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题能力讲座(一)高考常用的思维方法系列一,思维方法一图像思维法1方法概述所谓图像法,一是利用图像本身的数学特征所反映的物理意义解决物理问题;二是为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作出物理图像来解决问题,通常我们遇到的图像问题可以分为图像的选择、描绘、变换、分析和计算问题等。概括起来,高考对图像题的要求是:会看、会画、会比较、会推导判定。,2方法应用运用图像法求解物理问题有以下几种类型(1)图像的选择类问题:可用“排除法”。即排除与题目要求相违背的图像,留下正确图像;也可用“对照法”,即按照题目要求画出正确草图,再与选项对照。(2)图像的描绘问题:首先和解常规题一样,弄清物理过程,正确无误地作出图像。,(3)图像的变换问题:首先要识图,然后再根据所求图像与已知图像的联系,进行图像间的变换。(4)图像分析类问题:明确图线的斜率、截距以及图线所包围的面积等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根据图像所描绘的物理过程,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计算求解。(5)应用“建图”求解物理问题:要根据题意把抽象的物理过程用图像表示出来,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化为几何关系,进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应用图像法分析问题虽分“选择类、描绘类、变换类、分析类、建图类”等,但分析过程中,实质基本相同,注意无论哪一类型,若能通过物理规律写出对应的表达式,则尽可能把图像与函数关系式相结合,充分利用斜率与面积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利用拐点的含义,即特殊值法进行分析;若涉及图像的渐近线,则可以结合极限法分析求解。,【典例1】(2014河北石家庄质检)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vt、a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即学即练】1.(多选)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如图1所示,则下列关于两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在0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C在010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m/s,思维方法二整体法、隔离法1方法概述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对有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进行分析和解答的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解此类题的关键。对系统内的物体隔离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隔离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整体法。,2方法应用(1)隔离法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采用隔离法。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典例2】(对研究对象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2013北京卷,16)如图2所示,倾角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2,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sin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cos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解析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如图甲所示,有fmgsin,Nmgcos,故选项A、B均错误;以木块与斜面体所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如图乙所示,有f桌0,N桌(Mm)g,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D,隔离法与整体法,这两种方法不是相互对立的,往往采取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3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思维方法三逆向思维法1方法概述通常的思维方向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由因到果的途径进行,但某些问题用正向思维进行思考会遇到困难,此时可有意识地改变思考问题的顺序,沿着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这种方法称为逆向思维法。,2方法应用(1)逆向思维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可逆性物理过程中(如运动的可逆性等),或者运用反证归谬、由果索因等进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有时可以使解答过程变得非常简捷,特别适用于选择题的解答。(2)确定逆向思维问题的类型。由果索因;转换对象;过程倒推等。(3)通过转化运动过程、研究对象等确定求解思路。,【典例3】(过程倒推法)如图4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m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2kg、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其右段长度l10.2m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其质量m1kg。B与A左段间动摩擦因数0.4。开始时二者均静止,先对A施加F20N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脱离A(A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取走。B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s1.2m。(取g10m/s2)求:,图4(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B;(2)B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时,B运动的时间tB和位移sB;(3)A左段的长度l2。,(1)解题关键薄板A运动长度l10.2m时,物块B没有运动。物块B开始运动时,薄板A的加速度发生变化。(2)解题思路先分析物块B做平抛运动的过程。再分析物块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受力情况。最后分析薄板A的运动及其与物块B的位移关系。,【即学即练】3(转换研究对象)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上A点时的速度为1m/s,车尾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7m/s,则车身中部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2m/sB5m/sC10m/sD15m/s,思维方法四假设思维法1方法概述假设法就是以已有的经验和已知的事实为基础,对求知事实或现象的原因作推测性或假定性的说明,然后根据物理规律进行分析和推理。,2方法应用假设法主要有两种情况:(1)假设某力存在或不存在,进而判断由此带来的现象是否与题设条件相符。(2)假设法处于题设中的临界状态,以题为依据,寻求问题的切入点,进而解决该问题。,【典例4】(多选)一物块放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的大小按图5所示规律变化时,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规律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图5,解析静摩擦力的方向有沿斜面向上和沿斜面向下两种情况,假设开始时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则有fmgsinF,静摩擦力随着F的减小而减小,当f0后,静摩擦力,的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且随着F的减小而增大,到fmgsin后保持不变,B对;假设开始时Fmgsin,静摩擦力为0,之后随着F的减小,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并有fFmgsin,则静摩擦力随着F的减小而增大,直到fmgsin后保持不变,D对。答案BD,【即学即练】4.如图6所示,甲、乙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6,物体乙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5,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体乙上,使两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运动中F突然变为零,则物体甲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g取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6,A大小为12N,方向向右B大小为12N,方向向左C大小为10N,方向向右D大小为10N,方向向左,解析当F突变为零时,可假设甲、乙两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则它们运动的加速度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由此可以求出甲所受的摩擦力,若此摩擦力小于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培训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供热采暖(面积计费)合同履行期限确认申请
- 2025年二手货车交易合同协议
- 2025年橱柜代理合同协议
- 2025年个人经营贷款合同示范文本
- 餐饮培训知识资料大全集课件
- 餐饮培训常用知识问答课件
- 有机畜禽废弃物生物燃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绘画颜料套装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老年快餐角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急诊医学急性意识障碍
- 2023年04月2023年山东潍坊高新区招考聘用社区工作人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优质教案
- 差分进化算法
- 助听器效果评估
- 第一章儿童生活与教育
- 飞山景区旅游开发运营方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
- GB/T 3478.1-2008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米制模数齿侧配合)第1部分:总论
- 服饰编码规则表参考范本
- DID方法与合成控制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