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ASP一种新型的个人网站与网页的设计和发布.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ASP一种新型的个人网站与网页的设计和发布.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ASP一种新型的个人网站与网页的设计和发布.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ASP一种新型的个人网站与网页的设计和发布.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ASP一种新型的个人网站与网页的设计和发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 要1一、引 言 1二、背 景 2(一)、.NET的概念 21.MicroSoft.NET平台 22.Microsoft.NET平台的意义 2(二)、ASP和ASP.NET 31.ASP技术概念 32.ASP.NET的特点及优势 5三、网站总体分析与设计 5(一)、网站系统分析 51.设计思想 52.结构阐述 63.具体实现方法 74.网站的推广与发展 8(二)、主页设计 81. 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比较 82.使用动态网页技术(ASP) 实现动态内容更新 10四、 结 束 语 11致 谢 12附 录 13参考文献及资料18ABSTRACT 1918一种新型的个人网站与网页的设计和发布摘 要 随着internet(因特网)的深入,个人网站、网页早已不是新生事物。但是人们也不再满足于陈旧单一的网站和网页模式,动态网站和网页的制作问题已成为IT界人士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以ASP.NET技术为出发点,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个人网站和网页。同时还对网站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主页制作中使用的动态网页技术(ASP)作了说明。实现了网站的动态管理和网页内容的动态更新。关键词 ASP.NET 、ASP、网站、网页一、 引言在互联网走进我们的生活之前,没有人敢梦想拥有自己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除了政策上的制约外,一个人也根本没有操作一份传播媒体的能力。现在不同了,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自由天地,你可以拥有自己的新闻邮件,你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建立个人网站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七个环节 :(一) 了解中国网络个人主页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二)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三) 熟悉网站开发模式、工具及环境;(四)把自己的作品和想要展示的内容制作成网页;(五) 使用动态网页技术(ASP) ,实现动态内容更新;(六) 认真地选取测试用例,进行交叉测试;(七) 网站的后期完善、宣传及发展方向。其中 ,网页制作和使用动态网页技术(ASP) 实现动态内容更新是网站开发的核心内容。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nternet上发布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现的,获取信息也是要在Internet“海洋”中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将所需要的信息从网站上下载下来。二、背景下面是对.NET技术做初步了解:(一)、 .NET的概念.NET 架构(就是 .NET Framework,.NET念作dot Net)就是为了让开发分布式因特网应用程序架构变得更简单容易而发展出来的 。1、MicroSoft.NET平台Microsoft.NET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框架。.NET的核心技术包括分布式计算、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组件技术、即时编译技术等。分布式计算是网络的本质;XML奠定了新一代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正是数据交换使网络计算成为可能;组件技术是软件技术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它使程序设计员从大量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中解放出来,以采用面向对象和面向组件的技术来解决软件问题;即时编译技术使应用程序在运行时,还能够根据主机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进行代码优化,并简化代码发放的过程。MicroSoft .NET平台包括用于创建和操作新一代服务的.NET基础结构和工具;可以启用大量客户机的.NET User Experience;用于建立新一代高度分布式的数以百万计的.NET积木式组件服务;以及用于启用新一代智能互联网设备的.NET设备软件。 MicroSoft .NET平台的基本思想是:把从连接到互联网的单一网站或设备上的重点,转移到计算机、设备和服务群组上,使其通力合作,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解决方案。用户将能够控制信息的传送方式、时间和内容。计算机、设备和服务将能够相辅相成,从而提供丰富的服务,而不是像孤岛那样,由用户提供唯一的集成。企业可以提供一种方式,允许用户将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无缝地嵌入自己的电子构架中。这种思路将扩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先由PC赋予的个人权限。2、Microsoft.NET平台带来的重要意义对于开发人员 MicroSoft .NET的策略是将互联网本身作为构建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基础,对互联网和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合理延伸。这样,开发人员必将创建出摆脱设备硬件束缚的应用程序,以便轻松实现互联网连接。MicroSoft .NET无疑是当今计算机技术通向计算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NET的核心组件有: 一组用于创建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构建块,其中包括Passport.NET(用于用户认证)以及用于文件存储的服务、用户首选项管理、日历管理以及众多的其它任务 构建和管理新一代服务的基本结构和工具,包括Visual Studio.NET、.NET企业服务器、.NET框架和Windows.NET 能够启用新型智能互联网设备的.NET设备软件 .NET用户体验 . NET对最终用户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计算机的功能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计算机操作也会变得非常简单。特别地,用户将完全摆脱人为的硬件束缚:用户可以自由冲浪于互联网的多维时空,而不是束缚在便携式电脑的方寸空间-可通过任何桌面系统、任何便携式电脑、任何移动电话或PDA进行访问,并可对其进行跨应用程序的集成。 .NET对开发人员来说也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但会改变开发人员的开发应用程序的方式,而且使得开发人员能创建出全新的各种应用程序。新型开发范例的核心是Web服务这个概念的引入。Web服务是一种通过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在互联网上展露其功能性的、极为公开的服务。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制定的协议。 在过去,开发人员通过集成本地系统服务来构建应用程序。在这种模型下,开发人员可以访问丰富的开发资源并能严格控制应用程序的行为。 如今,开发人员已在很大程度上挣脱了这种模型的束缚,致力于构建具有复杂结构的n层化系统,这种系统能将网络上众多的应用程序一并进行集成,大大提升了应用程序的价值。这样,开发人员便可把精力集中在充分挖掘软件独特的商业价值,而不是构建基本结构上。可喜的局面将应运而生:软件投放市场的时间大大缩短、开发人员的编程效率明显提高,最终把质量上乘的软件呈现给用户。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计算时代-一个由互联网(尤其是Internet核心技术XML)实现的时代。利用XML,能够创建出可供任何人从任何地方使用的、功能非常强大的应用程序。它极大地拓展了应用程序的功能,并实现了软件的动态提供。n层计算技术具有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紧密耦合的特点,而Web概念具有面向消息、松散耦合的特点,我们将二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实现了上述构想。我们将这种计算风格称为Web服务,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入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的新纪元。Web服务是一种应用程序,它可以通过编程并使用标准的Internet协议,像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XML,将功能展示在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上。还可将Web服务视作Web上的组件编程。 .NET对IT专业人员的重要意义 .NET Enterprise Servers和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为创建具有高度可管理性的、能迅速投入市场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坚实基础。它们利用的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因此随着Web体系结构的革新,在此平台上创建的程序依然很有价值。.NET平台的核心是,采用有效的、分门别类的方式来构建应用程序,达到其前所未有的规模。该平台上的Web服务模型指的是:企业应用程序的中心业务要素通常由本地管理,而支持它们的服务(如用户认证、文件存储、用户首选项管理、日历、邮件等等)却无须本地管理,可以被无缝订购。为了存储用户文件和邮件,IT专业人员往往在服务器上安装新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阵列),而有了.NET,他们在这一方面将会花费较少的精力,而更多地致力于怎样为公司增加效益。 .NET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MicroSoft .NET平台将从根本上改善计算机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商务中计算技术的重要作用。.NET将保证完全消除当今计算技术中的所有缺陷。.NET定能实现确保用户从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可访问其个人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宏伟蓝图。除此之外,.NET技术还可实现多个应用程序在逻辑上的松散耦合链接和紧密耦合链接。用户可以通过手写、语音和图象技术与其个人数据进行交互。这些数据将安全地存放在互联网上,用户通过办公室(或家庭)PC,还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或寻呼机、PDA、甚至是新发明的寻呼机-移动电话-PDA-PC联合设备访问这些数据。应用程序可进行灵活的功能调整,以适应用户所用设备的功能状况。应用程序可根据用户预定义的选项集和指令集,完全代替用户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2 。(二)、ASP和ASP.NET1、ASP技术概念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网页”,一般简称为“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的技术。ASP之所以能受到大家的重视与使用的原因,主要在于所产生的执行结果都是标准的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格式,而且这些程序是在网络服务端中执行,使用一般的浏览器(如IE 或Netscape)都可以正确地获得ASP的“执行”结果,并且将这ASP执行的结果直接在浏览器中“浏览”,不像VBScript或 javascript是在客户端(Client)的浏览器上执行,若使用VBScript来设计程序,客户端(lient)在IE浏览器中可以显示程序执行的结果,可是,客户端(lient)若使用Netscape浏览器就无法显示VBScript的执行结果。目前,Internet上的许多基于Windows平台的Web站点已开始应用ASP来替换CGI。 简单地讲,ASP是一个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如交互式动态网页,包括使用HTML表单收集和处理信息,上传与下载等等。通常情况下,用户通过浏览器看到的网页大多是静态的,目前Internet 上的许多站点,仍然提供静态(static)的主页内容。 所谓静态,指的就是站点的主页内容是固定不变的。 当浏览器通过Internet 的HTTP (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协议,向站点服务器(Web Server)要求提供主页的内容时,站点服务器收到要求后,就传送原已设计好的静态的HTML 的文件数据给浏览器。 一个静态的站点,若要更新主页的内容,必须手动的来更新其HTML的文件数据。而随着Web应用的发展,用户希望能够看到根据要求而动态生成的主页,例如响应用户查询数据库的要求、生成报表等。当在浏览器上填好表单(form)的输入数据,以提供HTTP要求时,可以在站点服务器中执行的应用程序,而不只是一个HTML 文件。站点服务器收到要求执行的应用程序,分析表单(form)的输入数据,将执行的结果以HTML的格式传送给浏览器。 根据用户请求生成动态主页的传统方法有CGI、ISAPI(Internet Server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等。CGI是根据浏览器端的http请求激活响应进程,每一个请求对应一个进程。当同时有很多请求时,程序挤占系统资源,造成效率低下;ISAPI针对这一缺点进行改进,利用dll(动态链接库)技术,以线程代替进程,提高了性能和速度,但要考虑线程的同步问题,而且开发步骤烦琐。这两种技术和另一普遍使用的开发动态网页的技术Java都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发困难,程序的开发和HTML写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需要专门的程序员开发。而较简单的开发技术如javascript和IDC(Internet Database Connector)等功能有限,不敷使用。 ASP使用的ActiveX(一套与语言无关的内部操作技术。它使得采用不同语言编写的软件组件能够在网络环境中一起工作。ActiveX的核心技术元件是COM和DCOM)技术基于开放设计环境,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和制作组件加入其中,使自己的动态网页几乎具有无限的扩充能力,这是传统的CGI等程序所远远不及的地方。ASP与常见的在Client端实现动态主页的技术如Java applet、ActiveX Control、VBScript、javascript等不同,ASP中的命令和Script语句都是由服务器来解释执行的,执行结果产生动态生成的Web页面并送到浏览器;而Client端技术的Script命令则是由浏览器来解释执行。由于ASP是在服务器端解释执行,开发者可以不必考虑浏览器是否支持ASP;同时由于它在服务器端执行,开发者也不必担心别人下载程序从而窃取编程逻辑。 ASP通过后缀名为.asp的ASP文件来实现,一个.asp文件相当于一个可执行文件,因此必须放在Web服务器上有可执行权限的目录下。当用户从浏览器输入了.asp文件的地址后,浏览器就将这个URL请求发给Web Server,如果Web Server上装了ASP,就调用ASP。ASP读出相应.asp文件,解释并执行命令,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回传Web Server,然后Web Server再把结果发送给浏览器。ASP文件的制作和HTML类似,且和HTML开发集成,可以在同一个过程完成,利用ASP将可以执行的脚本嵌入到HTML文件中(将HTML文件的后缀名改为.asp),这使得HTML文件的编写与脚本的开发融合在一起。通过ASP内置的对象、服务器组件(Server Component)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而且用户还可以自己开发或利用别人开发的服务器组件完成专门的任务。ASP比较网关及服务器扩展模式有着以下优点:(1)完全与HTML文件融合在一起;(2)容易创建,不需要其它编译、链接程序;(3)面向对象的并通过ActiveX Server对象可扩展12 。2、ASP.NET的特点及优势 以上只简单介绍了ASP技术,而ASP.NET又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呢?传统的网站管理方式有两种:静态HTML页面,更新信息时需要重新制作页面然后上传页面并修改相应链接,这种方式因为效率太低已不多用;基于ASP和脚本语言,将动态网页和数据库结合,通过应用程序来处理信息,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做法。但是由于ASP本身的局限性使得系统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而采取了ASP.NET技术的系统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ASP页面每次打开都必须经过先编译后解释的过程,所以页面在反复打开时速度没有任何提升,而ASP.NET页面只需要一次编译后不需要重新编译,直到该页面被修改或Web应用程序重新启动。这使得在多次访问时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由于ASP没有提供任何输出数据为内容的元件,所以在使用ASP撰写数据库页面时只能借助ADO(ActiveX Data Object)的RecordSet对象逐笔读取记录,而ASP.NET通过ADO.NET提供的DataGrid等数据库元件可以直接和数据库联系。ASP.NET支持应用程序的实时更新。管理员不必关掉网络服务器或者甚至不用停止应用程序的运行就可以更新应用文件。应用程序文件永远不会被加锁,因此甚至在程序运行时文件就可以被覆盖。当文件更新后,系统会温和地转换到新的版本。ASP.NET采取code-behind方式编写代码使得代码更易于编写,结构更清晰,降低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的复杂度和费用。基于ASP.NET技术的系统结构模型ASP.NET结构是一个三层系统:UI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如图1所示10 。 图1 ASP.NET的系统结构模型 三、 网站总体分析与设计(一)、网站系统分析1、设计思想 随着Internet的普及,人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www网站。同样,个人网站也犹如雨后春笋层层出新。企业可以通过网站展示产品,发布最新动态,与客户交流等。个人网站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更多的人进行沟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又可以了解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帮助更多的人。2、结构阐述我的个人网站是在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Web服务器为IIS,数据库服务器为Access。网站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几个功能模块来实现的。网站设有留言板和个人信息交流场所,所以用户就分注册用户和普通用户。其工作流程为:用户登录通过权限判断,普通用户只能浏览、阅读和查询信息;注册用户除了可以完成普通用户的操作外,还可以进入信息管理模块进行信息录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注册用户除系统管理员外只能对自己录入的信息进行删改操作。具体的设计过程如下:登录网站:将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注册用户来实现用户权限的管理。内容浏览:分页列出网站所有信息,包括标题、类型,每个信息的标题被做成一个超链接,点击它们就能跳转页面进行信息阅读。 信息阅读:在其他页面中点击标题链接即进入信息阅读页面。此时,每条信息详细的取出,包括内容、标题、关键字等,并按照相对固定的格式放置在页面的不同区域,所有内容使用大致相同的页面布局,只是各字段对应的内容不同而已。另外,页面其它位置,可以动态放置其他元件,如网站标志logo、页面广告banner等链接图片,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图文并茂的阅读效果。信息查询:该模块提供了信息查询功能,输入待查找的内容及选定分类信息可以快速地找到符合条件的新闻,并输出查询结果。信息管理:该模块负责分页罗列登录的注册用户曾发布过且未删除的信息,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删除、修改。非发布者除系统管理员外不具有对它的处理权限,所以不同用户进入此页面将显示不同的内容。信息录入和修改:注册用户录入所需要的内容,包含标题、关键字、类型等。同时从登录模块得到用户名,这些信息将被写入数据库中保存。该模块还负责编辑状态下的更新,这时,它将根据取得的Title字段值对页面控件初始化。 图2 系统功能结构图3、具体实现方法用户注册:由用户输入相关信息,通过表单传送到服务器。 在题为“register a new user”的页面中,会有“为了标识方便,请您注册一个用户名称”这样一句话以提醒用户注册。然后,会让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让其选择“注册”或“清除”,并有一个“返回论坛”的选项。 用户注册: 在题为“存用户信息”的页面中,有一段为了取客户浏览器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而设的代码: % name=REQUEST.FORM(name) code=REQUEST.FORM(password) Set Connectio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ection.Open author Set RS=Connection.Execute(SELECT * FROM author) 如果该用户名已存在,请重输,否则存入数据库。或是如果该用户名已被注册,请您重新并连接到注册新用户名! 如果注册成功系统会显示:您已注册成功! 然后同样也会有一个“返回论坛”的选项。 修改信息: 在题为“a sample form ”的页面中,输入“姓名”和“密码”并写上“主题”及“内容”。如果准备好了点击“发布信息”按钮即可发布信息,如果还想修改就可以点击“清除信息”按钮进行修改。 录入信息:接收信息内容,并存储。 在题为“bbs.asp”的页面中,有以下代码:% name=REQUEST.FORM(name) code=REQUEST.FORM(code) subject=REQUEST.FORM(subject) content=REQUEST.FORM(content) curdate=Date curtime=Time Set Connectio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ection.Open author Set RS = Connection.Execute(SELECT * FROM author WHERE authname= &name& AND password= &code& ) %当你输入系统所要求的信息后,系统就会对你的信息进行判断:用户名与密码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会打开数据文件,该文件存放编号,每加一个信息,编号加1。还会与bbs.mdb连接,将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如果您还想添加信息,只要按下“添加”按钮即可。最后仍有“返回论坛”以便您返回。 如果检查出信息不匹配,系统会输出:您的用户名或密码出错,请您重输! 信息具体内容的显示和回复:同样,在题为“bbs.asp”的页面中,会将“姓名”、“主题”和“内容”形成一个回复表单。在“姓名”和“密码”都输入并相匹配时,您可以选择“信息回复”或“清除信息”完成后可以返回论坛。当然,这些操作不是每个用户都可以完成的:这项功能中“信息回复”只有注册用户及其以上权限的人才能使用,而“清除信息”只能是本人或是管理员才可以。 所有信息子的显示 :列出所有的信息的主题、作者、时间、访问人数等信息。 在“dispbbs.asp”中的代码(见附录),可以完成这项工作。4、个人网站的推广与发展 那么,网站在建成后,如何维护和发展呢? 从网站建设的五个基本要素:目的,资源,技术,对象,效果来看。个人网站若想有好的前景必须: 坚持自己的特色。特色是目的的体现,坚持特色就是坚持建站的目的。经常变换特色对网站是灾难性的,等于不断重新建设新的网站,多少努力都会形不成积累而付之东流。而且人力资金浪费很大。 集中最多的信息。在自己的领域里,一定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所有相关信息。网站如同集市,总是商品最多的地方能吸引最多的人。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一切办法搜集和展示网站丰富的内容,这个原则永远不会过时。保持技术的先进。只要条件允许,一定要有技术力量对网站进行技术改造和提高。网站初建只是一个毛胚房,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正,改造和提高。如果在技术上不与其它同行保持同步甚至超越,网站很快就会淡出历史舞台。 掌握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是放在第一位考虑的问题。其中,参与是用户最重要的需求。用户能够发表言论,留言,提出批评和建设意见只是一般性参与。网站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参与程度是一个主要标志。追踪超前的意识。网络的魅力就是其不断创新和超越。网络建设者一定要追踪不断涌现的超前意识,并将其及时反映到自己的网站中。这决不是什么追求一鸣惊人、哗众取宠的效果,而是维护领先地位的必然要求。总之,无论是网站初建还是长期发展,五个基本要素都自始至终贯彻其中。其中决定性的还是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以及所有参与者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使用Keywords和Description推广自己的网站13 。(二)、主页设计 主页是网站设计的第一步。许多人也以为网站设计就是主页设计,主页水平高低代表网站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如此,所以主页的风格样式、色彩布局、栏目设计、文字表述等成为网站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上面永远没有大家一致满意的意见,更多的是体现直接设计者的性情风格。随着对网站认识的变换,主页的样式也经常变换。但是,主页应该明白无误地告诉用户其目的,这一点是肯定的。现在很多网站,尤其是大型网站,都纷纷在主页上突出其拥有的资源,用自动更新的内容吸引用户浏览。因此,这些主页都是含有动态更新内容的,即属于动态网页技术。而且,一般要考虑到用户(对象)的口味,在内容排列上精心布局,以期达到最好效果。主页设计有两种主要的趋势:追求画面美观效果(静态)和追求内容丰富效果(动态),前者适合内容不多的企业网站,后者适合内容丰富的综合网站。1、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比较 要让计算机成为网站服务器,需要安装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的服务软件。网站服务器安装完毕后,接下来就是要设计供使用者下载的网页了。我们大家应该都有浏览网页的经验,但是可能都还不清楚网页还有动态网页及静态网页的差别,就让我对这两种网页做一次简单的比较。静态网页所谓静态网页,就是网页里面没有程序代码,不会被伺服端执行。这种网页通常在伺服端以扩展名 .htm 或是 .html 储存,表示里面的内容是以HTML 语言所撰写。HTML 语言是由许多叫做标注(Tag)的元素所组成。这种语言指示了文字、图形等元素在浏览器上面的配置、样式以及这些元素实际上是存放于因特网上的哪个地方(地址),或是点选了某段文字或图形后,应该要连结到哪个网址。我们在浏览这种扩展名为 .htm 的网页的时候,网站服务器不会执行任何程序就直接就会把档案传给客户端的浏览器直接进行解读的工作。所以除非网站设计师有更新过网页档案的内容,否则网页的内容是不会因为执行程序而出现不同的内容5 。 图3 静态网络传输简图动态网页所谓动态网页,就是网页内含有程序代码,并会被伺服端执行。这种网页通常在伺服端以扩展名asp 或是aspx 储存,表示里面的内容是Active Server Pages(ASP)动态网页,有需要执行的程序。使用者要浏览这种网页时必需由伺服端先执行程序后,再将执行完的结果下载给客户端的浏览器。这种动态网页会在伺服端执行一些程序,由于执行程序时的条件不同,所以执行的结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称为动态网页5 。 图4 动态网络传输简图本网站主页采用静、动相结合的方式。即静态的主画面和动态的图片相结合,体现个人的青春活力;静态主页方式介绍个人风采、信息发布。对于事务联系,就得利用ASP与数据库结合的技术建立数据库查询管理系统,采用交互式的动态的web画面来实现。2、使用动态网页技术(ASP) 实现动态内容更新对于网页因为只要使用文本编辑器将脚本命令插入到html 页中就行了。将这个主页以 .asp 为 文件扩展名保存,ASP 服务器就知道处理其中的脚本命令了。而若要查看脚本的结果,只要使用 http 协议在 Web 浏览器中请求查看该页就行了。所以在制作网页时我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网站中的网页都是用html文本标志语言编写,先将这几个网页的版型内容编写出来。再用UltraDev将它们与数据库的内容相连结。然后把默认的扩展名htm另存为.asp。主页的名字取为index.asp,它也是首页。其它的网页文件就放在网站的根目录下,当然还有很多图形档案也放在网站的根目录中的img目录下。最后,我再将整个网站根目录(包括子目录和里面的档案)移动到网站服务器中可以放置网页的目录下面。我用的是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所以根目录是C:InetPubwwwrootguest。在网页准备好后,就用Access制作了一个存储内容的数据库。因为Access最简单也最容易取得。在网页和数据库都建立好了之后,所要做的就是让网页可以知道数据库所在的位置以及数据库相关的属性,于是我设定了系统的DSN(数据来源名称)。使用DSN的好处还有,如果移动数据库档案的位置或是换成别种类型的数据库,只要重新设定DSN就好了,不需要修改原来使用的程序。四、结束语 首先本文对.NET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概述了MicroSoft.NET技术的平台和由此带来的重大意义,还介绍了ASP技术的概念和ASP.NET技术的特点及优势。并针对原有网站技术论述了新型个人网站与网页的结构、功能和优点。到此我们可以看出,利用ASP.NET技术开发个人网站,既能够实现网站的动态管理使得网站更具有可浏览性从而更加发挥其作用又能使网页实现内容的动态更新。对于个人网站以后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学和技术基础。可见ASP.NET技术一种新的良好的网站和网页技术。 附 录用户注册:由用户输入相关信息,通过表单传送到服务器。 register a new user 为了标识方便,请您注册一个用户名称 用户: 密码: 返回论坛 用户注册: 存用户信息 % name=REQUEST.FORM(name) code=REQUEST.FORM(password) Set Connectio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ection.Open author Set RS=Connection.Execute(SELECT * FROM author) If Not RS.EOF Then % 该用户名已被注册,请您重新注册新用户名! 您已注册成功! 返回论坛 修改信息: a sample form 姓名: 密码: 主题: 内容: 录入信息:接收信息内容,并存储。 bbs.asp % name=REQUEST.FORM(name) code=REQUEST.FORM(code) subject=REQUEST.FORM(subject) content=REQUEST.FORM(content) curdate=Date curtime=Time Set Connectio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ection.Open author Set RS = Connection.Execute(SELECT * FROM author WHERE authname= &name& AND password= &code& ) If Not RS.EOF Then Set FileObject = Server.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Set InStream = FileObject.OpenTextFile (c:inetpubwwwroothospaspdata.id, 1, False, False) number = Cstr(InStream.Readline+1) Set OutStream = FileObject.CreateTextFile (c:inetpubwwwroothospaspdata.id, True, False) OutStream.WriteLine number If Request.QueryString(ID)= Then manswernum=number Else manswernum=Request.QueryString(ID) End If If Request.QueryString(topnum)= Then mtopnum=number Else mtopnum=Request.QueryString(topnum) End If Set OutStream = Nothing Set Connbb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bbs.Open bbs Connbbs.Execute(INSERTINTO bbs(ID,authname,subject,content,adddate,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