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RI学习2.doc_第1页
HTRI学习2.doc_第2页
HTRI学习2.doc_第3页
HTRI学习2.doc_第4页
HTRI学习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ist】设计你的第一个管壳式换热器_04.4再沸器参数输入1.点击左边目录栏的“Reboiler”标签,在“Process界面”选择不同的再沸器类型,可进入相应再沸器参数输入界面。 2.比如进入最常用的“热虹吸再沸器”的输入界面来熟悉下: 2.1 Reboiler piping 再沸器配管,对于虹吸式再沸器,默认为Yes,即需要输入配管信息来计算静压头和安装高度。对于釜式再沸器、降膜蒸发器则默认不需要,当然可以Yes来输入。 2.2 Bundle diameter管束直径,在釜式再沸器下可激活填入此值,如果已经定义了壳体内径和管束与壳体的间隙值,那么这个值将被覆盖。 2.3 Kettle diameter K体直径,默认程序将计算此值,不过如果用户输入,那么程序将依据输入值计算液体携带率等参数。本帖隐藏的内容 2.4 Liquid level height/bundle diameter 在釜式再沸器下激活,液位高度与管束直径的比,下如清楚地表示了为:LL/OTL 2.5 Height ofliquid level 液位高度,上图的LL,与2.4参数不能同时输入。 2.6 Height from bottom of shell to bundle 定义K体内径高点为起点到管束第一排管子外径上部的高度。 2.7 Height of froth 泡沫高度,上图的FH,从第一排管子以上或者液位以上(如果液位高于管束),默认值为127mm,设为0,那么就是没有泡沫产生。 2.8 Entrainment ratio 带液率,单位质量气体中携带的液体率,合理的范围为0.0050.05,对于一些压缩机进口位置,要求可能更苛刻,程序默认为0.01. 2.9 Allow recirculation ratios less than 1 允许循环率小于1,如下图,循环率一般是大于1的,例外的是气体脱离液体迅速逸出,而液体为形成有效循环,计算将不收敛,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此选项。 2.10 Use weir for level control 在简图中是否显示围堰,在U型管和T型末端时,程序是默认显示的。 2.11 Required liquid static head 要求的静压头,在热虹吸式再沸器下激活,程序将按此输入值来计算气化率已经液体循环率。输入的气化率将被定为初值。 2.12 Reboiler pressure location 再沸器压力点位置,在热虹吸式再沸器下默认为“塔底液面”;在强制循环再沸器,降膜蒸发器,一次通过式再沸器下默认为“进口管口处”;在釜式再沸器下为“管束顶部”。 2.13 Reboiler pressure 再沸器压力,默认为操作压力。本节介绍了再沸器本体的参数输入。【Xist】设计你的第一个管壳式换热器_04.5再沸器配管参数输入1.点击左边目录栏的“Reboiler”下的“Piping”标签可进入再沸器的配管参数输入。 2.1Piping friction factor method 摩擦因子方法,默认为“Smooth”,对于大管径低相对粗糙度的管子是合适的;用“Commercial”,则摩擦阻力要大许多;如果知道绝对粗糙度,那么可以选用“Colebrook-White”。2.2 Roughness 绝对粗糙度,当选用“Colebrook-White”时可输入。2.3 Enter detailed piping 输入详细配管参数,一般在设计后期详细设计阶段,可输入详细的配管参数如单线、管件、弯头等参数,来精确核算气化率、安装高度等。2.4 Diameter 进出管口的内径。2.5 Length 进出口管道的当量长度,注意是当量长度,用于估算沿程阻力降。2.6 Height of outlet piping above top tubesheet 出口管直管段高度,程序默认计算的基准如下表:本帖隐藏的内容3.1 Main inlet Lengths 主管长度3.2 Header pipe Lengths 母管当量长度,对于卧式多管口进换热器需要计算当量长度,上图E的部分;立式为0。3.3 Nozzle pipe Lengths 管口当量长度,对于卧式,如上图的B的部分当量长度;立式为0。3.4 Main inlet Diameter 主管直径A。3.5 Header pipe Diameter 母管直径E,默认为没有母管。3.6 Nozzle pipe Diameter 管口直径B,默认为与主管直径一致。3.7 Nozzle to buddle diameter ratio 管口与管束直径的比值。3.8 Bend allowance 弯头余量,选Yes程序默认增加68倍的主管直径和79倍的母管直径作为当量长度的余量,选No则没有。3.9 Number of main feed lines 主管线数量,程序默认每个主管线的规格一致。3.10 Fractional pressure drop across inlet valve 定义进口阀或孔板的压降比率,比值基准为整个循环管路的压降。4.1 出口管线其他的参数设置与进口一致,对于Height of main pipe at exit 出口管的高度,见上彩图(立式和卧式)的H表示的值。4.2 Exit vertical header height 见2.6的解释。5.当勾选了“Enter detailed piping”,那么在进出管口的配管输入界面就需要详细的信息,例如直管,扩大,缩小,弯头、阀门等。本节介绍了再沸器配管参数输入。【Xist】设计你的第一个管壳式换热器_04.6管口参数输入1.点击左边目录栏的“Nozzle”标签,进入换热器管口参数输入界面。 2.1 Nozzle standard 管口标准,下拉菜单可以选择相应标准的管口表,不过没有国标的,在高级应用中将介绍如何“自定义管口表”。2.2 Shell entrance construction 壳侧进口部件,包括: Add impingement if TEMA requires 默认按TEMA标准计算是否需要加防冲设施,设置的标准为,1非磨蚀性的流体,且单相流体Rho-V2232 kg/ms时;2其他液体,包括在沸点下的Rho-V744kg/ms时;3两相流,包括处于露点的气体时需要设。Use impingement device 强制设置防冲设施Use annular distributor 采用导流筒No impingement device and no tube removal 不设防冲设施,满布管No impingement device 不设防冲设施2.3 Shell exit construction -壳侧出口部件,包括: Remove tubes if TEMA requires 默认为程序去管Do not remove tubes 满布管Use annular distributor 采用导流筒2.4 Nozzle schedule 管口等级表,默认为依据所选的管口表。2.5 Nozzle OD 管口外径,可以从,表中选。2.6 Nozzle ID 管口内径,可以从,表中选。本帖隐藏的内容2.7 Number at each positioninlet/outlet 每进出管口数量,对于H和J21,默认为2进;对于H和J12默认为2出,其他默认为1进1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K和X,按实际的需要来定义,管口是按均布来设置。2.8 Annular distributor belt length 当选择了导流筒,需要设置导流筒的轴向长度。2.9 Annular distributor belt clearance -当选择了导流筒,需要设置导流筒的径向高度。2.10 Annular distributor belt slot area -当选择了导流筒,需要设置导流槽的总面积。同样的方式设置管侧的管口参数。3 Nozzle Location 管口方位3.1 Radial position on shell 壳侧径向管口位置3.2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inlet 壳侧轴向管口位置3.3 Location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