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察今吕氏春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同“脔”。切成块的肉)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审堂下之阴审:察看B军惊而坏都舍都:都城C守法而弗变则悖悖:背谬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惑:糊涂9B(都:大。),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故察己则可以知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有过于江上者乃设九宾礼于廷10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语气词,用在判断句中;代词,的人。C,连词,就;副词,加强判断语气。D,介词,从;介词,在。),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化和其已不适用于今时这两个角度,对“先王之成法”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了否定。B.“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讽刺了墨守成规、拘泥古法的人,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C.本文运用寓言故事形象说理时,在写法上都是先叙述一个寓言故事,然后评论故事本身,最后引出要讽喻的事理。D.本文围绕“察今”这一中心论点,多方说理,反复论证,阐述了制定法令制度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A原文并未对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否定.,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译文:即使人们没有增补删减它,(也)还是不能取法它。(2)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译文:楚国人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3)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他)急忙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3.第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13比喻论证。以良医的比喻形象地阐明时与法的关系,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变法者”应“因时而化”;又以良剑与良马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不要追求“先王之法”的虚名,而要追求法令制度的实际效果,从而证明“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3分)举例论证。以七十一位帝王的法令制度都不相同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2分),?,四、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断句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苏辙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y)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败木朽,无以待四方之客,惠迁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壮邃密,非复其旧,愿为文以志之。”余闻之,求道者非有饮食、衣服、居处之求,然使其饮食得充,衣服得完,,居处得安,于以求道而无外扰,则其为道也轻。此古之达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庐,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于尘垢之中,纷纭之变日遘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况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饱,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夫骋骛乎俗学,而不闻大道,虽勤劳没齿,余知其无以死也。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故余因二迁之意,而以告其来者,夫岂无人乎哉!,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阳苏辙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留二日,涉其山之阳阳:(山的)南面B.问之习庐山者习:谙习,熟悉C.完壮邃密,非复其旧壮:使坚固D.愿为文以志之志:记住1.D(志:记述,记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流转汹涌,穷水之变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以待四方之游者不敢兴兵以拒大王C.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D.则其为道也轻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2.B(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A项,均为结构助词,前者可译为“的”,后者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均为连词,前者表并列,后者表转折。D项,连词,前者为承接,后者表转折。),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即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机缘,景物描写生动鲜明,连用多个比喻传神地写出了石间流水的巨大声响和湍急情态。B.本文在写景的基础上发议论,从“僧”追求佛理谈到“士”追求“道”,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对求“道”的看法。C.苏辙因获罪而被贬谪,不免有些悲观颓废,但他从二迁身上看到了“不懈”的力量,从而发出“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的感叹。D.本文先叙后议,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语言淡雅、朴素自然,简洁畅达,富于文学色彩,体现了苏辙散文特有的风格。,C,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译文:即使这座山的名胜景观,栖贤(谷与寺)大概也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2)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译文:第二年,长老智迁派他的徒弟惠迁到高安拜访我。(3)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译文:如果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法律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关事务管理局物业运营公司经理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等数学应用能力测试与评价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业务谈判方案标准化撰写工具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导游资格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附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题(附答案)
- 退休后再就业协议
- 生产计划与调度辅助工具提升产能版
- 走路的意义高三作文12篇
- 中医妇科学:女性的生殖脏器
- 除锈剂MSDS参考资料
-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说课课件
- 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
- 《纯物质热化学数据手册》
-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2022年)解读
- 电动力学-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安装回撤工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放射科质控汇报
- 2023年山东威海乳山市事业单位招聘带编入伍高校毕业生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结构方案论证会汇报模板参考83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