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doc_第1页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doc_第2页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doc_第3页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学目的1、认识地氟病对人体的危害及伤害。2、地氟病防治应采取的措施。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地氟病概况 (一)地氟病的危害及其分布情况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体内共含氟 2.6克,占体内微量元素的第三位,仅次于硅和铁。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它是世界上也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周身性慢性中毒性地方病。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市屯堡乡,至今还可以看见因地氟病而致残的人,有的面部变形,有的不能行走,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我国与地氟病相关的县市有1306个,病区村 15万多个,病区人口1.12亿。氟斑牙现患 4066万例,氟骨症病人 260多万例。其中,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平均氟斑牙患病率高达 52.2,氟骨症患病率高至4.32。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最重的是贵州、湖北。我省有 40个县市存在程度不同的地氟病,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市 15个。 世界煤氟均值为 80毫克每公斤。我国是 200毫克每公斤。根据采样分析,我市燃煤含氟大多在 418毫克每公斤以上,我市富有的石煤,氟含量竟高达 1795毫克每公斤。用这些煤炭烘烤的辣椒氟含量可高达 345.40毫克每公斤,玉米276.5毫克每公斤,萝卜 143.2毫克每公斤,用此煤烘烤大白菜 24小时可使其含氟 210.4毫克每公斤,用石煤烧开水后,水氟可增加 10倍。我市氟病区居民室内空气氟含量一次采样在 0.010至 0.274毫克每立方米(国家空气氟卫生标准居民区大气含氟量一次最大允许浓度为 0.02毫克每立方米,日平均浓度为 0.007毫克每立方米)。由于我市收获季节多雨,居民用含氟高的煤烘烤粮食及食品。人体食入这种烘烤的食品、粮食及吸入室内受高氟污染的空气,造成煤烟污染型氟中毒、形成煤烟型氟病区。 (二)地氟病防治进展 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自从 1916年国外专家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我市从 1976开始开展地方病普查,直到 10年后才于 1986年正式采改炉灶降氟进行防病,1991年机构改革后此项工作就几乎停止,直到 2003年才双一次引起国家重视。地氟病防治工作经过 20多年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通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地氟病的防治工作,包括改灶降氟以及发展农村医疗事业等,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搞好第一级预防至关重要,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地氟病是以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导致的地方病,致病的因素十分复杂。地氟病是“穷病”,穷困或许是最重要的病因,地氟病区都是贫穷、落后地区;营养状况生活水平也是地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文化教育和卫生与地氟病有直接的关系。缺乏基本卫生知识,传染病难以控制,人群体质低下,抗病能力就差。文化教育的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生活和健康的水平,它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社会素质的重要标志。在兼用社会科学、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上,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一起抓,从点到面地开展综合防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氟煤烟污染食物和空气的病区应以改灶防污染为主。做好预防不仅能控制新发,而且对原有的氟骨症患者也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一是采取切断氟源,降低总摄氟量。由于过量摄入氟是地氟病的直接原因,而氟的来源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首先必须切断氟源,降低总摄氟量,即采取改炉灶的措施把煤烟通过烟囱、管道引出室外,使其稀释于 2.5米以上的大气层,把人体每天从食物、空气等方面摄入的总氟量降至允许范围内(不超过 4毫克)。我市曾在屯堡和沐抚试验,抽查 23户农户,改灶前室内空气氟浓度为 0.010至 0.274毫克每立方米(一次采样),改灶后室内空气氟浓度降至 0.004至 0.020毫克每立方米(一次采样)。国家和省对我州建始茅田、龙坪及巴东绿葱坡等地改灶降氟试点多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改灶降氟的效果是肯定的。二是发展了生产,提高了生活、文化和教育水平,也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 自 2005年起,国家已连续 4年大幅度提高地氟病防治补助经费,用于改灶降氟工作。该项目 05-07年下达了全省每年完成 4万户的改灶降氟任务,每年共投入资金 800万元,其中我市 05年 5000户, 06-07年均 5500户。 08年全省 7000户,下达我市 2000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非常重视我市地氟病的防治工作,不仅将此项工作例入政府目标责任状对项目工作进行考核,还安排政府主要领导出面亲自抓落实。氟病区各乡党委、政府的也十分重视此项工作 ,以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在氟中毒较严重的病区执行国家项目配改 ,再加上大力进行宣传和健康教育 ,带动病区部分和周边群众自改 ,从而使我市地方性氟中毒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去年接受国家验收考评中得到了专家组一致好评。 (三)当前地氟病防治应采取的措施 1 、健康教育不能放松。我市改灶降氟工作已经开展二十多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农户没有真改,效果也并不是很好,群众根本未脱离氟的侵害,更严重的是,部分群众认为当地地氟病是由“水”引发的,而我市的水源是不会有危害的。这足以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解除地氟病的危害,除通过项目支持来促进老陌姓改炉外,还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各种群聚机会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干部群众提高对地氟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明白地氟病是怎么回事,应怎样预防,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营养、增强体质,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以提高群众改灶降氟的积极性,在加强已改农户“炉灶降氟不能坚持使用、不能正确使用或使用后又有损坏的农户”等知识的宣传的同时,但更多的是健康教育问题和鼓励病区农户自改。这是党和政府领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2 、多部门合作要加强。改炉降氟项目投资巨大,但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