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案2章南方测绘DL301数字水准仪.ppt_第1页
测量教案2章南方测绘DL301数字水准仪.ppt_第2页
测量教案2章南方测绘DL301数字水准仪.ppt_第3页
测量教案2章南方测绘DL301数字水准仪.ppt_第4页
测量教案2章南方测绘DL301数字水准仪.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测绘DL-301数字水准仪,1)DL-301数字水准仪原理标尺条形码影像入射到分光镜5上可见光影像成像在十字丝分划板7目视观测红外光影像成像在CCD阵列光电探测器6,探测器将收到的光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给处理器,与机内事先存储好的标尺条形码本源数字信息进行相关比较当两信号处于最佳相关位置时获得水准尺水平视线读数和视距读数输出到屏幕显示。,2)DL-301数字水准仪的技术参数望远镜放大倍数32磁阻尼摆式补偿器安平视线补偿范围12,补偿精度31km往返观测高差中数中误差1mm屏幕显示的最小中丝读数0.1mm测距范围2m100m,最小显示距离1cm标配1GBSD卡,内存可存20000个点观测数据7.4V、容量1400mAh的锂离子电池NB-14供电一块充满电的NB-14电池可供连续测量12h,外业观测数据可存储在内存/SD卡标配USB口数据线连接仪器miniUSB口与PC机的USB口用通讯软件可将仪器观测数据下传PC机也可将内存数据转存到SD卡用读卡器将SD卡中的数据文件读入PC机,DL-301数字水准仪开机界面与主菜单,DL-301数字水准仪面板功能,3)DL-301数字水准仪的设置按键进入设置模式按或键移动光标到需要的项目按键选择设置内容完成设置后按键返回上级菜单,设置模式菜单总图,主菜单总图,标准测量模式一站观测,标尺的照准与调焦调焦按键观测前,精确调焦清晰地看清标尺分划可缩短测量时间提高精度障碍物标尺被障碍物(如树枝等)遮挡总面积小于30时,都可按键测量但测量精度会受到一定影响阴影标尺遇阴影遮盖时测量精度会受影响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不能测量背光标尺所处背景较亮影响标尺对比度时仪器可能不能测量,可适当遮挡物镜端减少背景光进入物镜强光进入目镜时,仪器可能不能测量,可适当遮挡,线路测量模式一站观测,线路测量闭合到过渡点,虽然仪器允许最长视距为100m但视距太长会引起较大测量误差,视距65m在B1B2F1F2观测中当观测完F2后,仪器自动存储四项观测值在B1B2F1的任一项观测完成后按键重新观测最近完成的观测选择“过渡点闭合”时下次观测可执行“继续线路测量”命令从最近一次结束的过渡点开始继续观测如选“水准点闭合”,则该次作业已完成不能执行“继续线路测量”命令,4)数据管理主菜单下移动光标到“数据管理”按键进入“数据管理”菜单,(1)生成组SD卡创建文件夹,组名为文件夹名最多可输入8位大写字母、数字或“”等字符执行该命令前,应将“数据输出”设置为“SD”卡(2)查找作业查看已存储的观测数据可按作业名、点号、水准点查找(3)拷贝作业在内存与SD卡间复制文件若将文件复制SD卡则只能复制到某个组(即文件夹)上不能复制到根目录下复制到SD卡文件的扩展名为“.M”它实际上是一个文本文件可以Windows记事本打开也是仪器下传数据到PC机的一种方法,内存作业“080623”的线路测量文件复制到SD卡“L02”组,(4)删除作业按“标准测量模式”、“线路测量模式”、“检校模式”分类删除当前内存指定作业文件(5)检查容量检查内存或SD卡的可用容量用总容量的百分数显示(6)文件输出将作业文件下传到PC机先执行光盘“数字水准仪通讯软件南方测绘USB口数据线驱动程序cp210 x_Drivers.exe”文件根据提示安装数据线驱动程序将数据线插入PC机的任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