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稚记趣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6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稚记趣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6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稚记趣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童稚记趣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教学中讲多读少,教师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逐词翻译,逐句分析。结果教师俨然成了“教书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学习中的过程体验、能力培养和情感熏陶却被严重的忽视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树立“教是为了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依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而这一切又必须首先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恰当地理解文意。2在朗读过程中培养联想、想象及对文章的感悟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富于想象、探索自然奥秘的情趣。【教学重点】在朗读中锻炼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内在的童真童趣。【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中培养联想、想象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了解作家、作品1、沈复(1763约1807),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散文家。著作有:浮生六记。2、浮生六记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草树木的喜爱和婚后与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的一小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中描写儿童的观物心理过程颇具特色。浮生六记:第一是闺房记乐,写夫妻间的情爱生活。第二是闲情记趣,写生活中的闲情逸致。第三是坎坷记愁,写家庭的变故。第四是浪游记快,写到各地漫游的乐趣。第五是中山记历,写游历琉球的见闻。第六是养生记道,谈养生方面的心得。现只存前四记,五、六两记已经散失了。二、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童稚zh 拟n作 藐mi小 鹤唳l 怡y然 土砾l 壑h 癞li虾蟆2字同意思不同的字:观:昂首观之(看);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神:定神细观(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感受、想象)之:见藐小之物(的,结构助词);昂首观之(指“夏蚊”,代词)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为: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3)鹤唳云端 唳:鸟鸣。(4)以土砾凸者为丘砾:瓦砾、小石块。(5)以丛草为林林:树林。 (6)兴正浓兴:兴趣。(7)方出神方:正。(8)驱之别院驱:赶。4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项为之强 强通僵 解释为僵硬5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明察秋毫原来形容视力极佳,目光敏锐,连极其细小的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后来形容人很精明,能够洞察事理。(同义词:火眼金睛、洞察一切,反义词:茫然不解、蒙昧无知)夏蚊成雷夏天的时候,成群文字的叫声就像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到风声和鹤鸣都害怕,看见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几段惊恐疑惧,或者妄自惊扰。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课后)。怡然自得形容心满意足、十分愉快的样子。(同义词:怡然自乐,反义词:黯然伤神)庞然大物庞然,高而大的样子。指形体、体积很巨大的东西。仙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强大而实际上虚弱的东西。(同义词:硕大无朋,反义词:秋毫之末)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夏日的蚊子声音像雷鸣,我自己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4)见二虫斗草间。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四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课文围绕“趣”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几件典型事例,真切地再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片段,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富于想象,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 本文从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出发,联想丰富,想象奇特,语言简洁质朴,生动传神五、思考、研讨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物外之趣。观蚊成鹤:夏蚊成雷群鹤舞于空中怡然称快神游山林:草丛、虫蚁、土砾森林、野兽、丘壑怡然自得鞭逐虾蟆:癞虾蟆庞然大物大快人心2、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3、研讨重点合作探究(1)、本文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什么这一中心,选取那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时有物外之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2)、作者为什么有物外之趣?因为作者目力好,而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3)、写出文中表明作者心理活动的三个短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呀然惊恐。(4)、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领下文,引起下文对童年趣事的叙述。 总分关系。(5)、“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写出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6)作者把癞蛤蟆说成“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方法?夸张,说明作者观察入微,细致,从而产生超然物外的情趣。(7)、第三段中哪一句与开头的“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相呼应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8)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本文生动的描述了作者童年的几件典型生活小事,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富于想象,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五课后作业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