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千里跃进大别山 文 章来源 m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 2.进行在了解句与句的联系的基础上,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 “ 布置 ”“ 叮嘱 ” 造句。 4.对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的写作方法的所感悟。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 1 3 自然段,了解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代背景和 “ 狭路相乔勇者胜 ” 中 “ 狭路相逢 ” 的意思。 2.进行在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 18 旅到达汝河时,战斗形势十分险恶紧急。 2 / 12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刘邓首长的照片 师:谁认识照片上这两位身着军装的人是谁? (生: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 2.简介历史背景 师:在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的 “ 刘邓大军 ” 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四散奔逃。今天,我们学习的第24 课就描述了其中一次重要的战斗 千里跃进大别山。(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地形图 “ 大别山 ” 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首府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靠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敌人的心脏。 1946 后,当另人民还在欢天喜地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却再次大举进攻解放区。面对敌人的进攻,党中央率领解放区人民积极防御,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仅一年的时间就歼敌一百一十余万。 1947 年,党中央决定,解放军由 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刘邓大军于 1947 年 8 月 7 日从解放区出发,行军千里长驱直入,经历二十天在 8 月 27 日胜利进入大别山,从3 / 12 而揭开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序幕。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次战斗。 3.释题 师:结合刚才老师的介绍,谁能说一说课题中的 “ 千里 ”“ 跃进 ” 是什么意思? (指导: “ 千里 ” 是指刘邓大军的行军路线。 “ 跃进 ”是指一种长驱直入,直攻敌人心脏的进攻方式。) 4.示标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 到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并在学习中继续进行在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基础上,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一边读一边用在文中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 (生读文) 2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划( huhu) 4 / 12 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 (生:抢渡汝河一仗) (师:汝河一仗是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 3质疑问难 (师生共同解决) 查字典理解: “ 布置 ” : 放,摆,安排。 设立,设备。 购买。 “ 叮嘱 ” : 再三嘱咐。 蚊子叮咬。 追问。 “ 不约而同 ” : 约定。 三、学习课文第 1 3 自然段 (一)第 1 2 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 1 2 自然段 思考:你了解了哪些战斗的有关情况? (生:时间 1947 年 8 月 23 日,起因 刘邓大军奉命向大别山挺进,地点 先头部队行军十几天到达汝河北岸。) 2.齐读课文 想一想: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和课题中 “ 跃进 ” 的意思一样? “ 千里 ”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挺进;十几天行军。) 5 / 12 (二)找出文章中心句 1.师:这一仗我军取得胜利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朗读第 9 自然段 师:在整个战斗中,对我军能突破汝河 防线,胜利挺进大别山有一句话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 9 自然段找出这句话并用 ” “ 把它勾画出来。 (生:狭路相逢勇者胜) 3.理解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并质疑问难 (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对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无地可让,此时谁勇敢谁就能取得胜利。 提问: 刘邓首长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在文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过: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中 “ 狭路 ” 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三)第 3 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 思考: “ 狭路 ” 表现在哪里? (生:前和强敌,后有追兵,情况十分紧急。) 2.自读课文 思考:你从哪里看出情况的紧急?用 ”“ 标出相关的词句。 6 / 12 3.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并进行小结 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兵力跟在后面紧紧追赶,这在汝河南岸布置了一条几十里长的防线。当 18 旅到达汝河北岸和时候,敌人早已把渡口的船只统统拖走,砸毁了。河水有一丈多深,人马趟不过去。 (师:前有强敌,后有追兵。) 4.指导朗读(抓住重 点词语朗读) 5.师: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刘伯承司令员作出了战斗指示(生:狭路相逢勇埏胜)刚才,大家所学习的有关战斗的情况可以用这句话中的哪几个字来概括?(生:狭路相逢) 四、总结课文 1.总结课文 2.师:刘邓大军是怎样战胜敌人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 4 9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邓大军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革命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这句话。 7 / 12 3.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24 课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学习新课以前,谁能结合屏幕演示和老师的板书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有关战斗的情况? (生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可以用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中的哪几个字来概括?大家一起说 (生:狭路相逢) 2、师:现在就请同学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1 3 自然段,相信通过你们的朗读一定能把当时那种情况的紧急表现出来。 (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设情境,激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一)字面理解 “ 勇者胜 ” 师: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刘伯承司令员作出指示 (生齐读:狭路相逢勇者胜) “ 胜 ” 是什么意思? “ 勇者 ” 是什么意思? (生:胜利,勇敢的人) 8 / 12 (二)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 勇者 ” 1.师:在文中 “ 勇者 ” 指的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接读课文 4 9 自然段) 思考:在文中 “ 勇 者 ” 指的是谁呢? (生:刘邓大军 刘邓首长和战士) (二)课件演示:挺进中原片 师:在抢渡汝河的战斗中刘邓大军是怎样勇的,大家想看吗? (三)示标 师:多么英勇的刘邓大军啊!课文中是怎样表现刘邓大军的勇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的第 4 9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邓大军作战的英勇顽强;同时,对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的写作方法有所感悟。 三、品读课文第 4 9 自然段 1.自读课文 4 8 自然段 思考:课文中哪些 地方表现了刘邓大军的勇?用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2.讨论交流 1)表现刘邓首长的勇 第六自然段 (根据生答,课件演示相关的句子) 9 / 12 “ 我们要采取进攻的手段,从这里打开一条通路。 ” “ 不管敌人有多少飞机大炮,我们一定要迅速前进,一定要实现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 ” “ 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要猛。 ” A小组读三句话 讨论:你从这三句中体会到什么? (生:刘邓首 长决胜的信心。) B自读三句话 思考:应该怎样读? c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 D.齐读三句话 过:一场战斗的胜利,除了要有首长正确的指示,更离不开战士们的英勇作战。那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勇又表现在哪里呢? 2)表现战士的勇 第 7 自然段 (根据生答,课件演示相关的句子 ) 每条步枪都插好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后盖,遇见敌人就打,绝不留下一个据点,绝不留下一个顽抗的敌人。 A师: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 (生:战士们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10 / 12 B同桌读 思考: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c指导朗读 第 8 自然段 (根据生答,课件演示相关句子) 漆黑的夜空被战火照亮了。冒着敌人冲天的炮火,我军在汝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桥。先头部队的战士如猛虎出山,杀向敌人。他们攻占了一个村庄,又扑向另一个村庄;拿下了一个据点,又进攻另一个据点。一夜之间, 18 旅就攻下了十几个村庄,打开了一条六七里宽的通路。主 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像决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A指名朗读 师:在这段话中哪两个句子最能表现出战士们的英勇? A)生读句子 B)(根据生答,课件演示相关句子) 先头部队的战士如猛虎出山,杀向敌人。 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像决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c)读句子比较 先头部队的战士杀向敌人。 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向西南方向奔流。 11 / 12 思考:哪句好?为什么 ? D)写作方法指导 师:作者正是运用了恰当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更加生动具体,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该多练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E)指导朗读句子 B 设置情境(配乐朗读课文) 师:有了刘邓首长的英明决策,战士们做好了一切准备,8 月 23 日晚,战斗打响了(课件演示战斗情景读文)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答) c 自读句子 师:把你们听到的,看到的用你们的声音表现出来。 体会:怎么读才好。 D 指名读 ,指导朗读 E 齐读第 8 自然段(配音) 过:正是有了刘邓首长的正确指示和战士们的英勇作战,我军终于取得了(胜利),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 9 自然段,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中华大地。 3.第 9 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 9 自然段 2)课件演示句子 12 / 12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 A读句子体会: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重大。) B指导朗读(采用轮读的方法) 四、总结美读课文,体会 文章思想感情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登报遗失租赁合同范本
- 过期妊娠催产素引产护理查房
- 医疗保障贷款合同
- 服务保理合同范本
- 美团电车合同范本
- 兼职配音协议合同范本
- 公务员合同范本
- 光伏售后合同范本
- 地皮转让流转合同范本
- 养鸡棚租赁合同范本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一部分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改建PET-CT、PET-MR项目环评报告
- 2022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上位机现场验收标准手册
- 政务服务大厅管理规范:安全与应急处置
- 食管癌病人护理查房
-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中石化中原油田天然气厂)
- 五牌一图(完整版)
- 二年级下册音乐《每天》教案
- 音乐美学.课件
-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课件模板(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