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怒吼吧-黄河》教案-花城版.doc_第1页
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怒吼吧-黄河》教案-花城版.doc_第2页
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怒吼吧-黄河》教案-花城版.doc_第3页
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怒吼吧-黄河》教案-花城版.doc_第4页
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怒吼吧-黄河》教案-花城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怒吼吧,黄河1教学目标 保卫黄河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母亲河”的内容。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三个领域,即音乐表现、感受与鉴赏、音乐与相关文化。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曲调坚定明快,充满了生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歌曲开始是齐唱,显示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接着转入二部轮唱,此起彼伏,使人联想到游击健儿在不断出击、奇袭;紧接又变成三部轮唱,并加进衬词“龙格龙格”,使气氛更加紧张热烈,表现了各路抗日英雄驰骋疆场、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强大气势。2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欣赏保卫黄河,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2.通过学习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以及音乐的时代表现力。2.富有表情、激昂地演唱歌曲;正确且形象地演唱二部轮唱;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音乐活动。3.通过听赏、对比等方式了解音乐表现的多种形式;结合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及内涵。4.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富有表情、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教学难点: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跟随老师的指挥进行简单的二部轮唱。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表现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过程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一、欣赏导入;感受情绪1.欣赏歌曲保卫黄河。2.介绍冼星海,直奔主题。3.完整地听赏保卫黄河。边看边思考:片段中描绘了怎样的场面?了解曲作家、作品背景及歌曲演唱形式。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积累,通过听觉、视觉感受,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音乐片段中的场景和氛围,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学唱歌曲,解决难点。1.课件出示歌谱。2.跟琴哼唱旋律。3.加入歌词演唱。4.解决问题。5.完整演唱歌曲。6.歌曲处理。7.欣赏童声齐唱保卫黄河。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讨论分析,学唱歌曲。找出旋律的规律(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歌教学中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准完整演唱歌曲。运用学生自学自助、听辨比较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最终能熟练完整地演唱。让学生分析交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为进一步表现歌曲作铺垫。三、再次欣赏、感受、表现。1.欣赏二部轮唱。2.练习二部轮唱。3.听艺术家朗诵。4.让学生尝试朗诵。5.朗诵后接齐唱、轮唱(诗歌连唱形式)。聆听并说说对歌曲的感受。学唱两部轮唱。加朗诵体验诗歌连唱这一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轮唱的效果和特点,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二部轮唱。掌握轮唱的基本技能。四、拓展、延伸1.欣赏舞蹈保卫黄河。2.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3.教师指挥学生再次演唱歌曲。谈谈观后感受,体验不同形式的保卫黄河。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以此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五、总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也哺育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于先烈的炎黄子孙!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一、欣赏导入;感受情绪1.欣赏歌曲保卫黄河。2.介绍冼星海,直奔主题。3.完整地听赏保卫黄河。边看边思考:片段中描绘了怎样的场面?了解曲作家、作品背景及歌曲演唱形式。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积累,通过听觉、视觉感受,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音乐片段中的场景和氛围,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学唱歌曲,解决难点。1.课件出示歌谱。2.跟琴哼唱旋律。3.加入歌词演唱。4.解决问题。5.完整演唱歌曲。6.歌曲处理。7.欣赏童声齐唱保卫黄河。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讨论分析,学唱歌曲。找出旋律的规律(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歌教学中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准完整演唱歌曲。运用学生自学自助、听辨比较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最终能熟练完整地演唱。让学生分析交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为进一步表现歌曲作铺垫。三、再次欣赏、感受、表现。1.欣赏二部轮唱。2.练习二部轮唱。3.听艺术家朗诵。4.让学生尝试朗诵。5.朗诵后接齐唱、轮唱(诗歌连唱形式)。聆听并说说对歌曲的感受。学唱两部轮唱。加朗诵体验诗歌连唱这一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轮唱的效果和特点,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二部轮唱。掌握轮唱的基本技能。四、拓展、延伸1.欣赏舞蹈保卫黄河。2.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3.教师指挥学生再次演唱歌曲。谈谈观后感受,体验不同形式的保卫黄河。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以此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五、总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也哺育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于先烈的炎黄子孙!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是()A绿洲荒漠交界带B水土流失严重区C地质灾害易发区 D高寒带生态系统解析:选D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和高寒带生态系统等。2下列属于非洲的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 B乱垦滥伐C过度放牧 D破坏植被解析:选A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为人为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 km。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34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解析:3.C4.A第3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57题。5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6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四月、七月 B四月C七月 D十一月7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解析:5.A6.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