.0 14.3 103 A 469mmaA 为了安全,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统一取 500 500mm。 2.2.4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横梁线刚度 ib的计算 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中框架梁 I=2I0,边跨梁 I=1.5I0 结构采用 C30 混凝土 Ec=310 4 N/mm 2 。梁的线刚度计算结果见下表 3。 表 2-3 梁线刚度 ib的计算 类别EcbhIolEcIo/l1.5EcIo/l2EcIo/l 边跨 BC 3.01043006005.410960002.710104.051010 边跨 DE 3.010450010004.171091000012.51101018.7651010 中跨 CD 3.01041002001.6710724002.0810104.175108 选 BC 梁进行计算。其余计算过程略 BC 梁选用 C30 砼,截面尺寸300mm600mm , , 24 N/mm100 . 3Ecmm7200l 16 49 33 0 104 . 5 12 600300 12 mm bh I 4910 00/ 3.0 105.4 10 /(6000)2.7 10/iEcIlN mm 10 0 1.54.05 10 N/mm b ii DE 梁截面尺寸 , 500mm 1000mm10000mml 33 104 0 500 1000 4.17 10 1212 bh Imm 41010 00/ 3.0 104.17 10/(10000)12.51 10/iEcIlN mm 10 0 1.518.765 10 N/mm b ii CD 梁 33 104 0 100 200 1.67 10 1212 bh Imm 8 0 1.54.175 10 N/mm b ii 2柱线刚度 ic的计算 表 2-4 柱线刚度 ic的计算 层号 Ec(N/mm 2) b(mm)h(mm)I0(mm4) hc(m m) EcIo/h(N .mm) 12ic/h(k Nm) 1 3.0104500 500 5.211095300 2.95101012602 2-63.0104500 500 5.2110103600 4.34101040185 选取底层柱进行计算 ;5300mmhc mm500bmm500h C30 混凝土 24 N/mm100 . 3Ec 49 43 mm1021 . 5 12 500 12 bh Ic 49 10 3.0 105.21 10 2.95 10 N/mm 5300 c c c EI i h 取标准柱 ic=1.0 ,则其余各杆的相对线刚度如图 2-3 2.95 0.679 4.34 i 底柱BC 4.05 0.933 4.34 i DE 18.765 4.324 4.34 i 17 4.175 0.962 4.34 i C D 图 2-3 线刚度示意图 1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底层 E 柱 4.324 6.368 0.679 K 0.5 0.821 2 c K K 2 12 0.821 1260210346.24kN/m c c i D h C、D 柱 0.962 1.417 0.679 K 0.5 0.561 2 c K K 2 12 0.561 126027069.72kN/m c c i D h kN/m 4 . 480552)52.1411718.9910(D B 柱 0.933 1.374 0.679 K 0.5 0.5554 2 c K K 2 12 0.5554 126026999.15kN/m c c i D h 标准层 E 柱 4.324 2 4.324 1.0 2 K 0.684 2 c K K 18 2 12 0.684 4018527486.5kN/m c c i D h D 柱 4.3240.962 5.286 1.0 K 0.7255 2 c K K 2 12 0.7255 4018529154.22kN/m c c i D h C 柱 0.9620.933 1.895 1.0 K 0.4865 2 c K K 2 12 0.4865 4018519550kN/m c c i D h B 柱 0.933 0.933 1.0 K 0.933 0.3181 2.933 c 2 12 0.3181 4018512782.85kN/m c c i D h 27486.529154.22 19550 12782.8588973.57kN/mD 表 2-5 横向侧移刚度统计表 层号123456 D31484.888973.5788973.5788973.5788973.5788973.57 D1/D2=31484.8/88973.57=0.350.7 故框架为不规则框架 2.3 荷载计算 2.3.1 恒载标准值计算 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有保温层) 11 40 厚 C20 细石砼内配直径 4 间距 150 双向钢筋 0.8 kN/m2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 0.0220=0.4 kN/m2 70 厚水泥防水珍珠岩块或沥青珍珠岩保温层 0.0710=0.7 kN/m2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kN/m2 120 厚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0.1225=3.0 kN/m2 12 厚板底抹灰 0.01217=0.204 kN/m2 合 计 =5.504 kN/m2 楼面: 水磨石地面(10mm 面层,20mm 水泥砂浆打底,素水泥打底) 0.65kN/m2 19 120 厚钢筋砼板 0.1225=3.0 kN/m2 12 厚水泥砂浆 0.01220=0.24 kN/m2 合计 =3.89 kN/m2 梁自重: 边跨梁 BC bh=300600mm 梁自重 250.3(0.6-0.12)=3.6 kN/m 抹灰层:12 厚水泥砂浆 0.012(0.6-0.12)2+0.0120.3200.302 kN/m 合计 =3.902 kN/m 中间跨梁 CD bh=100200mm 梁自重 250.1(0.2-0.12)=0.2 kN/m 抹灰层:12 厚水泥砂浆 0.012(0.2-0.12)2+0.0120.1200.0984 kN/m 合计 =0.2964 kN/m DE 梁 bh=100200mm 梁自重 250.5(1-0.12)=11kN/m 抹灰层:12 厚水泥砂浆 0.012(1-0.12)2+0.0120.5200.5424kN/m 合计 =11.5424kN/m 柱自重: bh=500500mm 柱自重 250.500.50=6.25 kN/m 抹灰层:12 厚水泥砂浆 0.0120.504200.48 kN/m 合计 =6.73 kN/m 外纵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200 加气混凝土砌块) 5.5(3.6-0.5-2.1)0.2=1.1 kN/m 铝合金门窗 0.352.1=0.735 kN/m 水泥粉刷外墙面 0.36(3.60-2.1-0.5)=0.36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0.36(3.60-2.1-0.5)=0.36 kN/m 合计 =2.555 kN/m 20 底层: 纵墙(200 加气混凝土砌块) 5.5(5.3-2.1-0.50) 0.22=1.595kN/m 铝合金门窗 0.352.1=0.735 kN/m 水泥粉刷外墙面 0.36(4.05-2.1-0.5)=0.522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0.36 kN/m 合计 =3.212 kN/m 内纵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200 加气混凝土砌块) 5.5(3.6-0.5-1.8)0.2=1.43kN/m 水泥粉刷墙面 0.36(3.6-0.5-1.8)2=0.936 kN/m 合计 =2.366 kN/m 底层: 纵墙(200 加气混凝土砌块) 5.5(5.3-0.50-1.8)0.2=1.925kN/m 水泥粉刷墙面 0.36(3.6-0.5-1.8)2=0.936 kN/m 合计 =2.861 kN/m 女儿墙自重 3.5 kN/m 2.3.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第一:面和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上人屋面 2.0 2 mkN楼面办公室 2.0 2 mkN 走道 2.5 2 mkN 第二:雪荷载 0.2 2 mkN 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中取大值。 21 2.3.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BC 跨板 L1/L2=6000/3600=1.672 ,所以按双向板传递荷载8; CD 跨板 L1/L2=3.6/2.4=1.53,所以按双向板传递荷载。板上荷载分配如图 所示。 图 2-4 板面荷载分配图 22 图 2-5 计算单元的选取 1BC 轴间框架梁 梯形荷载的等效:=0.89q (=1.8/6=0.3)qq)321 ( 32 l a 屋面板荷载: 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和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 恒载 1 5.5043.6 0.89 217.635kN/m 2 活载 1 2.03.6 0.89 26.408kN/m 2 楼面板荷载: 恒载 1 3.893.6 0.89 212.464kN/m 2 活载 4.424 3.615.926kN/m 梁自重 3.6kN/m B-C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屋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3 3.6 17.635 21.235kN/m 活载=板传荷载 6.408kN/m 楼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6 12.4642.555 18.619kN/m 活载=板传荷载 6.408kN/m (2)C-D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15 5.5042.4 28.256kN/m 28 活载 15 2.02.4 23kN/m 28 楼面板荷载: 恒载 15 3.892.4 25.835kN/m 28 活载 15 2.52.4 23.75kN/m 28 梁自重 0.2964kN/m C-D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屋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0.29648.256 8.5524kN/m 活载=板传荷载 3kN/m 楼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墙自重 0.29645.8352.555 8.6864kN/m 活载=板传荷载 3.75kN/m (3)D-E 轴间框架梁均布板荷 屋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4 6.2523.51 29.76kN/m 活载=板传荷载 6.408kN/m 楼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墙自重 6.25 15.9262.555 24.731kN/m 活载=板传荷载 6.408kN/m (4)B 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 1000mm,100mm 砼压顶) 200 厚墙身(加气混凝土砌块) 5.5 0.2 1.01.1kN/m 100 厚混凝土压顶 25 0.1 0.20.5kN/m 10 厚水泥砂浆层 0.01 (1 20.2) 200.44kN/m 合计 2.04kN/m 顶层柱: 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女儿墙重 梁自重 3.902 (3.60.5)12.096kN 板传荷载 65 5.504(3.60.5)31.992kN 28 女儿墙重 2.04 3.67.344kN 顶层柱恒载12.09631.9927.34451.432kN 15 2.063.613.5kN 28 顶层柱活载 标准层柱: 标准层柱恒载=墙自重 +梁自重+板传荷载 梁自重 3.902 (3.60.5)12.096kN 板传荷载 65 3.89(3.60.5)7.921kN 28 25 墙自重 2.555 (3.60.5)7.921kN 标准层柱恒载12.09622.611 7.92142.628kN 15 2.063.613.5kN 28 标准层柱活载 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3.212 (3.60.5)2.5 (3.60.5) 9.9572kN = 5)C 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 顶层柱: 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梁自重 3.902 (3.60.5)12.096kN 板传荷载 653.6 5.504(3.60.5)5.5040.936 (3.60.5)60.739kN 282 顶层柱恒载12.09660.73973.645kN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