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与社会互动.ppt_第1页
社会化与社会互动.ppt_第2页
社会化与社会互动.ppt_第3页
社会化与社会互动.ppt_第4页
社会化与社会互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社会化与社会互动第一节文化第二节人的社会化第三节社会角色第四节社会群体与互动,一、文化与社会二、文化的发展三、文化的要素四、文化差异,第一节文化,一、文化与社会,文化是我们所知透过社会传播的习俗、知识、有形物质以及行为模式的总称文化的内涵包括一群人的思想、价值观、习俗和人工制品以社会学术语来说,文化不仅指纯艺术及知性品味,还应包含所有物质与思想拥有共通的文化,可简化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互动,普世文化,各个社会产生一些共通的习惯与信仰普世文化在各个社会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文化创新,引进新的想法或物品进入一个文化创新有两种型式:发现与发明,二、文化的发展,全球化通过贸易与观念的交流,达到政府政策、文化、社会活动和金融市场世界性互动的过程全球化现今正快速蔓延到全世界,文化传播,传播代表一个文化项目从一个群体传到另一个群体,或是由一个社会传另一个社会的过程传播可以透过很多种不同的手段来达成:探险军事占领宗教传播旅游大众媒体互联网,三、文化的要素,语言语言是一个反映文化各层面的文字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抽象系统包括口语、文字、数字、象征、手势以及其它非语言沟通的表现方式,语言发展思想语言不是客观存在语言是文化所决定,萨丕尔-沃尔夫假设,非语言沟通透过姿势、脸部表情以及影像来沟通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传达不同的意思非语言沟通需要被学习,非语言沟通,规范,规范指的就是社会所坚持的行为标准规范的种类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民德民俗接受规范,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一个文化中共同的概念,认为什么是对的、好的以及合适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一般人的行为价值观被用来作为评价他人的标准,文化与主导意识,主导意识形态指的是协助维持特权阶级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利益的文化信仰与习俗特权阶级控制了金钱与财产特权阶级控制了产生社会信仰的媒介宗教教育媒体,四、亚文化,亚文化指的是社会某一部份的人,他们有着与社会不同的民德、民俗以及价值观亚文化可视为主流社会中存在的一个子文化,反文化,当一个次文化很明显且刻意地反抗主流文化的某些层面时,这种次文化称为反抗文化反抗文化的例子:嬉皮政治激进份子,文化震撼,当处于一个陌生的文化时,若感到失去方向、不知所措、不适应、甚至害怕,那可能就正在经历文化震撼的过程。,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族群中心主义表示认为自己文化与生活方式应该作为规范,并认为自己文化优于其它文化的倾向文化相对主义是用他人文化的观点来看待他人的行为媚外主义认为自己社会的产品、风格及想法劣于其它的地区,第二节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1938年,美国俄亥俄州发现6岁女童伊沙贝尔。其成长过程中只和聋哑的母亲接触,表现出明显的婴儿特征。专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训练课程,帮助她适应人类的关系和社会化,9岁后,她可以和其他儿童一起就学。,环境与成长,遗传与成长,在大致相同的社会条件下,双胞胎呈现出相同程度的智力;而对于生活在极端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双胞胎,则呈现不同的资质。社会化因素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社会化的涵义,1.个人在社会中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资格。2.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环境,再现社会经验。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了社会化的过程,人格(personality),人格日常指社会技能。在社会学上,指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可分为: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情感(感觉与感情),人格发展理论(1),查尔斯库利(C.Cooley,1864-1929)自我(self)发展理论。自我的出现有三阶段:1.察觉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领悟了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判断。3.基于对别人反应的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的反映。即“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查尔斯库利,人格发展理论(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人的大量的心理活动产生于无意识领域,是意识和“理性”难于进入的领域。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id):无意识生理、心理的冲动自我(ego):理性的自我世界超我(superego):内化了的社会行为道德规范三者须协调和均衡,才能保障人格健康发展。,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3),乔治赫伯特米德(G.H.Mead,1863-1931)自我分为两部分:主我(I)和客我(me)主我:自发的、独有的自然特征客我:自我的社会部分,是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那些要求的个人部分,经历三阶段:1.模仿人生最初的两年,模仿父母动作2.嬉戏角色借用,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和世界3.群体游戏三四岁后,发展起他人对自己要求和期望的观念,将社会“内化”,完成“客我”。,米德,人格发展理论比较,人生变化的序列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晚年期再社会化,二.社会化的历程,情感,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理论,1.感觉运动阶段学会建构再构客体2.前操作阶段使用理解符号3.具体操作阶段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概念4.形式操作阶段发展起高度抽象的思考能力,儿童期:初始社会化,自我认同建立期。认同家长的意见,由此开始形成自我意识。青春期与青年期:预期社会化,即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预演成人角色。审查自己人格,是世界观高度可变期;易出现情感冲突。,人生变化的序列,成年期:初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成人生活角色的准备已经基本完成,塑造了自我形象,但人格并未定型;可以重新定义角色内容,并进行角色制造。晚年期:自我认同弱化的时期。,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指产生与以前的价值和行为所不同的新价值观和与行为的社会化方式。再社会化常发生在全面控制机构中。,三.社会化的主体环境,1.家庭社会化从家庭开始2.学校社会化最主要的主体3.同辈群体影响个体的独立性4.职业群体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5.大众传媒现代社会特征,哈里哈洛的代母实验1,“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哈里哈洛的代母实验2,我们的需求远不止饥饿,我们不惜任何代价与他人建立连接关系,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张脸在我们心中是最可爱的脸,第三节社会角色一.概念,角色(role)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地位(status)在群体或社会中的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角色是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角色丛)。,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二.角色类型,1.获得角色的方式上先赋角色(ascribedrole)和自致角色(achievedrole)先赋地位(ascribedstatus)和自致地位(achievedstatus),2.承担角色的心理状态上自觉的角色不自觉的角色,3.角色的规范程度上规定性角色开放性角色,4.角色追求的目标上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三.角色的表现,1.角色扮演(roleperformance)是个人在某一角色中的实际表现。角色期待(roleexpectation)是社会对某个角色扮演方式的定义。,2.角色距离(roledistance)指一个人的自身素质、能力、水平与其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3.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两个或以上的不同身份相联系的角色对某人提出相对立的要求时,出现角色冲突(roleconflict)。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而导致的精神压力,是角色紧张(rolestrain)。角色影响着个人认同。,第四节社会群体与互动一.社会群体的涵义,社会群体(socialgroup):指两人以上,具有相互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集合。应区分群体与一般集群(aggregates)、社会类属(socialcategories)的界限。每个群体被称做一个社会系统,都有一个社会结构,具备所有系统所具备的一些基本结构特征。,二.社会群体的特征与结构,1.社会群体的特征1)有明显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互动关系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致的行动能力,2.社会群体的类型1)大群体与小群体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36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4)内群体与外群体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3.社会群体的结构1)群体的规模群体结构中的外在的、明显的要素,影响其成员的行为。群体图2)群体的规范群体成员的行动准则,具有明确的价值判断的涵义,并多以角色期望的形式表现出来。3)群体内部关系群体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网图4)群体领袖与决策群体领袖指在群体内部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并对其他成员施加影响的角色。群体决策是指在群体活动对遇到的问题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课堂思考讨论,1.如何看待社会化与人的自由2.如何看待生命历程中的再社会化3.如何看待转型期我国社会初级群体的变化。4.我们是社会化的囚徒吗?结合肖什克的救赎谈谈你的理解。互动,群体规模图,2人关系2个,3人关系3个,5人关系10个,8人关系28个,4人关系6个,N(N-1),.,群体规模的认知,1.群体规模越小,凝聚力越强;群体规模越大,决策责任越可平均分散。2.群体潜在关系越多,派别产生的可能性越大,群体的凝聚力则会降低,就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36,群体的社网图(10人),A,F,E,B,C,D,H,G,J,I,群体的网络结构,分散型结构集中型结构36,初级群体与初级关系(PrimaryGroup&PrimaryRelationships),初级群体: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指相对较小的,有多重目的的群体,成员互动亲密无间,并存在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初级关系:一种个人的、情感的、不易置换的关系,包括每个个体的多种角色与利益,并以大量的自由交往和全部人格的互动为特征。,初级关系与次级关系比较,三.社会互动理论,1社会互动的含义指社会中个体之间、群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2符号互动论)符号在互动中起中介作用。)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以他人的角度为参照。)人们往往以他人的反映来修改自我概念。,布鲁默的互动论原理,1.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对其采取行动.2.我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行动.3.为赋予某种情景的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与我们自己交流”.,角色理论)互动是角色间的互动。)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参照群体理论指个体在心理上所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主要作用:)规范作用)比较作用,四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社会互动的维度)向度方向及性质)深度程度及依赖)广度范围及领域)频度一定时间内的多寡,社会互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