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旅(上)_第1页
唐诗之旅(上)_第2页
唐诗之旅(上)_第3页
唐诗之旅(上)_第4页
唐诗之旅(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唐诗之旅(上) 莲山课 件 k 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 第 1 课王维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诗歌 “ 诗中有画 ” 的艺术特点 2、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3、揣摩诗歌语言 4、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 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 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 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 把握中国古典 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2.简介作者:王维 (701 761),字摩诘,太原祁 (今山西祁2 / 7 县 )人,后迁居蒲州 (今山西永济 ),开元九年 (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 (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 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 “ 王孟 ”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 “ 南宗 ”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有王右丞集。 二、学习积雨辋川庄作 1、读诗歌。 2、看注释,大致理解内容。 译文 下了好久的雨,空寂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上升,农妇蒸了藜菜,煮好黍饭,送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吃。雨后迷茫的水田上飞着白鹭,浓荫的树丛 中黄鹂鸟婉转鸣叫。 我素喜习静,早上去看木槿花,又在松树下准备斋食,去采摘带露水的嫩葵叶。我已经与世无争了,谁又何必再对我起疑心呢? 3 / 7 3.写作背景: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 王维传记载: “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4、基本解读: 1)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 2)首联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 ” 写田家劳作生活。积雨,久雨不停。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一个 “ 迟 ” 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炼字) 2)颔联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 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 “ 诗中有画 ” ,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3)颈联 “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 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4 / 7 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寓情于景) 4)尾联 “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野老,诗人自谓。庄子 杂篇 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 “ 争席 ” ,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 “ 海鸥相疑 ” 见列子 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此二典都充满了老庄色彩,一正用,一反用,共同抒写诗人澹泊宁静的心境。 5鉴赏要点 2+2 式结构: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的情志。诗中前二联写景,后二联写情志。 “ 诗中有画 ” 。语言富于色 彩之美;这正是 “ 诗中有画 ”特色的鲜明写照。 用典。表达自己离尘脱俗的心态。 “ 争席 ” 、 “ 海鸥 ” 二典,曲折见意。 6、小结: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诗中用典,曲折见意;5 / 7 语言富于色彩之美,鲜明的体现了 “ 诗中有画 ” 的特点。 7、课外作业探究: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 “ 空古准今 ” 的极至,;也有人认为 “ 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 ” ,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你如何看? 三、学习辛夷坞 1.读诗歌 2.写作背景简介: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诗。这一组诗全是五绝,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从整体上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景。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3.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辛夷坞幽静之景(境),表现诗人宁静淡泊情怀(意)。(主旨) 2) “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写春天来到,辛夷花开。木末:指树梢。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 “ 木末 ” 二字是很准确的。 “ 芙蓉花 ” ,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箭。裴迪辎( z)川集和诗有 “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 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 “ 发 ” 。当春天来到人问,辛夷6 / 7 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3)“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这两句写花的 “ 落 ” 。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 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4)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4.鉴赏要点 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 “ 发 ” 、“ 开 ” 、 “ 落 ” 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山林之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了。 寓情于景。描写辛夷花开,尽管很美,但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