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中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南京六中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南京六中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南京六中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南京六中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南京六中 XX/XX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m 南京六中 XX/XX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 卷答在答卷纸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 试号填写清楚。 第 I 卷(选择题共 90 分) 一、选择题( 20 题,每小题 3 分,计 60 分) 1.史记楚世家记载: (楚庄王 )八年,伐陆浑戎 (在洛阳西南 ),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 “ 在德不在鼎。 ” 庄王曰: “ 子2 / 16 无阻九鼎 !楚国折钩之喙 (折掉戟的钩尖 ),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曰: “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 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 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D诸侯王的 势力已超过周王室 2董仲舒说: “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 。这表明董仲舒 宣扬 “ 天人感应 ” 学说 继承了荀子的 “ 天行有常 ” 思想 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 B c D 3.清人陶煦在租核 推原中写道: “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羔。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 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D.商品经济的繁荣 4.据统计, 19 世纪 40 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 3100 万元下降到 16003 / 16 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 93 艘下降到 70 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5.“ 公和永 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 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 ” 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 公永和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6.“ 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不便于持枪跨马。褒衣博带,长裙雅步的缓慢生活节奏,在万国竞争的时代不合时宜 ” 。这句话应出自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王夫之读通鉴论 D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 “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 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总 结 “ 张裕 ” 创业史中他写道: “ 备历艰阻 ” 、 “ 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仍能不负初志。 ” 张弼士的 “ 初志 ” 应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争创中华第一品牌 D实业救国 4 / 16 8.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 B c D 9、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出 20 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的是 年,中国共产党曾致电国民党保证: “ 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 ” 这表明 中共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 中共放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 中共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中共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A、 B 、 c 、 D 、 11.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 “ 美化 ” 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难怪有人说 : “ 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 ” 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A、 1912 1921B、 1927 1936c、 1945 1949D、 1979 1989 5 / 16 12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 “ 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 这里所说的 “ 教训 ” 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丙建 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14仔细观察右图( 20 世纪初的中国某一历史教材),该教材所持的观点是 A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经济发达 B赞赏法国的议会民主制和社会公平 c赞赏美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公平 D赞赏德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发展 15.美国记者约翰 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 “ 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 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6 / 16 前的纲领。 ”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 “ 愿望 ” 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 “ 面包 ” 与 “ 和平 ” 16.有人说: “ 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 这里的 “ 几雕 ” 是指 稳定了西欧经济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 B.c D 17.“ 赫努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 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 ” (选自赫努晓夫执政史)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玉米运动 ” 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生产管理不善 c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D忽略自然地理条件 18观察右图, 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右图中哪两个国家不属于此时期欧共体国家 A B c D 19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20 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 :国家数) 7 / 16 40 年代末 50 年代末 60 年代末 70 年代末 80 年代末 亚洲 1523293637 非洲 410425051 拉美 2020242933 A 80 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20.“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 敲门砖 ,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 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阐述了经济全 球化的本质,其观点是正确的 B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c折射出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 D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国家人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第 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满分 60 分。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相应位置。 21( 14 分)观察下列图片 8 / 16 图一签订马关条约图二日本骑兵进入沈阳 图三关东军司令部图四受降仪式 请回答 : (1)哪次战争导致图一所示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说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 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 3 分) (2)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图二、图三说明为完成这一政策 ,日本采取了什么行动 ,结果如何 ?( 3分) (3)根据图一、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国际国内的最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 4 分) (4)有人说图四所反映的战争是 14 年抗战 ,有人说是 8 年抗战 ,请根据相关史实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说明。面对图四的签约场景 ,你的内心定会备受鼓舞。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 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14 分) 材料一: 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 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 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 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 美、德在 19 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9 / 16 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 1930 1932 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 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 )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 1979 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 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 135 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90。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10 / 16 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 。 (6 分 ) (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 (3 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2 分 ) (4)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有什么积极作用 ?(3 分 ) 23( 12 分)纵观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循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轨迹 ,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途程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之坎坷。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 再生 与 复兴 ,因此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11 / 16 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立法权 (贵族院、众议院) 行政权司法权 (国王)(人民法院) 孟德斯鸠学说图解 材料三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 强国。梁启超述其师语曰: “ 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 ” 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 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1935 年商务印书馆 ) 材料四 1916 年新青年载: “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 ,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 12 / 16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4 分) 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鸠的哪一学说?这一学说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2 分) 材料三中 “ 康梁之徒 ” 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分) 据材料四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这场反封建斗争有何特点?这次向西方学习与以前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 4 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 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 1868 年 4 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 “ 五条誓文 ” 。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 116 页 (人教版 ) 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4 分 )日本近代化的特点有哪些 ?(2 分 ) 13 / 16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 功的原因。 (4 分 )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政要卷八: “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 。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 ?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 把史实考证清楚,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 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丈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 XX 年第 6 期随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1 分 ) 其根本目的何在 ?(1 分 ) 14 / 16 (2)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3 分 ) (3)材料三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1 分 ) 据材料三说明其理由。 (2 分 )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 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 分 ) 高三历史答案 一、非选择题: 21 (1)甲午战争( 1 分)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 (2 分 )。 (2)“ 大陆政策 ” ( 1 分);九一八事变( 1 分);日军很快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并建立了殖民统治( 1 分)。 (3)国际上:甲午战争时列强纵容、勾结日本侵华;抗日战争时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2 分,或答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日、或美苏英的支持均可得分)。国内: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妥协投降;抗日战争时全民族抗战( 2 分)。 (4)第一种说法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军民奋起抗击 ,因此是 14 年抗战( 1 分);第二种说法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面抗战。15 / 16 因此是 8 年( 1 分)。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 ,捍卫了民族尊严。 2 分 22 ( 1)政策:英国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