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法简述.doc_第1页
LEC法简述.doc_第2页
LEC法简述.doc_第3页
LEC法简述.doc_第4页
LEC法简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EC法简述经典LEC法的简单介绍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格雷厄姆金尼法)是其中之一,该方法较为简便易行,也可采用其他方法。以下为这种评价方法的操作步骤: (1)选取评价对象并对操作进行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 (2)该方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可以用下式来表达危险性,即危险分数(D)。危险性D=LEC (3)可能性因素: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他们实际发生的数字概率有关。下表列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数(L)按照预先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数汇总表进行取L值。表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L)分数值时间发生可能性大小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完全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4)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指定的频率(E):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也越大。下表列出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被指定的分值数(E)。按表内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对应的分数值取E值。表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指定的分数值(E)分数值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5)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事故或危险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其可能结果的分数值(C)列于下表,依据下表取相应的C值。表3 可能结果的分数值(C)分数值发生事故严重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10人以上)40灾难,数人死亡(不超过10人)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6)危险分数:可以用下式来表达危险性,即危险分数(D):危险性D=LEC按照上式,计算危险分数,其计算结果对照下表,得出危险程度。表4 危险分数(D)分数值危险程度320极其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60显著危险,及时整改2070比较危险,需要注意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经典LEC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举例:按此法评价锅炉缺水这一危险因素,因为缺水导致锅炉爆炸的可能性较大,即 “相当可能”,L值取6;锅炉操作人员是“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E值取6;后果为“非常严重,一人死亡”,C值取15。最后经计算得出危险分数为540。对照表4可知危险程度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属于极度危险。 然而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因为目前企业使用的锅炉按照相关法规都安装了联锁装置和低水位报警器。当水位低于安全水位时,低水位报警器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马上采取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否则会自动停炉。因此,锅炉运行过程中“缺水”这一危险因素本身发生的几率就很低,除非联锁装置、低水位报警器都发生故障,并且工作人员没有观察水位,这几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几率是很低的,因此“缺水”这一危险因素实际发生的危险分数并不高,至少还未达到“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的程度。 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因为LEC法是借鉴了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即危险是事故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决定的。这种评价方法提到了“事故的可能性”,而不是对于具体的某一危险状态进行评价。因此,L的含义已经包括了危险因素本身发生的可能性,上述例子中的L值应重新选取,那么到底是哪种可能性?由于要同时考虑“缺水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缺水后造成事故的可能性”,两张可能性很难量化,这在实际评价中时常会出现,往往会造成评价人员对于概念的理解不统一,取值打分相差甚远,很难得出客观的结果。 另外,此法中L、E值不相互独立。如评价“车床作业中员工带手套拨铁屑”这一危险因素,L是指员工戴手套拨铁屑导致事故的可能性,E是指人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由于L值已经考虑了人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因此只要“员工戴手套拨铁屑导致事故”成立,那么员工肯定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在伤害事故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再去讨论员工是否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参数E的概念很难理解。经典LEC法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及其做出的改进。 LEC法在水利工程建设期的评价应用。由于水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在对水利工程建设使用LEC法进行评价时,须作出相应的改进,除了L、E、C外,还增加了一个参数M,表示管理抵消因子。另外对于L、E、C的分值设定和因素设置都做了相应的改动。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素表(L)L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素10(1)施工部位存在裂隙、破碎带、断层等不良地质构造,且未进行及时防护和加固。(2)在有高溢出有害气体可能的作业条件,未设置专用的自动检测、报警装置。8基础开挖与边坡开挖程序未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6洞室群施工中,洞室交叉地段施工。4(1)在有高溢出有害气体可能的作业条件,设置专用的自动检测、报警装置。(2)存在少量有害气体可能的作业条件,设置专用的自动检测、报警装置。3、类岩体开挖,对围岩进行稳定监测。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表(E)E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10每天连续长时间作业累计12小时6每天连续长时间作业累计8小时5每天连续长时间作业累计4小时4每天连续长时间作业累计4小时3每月间作业累计约8小时表3 危险严重程度因素表(C)C值危险严重程度因素10作业区域有50人以上,特大断面开挖(面积大于120,或跨度大于12m,)8 作业区域有30至50人,大断面开挖(面积为60120,或跨度为7.512m.)5 作业区域有10至30人,中断面开挖(面积为3060,或跨度为5.57.5m)3作业区域10人,小断面开挖表4 管理抵消因子表(M)M值管理抵消因子(条件范围)10(1)没有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和规程(2)没有成立相关机构,如:安全委员会等8(1)制定了管理规章制度,但制度操作性差,可执行程度较差(2)没有定期进行安全检查7虽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常常有违章事件发生5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相应应急预案,但预案没有定期演习3(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2)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相应应急预案,并定期演习D=LECM表5 危险性大小等级对照表(D)D值区间等级D7000一级危险源3000D7000二级危险源1500D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