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方程式 一、教材分析: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各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与关系研究物质的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的应用,是学生学习何尝的一个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因此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生学习了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以及化学反应表达式。这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学生利用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实验能力参与到本单元的实验探究和学习中来。从定性到定量来分析化学反应,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宏观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突破“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意义”这一难点,并使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化学方程和解题步骤。3、 本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会用它解释有关问题2、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四、重点、难点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2、全面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五、学法指导1、通过探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2、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3、通过多举实例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快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的能力。4、通过多样化训练,强化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六、课时分配课题一 2课时课题二 1课时课题三 2课时复习 1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 2课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学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解释。【学习过程】1、 自学展示1、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而 不能再分;其实质是 分裂成 , 又重新组合成新的 ,即原子的重新组合。2、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了和,然后这些原子进行重新组合,生成了 和 ,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被分解水的质量 (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和。3、叫做质量守恒定律。4、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5、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呢?由探究实验一和探究实验二可得: 质量总和等于 物质质量总和。二、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实验探究:老师的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天平是否平衡反应的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结论红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燃烧交流讨论:1、在这两个实验中,反应前的总质量 (等于/不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由此得出在化学反应中, 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2、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改变,原子的数目 改变。分子的种类 改变,分子的数目 改变。元素的种类 改变,物质的种类 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改变。三、质疑导学方案一之中:(1)红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4)如果红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归纳总结: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4、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小结: 宏 观 微 观元素种类 六 原子种类元素质量 不 原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质量物质的种类 两个改变 分子的种类 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数目例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Z中,Z的化学式为( )AXY2 BX2Y2 CX2Y4 DX2Y四、学习检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2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3.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A、 B、 C、 D、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5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A碳一种元素B氢一种元素C碳和氢两种元素D碳、氢、氧三种元素6.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 五、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任何事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学习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过程】一、自学展示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 B分子的运动速度改变C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原子重新组合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 分子的数目 B. 物质的种类 C. 分子的种类 D.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3、 叫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 分裂成为 ,这些粒子再经过 而生成新物质 的过程。4、将24.5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9g,则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同时生成氯化钾 。(提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氯化钾固体和氧气)2、 合作学习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小组讨论:参考化学书96页反应物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反应条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3、 质疑导学 点燃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C + O2 = CO2为例)质的意义: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量的意义: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2、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表明 和 及反应 ; 量的方面:宏观上: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之比; 微观上: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数目比。3、以S+O2SO2为例,你再试填一遍(1)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2)量的方面:每 份质量的硫和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每 硫原子和 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硫分子。4、讨论(1)化学方程式中的“”、“”与数学中的“”“”写法相似,意义是否相同?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和”或“跟”、“及”的意思,不能读成“加上”;“”读作“生成”或“变成”,不能读成“等于”。 点燃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你来读一读 四、学习检测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2、在化学反应C+O2=CO2中,若有m个CO2分子生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个数为( ) A、1/2m B、m C、3/2m D、2m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和 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 ) A、5:1:2 B、2:1:2 C、1:1:1 D、2:3:14、化学方程式 可读作( )A硫加氧等于二氧化硫 B硫加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硫C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D一个硫和一个氧点燃后生成一个二氧化硫5、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6、30gA和30gB反应时,B完全反应,生成45gC,则A、B、C三种物质在上述反应中的质量比为( ) A.2:5:7 B.1:2:9 C 1:2:3 D.3:2:57、将a g一氧化碳和b g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一定为(a+b)g B.大于(a+b)g C.小于(a+b)g D.不大于(a+b)g 8、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3.24g硫和3.2g氧化合,生成了3.2g二氧化硫( )A和 B和 C D仅9、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 ACu、O BCu、O、H CO、H DCu、H10、在化学反应:M+N=P+Q中,agM和bgN完全反应,生成cgP。则生成Q的质量为( ) A(b+c-a)g B(a-c+b)g C(a+c-b)g D(c-a+b)g11、在化学反应A+B=C+D中,5克A与8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_,若有30克A参加反应,则需要B的质量为_,生成D的质量为_.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3)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五、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物质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了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碳和4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18g B11g C8g D5.5g 3.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 ) A10 g水变成10 g冰 B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C9 g水完全电解生成l g氢气和8 g氧气 D.5 g糖放入25 g水中得到30 g糖水4.已知反应A+BC+D,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克,且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 ) A.1.6克 B.1.2克 C.0.3克 D.0.9克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2Z中,Z的化学式为( )AXY2 BX2Y2 CX2Y4 DX2Y6现有mgKClO3跟2g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A(m+n)g B(m+2-n)g C(m-2+n)g D(n+2)g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0508030反应后的质量(g)010010x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40 C10 D708.下列叙述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2 g碳与4 g氧气反应生成6 g二氧化碳B5 g酒精与5 g水混合得到10 g酒精溶液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试管内固体药品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D分离液态空气时,液态空气的质量等于得到的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总和9.硫粉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 ) m m m m 0 t 0 t 0 t 0 tA B C D10.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把木炭粉、硫磺粉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得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2 B.NO2 C.SO2 D.N2O511.蔗糖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时,生成了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A只有碳 B只有碳、氢 C只有氢、氧 D碳、氢、氧1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1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氧、氧元素14.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15.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16.在化学反应A+B=C+D中,a克A与B反应生成m克C和n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m+n)/a克17.在化学反应A+B=C中,10 g A物质恰好与8 g 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 A、8 g B、18 g C、10 g D、无法确定18.将27.5 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7.9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9.6 g B、12.6 g C、6.6 g D、14.9 g19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Bl:4C4:lD5:l20.早在三百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反应后他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这一实验导致波义尔没有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讨论:你能说说波义尔没有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吗?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方程式及书写应遵守的原则。过程与方法: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学习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学习过程】一、自学展示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用化学式完成下表中的化学反应(注明反应条件):S+O2KClO3P+O2KMnO4Fe+O2H2+O2以前我们学的化学反应都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又能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呢?二、合作学习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 。3、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4、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5、如果 ,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 ,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6、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三、质疑导学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写”;二、“配”;三、“标”;四、“等”)第一步“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第二步“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第三步“标”:即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固体时,不须注明!第四步“等”:将短线改成等号。书写铝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三氧化二铝 以氯酸钾制氧气为例书写化学方程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Fe2O3+C-Fe+CO2 2.奇数配偶法:Fe2O3+C-Fe+CO2 3.观察法:四、学习检测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B物质的质量总和 C分子种类D元素的质量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3、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Fe+O2=FeO B3Fe+2O2=Fe3O4C4Fe+3O2=2Fe2O3 D6Fe+4O2=2Fe3O44、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前后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3m=2n D、2b=m+n5、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反应条件是点燃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6、物质M(用表示)和物质N(用表示)的反应微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 A. 3M+ 8N = M3N8 B. 3 M + 6 N = 3 MN2 C.、 3M + 6N = M3N6 D. 3M + 8N = 3MN2 + 2N7、配平化学方程式 Al + MnO2 Mn + Al2O3 P + O2 P2O5Al + O2 Al2O3 KMnO4 K2MnO4 + MnO2 + O2 Mg + O2 MgO HgO Hg + O2 Al + H2SO4 Al2(SO4)3+ H2 KClO3 KCl+ O2 8、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碳和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 铁和水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五、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4NH35O2= 4X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 ( )ANOBNO2 CN2O4 DN22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FeO2 =FeO B3Fe2O2 =Fe3O4C4Fe3O2 =2Fe2O3 D6Fe4O2 =2Fe3O43化学方程式aC2H2bO2= cH2OdCO2则a、b、c、d等数之和为 ( )A15B14C13D104在化学反应ABCD中,8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若12gA参加反应, 生成D的质量是 ( )A20g B24g C15g D21g 5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从2价变为0价的是 ( )ASO2= SO2 B2Mg十O2 =2MgO CCuO十H2= CuH2O D2H2O=2H2O2 6在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铁、硫酸铜溶液 B氢气、氧气C碳、氧气 D镁、氧气7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 =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A1、2、3B2、4、1 C4、8、2D4、4、1二、填空题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或两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1)4Fe3O2 =2Fe2O3 ( )(2)CO2= CO2 ( )(3)H2O2= H2O ( )(4)2H2O =2H2O2 ( )(5)MgO2 =MgO2 ( )(6)2KMnO4= KMnO4十MnO2十O2 ( ) (7)A1O2 =A12O3 ( )(8)FeCuSO4 =FeSO4Cu ( )9(1)工业上制取金属铝通常以Al2O3为原料在冰晶石(Na3AlF6)参与下发生如下反应:2A12O3 =2Al3O2。这个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下同) (2) 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作用,在汽缸里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有:N2O2=2NO 2NOO2=2NO2这两个反应都属于反应10“纳米材料”特指粒径1100 nm(1nm109 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两种气体是 。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为了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是 。12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 g氧气,同时只生成4.4 gCO2和2.7 gH2O则该化合物中含 种元素。13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溴 (Br2),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见光 ,避光 三、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4(1)Fe3O4CO -FeCO2 (2)C2H4O2-CO2H2O (3)MnO2HCl- MnCl2十C12十H2O (4)CuSO4NaOH- Cu(OH)2Na2SO4 (5)N2H4N2O4- N2 H2O (6)H2WO3 -WH2O (7) H2( ) 点燃 HCl (8) P O2一 P2O5 (9) CuO( ) -Cu十H2O (10) Mg十( ) -MgO十Cu 15Fe、H2O、H2、O2、KMnO4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两个化合反应: 、 (2) 两个分解反应: 、 四、简答题 16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以下几种:加热高锰酸钾电解水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加热氧化汞。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哪一种?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有哪些优点?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把握正确格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学习难点:解题的格式规范化。【学习过程】1、 自学展示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 (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3)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 2、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说出方程式:4P + 5O2 2P2O5 所表示的质的意义: 量的意义:每 份质量的磷跟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3、涉及化学变化的计算其依据是 4、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根据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出 质量或者根据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 的质量 。二、合作学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如: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中量的含义是什么?由反应可知,每12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由此可知,若有12g碳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若6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计算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通电2H2O2 = 2H2O + O2 6 8 : 36 :32可见: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它能够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也就是质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此质量比进行简单的计算。显然,若有 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g。 三、质疑导学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例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1)设未知量; 2KMnO4 = K2MnO4 +MnO2+ O2 (2)写化学方程式;316 326g x (3)求相关物质质量比;316 :32 = 6g : x32x6gX = _ = 0.6g (4)列比例式并求解;316答: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0.6g。 (5)答语。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设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CaCO3 = CaO + CO2 100 56X 10t 100 : 56 = X :10t 10010tX = _ _ = 18t 56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8t。小结: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 2、格式要规范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得数要准确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四、学习检测1、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2、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加热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H2+CuO=Cu+H2O)4、12.25克KClO3和3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5、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6、 燃烧含硫的煤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SO2导致酸雨发生为了减少这种污染一般应用湿进化器对煤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脱硫主要反应原理是:2SO2 2CaCO3 4H2O O2 2CO2 2CaSO42H2O某厂有250吨含杂质20%的石灰石,若运用上述反应原理吸收SO2最多可以吸收多少吨?五、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相对原子质量Ca-40 C-12 O-16 H-1 Al-27 K-39 Mn-55 Mg-24 Zn-65 Fe-56 S-32 P-31一选择题 1加热 mg 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试管中残留固体wg,则生成氧气的克数为 ( ) A 等于 m 一 w B大于 m 一w C 小于 m 一w D. 不知是否反应完,无法确定生成O2的质量 2.完全电解18克水,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克数为 ( ) A . 16 B.2 C .4 D .无法判断 3 下列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A 2H2 O2 2H2O B Fe 十O2 FeO2C .2Mg + O2 2MgO D . 4P + 5 O2 2P2O5 4 由于上游河岸含有的某种物质 R 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使西班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理考试题及答案bbf
- 矿工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口腔器械考试题及答案
- 考古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钟表部件组件装配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旅客登机桥操作员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乙腈装置操作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动绿篱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GA/T 2000.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7部分:实有人口管理类别代码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医学人文与叙事课件
- 三年级美术上册《魔幻颜色》课件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秀课件
- 《横》书法教学课件
-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课件
- 土壤肥料全套课件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年7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