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研究.doc_第1页
硕士学位论文-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研究.doc_第2页
硕士学位论文-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研究.doc_第3页
硕士学位论文-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研究.doc_第4页
硕士学位论文-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 10125 专业代码 120203 山西财经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题目 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研究 姓 名 陈 晓 亚 专 业 旅 游 管 理 研究方向 旅游开发与规划 指导教师 张慧霞教授 2009年6月 9 日niversity Code 10125 Major Code 120203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Thesis for Masters DegreeTitle Traveling Research Of Deep LevelDevelopment of Shangqiu ancient cityName Chen xiao ya Major Management of Tourism Research Orientation Traveling development and plan Tutor Professor zhang huixia June 9,2009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I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摘要商丘古城坐落在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且保存完好的古城。古城按八卦修建,外圆内方形如古钱币,城内是棋盘式街道,建筑是明代重檐歇山式,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古城旅游的发展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严重不对称,为了促进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进行商丘古城的旅游再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商丘古城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丘古城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探讨了古城旅游再开发的现实意义,并在探析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古城旅游再开发的七点建议。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阐述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文物古迹类旅游开发的研究历程和研究趋势;第二章是古城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第三章提出了古城旅游再开发对于促进古城文物古迹的保护、加快古城“申遗”步伐、提升商丘旅游知名度、加速旅游业发展、促进商丘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四章分析了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指出了古城旅游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第五章提出了古城旅游再开发应遵循的六个基本原则;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在以上各个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古城旅游环境、加大政府的总体监管力度、提高古城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深层次挖掘古城的文化内涵、多渠道筹集古城旅游再开发资金、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等七点建议。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对商丘古城的旅游再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关键词】 商丘古城;再发开;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AbstractShangqiu in the east of henna province, shangqiu ancient city is located in suiyang distract of shangqiu. It was announced the second batch of state-leve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1986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ancient city is the only of existing walls , the castle trinity lake city and the old city intact. It was built by the eight diagrams, cylindrical, such as ancient coins square, city streets of QiPan style and construction is chongyanxieshan style of the ming-dynast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ncient city have a high value. But because of various restrictions, the citys tourism development seriously out of proportion to the resourc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and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reported the worlds culture heritage. The citys tourism development must be carried out again.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asis of the visits and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ity of shangqiu. It analysi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resources, pointing out tha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insufficiency, and pointing out that the ancient citys further development must follow to the sugges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 of chapter 1 is the main topics on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an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rend of history an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Chapter II is about to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ancient city. Chapter III point out that the tourism further development have th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such a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pace “shenyi”. chapter IV is about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in insufficiency such as imperfection of tourism infrastructure, not digging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lack of high-level management personnel etc. The trend of chapter V is that the further tourism development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chapter VI is the focus of the paper, It is about to the sugges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city.I hope this paper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the ancient citys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f shangqiu will play a certain role in guiding and drawing.【Key words】 Shangqiu ancient city further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insufficiency suggestion目录1导论11.1选题目的和意义11.2 国内外文物古迹类旅游开发研究综述21.2.1研究起源21.2.2研究现状21.2.3研究展望42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52.1古城形似外圆内方的古钱币72.2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卦城82.3古城保存完好且集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82.4商人、商业和商文化的发祥地92.5“中华第一火种”的发源地93 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的现实意义113.1有利于促进古城文物古迹的保护113.2有利于加快古城“申遗”步伐113.3有利于提升商丘旅游知名度123.4有利于促进商丘旅游业快速发展124 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44.1 开发现状144.2存在的主要问题164.2.1古城历史风貌破坏比较严重164.2.2缺乏实质性的统一管理体制164.2.4古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174.2.5旅游总体规划滞后174.2.6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174.2.7缺少富有古城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185 古城旅游再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95.1保护性原则195.2特色性原则195.3经济性原则205.4市场导向原则205.5三效益统一原则205.6综合开发的原则216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的战略构想226.1进一步改善古城的旅游环境226.2加大政府的总体监管力度236.3提高古城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246.4深层次挖掘古城的文化内涵256.5多渠道筹集古城旅游再开发资金276.6进一步加大古城的宣传促销力度306.7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317结语33参考文献35致谢3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382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研究1导论1.1选题目的和意义在“十一五”期间,河南将旅游发展的目标确定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旅游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为重点,以提升素质、提高水平为关键,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促进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尽快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河南省的支柱产业。随着河南省旅游战略布局的整体调整,商丘市委、市政府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树立“大旅游”观念,充分发挥商丘被河南省纳入“沿黄五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东部起点城市的巨大优势。2008年,商丘旅游总收入为11.34 商丘旅游局。2008年商丘市旅游接待收入统计数据,20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2008年,商丘市旅游工作围绕“一心、带、两区”(一心即商文化中心,其中商丘古城为核心区;两带即黄河故道生态休闲旅游带和连霍高速沿线历史名城与文化观光旅游带;两区即东部汉文化观光滨湖休闲区和西部历史文化探秘区)的旅游规划构想,全面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商丘古城是国务院1986年第二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钱币,棋盘式街道,龟背型地势,梅花形水井布局,城内建筑以“八卦”图形排列,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为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堪称中国古城池的典范之作。商丘古城作为商丘旅游的龙头,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然而对于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商丘古城的旅游发展和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古城城郭内的一些文物古迹破坏严重,相当多的四合院已经破败无存,部分幸存的文物古迹缺乏维修,而部分较好的文物又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如文庙中的大成殿,被学校占用,作为其仓库;穆氏四合院中清代名贵檀木床被旅馆占用,作为他们赚钱的工具;还有的四合院被作为仓库等用房,这些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是非常不利的。第二,是古城的旅游资源独特性不强,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商丘古城的主要价值不在于拥有古老精美的古建筑,而是在于拥有城墙、城湖、城郭三者皆存的完整格局。整个城郭之内的面积比较大,新旧建筑混杂,一般游客感觉不到古城的规划格局,古城规划格局上的特殊价值作为旅游资源而言,挖掘不深,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第三,古城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古城内的厕所脏、乱、差就是非常显著的一个问题,与4A级的古城旅游景区不相匹配,还有就是游客休闲娱乐设施缺乏,现有的接待设施档次比较低,缺乏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和旅游服务系统。第四,某些项目建设中存在破坏古城风貌的情况,如中山大街用沥青铺面,道路红线也较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城的风貌,还有部分建筑的选址不当,最突出的就是张巡祠的选址问题,现在重建的张巡祠位于八关斋的对面,城墙及城湖之南,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与明代城墙的风貌不协调,而且占用很多宝贵用地,张巡祠后面的坟冢严重干扰着南城湖的文化休闲氛围。第五,古城缺乏一个实质性的统一管理体制,现在的古城属于多头管理,使整个旅游区在开发建设、管理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约,牵扯到实质性的工作,相互扯皮、推诿、事情难办、工作难以落实,致使古城的旅游发展缓慢。第六,古城的开发资金严重不足,一是缺乏政府的引导资金;二是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三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四是对政策利用方法不够灵活。第七,古城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商丘古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知名度远远低于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无专项宣传经费,尤其是在中央电视台、中央及省级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势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除此之外,古城缺少可看的景点,没有形成旅游环线,导致游客在此逗留时间较短。本文就是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丘古城旅游在开发这一研究论题,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古城资源、提升古城旅游知名度,打造商丘旅游的龙头产品,提供决策参考。1.2 国内外文物古迹类旅游开发研究综述1.2.1研究起源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的出现及盛行,推动了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化趋向,由此激起了人们对文物古迹及其所承载的思想和文化价值的强烈兴趣及实际的旅游行动。以文物古迹资源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文物古迹旅游因此在全世界流行开来(Nuryanti,1996),并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文物古迹旅游也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升温,并在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2.2研究现状文物古迹旅游在欧美的出现及盛行,推动了文物古迹旅游开发研究在西方的开展,较早的有泰德恩(Tilden,1977)的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等。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物古迹旅游开发研究不断升温,相关的成果也不断趋向于多样化,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在1996年所出的关于文物古迹旅游研究的专刊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国外学术界对文物古迹旅游研究的关注使这一研究的分支和门类逐渐丰富起来。研究包括:(1)文物古迹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研究(Nuryanti,1996)。微观层面的探讨一般停留在个别文物古迹的案例研究(HallS.McArthur,1993)和具体类别的文物古迹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分析(Jansen-VrtrkRekom,1996),杰尼斯科(L.Janiskee,1996)就专门探讨了历史事故和历史事件及其他历史居所(historic house)进行旅游开发的研究的影响。(2) 文物古迹旅游与城市问题研究。T.C.陈和米勒(T.C.ChangMilne,1996)具体研究了文物古迹旅游对城市经济(urban economy)发展和城市空间(municipal space)拓展的影响,米塞尔(Meethan,1996)则从消费层面探讨了文物古迹旅游在城市消费体系中的结构地位及其经济作用。(3)文物古迹的开发与社区参与问题研究。社区参与是文物古迹旅游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杰夫瑞(Jafari,1992)就指出,旅游应该给社区提供发展自己的文化项目的机会。由于旅游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居民有较为广泛的影响(Borg,Costa Gotti,1996),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政策来鼓励社区参与城市古迹旅游项目的开发(Caffyn Lutz,1998),文物古迹的开发与规划在遵循专家意见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意愿和想法(Peggy Teo and Shirlena Huang,1995)。 (4)文物古迹的市场开发问题研究。如理查德(Richards,1996)曾以欧洲为特定对象分析了文物古迹旅游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5)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Myra Shackley(2000)就指出,应通过加强对旅游者数量控制、活动内容与行为限制等方面的管理来寻求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Teresa Palmer和Antoni Riera(2002)则更倾向于通过向旅游经营者与游客征收旅游环境税来防止过度开发文物古迹资源。(6)文物古迹的专项旅游开发问题研究。宗教景点以其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景观价值的高度融合性而对普通旅游者和朝圣者有着巨大吸引力(Vukonic,1992)。但是由于对宗教景点的需求不同,普通旅游者和朝圣者之间产生了一些较为特殊的矛盾,李罗兰和悉尼罗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Lee Nolan Sidney Nolan,1992)。工业遗迹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Crang,1996;Caffyn Lutz,1998)也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此外,旅游对文物古迹的诠释(Moscardo,1996;Fowler P.,1989)及如何保持文物古迹的真实性(Cohen,1988;Crang,1996)也是文物古迹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国内的文物古迹旅游研究主要是对著名的历史遗迹或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旅游开发的案例性研究(郑向敏,1998;潘宝明,1999;木基元,1999;刘科伟、牛栋,1999;郑耀星,2000;梁明珠,2000)理论性的探讨多从文物古迹与旅游的关系及开发对策方面着手(阎友兵,1996;方百寿,2000;郑欣淼,2000;甘萌雨、张捷,2000)。伴随着文物古迹资源的旅游开发热潮,从体制角度探讨文物古迹资源产权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张燕、胡义成,2001;张广瑞,2001;郑易生,2002;杨振,2002)。1.2.3研究展望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成熟,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业的基石和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历史文化名城往往是城市体系中经济发展比较活跃、城市要素比较集中的空间区域,它完全能够适应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综合需求,而以此为基础的是它对旅游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文物古迹资源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愉悦身心、增长见识,他们最终的发展取向,必然是对文化品味的强烈要求。而历史文化名城可以从各个方向满足旅游者的综合需求,这一特征将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在未来依然保持活力和激情。可以预见,历史文化名城将是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重心。在当今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中还存在很多诸如开发有余、保护不足;范围狭窄、思路不开;缺乏技术创新手段等问题,在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中应特别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发模式和开发手段的创新等方面。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模式的创新将是未来几年古城旅游开发的主要发展趋势。2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商丘位于河南省的最东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地理坐标为北纬33433452,东经1144911639。南北跨纬度109,东西跨经度150。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的结合部。商丘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存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帝喾高辛氏就居于此,尧封阏伯于此为火正,汤都南亳,周初为宋国都城,秦称睢阳县,汉为梁国都城,后升为南京,为国都汴梁之陪都。南宋康王赵构在此即皇位,明清两代为归德府治。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资源(见表1),使得商丘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1:商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 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大学风景科学旅游系。商丘古城旅游发展规划,2002.(注:按其人文资源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环境价值、观赏价值和现状保护情况,可将其分为、四个等级。)类型类属资源名称位置现状及介绍级别园景陵园墓园隋皇陵古城西南三华里相传为燧人氏葬处。被称为“中华第一火种”建筑建筑纪念建筑明伦堂古城内文庙西侧原为府学之建筑,现存明伦堂面阔5间,进深3间,系单檐歇山式建筑。纪念建筑文庙古城东门里路东祭祀孔子和十二圣的庙宇。现存大成殿面阔7间,进深3间,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纪念建筑阏伯台城西南三里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台遗址。现有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建于元大德年间,建筑群保存完好。纪念建筑壮悔堂刘隅首东一街清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侯方域所建。西侧有翡翠楼,李香君曾居于此。纪念建筑侯恂故居壮悔堂北面侯方域之父侯恂之府第,毁坏较为严重,现已修复。纪念遗迹文雅台古城东南城郭内是纪念孔子的名园胜地。始建于西汉初年,后遭破坏,05年恢复重建。纪念遗迹沈鲤故居古城内闹龙街南侧明朝三代帝王师、著名政治家、学者沈鲤的府邸,但没有保存下来。民居宗祠穆氏四合院古城中山东二界街原有房舍80余间,现在保存完好的明清四合院建筑尚有20余处,是古城内保存最完好的四合院。民居宗祠其它四合院(蔡、高、宋、陈、沈)古城内明清时期出现的七大户八大家的传统院落式住宅,现古城内有一部分保存下来。遗址遗迹张巡祠商丘古城南门外为纪念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后毁于战火,现已在原址上恢复重建。遗址遗迹八关斋古城南门外城郭南由颜真卿所书八关斋会报德纪石碑而闻名,1962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遗址遗迹应天书院古城东北宋四大书院之首,据记载有书舍150间,遭破坏,现已恢复重建。纪念建筑华商文化广场古城西南火神台南为纪念商业的创始人王亥所建,被成为“商人、商业和商文化”的发源地。胜迹胜迹宫殿衙署归德府衙古城内文庙西侧原归德府城的衙署所在,原址用地被区政府、区人大、区公安局和部分居民所占。历史建筑圣保罗医院古城北原为加拿大牧师在开封创办的教会医院,1915年迁入古城,1997年改名为商丘第一人民医院。宗教建筑基督教堂古城内西侧现在保存较为完好。宗教建筑天主教堂中山南北街东侧现在保存较为完好,最近又增建一座特色建筑。遗址遗迹古城商丘市睢阳区始建于明朝,按八卦修建,外圆内方,集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城内棋盘式街道,对研究我国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科学文化价值,城内外还有众多的古迹和革命胜迹,都有很高的文化、艺术、考古和历史价值,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遗址遗迹归德府城墙古城区1996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胜迹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古城中山西二街原为1910年创建的基督教堂,1949年2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在此召开。风物 民间文艺桃花扇根据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改编成了著名戏剧和电影桃花扇。民间传说闹龙街古城北侧相传万历皇帝拜访恩师沈鲤,在北马道街被一群小孩子嬉闹,从此,人们传为佳话,称这道街为“闹龙街”。2.1古城形似外圆内方的古钱币商丘古城的城郭是圆形的,城郭又称护城大堤,它周长9公里,环绕护城河一周,为黄土筑成,建成于明嘉靖十九年三月,它的底部宽20米,顶部宽7米,高5米,下部外侧砌有砖墙,非常坚固,构成了古城军事防御的第一道坚固防线,同时还是古城防治水患的一道屏障。城郭上有七个城门,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中,只有东北方位没有开门,这是因为在八卦中,东北为艮,艮为山,有阻隔、静止的意思。不适应通行,所以没有开东北门。而古城的内城是方形的,城墙绕内城一周,共有四座城门,东城门因为迎着太阳,所以叫做“宾阳门”;南城门因为中午时正对着太阳,所以叫做“拱阳门”;北门因为向着北斗星,所以叫做拱辰门;西门叫做“垤泽门”由于古代商丘屡次受到黄河泛滥之灾,垤泽有阻挡西来之水,免受水患之意。古城的外圆内方格局有三层含义:第一,它象征天圆地方;第二,外圆为阳,内方为阴,它象征阴阳相生相克,平衡和谐;第三,它很像我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含有金戈之意,寓意为招财进宝。2.2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卦城古城是按照八卦修建的,东门和西门是不相对的,错开了一条街道。因为按五行来说,西方为金,东方为木,金克木是要伤人的,所以东西门不能相对,错开一条街道就可以“破解”,从而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南门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水门,通过水门将城内的水排进护城河。之所以这样设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按照五行来说,南方为火,北方为水,水火虽相克,但水火也相济,商丘主火,火势太盛,为保持水火的平衡,就需要加强水的力量,于是就用“三水济火”的方式达到双方力量的均衡。城内的街道顺应了风水学认为城市道路“忌折曲,忌斜射,忌四正”为传统的观点,为传统的棋盘式路网格局,将城内建筑分成了许多的方块,非常整齐。内城采取南偏西15的朝向,既使道路破除了“四正”之忌,又有利于城内建筑的采光和取暖,完美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风水思想。古城内共有93条街道,这里的“九”和“三”是大有讲究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奇数之首,在风水学上认为是“极阳”。而“三”则有进取如意,增进繁荣的含义。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包含着以“三”为单位的发展程式和数理规律。同时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三”反映了圆满和谐的哲学思辨和审美观念。所以古城内的街道取了“93”这么一个吉数,街道纵横交错,气脉相通,以图揽尽瑞气,生机勃勃,长治久安。2.3古城保存完好且集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商丘古城内城城墙耸立,巍巍壮观;护城河绕城一周,水面宽阔,从空中看,古城仿佛是建在水中一样。它的城墙下宽10米,上宽6.66米,高6.66米,城墙中间的土质部分,是用夯土技术筑成的夯土墙。古城外面的砖墙宽1米,是用白灰砌口修建而成的。修建城墙所用的砖按大小分为三种,大砖长46厘米,宽23厘米,厚11厘米;城门拱券大砖长38厘米,宽28厘米,厚8厘米;城门小砖长19厘米,宽13厘米,厚6.5厘米。护城河环绕内城一周,是古城的又一道屏障,城湖水面较窄的地方有25米,最宽的地方可达到500多米,水深约15米,环内城一周,只有四门通过石拱桥与外界连通。城郭又叫古城的护城大堤,它周长9公里,环绕护城河一周,为黄土夯成,底部宽20米,顶部宽7米,高5米,下部外侧砌有砖墙,非常坚固,是古城防治水患的一道屏障,当洪水来的时候,人们堵住城郭的七个大门,而人在城郭上行走就像在路上一样,可以有效的缓解洪水冲决的速度和力量。商丘古城这种集城墙、城湖、城郭为一体,且保存完好,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堪称中国古城池的典范之作。2.4商人、商业和商文化的发祥地据史记殷本记记载:契的母亲叫做简狄,帝喾高辛氏的次妃,因吞食鸟蛋怀孕生下了契,是传说中的商族的始祖,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丘, “商丘”二字最早的含义就是“居住在丘岗之上的子姓氏族(商族)的聚居地”,商丘就是商族的发祥地。契也就是阏伯,阏伯的孙子相土发明了马车,之后,阏伯的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民为利”的记载,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剩余,于是王亥便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从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进行货物的交换,开始了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商业贸易。因为是商族人率先进行商品交换的,于是人们便把从事贸易的行业称为“商业”,把从事贸易的人称为“商人”,一直沿袭至今。商丘根据商文化的起源,在火神台南修建了华商文化广场,该广场占地120亩,总投资3000余万元,建造有三商大门、商海桥、富商大道、万商广场、华商始祖王亥雕像等主题景观。三商之门有三个变形甲骨文“商”字组成,门顶雕以玄鸟,寓意为“玄鸟生商、王亥经商、成汤都商”。大门为红色,既象征商业兴旺、红红火火,又象征商丘为火的发源地。富商大道长198米,宽9米,由19个不同年代的38组钱币图案组成,从广场大门开始穿过万商广场一直延伸到王亥塑像前,共铺设由历代货币260余种,4600余枚,堪称中华钱币的一部通史。王亥像位于华商广场北部,是华商文化广场主体人物雕像,为锻铜铸造,基座2.7米,人像净高10米,2006年11月10日,在华商广场成功举办了2006国际华商文化节。华商广场已成为世界华商寻根祭祖的圣地,很好的体现了商文化的内涵。2.5“中华第一火种”的发源地商丘是火的发源地,早在1万多年前,作为“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火的使用,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从此人类可以熟食,有利于从食物中吸取更多营养,促进体质上的进步和健康。同时,人工取火的发明可以方便御寒及防御猛兽侵袭。人工取火的发明和火的使用,使此后许多重要的发明成为可能。中华火文化催生了火耕、火陶和青铜文化。催生了金属工具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火的人工取用对于人类社会开始脱离原始社会状态而步入文明,具有巨大的意义。自然火处于游离状态,并有很大的破坏性,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便是人自由地掌握火和运用火,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性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这个光荣而神圣的里程碑就坐落在商丘,就是位于商丘古城南1.5公里处的燧皇陵。陵前有史学家俞伟超先生所题“燧人氏陵”石碑,神道有燧人氏雕像和石人、石马等石像。因为燧人氏主火神,是人类火的始祖,所以,商丘便是“中华第一火种”的发源地,十运会在这里采集了“华夏文明之火”。3 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的现实意义 商丘古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旅游发展和其它历史文化名城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进行古城旅游再开发,不仅可以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提升古城旅游知名度和促进商丘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1有利于促进古城文物古迹的保护 文物古迹的保护是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商丘古城的再开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古城文物古迹的保护。古城的旅游再开发将为文物古迹的保护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会增强人们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古城的旅游再开发也有利于展示和丰富文物古迹的文化内涵,因为古城再开发的重点是更深层次的挖掘古城的文化内涵,而古城的文化内涵就是通过这些众多的文物古迹来体现的,文物古迹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文化信息,通过再开发将这些丰富的知识和文化信息展现在旅游者面前。古城旅游再开发能更好的实现这些文物古迹的社会功能,因为旅游再开发能提高政府、旅游企业及居民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同时为了扩大客源市场,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会更加重视对文物古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创新,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古城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反过来促进古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丘古城在以往的开发过程中,使一些文物古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复,在维修和修复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贯彻“修旧如旧”的文物修缮原则,使一大批文物和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近二十年来,由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拨款维修保护了城墙外皮砖墙2000多米,补填城墙夯土1500多立方米。还修复了一大批文物古迹,如归德府文庙大成殿、明伦堂、侯恂故居、壮悔堂、八关斋、文雅台、穆氏四合院等。但仍有部分文物古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和保护,如文庙里的大成殿和明伦堂被学校占用,当作仓库使用,失去了它作为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应有的价值。所以在以后的古城旅游再开发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加强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使它们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3.2有利于加快古城“申遗”步伐古城的旅游再开发对于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006年6月17日18日,商丘市睢阳区委、睢阳区政府、商丘市文化局、商丘市文物管理局联合并邀请了省内著名文物保护及古建筑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召开了商丘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共同商讨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与会专家和领导一致认为商丘古城申遗的条件基本成熟:首先,商丘是华夏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先商民族由此兴起,商文化从这里起源,古城的建城历史已有四五千年,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的南京城都在商丘,所以商丘古城具有城摞城的特点。其次,现存的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已有500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座八卦城,而且集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保存完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商丘古城和其它现已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申遗的工作还很艰辛和漫长,那么古城的旅游再开发,就是进一步完善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做好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深度挖掘古城的文化内涵,整顿古城内部及周边环境,尽快缩小与准世界文化遗产的差距,尽快使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3有利于提升商丘旅游知名度古城的旅游再开发是提升古城旅游知名度的必然选择。商丘古城虽然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商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远远低于其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人不了解商丘,甚至有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不知道商丘还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古城的旅游资源特色不够张扬,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不能给旅游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商丘古城的旅游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那么要想提升商丘的旅游知名度,扩大商丘对旅游者的影响范围,加大商丘古城的旅游宣传力度,那么进行古城的旅游再开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进一步加大古城的旅游宣传力度,通过旅游再开发,增加古城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扩大了旅游客源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旅游者的口碑效应,使古城得到了更好的宣传,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商丘,了解商丘,喜欢商丘,然后产生来商丘旅游的动机。这样就会大大提升商丘古城的旅游客流量,从而提升了古城的旅游知名度。3.4有利于促进商丘旅游业快速发展古城作为商丘旅游的龙头,对促进商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商丘作为河南“沿黄五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上的东部起点城市,对河南整个旅游黄金线路热度的进一步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河南旅游总体规划,商丘属于豫东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但是和其它旅游区相比较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发展相对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作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丘旅游的发展同样也是比较落后的,商丘古城是商丘旅游的龙头产品,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的旅游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河南其它的历史文化名城,更不能和我们国家的热点旅游城市相提并论,每年的旅游黄金周,河南关于旅游新闻的报道几乎没有提到过商丘旅游的客流状况,而同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封、洛阳等地则和商丘形成鲜明的对比,黄金周期间它们的旅游却非常火爆。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商丘古城旅游的快速发展,从而缩小和其它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差距,使商丘早日成为我们国家的热点旅游城市,就必须进行商丘古城的旅游再开发,通过古城的旅游再开发,因为古城旅游再开发能够加速古城旅游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商丘旅游的发展,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行业,它的关联性很强,一但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就可以带动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连带作用,增加旅游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真正把商丘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商丘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也促进各个产业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4 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1 开发现状商丘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它的潜在开发优势是非常大的。近几年来,在商丘市委、市政府和睢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先后投资2亿多元,加快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使得古城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6.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6.9%。目前古城的旅游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一,首先是在景区主干道旁新建了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均为明清建筑形式,与景区建筑风格一致。其次是丰富景区引导标识,其中导游全景图4块分别布置于景区的入口处,游客集中区域,73块导览图分别设于各主要岔路口。景物介绍牌、标识牌84块,分别设在各景点主要路口、公共设施等处。其布局合理,设计制作精良,图案简洁、生动;外形美观,材质为木质;能够与景区格调协调,并注重环保性能。再次游区内也完善了旅游厕所的建设,目前共有28座,其中四星级厕所一座,三星级厕所三座,二星级厕所两座,其余均为水冲式环保节水型厕所,内部设施齐备,规章制度健全,并配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全天候保洁。此外,古城还加强对明清一条街的商业整顿,为游客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购物和品尝特色小吃的环境。最后,古城的旅游区的交通工具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自2005年以来,陆续购进了电瓶车16辆,观光自行车6辆,人力三轮车10辆,自主制作了仿古马车一辆,官式龙凤花轿3顶,古色古香,独具特色,不但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提高游客的参与热情,而且丰富了景区的交通方式,满足了游客的需要。第二,根据商丘古城旅游发展规划 截止到2005年底,古城旅游区已经完善了南湖景区规划建设;恢复了古城内侯恂故居、壮悔堂、大成殿等历史建筑;完成了应天书院主题工程建设、归德明珠工程建设;综合整治了闹龙街、南北大街、南北城门及湖面沿岸综合环境;保持了东西城门和东西古城墙段的原始风貌,古城的基本框架和格局得到很好的保护,基本没改变历史遗存原有风貌。2006年,在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修缮方面投入了220万,占当年门票收入的14.8%。商丘古城是我国目前少有的历史风貌保存基本完好的传统城区,众多文物古迹的妥善修复为古城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城旅游区作为商丘旅游产业的龙头,近几年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景区建设异彩纷呈,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颇具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断的提高它的知名度。2005年7月15日,全国十运会“华夏文明之火”在商丘成功采集,2005年商丘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组验收,专家们对商丘旅游的综合环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些在无形之中都提高了商丘古城的旅游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商丘,了解了商丘。除此之外,商丘古城旅游区还多次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召开旅游新闻发布会,参加旅游推介会,大大提高了古城旅游区的知名度,同时还在中央电视台专题播放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与洋医等专题报道。中国旅游报、人民政协报、经济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多次报道宣传旅游区,通过各种手段的宣传促销,古城的知名度得到的很大程度的提高。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