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小学语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小学语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小学语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小学语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指导边读边想边体会,培养语感和问题意识。4、知道塞下曲描写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从故事中感受他的神勇无比,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养语感。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三、教学时间 2课时四、教学准备1、预习(1)朗读课文数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2)在课文中划出生字新词,标上拼音,朗读数遍。(3)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好。(4)试着查寻李广这个人物的生平资料。2、制作本课的基本网页,第二课时尝试着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3、词句卡片:塞 塞下曲 惊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拈弓搭箭影影绰绰4、黑板旁画好两个田字格。五、准备好弓箭:铅丝作弓,教鞭作箭。第一课时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 (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 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1)多媒体出示古诗: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2)自由读读这首诗 注意多音字没(m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读书、思考、讨论、利用工具、咨询等)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第二次去掉拼音)lu lun leng luo chuo nian sou zha卢 纶 棱 逻 绰 拈 嗖 扎tang sai jing ju ti sou da ying lie dai唐 塞 惊 据 惕 搜 搭 硬 猎 呆(1)自读指名读领读(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鼓励刚才提问的同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1、读解第一句诗。(1)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可反复几次,重点要把诗句中的暗和惊的意思读出来,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即要读出令人恐惧的感觉。)(3)集体朗读,渲染气氛。2、读解第二句诗。(1)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3)教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教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小心谨慎的样子,然后教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4)多媒体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旁边附上相应的图片)(影影绰绰和拈弓搭箭设计为点击时出现红色下划线,并在它的右上角出现?)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做动作理解拈弓搭箭的意思:左手握着弓,右手把箭架在弓上。影影绰绰:指模模糊糊看不清楚。)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要读得紧凑些,紧张些,体会李广的胆大和射箭技术高明)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胆大艺高)继续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马上派人去寻找猎物?(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李广的多谋沉稳)3、指导读好第一二句诗,最后完整的朗读古诗。四、写字指导1、再一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引起注意的。2指导写字:搜 塞(1)多媒体演示搜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并与叟嗖馊比较。(2)多媒体演示塞的笔划,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3、学生描红五、课外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从网上查找李广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故事,下一节课上交流。第二课时(在网络环境下上课)一、复习导入1、课前板书:李广射虎 胆大艺高2、自主站出当众背诵古诗,要背出题目、作者、朝代和诗句。3、出示古诗,集体朗读。二、学习清晨寻箭一部分1、师引: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句诗的内容,那么,后两句诗又讲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段,然后同桌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师生评价,然后再指名说。3、师:刚才大家把第二天发生的事说清楚了,现在谁能把这段话读好,读出感情来?朗读评价朗读4、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问: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将士,你会说什么?(板书:力大无穷)5、指导感情朗读后两句诗。(要读出惊讶、钦佩的语气)6、引导学生归纳李广的性格:同学们,通过李广射虎这个古诗,我们知道李广是一个胆大艺高、力大无穷的将领,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板书:神勇无比)指名读好这个词集体读好这个词7、指导深入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李广这种神勇无比的英雄气概。三、在网络环境下拓展延伸1、学生鼠标点击诗配动画按钮,看动画读诗,并与课文内容相对照,要能够发现动画与课文内容的矛盾之处。引导质疑:课文中写李广的随从去寻箭,而动画中却写李广亲自去寻箭,这不是矛盾了吗?师引:到底是第二天李广去寻箭还是他的随从去寻箭,古诗中也没有写清楚,所以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课后请你思考,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并说明理由。这就作为一个课后作业。2、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另外,你对李广这个人,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质疑:人们为什么称李广为飞将军?还有哪些故事写李广的神勇无比?3、学生鼠标点击李广小传,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4、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四、小节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