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ABP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研究-硕士论文_第1页
A-FABP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研究-硕士论文_第2页
A-FABP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研究-硕士论文_第3页
A-FABP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研究-硕士论文_第4页
A-FABP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研究-硕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A-FABP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研究-硕士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 l a s s i f i e dI n d e x :S 8 U D C : 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o rt h eM a s t e rD e g r e ei nA g r i c u l t u r e C H I C K E N 么疆B 尸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A N DI T S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G R O W T H B O D YC O M P O S I T I O N T R A I T S C a n d i d a t e : S u p e r v i s o r : A c a d e m i cD e g r e eA p p l i e df o r : S p e c i a l i t y : D a t eo fO r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 :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T i a n z h u P r o f L iH u i W a n gQ i g u i M a s t e r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i m a lG e n e t i c s & B r e e d i n g J u n e2 0 1 0 N o r t h e a s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编号:2 0 0 8 B A D B 2 8 0 1 )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1 1 5 2 G 0 0 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 6 3 ) ( 项目编号:2 0 0 6 A A l 0 A 1 2 0 ) 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 ( N o 3 0 7 7 1 5 4 2 ) K e yP r o j e c t si nN a t i o n a l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P i l l a rP r o g r a mi nt h e l lt hF i v eY e a rP l a no fC h i n a ( N o 2 0 0 8 B A D B 2 8 0 1 ) U n i v e r s i t y Y o u t hA c a d e m i cK e yT e a c h e rP r o j e c to f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N o 1 1 5 2 G 0 0 5 ) N a t i o n a l8 6 3p r o j e c to fC h i n aD o 2 0 0 6 A A l 0 A 1 2 0 )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 I I lj ;I 言1 1 1 研究背景与科学意义一1 1 2 国内外研究进展2 1 2 1Q T L 的检测方法。2 1 2 2 候选基因的S N P s 检测方法3 1 2 3A F A B P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4 1 3 本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案。6 1 3 1 研究目标6 1 3 2 研究内容6 1 3 3 研究方案6 2 材料与方法7 2 1 实验材料7 2 2 实验方法8 3 结果与分析17 3 1S N P s 发现及命名1 7 3 2 候选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群体中的检测及分析1 9 3 2 1A - F A B P 基因多态位点在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中的检测及分析1 9 3 2 2 A - F A B P 基因多态位点在N E A U F 2 群体中的检测及分析。2 6 3 2 3 A - F A B P 基因多态位点在A A 肉鸡随机群体中的检测及分析3 2 4 讨论:;z 4 1 鸡A - F A B P 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频率分析3 4 4 2 鸡A - F A B P 基因多态性位点连锁不平衡( L ,D ) 分析3 4 4 3 鸡A - F A B P 基因多态性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系3 5 4 3 1 鸡A - F A B P 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和单倍型构建3 5 4 3 2 鸡A - F A B P 基因多态性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系3 6 4 3 3 鸡A - F A B P 基因单倍型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系3 7 5 结j 跄3 9 展望4 0 致谢4 1 参考文献4 2 附录4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 8 C o n t e n t s C O N T E N T S C h i n e s eA b s t r a c t 1 E n g l i s hA b s t r a c t I I I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 1 1 1B a c k g r o u n da n ds c i e n t i f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t h i ss u b j e c t l 1 2R e v i e w s 2 1 2 1T h em e t h o d so f d e t e c t i n gQ T L 2 1 2 2T h em e t h o d so fd e t e c t i n gc a n d i d a t eg e n eS N P s 3 1 2 3 彳o B Ps t r u c t u r ea n df u n c t i o n 4 1 3O b j e c t i v e s c o n t e n t sa n ds c h e m eo f t h i sr e s e a r c h 6 1 3 1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b j e c t i v e 6 1 3 2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c o n t e n t 6 1 3 3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s c h e m e 6 2M a t e r i a l sa n dm e t h o d s 7 2 1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a t e r i a l s 7 2 2E x p e f i m e n m lm e t h o d s 8 3R e s u l t sa n da n a l y s i s 。1 7 3 1D i s c o v e r ya n dn a m e so fS N P s 1 7 3 2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d e t e c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i nc a n d i d a t eg e n e sa td i f f e r e n tp o p u l a t i o n s 1 9 3 2 1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d e t e c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i nS N P so f A - F A B Pg e n ea tN E A U H L F p o p u l a t i o n 1 9 3 2 2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d e t e c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i nS N P so f 么捌即g e n ea tN E A U F 2p o p u l a t i o n :1 6 3 2 3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d e t e c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i nS N P so f 彳- 尉B 尸g e n ea tA Ab r o i l e rr a n d o m p o p u l a t i o n 3 2 4D i s c u s s i o n s 3 4 4 1G e n ef r e q u e n c i e sa n a l y s i so fc h i c k e n 彳一尉B Pg e n e 3 4 4 2L Da n a l y s i so f c h i c k e n 么0 刃B 尸g e n e 3 4 4 3A s s o c i a t i o no f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析1 1 1g r o w t ha n db o d yc o m p o s i t i o nt r a i t s 3 5 4 3 1D e t e c t i n g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n gh a p l o t y p e so f 彳0 刃B Pg e n e 3 5 4 3 2A s s o c i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b e t w e e nS N P so fA - F A B Pg e n ew i t hg r o w t ha n db o d yc o m p o s i t i o n t t r a i t s 3 6 4 3 3A s s o c i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b e t w e e nh a p l o t y p e so fA 一 1 A B Pg e n ew i t hg r o w t ha n db o d y c o m p o s i t i o n tt r a i t s 3 7 5C o n c l u s i o n s 3 9 P r o s p e c t 4 0 A c k n o w l e d g e m e n t 4 1 i i i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上学位论文 R e f e r e n c e s 4 2 A p p e n d d i x 4 6 P a p e r sp u b l i s h e dd u r i n gs t u d yf o rm a s t e rd e g r e e 4 8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 ( 洼! 塑遗查墓丝盂要缱别主塑的! 查拦卫窒2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姒、_ ) , 日期:列口年6 月卜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 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歹、Z ) 导师 签名:亨娣 日期:刀知年易月加日 日期:力,。年石月,。日 捅要 摘要 A - R 惦P ( A d i p o c y t e f a t t y a c i d b m d m g p r o t e i n ,也称a P 2 ) 即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脂肪 酸结合蛋白家族( F A B P s ) 之一,该家族还包括心脏型( H ) 、脑型( B ) 、髓磷脂型( M - ) 、 表皮型( E ) 、回肠型( I L ) 、肝脏型( L ) 、睾丸型( T ) 、小肠型( I ) 脂肪酸结合蛋白。F A B P s 被认为是运输细胞内脂肪酸非常重要的蛋白,它们可以增加脂肪酸的溶解性并将脂肪酸从脂 膜运输到脂肪酸氧化的位置( 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 、脂肪酸脂化成甘油三酯或磷脂的位置, 或者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其可能的调控功能。F A B P s 在脂质代谢的调节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鸡么一剐8 P 基因外显子或内含子区进行了少数变异位点的多态性研究,结果 表明在一些品种中变异位点对腹脂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将进行多位点检测,并且在检 测外显子同时,将检测区域扩展到5 调控区及3 。调控区,以期X f f A - F A B P 基因进行全面研究。 选用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第十世代鸡群、东北农业大学F 2 资源群体、A A 肉鸡随机群体 为试验材料,采用测序、P C R R F L P 、P C R L P 、D H P L C 的方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和个体基 因型分析,通过各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分析选择标签S N P 并构建单倍型,进而利用单位点 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单倍型分别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旨在探m 捌凹基因多 态性对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1 ) 以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第十世代鸡群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序、 P C R - R F L P 、P C R - L P 、D H P L C 的方法在A - F A B P 基因上共检测到8 个突变位点,其中5 调控 区检测到5 个突变位点,分别是g - 1 3 7 6G A 、g - 1 1 1 7C T 、g - 9 7 2 - - 9 6 3d e l1 0 、g - 8 4 6 _ _ - 8 4 5i n s 2 2 、g - 4 1 5 - 4 0 9d e l7 ;外显子l 、外显子3 及3 调控区各检测到1 个突变位点,分别是g 5 1C T 、 g 1 7 2 9G A 、g 3 1 6 3T C 。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g - 1 3 7 6G A 、g - 1 1 1 7C T 、g - 9 7 2 _ - 9 6 3d e l 1 0 、g - 8 4 6 _ - 8 4 5i n s2 2 处于强连锁状态,位于一个单倍型块中,g - 4 1 5 - 4 0 9d e l7 与g 5 1C T 、 g 1 7 2 9 G A 处于第二个单倍型块中。g - 1 3 7 6 G A 、g 一“1 7 C T 、g - 9 7 2 _ _ - 9 6 3d e l1 0 、g - 4 1 5 _ - 4 0 9 d e l7 、g 3 1 6 3 T C 为标签S N P s 。以N E A U F 2 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 现g - 9 7 2 _ - 9 6 3d e l1 0 、g - 8 4 6 _ - 8 4 5i n s2 2 、g 5 1C T 、g 1 7 2 9G A 处于强连锁状态,位于一个 单倍型块中。g 8 4 6 8 4 5i n s2 2 、g 1 7 2 9G A 为标签S N P s 。 ( 2 ) 以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第十世代鸡群为试验材料,对A - F A B P 基 因的8 个突变位点( g 一1 3 7 6G A 、g - 1 1 1 7C T 、g - 9 7 2 - - 9 6 3d e l1 0 、g - 8 4 6 _ - 8 4 5i n s2 2 、 g - 4 1 5 - 4 0 9d e l7 、g 5 1C T 、g 1 7 2 9G A 、g 3 1 6 3 C ) 进行基阕型检测。将产生的不同基因 型在高、低脂系第十世代鸡群进行基因型频率分析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并对等位基因频率 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 ? c 2 ) 。结果表明,基因型频率在高脂系和低脂系中分布差异很大,尤其是 g - 4 1 5 - 4 0 9d e l7 位点,仅有9 个I I 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析表明除g 1 1 1 7C T 、g - 9 7 2 - 9 6 3 d e l1 0 外,其它6 个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十世代两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 ( 3 ) 以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第十世代鸡群为试验材料,进行8 个单位 点及4 种单倍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两方面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对 肌胃重、肌胃率有显著影响;以N E A U F 2 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4 个单位点及4 种单倍 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对鸡6 周龄体重、1 2 周 跖长、脾脏比率、肌胃重、肌胃比率、跖爪重有显著影响( 尸 A 、 g 一111 7C T 、g - 9 7 2 _ - 9 6 3d e l1 0 、g - 8 4 6 - - 8 4 5i n s2 2 、g - 4 1 5 _ - 4 0 9d e l7 ) ,t h r e eS N Pw e r ed e t e c t e di n e x o nl 、e x o n3a n d3 r e g i o n ( g 51 C T 、g 17 2 9 G A 、g 3 16 3 T C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L i n k a g e d i s e q u i l i b r i u m ( L D ) a n a l y s i sr e v e a l e dg - 1 3 7 6G A 、g - 1 11 7C T 、g - 9 7 2 _ - 9 6 3d e l1 0 、a n d g 一8 4 6 r 8 4 5i n s2 2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s i t e so f 彳一黝8 Pg e n ee x i s ti nas t e a d yh a p l o t y p eb l o c k , g 4 1 5 _ 4 0 9 d e l7 、g 5 1C T 、g 1 7 2 9 G Ae x i s ti na n o t h e rs t e a d yh a p l o t y p eb l o c k g - 1 3 7 6G A 、g l l1 7C T 、 g 一9 7 2 _ - 9 6 3d e l1 0 、g - 4 1 5 _ - 4 0 9d e l7 、g 3 1 6 3T Cw e r ec h o s e da sh t S N P s L Da n a l y s i sr e v e a l e d g - 9 7 2 _ - 9 6 3d e l1 0 、g - 8 4 6 - - 8 4 5i n s2 2 、g 5 1C T 、g 1 7 2 9G A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s i t e so f A - F A B Pg e n e e x i s ti nas t e a d yh a p l o t y p eb l o c ki nN E A U F 2p o p u l a t i o n ;a n dg - 8 4 6 - - 8 4 5i n s2 2 、g 17 2 9G Aw e r e c h o s e da sh t S N P s ( 2 ) B a s e do nD N As e q u e n c i n g ,P C R - R H J 、P e R L P 、D H P L C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o ft h e8S N P so f A F A B Pg e n e t h e10 曲g e n e r a t i o np o p u l a t i o no ft h eN o r t h e a s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b r o i l e rl i n e s d i v e r g e n t l ys e l e c t e df o ra b d o m i n a lf a tc o n t e n t w a su s e d 1 1 1 ed i f f e r e n tg e n o t y p ef r e q u e n c ya n da l l e l e f r e q u e n c yw e r ea n a l y s i s e di n1 0 mg e n e r a t i o no ft h eN E A U H L F ;a n dc h i - s q u a r et e s tw a sd e t e c t e df o r a l l e l ef r e q u e n c y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w h a t e v e ri nt h ef a tl i n eo rt h el e a nl i n e t h eg e n o t y p e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e r en o tb a l a n c e ,s p e c i f i c a l l yf o rt h eg - 415 - 4 0 9d e l7l o c u s ,t h eI Ig e n o t y p ew a sr e a l l y r a r e o n l y9b i r d sw i t hI Ig e n o t y p e T h er e s u l t So fa l l e l ef r e q u e n c ys h o w e dt h a tt h e6S N P se x c e p tf o r g 一111 7C T 、g - 9 7 2 - - 9 6 3d e l1 0h a dh i g h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 尸O 0 1 ) ( 3 ) C o m b i n a t i o n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e i g h ti n d i v i d u a lS N P sa n dh a p l o t y p e s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 r e I I I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十学位论文 w e r eo n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r e l a t i o nw i t hm u s c l es t o m a c hw e i g h t ( M S W ) a n dp e r c e n t a g eo f m u s c l es t o m a c h w e i g h tt M s w m w ) 限O 0 5 ) i nT h e1 0 mg e n e r a t i o np o p u l a t i o no ft h eN o r t h e a s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b r o i l e rl i n e s 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f o u ri n d i v i d u a lS N P sa n dh a p l o t y p e s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r e l a t i o nw i t hb o a yw e i g h ta t6w k ( B W6 ) 、m e t a t a r s u sl e n g t ha t12w k ( M e L ) 、s p l e e nw e i g h t ( s w ) 、m u s c l es t o m a c hw e i g h t ( M S W ) 、p e r c e n t a g eo fm u s c l es t o m a c hw e i g h t ( M S W B V Oa n d m e t a t a r s u sc l a ww e i g h t ( M e C W ) ( 氏0 0 5 ) ,a n dh i g h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k e e ll e n g t h ( K e L ) 、 f e m u rl e n g t h ( F e L ) 、p e c t o r a l i sm i n o rw e i g h t ( P M i W ) a n dp e r c e n t a g eo fp e c t o r a l i sm i n o rw e i g h t ( P M i W B W ) 仕 0 0 5 ) ;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r e l a t i o nw i t hb o a yw e i g h ta t5w k ( B W 5 ) a n ds p l e e nw e i g h t ( S W ) ( P O 0 5 ) a tg - 8 4 6 _ - 8 4 5i n s 2 2i nA Ab r o i l e rr a n d o m p o p u l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A - F A B Pg e n e ;c h i c k e n ;S N P ;h a p l o t y p e ;g r o w t h ;b o d y c o m p o s i t i o nt r a i t s I V C a n d i d a t e :G u a nT i a n z h u S p e c i a l t y :A n i m a lG e n e t i c s & B r e e d i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L iH u i 引言 1 引言 1 1 研究背景与科学意义 经过几十年的家禽育种工作,肉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水平都已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 而,伴随着快速生长,一些负面效应也随之出现,如腹水综合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一些 腿部疾病,特别是肉鸡腹脂沉积过多已是突出问题。腹脂沉积过多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又会严重影响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还可诱导脂肪肝综合症的发生,从而加大了产蛋期的 死淘率。因此,在保持快速生长的同时,控制脂肪在鸡体内的过多蓄积,进一步提高肉鸡的饲 料转化效率和胴体质量是我国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李辉等,1 9 9 6 ) 。 肉鸡的生长速度和生理适合性状(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F i m e s sT r a i t ,P F T ) 呈负相关( P r i n a r d - v a nd e r L a a n 等,1 9 9 8 ) ,因此,仅仅依赖于表型的选择同时改善P F T 及提高生产性能是非常困难的。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 a s s i s t e dS e l e c t i o n ,M A S )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 路。随着人类及其它动物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基因组学研究已经由以建立生物的遗传图谱 为主的结构基因组学延伸到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系统研究基因的功能为主的功能基因 组学。至此,生物科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2 0 0 4 年2 月已完成鸡基因组测序工作,大约 8 8 的序列已经被锚定在染色体上( w a l l i s 等,2 0 0 4 ) ,其中包括常染色体1 2 4 ,2 6 2 8 ,3 2 及 性染色体W 和Z 上;其余没有锚定的序列已被连接到虚拟的染色体上。鸡是禽类中第一个被完 全测序的物种。这标志着禽类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鸡基因组测序草图的完成将会对禽类后基 因组时代的各个研究方面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顾志良等,2 0 0 2 ) 。在基因组测序完成不 久,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领导下的国际科学家小组,宣布绘成了一张鸡的遗传差异图谱。这张图 谱以红色原鸡基因组序列草图为参考框架,分别对来自英国、瑞典和中国的肉鸡、蛋鸡和乌鸡 三个品种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约3 1 0 万个遗传差异位点,这些差异位 点中大约有2 8 0 万个为单核苷酸突变。这张鸡的遗传差异图谱已经和基因组测序草图一起公布 在互联网上( w w w g e n o m e U C S C e d u c g i - b i n h g G a t e w a y ) ,这为从事相关研究人员开展鸡基因组 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平台。 畜禽许多数量性状不仅受微效多基因控制,而且还受一个或几个主效基因的影响( 张勤 等,2 0 0 2 ) 。选择与数量性状位点相连锁的分子遗传标记,即可实现对基因型的直接选择。将 传统的和现代的分子遗传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家禽育种实践必将极大地提高选择效率、加快 育种进程( L i 等,2 0 0 3 ) ,可为解决腹脂蓄积过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在哺乳动物和禽类,存在于细胞质中的F A B P s 担当细胞内脂肪酸的运输任务,并且影响脂 肪酸的酯化反应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对脂类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鸡 A - F A B P 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品种中A - F A B P 基因变异位点对腹脂有显著的 影响。上述研究均是在A - F A B P 基因的外显子或内含子区展开的多态性分析,本试验在对外显 子检测的同时,把检测区域扩展到5 一调控区以及3 调控区,并且选择肉鸡( 东北农业大学特有 的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 、A A 肉鸡随机群体、N E A U F 2 为试验材料,共检测了8 个多 态位点,进而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多态位点之间的连锁不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l j 学位论文 平衡程度,选择标签S N P s ,利用标签S N P s 构建单倍型,并用单倍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进 行关联分析。本研究力图进一步寻找A - F A B P 基因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相关或紧密连锁的多 态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肉鸡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 2 1Q T L 的检测方法 对数量性状位点( Q u a n t i t a t i v et r a i tl o c i ,Q T L ) 的检测和利用是实现从分子水平上对控制畜 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进行操纵的关键。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分子数量遗传学的核心内 容,也是目前国内外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总体来看,检测Q T L 普遍采用的方法 有:基因组扫描法( G e n o m es c a n n i n ga p p r o a c h ) 和候选基因法( C a n d i d a t eg e n ea p p r o a c h ) 。 1 2 1 1 基因组扫描法( G e n o m es c a n n i n ga p p r o a c h ) 基因组扫描,也称为标记Q T L 连锁分析( M a k e r - Q T Ll i n k a g ea n a l y s i s ) ,是基于遗传标记 座位等位基因与Q T L 等位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通过对遗传标记从亲代到子代遗传过程的追 踪以及它们在群体中的分离和数量性状表现之间关系的分析,来判断是否有Q T L 存在,以及 它们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效应大小。标记一Q T L 连锁分析的步骤( 赵朝霞等,2 0 0 6 ) :( 1 ) 试验设计:用于标记Q T L 连锁分析的试验设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近交系或远交群杂交 的试验设计,其中最常用的是回交设计、F 2 设计、重组近交系、重复回交、四元杂交等设计。 主要用于植物、试验动物和小家畜( 如禽类) 中,不适用于家畜群体( 如猪、牛等) 中。另一种 是基于家系的试验设计。其常用的试验设计主要有半同胞家系设计、全同胞家系设计、混合 家系设计,另外近年来发展的还有配合动物模型分析。( 2 ) 遗传标记的选择:遗传标记是指一 些可以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反应个体遗传组成差异的一些特性特征,包括形态标记、细胞学 标记、蛋向质( 酶) 分子标记和D N A 分子标记。通常意义的分子标记都是指D N A 分子标记。 一个理想的遗传标记应具有: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