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2019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2019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2019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2019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四种人体细胞与细胞中发生的生命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 胰岛A细胞:细胞核中转录胰岛素基因B. 唾液腺细胞:高尔基体中合成、加工唾液淀粉酶C. 传出神经元:突触后膜释放神经递质D. 成熟红细胞:葡萄糖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内【答案】D【解析】胰岛A细胞不分泌胰岛素,细胞核中不会转录胰岛素基因,A项错误;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在核糖体上,B项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C项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内,D项正确。2. 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由两条相同的RNA组成。下列对该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可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外壳B. 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C. 其较强变异性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D. 用煮沸或高压蒸汽的方法难以灭活【答案】C.3.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需要设置对照的是A. 观察DNA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B. 用菠菜的绿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C.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D. 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答案】C【解析】观察DNA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A错误;用菠菜的绿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B错误;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目的是排除杂菌污染,C正确;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需要设置对照,D错误。4. 科研人员分别将蛋白C基因和蛋白G(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与空质粒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将空质粒和上述两种表达载体分别转入三组蛋白G缺陷细胞,在三种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间隔刺激下,测定三组细胞的葡萄糖转运速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组实验的目的是排除空质粒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组葡萄糖转运速率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减小C. 由实验结果推测蛋白C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D. 实验结果表明蛋白C的转运功能强于蛋白G【答案】B【解析】组是空白对照组,目的是排除空质粒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与对照组相比,、组葡萄糖转运速率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加,B错误;组比组的实验效果明显,说明蛋白C也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且其转运功能强于蛋白G,CD正确。5. 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会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 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影响角蒿的进化C. 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D.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答案】B【解析】密林熊蜂和正常传粉者均采蜜,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密林熊蜂影响结实率,进而影响被盗蜜的某基因型植株子代数量,改变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的占比,进而影响基因频率,所以会影响进化,B错误;盗蜜行为影响结实率,会使子代数量减少,会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样方法可调查活动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而盗蜜频率是单位时间盗蜜行为的次数如某时间段测出的种群密度大,代表该时间段出现的密林熊峰数量多,代表盗蜜频率高,D正确。【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间关系【名师点睛】方法点拨:密林熊蜂影响结实率,进而影响被盗蜜的某基因型植株子代数量,改变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的占比,进而影响基因频率由于密林熊蜂和正常传粉者均采蜜,因而它们存在竞争关系盗蜜频率是单位时间盗蜜行为的次数如某时间段测出的种群密度大,代表该时间段出现的密林熊峰数量多,代表盗蜜频率高。6. 你现在正在专心做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下丘脑 大脑皮层H区 大脑皮层S区大脑皮层V区 大脑皮层W区A. B. C. D. 【答案】D【解析】学生考试时,需要阅读试题,该功能由大脑皮层V区参与;需要书写文字,该功能由大脑皮层W区参与。选D。二、非选择题7. 研究小组探究某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温度适宜),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产生速率或积累速率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甲所示的曲线图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字母代表气体体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中表示总光合速率的曲线是_(填字母);m点的含义是_,限制n点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_(选填“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2)图甲的纵坐标还可以用_来表示,也能得到类似的图象(3)若图乙表示的是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图中字母存在的关系为 _(4)若该植物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气体交换情况中e和d均大于0,则能不能说明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一定有积累?_,原因是_【答案】 (1). a (2).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3). 光照强度和温度 (4). 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或释放速率表示,也可以用氧气的产生速率或释放速率表示 (5). A.b (6). 不能 (7). 此时整个植株的光合作用不一定大于呼吸作用【解析】试题分析:当光照强度为零时,若曲线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零,则表示总光合速率,若曲线对应的纵坐标数值小于零,则表示净光合速率。当呼吸速率大于总光合速率时,线粒体释放CO2,有一部分进入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而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则全部进入线粒体;当呼吸速率小于总光合速率时,叶绿体释放的氧气有一部分进入线粒体用于呼吸作用,而线粒体释放的CO2全部进入叶绿体。据此分析图甲曲线的变化趋势,依据图乙中的箭头和文字信息,围绕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并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1)图甲中,当光照强度为零时,a曲线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零,而b曲线对应的纵坐标数值小于零,因此a表示总光合速率的曲线,b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曲线。m点位于b曲线上,且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零,其含义是:该实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该实验是在温度适宜条件下进行,且n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限制n点的因素不包括光照强度和温度。(2)图甲的纵坐标若用C02的利用速率或吸收速率来表示,也能得到类似的图像。(3)若图乙所示的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完全被叶绿体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完全扩散至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所以图中字母存在的关系为c=d=e=f=0、a=b。(4)若该植物叶肉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气体交换情况中e和d均大于0,说明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内有有机物的积累,但不能说明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一定有积累。其原因是植物体内还存在着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以不能确定叶肉细胞所积累的有机物量与植物体内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的关系。8. 图一表示某家族性疾病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图二表示该家族第代某个体某一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图三表示该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图象(注:图中只显示了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图三表示的是第代 _(填“2”或“3”)号个体内细胞增殖情况.图二曲线上的F点与图三的_细胞相对应,此曲线G点所示细胞名称为_.(2)在增殖过程中,图三细胞的先后顺序为_ (用字母加箭头表示).(3)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染色体_ 性遗传.(4)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则3的基因型为_.3体内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种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第代M个体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答案】 (1). 3 (2). A (3). 精细胞 (4). BCA (5). 常 (6). 隐 (7). BbXaY (8). 两 (9). 1/2(1)图三显示两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对大小不相同,说明是异型的性染色体XY,为男性,可以表示2、3中的3号个体的细胞增值。图二中曲线F点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对应图三中的A细胞;图二中的G点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为精细胞。(2)在细胞增殖过程中,顺序是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据图分析,1、2没有乙病,其儿子乙病,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4有乙病,而其儿子正常,说明乙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2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3的基因型是BbXaY,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产生两种配子,第代M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点睛】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细胞有丝分裂等,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9. xx4月19日,皇家马德里和拜仁慕尼黑欧冠1/4决赛进行的如火如荼。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球员从听到裁判哨响到开始运动,调节方式主要是_调节;要完成反射活动,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2)伴随着球员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_,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_,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3)性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在人的下丘脑中,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正常成人的血液中,性激素的浓度总是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当血液中性激素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性激素的分泌。(4)剧烈运动后,球员会感到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因内环境中存在 _进行调节,使pH保持相对稳定。【答案】 (1). 神经 (2). 单向 (3). 升高 (4). 增多 (5). 神经递质、性激素 (6). 缓冲物质(H2C03/NaHC0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对兴奋传导、激素分泌调节、内环境稳态机制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类推性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1)球员听到裁判哨响立即开始运动,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完成反射活动时,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2)大量出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此时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同时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甲状腺激素可反馈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性激素的分泌调节与甲状腺类似,则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均可以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4)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H2CO3/NaHCO3)可以维持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10. 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_(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_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特异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_。(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1、2组结果表明 _ ;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 _,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答案】 (1).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核苷酸 (2). 识别 (3). 体温调节 (4). 繁衍 (5). 青蒿素能抑制疟原虫的线粒体的功能 (6). 青蒿素能抑制疟原虫的繁殖 (7). 疟原虫的线粒体【解析】(1)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有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肪,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2)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识别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4)抗原具有特异性,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可以避免受到免疫系统的特异性识别,从而避免被特异性清除,有利于疟原虫的生存和繁衍。(5) 1和2组处理方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