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6周中心发言材料.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6周中心发言材料.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6周中心发言材料.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6周中心发言材料.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6周中心发言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2019-2020 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 6 6 周中心发言材料周中心发言材料 一、5 年 10 套卷环保地理试题统计与分析 年份卷别命题选材考查方向命题规律 xx 新课标水源保护水污染的影响及水源保护措施 新课标 1矿产开发尾矿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xx 新课标 2湖泊污染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评价 新课标 1耕地保护耕地破坏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xx 新课标 2生物保护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及保护 新课标 1工程施工石料开采、存放与土壤保护 xx 新课标 2区域生态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防治措施 全国卷 1水产养殖养虾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全国卷 2电子商务快递包装的污染与防治措施 xx 全国卷 3渔业养殖渔业资源枯竭的原因与保护 全国卷 1怪柳入侵灌流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全国卷 2森林作用自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的差异 全国卷 3不同林区人工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原因 1.围绕主干:选做综合题的命题形式, 使得命题围绕环境问题的主干考查,细 枝末节难以兼顾。危害-成因-防治。 2.取舍有道:以污染及资源问题为主, 生态问题因必修三专讲而涉及少。 3.关注核心:所考查的每类环境问题, 最终都归结到解决措施的提出上,体现 了对运用所学解决各类问题这一核心问 题的关注。 4.注重创新:注重考查污染新现象。 (一)常规及已有考查(六大考向精准解读) (以从易到难的顺序,结合 5 年全国卷已有考向,全面梳理、整合,并构建有效的思维模板。 ) 考向一:环境污染的影响、危害分析 【命题解读】 1.考向:以某地某类环境环境污染事件入题,考查运用所学分析该类污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的能 力。 2.特点:试题的难度较小,所答以列举为主,得分易,但易漏要点,全分难。 【应对策略】 1.宏观构建:(1)对自然环境:对气候导致变化或气象灾害;对水体导致污染或水文灾害; 对土壤导致污染或占用耕地;对生物降低生物多样性或影 响 生物生存环境;其他诱发各类地质灾害。 (2)对人类生活:对空气污染大气,导致疾病;对水源污染水源,影响供给; 对饮食污染、供应、疾病等;对交通阻断交通;对农业: 影响作物产量、质量;对工业:影响工业水源。 2.具体分析:(1)水污染的危害:影响饮用水安全、危及人身健康; 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引发水质型缺水。 (2)大气污染的危害:危害人身健康; 危及生物生存; 破坏大气环境:臭氧洞、酸雨、温室效应等。 (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耕地;占用土地。 3.按需作答:不同环境问题的影响或危害不同,针对试题设问、结合上述模板与试题分值,有选择的作 答。 考向二: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 【命题解读】 1.考向:以某地某新颖的环境污染事件入题,考查结合实际与所学,分析其形成原因(或导致因素)的 能力。 2.特点:环境类问题的核心,虽直接考查较少,但却是解决措施这一核心的前提(必须依据成因,有针 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 。包含水污染、大气污染(近年较少涉及) 、固体废弃物污染。 【应对策略】 1.宏观构建: (1)自然原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影响污染物扩散,易加剧污染程度; 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狭小、流速慢的水域,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差,易引起或加 剧污染; 气候条件:逆温、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等,易使污染物滞留,加剧大气污染。 (2)人为原因:过排过排污染物,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技术技术生产技术落后,对副产品的处理能力低下; 方式生产方式粗放; 意识环保意识低下; 成本违法成本低。 2.具体分析: (1)水体污染成因:工业污水:无节制或处理不到位、不彻底的排放;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 农业污水:被化肥、农业等污染的农田退水或随雨水入河。 水体特征:水域小,流动慢,对外交换差,易污染。 (2)大气污染成因:工业废气:工业生产的废气,供暖、发电等排放的废气; 交通尾气:车辆排放的废气; 工地扬尘:建筑工地的扬尘; 生活排放:生活中排放的各类污染气体等。 气候条件:逆温等。 (3)固体废弃物污染成因:废弃物中的污染物析出,废弃物中可能析出污染气体、污水,从而污染大气、 水体、土壤等。 3.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污染多是因为人为不合理的排放造成的,但也不要 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考向三: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命题解读】 1.考向:结合某类污染,考查提出防止环境污染措施的能力。 2.特点:环境问题类核心考向,十题九考。 【应对策略】 (1)宏观原则:主观提高:提高环保意识,主动减排、低排; 被动约束:法律、法规、制度、机制、奖惩、监管、检测等;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式; 依靠技术:依靠技术进步,低排、治污; 调整结构:严控高污染、高能耗; 加强合作:全球性环境问题,国际合作; 提高自净:绿化、疏通等,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 (2)具体分析: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第一: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二: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 第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第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供应。 第五:奖惩、监管、机制、管理等。 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第一:减少和消除污水量。 A.提高工艺,少排、不排废水; b.降低排放的毒性; c.重复利用、循环利用; d.处理好废弃物中的污水。 第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a.规划时先预防可能的污染; b.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 c.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 d.集中处理废水、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第三: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 第一: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即减量化; 第二:尽量回收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即资源化; 第三:无法利用的要进行妥善处置,比如焚烧、填埋等,防止污染,即无害化。 (3)特别注意: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不能一棍子打死。 考向四:环境污染治理的评价 【命题解读】 1.考向:(1)结合区域条件,评价某环境问题治理的难度。 (2)结合区域条件,开放性评价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方向等。 2.特点:人类的渺小,破坏容易,恢复难;措施都有双面性、都是双刃剑,哪家观点都有理,理据充分 是关键。 【应对策略】 (1)难易类:范围广、程度重、技术差、更新慢、恢复难、人太多、木有钱。 (2)评价类:可从经济收入、经济发展,社会就业、民生、稳定,生态脆弱 性等角度有理有据的分析。 1.探原因:潮湿易霉变。干燥的环境利于保存所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干湿)是否利于保存。 2.提措施:原则: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措施:控规模不超载;重管理勿破坏;强检测及时修;靠技术多 媒体展示;多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考向五:生态问题 【命题解读】 1.考向:区域生态问题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特点:此类试题,环境保护为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区域生态建设为里。 【应对策略】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 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考向六:资源问题 【命题解读】 1.考向: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或保护措施。 2.特点:此类试题,环境保护为表,自然资源问题为里。 【应对策略】 1.找问题:短缺:资源的总量、人均、分布。枯竭:利用强度、开采强度;减少:不可再生资源; 结构:利用结构不合理。 2.提措施:开源:替代性资源、勘探;储备:形成一定储备量;节流:利用率、浪费、循环。 (二)创新及预测考查(五大考向精准预测) 考向一:身边的污染; 考向二:新型污染; 考向三:国外污染事件的反思与借鉴; 考向四:开放性评价污染问题的治理思路、方向、措施等; 考向五:辨析不同污染类型的差异或对比同一污染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影响。 三、五年十套卷环保地理真题高清精析 【xx新课标全国卷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 年为苏州河,1928 年改至黄浦江中、下 游,1978 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xx 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可以看出有两个特点:一是水源地远离上海市,二是 水源地的水量是变大的。远离上海城区说明越靠近城区水污染越严重,水源地水量变大说明上海市用水 量大增。第(2)题,保护城市水源地的措施要从控制污染源、制定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管 理、公众参与保护水源地生态等方面分析。 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 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xx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如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 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会诱发洪水;山坡在暴雨的冲 刷下可能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尾矿矿渣中含有硫酸、铅等有害物质,进入河流会造成水污 染;为防止上述危害应加固尾矿矿渣库,以及防止尾矿矿渣(含有硫酸、铅等)进入江中造成水污染。 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 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xx新课标全国卷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 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解析】太湖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工业密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容易造成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 泉水污染,人饮用污染后的泉水会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泉水更新速度比地表水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泉水来源地涉及地区多,需区域通力合作治理。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 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 域联动共同治理。 【xx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从材料及图可知,切沟主要由流水侵蚀所致,其危害主要是损坏耕地,加剧水土流失,影响农 业生产等,其防治措施可借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沟谷治理方式,如修建拦水坝;调整耕作方式;修建 农田水利设施等方式进行防治。 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 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 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xx新课标全国卷】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 1 000 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 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 50 余 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 200 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 50 余只 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因迁徙距离过远和在越冬地生活时间长,沿途及越冬地食物的数量、质量都可能造成秋沙鸭数 量的减少,且全过程都有可能遭到人类或动物的捕杀。结合减少的具体原因,分别从政策法规、湿地保 护、污染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保护有限的中华秋沙鸭。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 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 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xx新课标全国卷】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 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 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 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 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施加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以利于复耕复种。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 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xx新课标全国卷 】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 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 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解析】当地山区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石漠化,与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过 度放牧、过度开垦)有关。应针对不合理开发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改变耕作方式,恢复自然植被;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经济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自觉保护环境等。 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 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 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 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 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每答出 1 项措施得 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 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 10 分。) 【xx全国卷】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 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 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材料中给出了“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在此过程中导致了海水在地表的残留,从而 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了陆地植被的生长。同时材料中给出了“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 经地表流入海洋” ,因此在此过程中造成了海水的富营养化。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 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xx全国卷】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xx 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 206 亿件,同 比增长 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 2 760 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