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青岛版.doc_第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青岛版.doc_第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青岛版.doc_第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青岛版.doc_第4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青岛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单元备课部分 教材分析本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经过重新修订和整合,仍旧保留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的内容,并把其安排到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材在编排上更加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衔接更紧凑,过程更具探索性,它的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选取素材具有地方特色,激发学生兴趣。放风筝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自然对风筝的制作过程感兴趣。本单元选取了参观风筝厂的真实素材,以“按时交货”,“制作风筝”,“包装风筝”为线索,提供了丰富而现实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去。(第二方面)改动情境图,使“情境串”更科学、合理、可操作。本单元“情境串”与旧教材相比,变动较大。原有教材有四个信息窗,本册教材压缩成三个信息窗,内容也作了调整,将原有的独立验算部分融入到笔算中,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开成两个信息窗,一个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个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设计更加合理,层次更加清晰。每个信息窗都以小棒为直观模型,清楚地呈现除法分的过程,可操作性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提升算法。(第三方面)实际问题题材丰富,重视渗透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和感悟的过程,本单元所呈现的实际问题题材内容丰富,蕴含常见的各种数量关系,如信息窗一和二蕴含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信息窗一自主练习第4题和第6题蕴含的是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信息窗二自主练习第9题蕴含的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本单元共编排了三个信息窗。信息窗1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信息窗2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信息窗3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能正确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是本单元的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难点,因此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把握运算核心,提高运算能力成为本单元的教学关键。从横向角度看,本单元是在前面二、三单元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由浅入深,呈阶梯状上升,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从纵向角度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为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2、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验算方法。3、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4.会独立思考,表达想法。5、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6、能在他人帮助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3、除法的验算。教学难点:1、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除法口算。2、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3、除法的验算。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1.重视直观操作,理解算理。充分利用学具进行直观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三年级学生逐渐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性,教学中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与笔算方法,特别是笔算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除法,操作学具更能有效帮助明确算理。2构建开放课堂,激活问题意识。教材虽然在探究环节设计了指导性问题和解决方法,但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因此限制学生的提问方向和解决思路,应创设开放、民主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开展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探究。如教学63除以3时,可能会有学生根据加法、减法、乘法从个位算起这一方法,通过类比推理,结果先分掉3根小棒,再分掉6捆小棒;教学32除以2时,可能会有学生先分掉2根小棒,再分掉2捆小棒,再分掉1捆小棒的方法出现。教师不要在教学之初就急于否定这种做法,要组织学生充分讨论、自我反思,在交流碰撞中感受到方法的麻烦,理解先分高位数字的道理。课时安排课题课时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1 课时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3 课时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2 课时我学会了吗?1 课时智慧广场1 课时总计6课时5.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44-47,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数的口算。教学提示:在教学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和汇报,展示学生自己探索的口算方法,允许学生有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 过程与方法:学会和他人交流,养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n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算理,逐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算理,逐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n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小棒、练习本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放过风筝嘛?你喜欢吗?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呢?生1:我喜欢放风筝。我有一只老鹰风筝。生2:我的燕子风筝很漂亮,是用黑色布和白色布做成的,上面用了很多竹条。放风筝必须要有线轴。师:想不想去看看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生:想!师:好,让我们一起启程,去风筝厂参观吧!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情境,将学生引领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探究新知1、 师:风筝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风筝厂去看一看。(出示情境图)师:这是风筝厂的一个加工车间,请大家认真观察,看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问题。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老鹰风筝?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鹤风筝?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才能按时交货?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天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好吗?谁会列算式?生:602师:究竟每天做多少只鹰风筝?你怎么知道的?2、生独立探究。师: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方法算一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利用小棒摆一摆。生小组学习后汇报交流。学生可能想到的几种方法:用学具操作:(1)把六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三个十,就是三十。(2)因为302=60,所以602=30.(学生借助学具的操作明确算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算法多样化。)交流各种算法。谈话:谁来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分析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分别说说理由。3、 师:平均每天做多少只燕子风筝呢?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把240看作24个十因为406240所以240640 (学生可以根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师:观察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和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回答:以前学过的除法直接用口诀计算,今天学习的除法的被除数都是整十、几百几十数,先用口诀计算,再在商的后面添0。(通过计算,让学生感受到今天学到的除法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的区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对学知识产生兴趣,另外,通过小组学习,探究,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增养学生对口算除法的学习意识。 (三)巩固新知:1、师:小明遇到了一个难题,他要把一些积木,分给几个小组的同学,你来帮帮他,好吗?生: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学生独自做自主练习2。并交流发现。3.谈话: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今天咱就看看谁投进的篮球多?完成自主练习3。4.谈话:你能将表格补充完整吗?完成自主练习4。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练习”的巩固,让学生对除法有新的认识,同时对知识也是一个巩固的过程,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四)达标反馈一、直接写得数。3030= 802= 903= 4206=6309= 1806= 1802= 4505=二、想一想,填一填 (1)45( )= 90 90( ) =45 (2)402=( )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个十,就是( )。 三、连一连 6307 80 1203 2408 40 2709 3204 90 402 2406 30 1802四、做一套校服要用3米布,210米布可做多少套校服?答案一、1 40 30 70 70 30 60 90二、(1)2 2 (2)20 2 20三、6307 80 1203 2408 40 2709 3204 90 402 2406 30 1802四、2103=70(套) (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谈收获,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成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六)布置作业一、填空。 1、402得二个( );9003得三个( );2103得七个( );3006得5个( )。 2、300( )= 60 400( )= 50 3、 6003,想:六个百除以3得( )个百,也就是( )。 4、8109,想:( )个十除以( )得( )个十,也就是( )。5、6307=( ),把630看做六十三个( ),63个( )除以7得( )个十,也就是( )。二、直接写得数。 402= 4004= 4207= 7209= 0130= 2005= 5406= 2804= 1809= 6408=三、在里填上“”、“”或“”。 2703 900 805 905 1005 1002 2001 2001四、解决问题。1、王叔叔运560箱水果,用了7次,他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有480节电池,每盒装8节,55个盒子够吗? 3、一辆轿车4小时行驶36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答案:一、1、20 300 十 十 2、5 8 3、二 200 4、81 9 9 90 5、90 十 十9 90二、20 100 60 80 0 40 90 70 20 80三、四、1、5607=80(箱)2、4808=60(盒)5560答:不够。3、3604=90(千米)n 板书设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老鹰风筝? 602=30(只) 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2406=40(只)教学反思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本部分的内容的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按时交货”这一大情景,引出问题串,同时形成一定的知识串,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1、创造性使用情景窗,体现计算教学的整体性。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吴亚平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的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数运算的知识结构体系,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情景窗中3种风筝的信息,包含了本节课的1个知识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整体框架,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也明白了什么样的算式可以口算,这样设计可以充分体现计算教学的整体性,有助于学生梳理框架和思路,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脉络,有效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2、摆小棒从表象到抽象,理解算理的重要方法。摆小棒作为理解算理的一种方式呈现目的是为学生计算方法的运用建立表象,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算理,让学生进行操作,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持,这个支持对于他们理解算法是十分重要的。在本课例题中,60为什么看成6个十,即为什么甩零,30为什么3后面要填零,这两点都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突破。这里涉及到的两次转换,分别是60看成6个十(即6捆小棒),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3个十(即3捆小棒),3个十就是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