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李清照_第1页
名家名篇:李清照_第2页
名家名篇:李清照_第3页
名家名篇:李清照_第4页
名家名篇:李清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名家名篇:李清照 人物评传 李清照( 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生活安适美满。他们以诗词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书画、金石。宋钦宗靖康元年( 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词与诗的区别,重视词自身的艺术特点,提出词 “ 别是一家 ” 之说(见词论)。其词现存七十多 首,前期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内容缺乏深意。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都表现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韵调优美,风格热情明快。后期(南渡后)作品多抒发孤寂凄凉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美女凉。如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念奴娇(萧条庭院)、水遇乐(落日熔金)等,在对故乡的怀念中,表达一定的爱国感情。著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连用七个叠字,准确自然、深刻细致地表达了惨遭国破家亡后的孤寂凄苦的情怀。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2 / 11 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谐和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呐,被称为 “ 易安体 ” ,把婉约词推向高峰 ?对后世影响很大。王灼碧鸡漫志说: “ 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 况周熙蕙风词话说: “ 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 ” 其诗今存十五首,多感时、咏史,抒发爱国情怀,风格豪迈遒劲。如题八咏楼、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咏史等。夏日绝句中 “ 生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几句,颇为人所传诵。其散文金石录后序介绍他们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细密详实,语言简洁流畅。生平详见山东通志、田艺蘅诗女史等。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本文选其金石录后序一篇,选其诗绝句一首,选其词十二首,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藉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蝶 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3 / 11 传世名篇 渔家傲 【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 “ 记梦 ” 。约作于徽宗大观二年( 1108)赵明诚被罢官后偕清照避居青州(今山东益都)故乡时所作。起首两句状夜空景色,意境壮阔优美。此词吸取离骚 “ 上下求索 ” 和李白 “ 梦游天姥 ” 的浪漫主义精神,凭借丰富想象,体现作者的不凡理想和豪迈气概,是漱玉 词中独具豪放风格之杰作。清黄蓼园评: “ 此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豪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 ” (李清照集引蓼园词选) 【原文】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 【题解】 这是一篇追述往事之作,写的是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调子活泼轻快,语言明净,画面优美,是首绝妙的好词。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 花4 / 11 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题解】 见漱玉词。李清照在北宋灭亡之前,颇多饮酒、惜花之词,风格清俊、旷逸,反映其早年悠闲风雅之生活情调,此即其一。此词蕴藉了对春光一瞬,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体现女词人的高雅情趣。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沈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题解】 见花庵词选题为 “ 别愁 ” 。此词当作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已( 1101)。相传李清照结褵不久,其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清照殊不 忍别,觅锦帕书此词以送之。(伊世珍嫏嬛记)此词抒写伉俪深情,倾吐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深笃,态度坦率大方,后之论词者,无不为之折服。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 / 11 凤凰台上亿吹萧 【题解】 这是李清照一首吟叹离愁别绪的名作。应属于词人早期作品。语言委婉含蓄,曲尽其妙。 【原文】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选,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蝶恋花 【题解】 这首词作于宣和二年。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时寄语姊妹之作。这在她众多的惜别词中是笔致较为坦率的。 【原文】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 花 6 / 11 【题解】 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大约写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远出,李清照作此词以排遣寂寞。 【原文】 暖雨晴风被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醉花阴 【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 “ 重阳 ” 。花庵词选作 “ 九日 ” 。宣和二年( 1120)赵明诚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次年重阳,李清照由青州(今山东益都)书寄此词。此词在描写重阳节天气、时令、气候、景物之中融和作者凄凉寂寞心情。“ 莫道 ” 三句一气呵成,点明主题,暗示相思之苦,忧愁之深,为千古名句。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永遇乐 7 / 11 【题解】 李清照晚年住临安(浙江杭州),当时南宋已较安定,元宵节日,临安呈现一派热闹繁荣景象,作者在饱经忧患之余,抚今 思昔,作此词以抒发故国之思,流离之感。看似乎淡,却包含多少人生感慨。此词所表现的故国之思,身世之痛,引起过不少爱国者的共鸣。 【原文】 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多门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翠,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武陵春 【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 “ 春晚 ” ,一作 “ 暮春 ” 。绍兴四年( 1134) 李清照卜居金华,次年春作此词,抒发了家破之苦,国亡之恨,无比愁闷的心情。 【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8 / 11 动许多愁。 声声慢 【题解】 建炎三年( 1129)七月,明诚在行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感疾,病亟。清照自池阳奔建康。八月十八日,明诚卒。清照葬明诚毕,大病。金兵南下之势日迫。清照独留建康,抚今追昔,不胜身世之感,因作此词。此词反映作者丈夫死后的悲伤愁苦心情。 【原文】 寻寻 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摊破浣溪沙 【题解】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以纯熟的笔法抒发了亡夫、流徙的个人遭际和对山河破碎、国势日危的愤慨。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我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9 / 11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 花。 绝句 【题解】 见彤管遗编。诗题一作乌江。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咏史诗。诗中贷赞美项羽兵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的壮烈行为,嘲讽斥责南宋统治集团仓皇南渡,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不思恢复的懦弱无能。全诗语言明白,诗意爽朗,感情沉痛悲愤。 【原文】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金石录后序 【题解】 见李清照集。金石录三十卷,为李清照丈夫赵明诚撰,著录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本二千余种,目录 十卷,考证、题跋二十卷,为我国金石史上的名著。政和七年( 1117)河间刘(左足右支)曾为此书作序,赵亦有自序。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六年写了此文,因有刘、赵之序,故题为 “ 后序 ” 。记叙了金石录编撰之由来和作者夫妇早年的生活、10 / 11 志趣藏金石书画聚散经过。文章通过悼念死者,追思旧物,侧面所映社会现实。 【原文】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 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呜呼!自王播、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名虽不同,其惑一也。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中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己。后或见 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11 / 11 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