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目 录摘要(1)ABSTRATE(1)前言(1)一、对女性形象的传统“刻板成见” (2)二、婚恋交友节目所构建的现代女性新形象(3) (一)婚恋交友节目所传达的现代女性的婚恋观(4) (二)现代女性对美的理解(5) (三)现代女性形象反映出女性思想的独立(6)三、女性新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7)四、婚恋交友节目中女性形象构建中的偏差及整改(8)(一)电视节目对女性形象的歪曲(8)(二)广电总局整改(9)(三)歪曲女性形象的原因分析(10)(四)电视节目走向“三俗”化的危害(10)(五)加强自律,注重监督(11)五、总结(11)参考文献(12)致谢(12)国内婚恋交友节目中的女性形象构建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摘 要:近年来婚恋交友节目在电视银屏异军突起,以新颖独特的形式构建了多元的现代女性形象,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女性传统的刻板成见,但是在节目火爆的背后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以非诚勿扰为例对此类电视节目中的女性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和主张。关键词:婚恋交友节目;女性形象;舆论引导;媒介责任female imagine building in dating show jiangsu TV blame sincere not faze as an exampleStudent: HuTongTeacher: ZhangYi ran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Chinese and media department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TV screen romantic dating show, with novel and unique led to form multiple modern female image, overturned thoroughly people of female traditional stereotypes, but in program fiery behind it also appeared a few problems.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blame sincere not faze as an example of such TV programs of female sexual image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that problem, analyze the caus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views himself. Key words :Romantic dating shows; Female image; Public opinion guide; Media responsibility 前言:从2010年初开始,以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为代表的新派婚恋交友节目刮起了电视银屏的一阵速配之风,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可称得上是银屏一大看点,自它们开播以来屡创收视新高,非诚勿扰由一周一期扩版为一周两期,收视率窜到4.15%,成为我国电视日常节目的近年最高记录。1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国内婚恋交友节目以其新颖的形式向人们展现出全新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人们对女性形象认识的传统的“刻板印象”。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本课题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主要包括电视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塑造、非诚勿扰中女性身份的改变、女性话语权时代的到来、后现代主义关于美的定义、非诚勿扰的传播学思考等等。一、对女性形象的传统的“刻板成见”2“刻板印象”也称“定型化效应”,是指“对社会群体不准确和简单化的见解,致使旁人(以此)对其有固定的看待。” 3由于“定型化效应”往往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也不是以事实材料为基础,而只是凭一时偏见或道听途说形成的,因此,绝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关于刻板印象的特征,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它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它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有的是错误的。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无法与某一群体的每一个成员进行深入交往,而只能从一部分人来推及整体,往往是片面的、以偏概全的。人们对女性形象传统刻板成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封建制度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它向人们展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但是另一方面的负面影响就是人们对女性刻板成见的形成,而传统媒体在这一宣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推的是儒家礼教宣传。“夫为妻纲”是人们对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典型。女性应当遵守礼仪和规范,她们必须绝对服从于丈夫,成为男性的附属品。丈夫可以有三妻四妾,而妻子却必须终生侍一夫,即便是丈夫死后也只能守活寡。人们受到长期的儒家礼教宣传的影响,久而久之,在潜意识里就形成了女性形象的原始的刻板印象。其次是古代的法律宣传。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女性是不得干政的,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将女性的权益进行限制,并对那些违反规定的女性进行严厉的惩处,通过向社会宣传法典,以法律的权威告知人们女性和男性是不能平等的。现代的古装电视剧目中,后宫女人不得干预政治、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不得接受教育等等,这一系列的宣传一方面向人们揭示了封建法制与规范的腐朽和落后,另一方面,受众容易受到影响,渐渐对女性形成了负面的传统印象。再次传统书籍对女性形象刻板成见的形成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如三国演义中对貂蝉这一女性的塑造,纵使她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能够游刃于吕布和董卓之间,最终却也只能沦为以美貌和肉体换取政治利益的工具,成为男性权力争夺战中的一颗棋子。传统媒体给人们传递的女性形象是软弱的,无力的,女性是非理性的、肉体的、母性的、温柔的、依赖的、感情性的和缺乏思维能力的。4人们通过传统媒体的窗口认识到传统女性的轮廓,于是自然而然就就顺理成章的在人们脑中确立了一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由于种种限制,传统女性本身不能够自由的表达自我,她们内心的期待和愿望只能被压抑,更因为受到各种传统规范的束缚,使她们的自我意识渐渐消退,女性真实的内心和作为独立个体的形象特征并不能够确切地传达给社会大众,所以,外界的社会观众并不能够从完整意义上真正了解女性,他们对女性的印象也只是通过传统媒体了解到的片段,他们不可能深入了解每一位女性的真实面貌,所以只能从部分推及整体,以媒体塑造的个别女性形象来概括所有女性,形成了一种对女性形象认识的传统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坚守着这种刻板成见。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开放,女性渐渐从传统的条条框框的规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她们不再是整天守在闺房里的绣花女,不再是凭栏处苦苦等待的怨妇,“夫为妻纲”更被人们视为传统文化的糟粕而嗤之以鼻。女性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男女在婚姻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利,三妻四妾被一夫一妻所取代;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政治领域,女性的身影逐渐显现;女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男权时代已经过去,被视为附属品的女性已经独立,全新的女性形象正等待人们的认知和认同。二、婚恋交友节目所构建的现代女性新形象自2010年伊始,新派婚恋交友节目的热播打破人们对女性形象认识的传统的刻板印象,节目巧妙的将男女换位摆在同一个平台上,男性成为女性的评判对象,在男女的思想碰撞中展现新一代女性形象的风采。 以非诚勿扰为例,从它的节目设置上来看,每轮有24位女嘉宾,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在判断”、“爱之终决选”来了解同一位男嘉宾。在此期间,女嘉宾亮灯表示愿意继续,灭灯表示不愿意。若场上只有一位女嘉宾亮灯,那么主持人将询问男嘉宾意见,同意则速陪成功;若场上所有女嘉宾都灭灯,则此男嘉宾必须离场;三关之后,多位女嘉宾亮灯,则权力逆转,男嘉宾将会有机会挑选自己心仪的女嘉宾。5网民“电视创意”在他的博文中写到:“传统的大众媒体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等都延续几千年传统刻板的女性形象,始终将女性置于被看的境地,而男性始终保持着观看者,评判者的主导地位,女性的所有都是为了取悦男性,在恋爱和婚姻方面,女性只有被选择的权利,而没有主动的、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男性的权利。非诚勿扰实现了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放和颠覆,女性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被男性赏玩和评头论足的社会从属地位,不再是依照男人的标准被动的去接受,她们更多的是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标准来自主选择喜好的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一位的顺从和接受的毫无自我的生存状态。”6正如上文所评述的那样,这是一个女选男的舞台,女嘉宾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她们的意见、观点、评判可以直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国内婚恋交友节目中所构建的男女形象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它将男女的地位颠覆,它将女性对爱情、对婚姻、对事业的态度展现在人们眼前,女性的诉求得以被表达出来,她们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她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她们可以自由表达自身的意愿,并且她们的评点可以产生直接的行为效果,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和支持。男嘉宾被当作女嘉宾评点的对象站在舞台的中央,女嘉宾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等对男嘉宾进行提问,当每段VCR播放完毕后,男嘉宾不得不被动接受女嘉宾的各色评点,并由女嘉宾决定其去留。在女嘉宾的提问和评点之后,男嘉宾的身家、背景、收入、兴趣、爱好、情感等等都不得不被一一曝光,俨然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女嘉宾则掌握了主动权。节目中有一位男嘉宾明确表示自己想找一个温柔贤惠的家庭主妇,他自己可以以一人之力养活整个家庭,而妻子则不需要在外打拼,女性有没有工作都无所谓,只要做好贤内助就可以了,话语刚出,就即刻被几位女嘉宾灭灯,当主持人问其中一位女嘉宾灭灯的理由时,这位女嘉宾立场坚定地表示自己完全不同意男嘉宾的观点,她认为女性应当有自己的事业,有稳定的收入,男女在家庭、事业方面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女性应该努力做到经济上的独立而不是总想着让丈夫养活自己,她鲜明的评判直指男嘉宾的观点,使男嘉宾不再有第二次机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态度,对家庭的理解,更代表了此类电视节目所构建的全新的女性形象。(一)婚恋交友节目所传达的现代女性的婚恋观 在婚恋交友的平台上,女性得以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她们能够作为现代女性的代表大胆而自由地表达她们对恋爱、婚姻家庭的态度和期待。在恋爱方面,她们敢于直白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如“看到你就有被你保护的冲动”、“你是我的菜”,语言的新奇和大胆的表白令人惊异。面对几个“老外”的考验,她们也能够真实的表达自我,“我在心理上还不能接受异国情缘”,“外国朋友,做朋友很好,但是不能做男朋友”,类似此类的直白言语使得她们对恋爱的观念直白的呈现出来。而对于婚姻家庭,在传统的刻板印象里,男性是一家之主,男主外,女主内,妻子必须要遵循丈夫的决定,女性是从属于男性的,女性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独立起来的,从地位上来看双方是完全不平等的。但是节目中通过女性对男性的点评,反映出她们对当今男性事业观、性格、习惯、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求,代表了现代中国女性的择偶标准。她们也明确表示了双方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享受平等地位的要求,夫妻双方在感情上要相互忠诚,在事业上,也应该有平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男性不可以以主持家务为理由反对女性谋职。甚至提出家务活也不得由女性一人承担,强调男性也要有一定的操持家务的能力。在对男嘉宾的提问和点评中,她们有的看中男女交往中男性对女性标准的要求,例如女嘉宾楼奕璇问男嘉宾杨文菁(把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当做婚姻的保障和基础):“你在和女孩子接触的时候,是不是会把她的家庭背景作为你第一考虑她的条件?还是说你是跟着感觉走?”有的不仅看重对方的经济实力,更看重男性对金钱的分配方式,她们认为男士是否有发展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财富的分配方式,他们是否能够正确把握市场的动向,把钱投到该投的地方,在经济宽松的时候,他们是否热心社会公益,热心于社会慈善事业,这是她们对男性金钱观的考验。面对热心慈善事业的赵荣建,女嘉宾张汝说:“人应该懂得感恩,看完你的VCR,我想说,钱再多,人没有满足的时候,小小的善意之举会让你良心分外宽慰。”而女嘉宾李娜则问:“如果你在大街上走着,看到一对要饭的夫妻或者一对母女,你会给钱吗?”赵荣建说他会,女嘉宾又问:“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其实女嘉宾在问的过程中就涉及到社会上很多人装作乞丐行骗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女嘉宾考验了男嘉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她择偶的一个标准。总之,对于择偶的标准,女嘉宾各自都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要求反衬出她们自身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婚恋观,而唯一相同的是,她们都能够通过这个婚恋交友的平台将她们各自内心的价值、标准、要求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她们共同代表着现代女性的多元化标准。(二)现代女性对美的理解 女性对舞台主动权的掌握使得她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对美的诠释,而不再是从男性的角度来审视女性的美,颇有一种我的思想我做主的味道。此类节目的舞台使得男女之间都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美的态度,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是不再是女性服从男性的标准,而是女性掌握决策权,如果男性不符合女性的审美标准,那就必须离开舞台。在外表上,女性的着装、发型、装饰都不再完全是为了满足男性的审美要求,她们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标准来打扮自己的外表,在她们眼中,女性的打扮不再是为了赢得男性的欣赏和称赞,而仅仅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打扮的让自己称心如意,只要满足了自己的审美要求,自身能够感受到舒适和满足那就足够了,不需要在意男士的眼光。除了外表的美,她们同样看重内心的美,对自身的内在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很多男性嘉宾的眼里,他们可能对女性还存在着传统的刻板成见,在他们心目中,女性应该是浅显的、温柔的、依赖的、在事业上是辅助性的。但是作为现代女性形象的代表,场上的女嘉宾们针对男嘉宾的带有传统刻板印象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她们要求独立,情感的独立、经济的独立,她们寻求婚姻生活的平等,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需求的满足,她们坚决捍卫自己在婚恋过程中应有的权利,她们需要有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做男性的附庸。在她们看来,女性不再是家庭主妇,不再是娇妻,不再是思妇,而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个体。女性的美不仅仅是肉体的美,不仅仅是装饰的美,不仅仅是男性眼中的美,她们认为自身的美更体现在内在的气质、修养、教育、素质、文化、道德、承担、忍耐、责任等等方面。在她们看来,女性必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必须努力使自己从传统的男权社会的规范和标准中挣脱出来,独立起来,并且她们更需要寻求社会的尊重。她们从女性自身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审美标准明确地阐释了现代女性对于美的多元化定义。除了对女性自身的审美标准,女嘉宾同样也阐明了对男性美的理解。“我希望通过非诚勿扰这个节目找到一个心灵和外表同样美的人和我慢慢变老。”“我觉得男嘉宾的形象有一点憨厚,我喜欢男人一点的。”“这个男生的小动作我不太喜欢。”“感觉他太白了,有点奶油小生的感觉。”“感觉他不太精神。”在女选男的舞台上,女嘉宾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来来表达她们对男性的要求,并且可以自由独立的作出肯定与否定的选择,她们是用自己的眼光在挑选心仪的男嘉宾,而不再是服从男性的标准。(三)现代女性形象反映出女性思想的独立此类婚恋交友节目将女性作为主动方,造成了女选男的局面,要求男性要符合女性的标准才能够顺利过关,否则就只能退出舞台,这也反映了社会对现代女性的尊重。女性能够自己做主,勇于表达自我,她们积极地向人们展现真正的自我,维护自己独立的标准和规范,而不再是顺从男性的标准和规范,不再屈服于男性的眼光之下,男性不在是女性的天下,也折射出现代女性在思想上的独立和解放。此类婚恋交友节目将舞台作为一个公开的平台,让男性和女性充分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个性、思想和见解,让他们在公众的关注下尽情地表达,与其说这是一个婚配的舞台,不如说这是一个思想交锋的舞台,是一个全面构建现代女性新形象的舞台。男嘉宾作为被评点的对象,站在舞台中央,而同样是被看对象的女嘉宾则作为现代女性形象的代表,在对男嘉宾的点评和提问中,全面展现出自己的思想态度,这些思想和态度都是现代女性新形象的点点滴滴,通过一期又一期的节目,通过对各种身份女嘉宾的精心挑选,向大众全面反映了现代女性的新形象,而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形象。三、女性新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 此类婚恋交友节目构建出此种女性形象反映了当今社会女性同胞社会角色的转变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这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当今的我国已经不再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社会,通过体力劳动获得经济收入已经不再是生活的唯一来源。在工业社会的今天,男性比女性在体力上的优势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女性同样可以通过脑力劳动或手工劳动获得相当的经济收入,使她们能够在经济上不再依附于男性,从经济上独立起来。经济是基础,经济上的独立相应的就可以带来思想上的独立。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平等意识更加凸显,女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她们和男性一样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对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她们意识到自身社会地位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她们不愿意一直生活在男权社会的阴影里,女性寻求自身独立社会地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她们喊出自己的口号,并做出实际行动来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女权协会、女权运动经久不衰。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对精神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更加理性,他们从传统的对女性的刻板成见中解放出来,随之女性也从一种传统的精神限制中解脱出来,使得社会大众对于女性获得公平对待的诉求给予了应有的尊重,社会渐渐承认女性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他们尊重女性的合法权益,尊重女性的独立和思维,群众对女性就业歧视的谴责,法律对歧视女性现象的打击,使得对女性权益的维护一直成为社会的一大焦点。四:我国法律还明确规定要保护女性的权益,如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等等。在一个法治国家,保障妇女平等社会地位的法律环境是相当重要的,这从根本上,为妇女的独立提供了法律基础。五、随着女性的逐渐独立和理性,在现代社会的法律环境、舆论环境中人们对女性形象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形成了对女性的新印象,媒体环境也随之改变,女性能够更多的通过大众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身的思想意识,阐述她们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看法,他们摒弃了男权社会里男性的标准,独立的表达自己的心声,她们试图用自己标准向人们解释她们独立的个体,媒介的本身也通过主题的安排、节目的设置等等方式来展现现代女性的新形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整体意识的不断提高,现代女性得以能够获得应有的平等地位,自由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得到社会大众的充分尊重。 自2010年伊始掀起的此类婚恋交友节目的热潮仅仅是现代女性新形象展现的一个开始,它向社会发出了现代女性独立和解放的信号。游戏将女嘉宾设成了评审团,把决策权交给了女性。于此,传统的作为男性附庸的女性形象被彻底颠覆,节目的设置似乎向人们昭示女性话语权时代的到来。四、婚恋交友节目中女性形象构建中的偏差及整改(一)电视节目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在女嘉宾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标准的同时,也不乏口无遮拦者,如马诺。当一位长相帅气的男嘉宾走上舞台,表示自己有过多次恋爱经历时,其他的女嘉宾都灭了灯,而唯独马诺的灯还亮着,并自豪地说道:“还没我的零头多呢。”还有一位喜欢骑自行车的男嘉宾问马诺愿不愿意和他一起骑单车,而马诺则毫不犹豫的甩出那句“经典名言”:我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后面笑。7男嘉宾因为被拒绝只能黯然离开。还有很多女嘉宾在节目现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择偶标准:月薪多少万以上,有几座豪宅,家庭背景要求等等,她们犀利的表现引来了铺天盖地的争议和谩骂。她们将自己的爱情、婚姻与金钱挂钩,这些赤裸裸地表现了她们爱慕虚荣、好逸恶劳、金钱至上的拜金女形象,在电视媒体的受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并给女性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女性,有怎样的婚恋观,那是个人的自由,这是个人长期的生活经历造成的,也与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文化程度等等各种因素相关。但是如果这种个别的极端的女性形象通过大众媒体的镜头被放置到公众的眼球下,那么它就成了女性形象的一个代表,按照刻板印象的形成原理,电视观众很容易由这种个别现象推及整体,把这种拜金主义推及到所有的女性身上,爱慕虚荣、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女性形象的一种表征。而实际上这种个别现象本身并不具有代表性,将这些个别的观点态度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出去,会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印象造成损害,并且,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会在广大受众中产生一定的示范和放大效应,即便电视受众原本相信爱情的纯洁,可是等到观看节目之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如自己想的那样,他们很可能把女性的这种低俗的思想当成一种社会风气,进而对这种原本不该有的态度见怪不怪,提高了对此类现象的社会容忍度,受众本身也可能会效法极端,而且,这种原本少数的极端会被无限放大,最后造成不良后果,致使人们不再相信神圣不可玷污的爱情,使社会公民的功利化倾向更加严重,人们的逐利需求更加旺盛,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加了男女对婚姻的危机感,社会的文化氛围渐渐走向三俗化,崇尚金钱的时代就这样被制造出来。这种消极影响的产生反映了电视媒体把关功能的缺失,为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电视媒体必须正确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二)广电总局整改 国家广电总局6月2日和8日两次下发管理通知,对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予以规范。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相亲类节目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顿。在整顿的强压下,有部分类似的婚恋交友节目被“叫停”,并确定不再播出,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更是加大内部审核力度,注重提高女嘉宾的质量,此次整顿强调在内部加强导向教育,强化新闻宣传,严格宣传纪律,健全监督机制,着力构建导向管理的常态机制和长效机制,着力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 为了表示对节目整改的诚意,在广电总局下发整改文件后,江苏卫视立刻认真学习并组织讨论,并拿出了具体的整改方法。在后来的节目中,现场点评专家中出现了新的面孔来自江苏省委党校的一位女教授,她主要是负责现场话题的引导。节目组还构建了确保嘉宾身份真实、表达真实的“四道防线”:包括调整嘉宾选择标准,从综合考虑外形、表达、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调整为以“真实、真诚、健康、有强烈相亲欲望”为第一诉求;规范嘉宾选择流程,通过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对其所填写的个人资料予以核实;拓展嘉宾信息来源,通过对入选嘉宾所在单位或居委会、街道的实地采访或电话沟通,核实个人信息真伪,并对其生活状况、个人性格、价值观念等方面情况深入了解;开放录制现场,邀请主流媒体共同监督节目制作流程。9 通过对节目的整改,此类婚恋交友节目才能得以正确构建现代女性的新形象,减少噪音对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三)歪曲女性形象的原因分析电视媒体之所以会出现舆论引导的缺位现象,在女性形象中造成了一种低俗化印象,主要是受到利益的趋使。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媒体制作人极尽所能,不惜依靠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来吸引更多的眼球,不惜通过雷人雷语来勾起人们的猎奇心理,以此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婚恋交友节目中将部分女嘉宾的麻辣语言和违反社会公德的狂轰滥炸式的点评赤裸裸地搬上电视荧屏,像人们宣扬着一种所谓的个性和特立独行,以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从而能够取得更高的收视率,换来高额的广告费用,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生存之道。媒体人秉持着一种市场化的受众观,10他们将受众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制作的电视节目则成为卖给受众的商品。顾客就是上帝,节目主题的选取、内容的设置等等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在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大众都有一定的浮躁心理,而他们共同所需要的就是娱乐,通过收看娱乐节目,可以让他们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放松身心。而媒体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受众获得娱乐,娱乐化的大潮席卷传媒界。在竞争的压力下,在不断逐利的动力下,媒体不惜大肆炒作,过分强化娱乐而远离疏导,为娱乐而娱乐。(四)电视节目走向“三俗”化的危害电视媒体的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不仅给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使得媒体自身的社会公信力不断下降。婚恋交友节目传达的女性拜金主义的形象本身不利于社会对现代女性的正确认识,她们的婚恋观受到歪曲,容易使社会大众对女性形象形成另一种刻板成见,认为女性的婚姻就一定和金钱、财富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女性都是拜金的,男性获得美满的婚姻的前提条件就是存足够的钱,有豪宅,有高档汽车,努力工作,争取月薪能够达到多少万,那么女性的爱情也是可以用金钱买到的,这种观念的形成不但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更不利于道德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化发展。(五)加强自律,注重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渐渐走向市场化,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它们追逐自身的利益也无可厚非,但是媒体同时也是社会的公器,更应当注重自身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在向广大的社会公众传播信息时,它们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和文化宣传工作,自觉宣传主流价值观,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除了类似广电总局采取强制化的行政干预措施外,还需要各方的协调和共同努力。首先,作为传播主体的电视媒体,应当加强自律。应当明确自身作为社会传声筒的作用和地位,明确自身舆论引导的功能和整合社会的责任,自觉遵守宣传纪律,把握好自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媒介定位。其次,作为电视媒体争取的对象电视受众,应当自觉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自身对媒介所传播信息的甄别能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和反对三俗化的节目内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发行环境政策对2025年投资收益的影响报告
- 动漫产业2025年产业链协同中的动漫产业市场细分策略报告
- 新能源行业商业模式创新2025年:海上风电产业布局分析
- 聚焦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与监管挑战分析报告
- 2025年运动营养与健康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单位委托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 包头一模考试及答案
- tesol考试的样卷及答案
- E-Isopentadec-2-enoyl-CoA-E-Isopentadec-2-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9-10-Dibromoanthracene-d8-生命科学试剂-MCE
- 子宫腺肌症教学护理查房
- 中国可见光通信项目创业计划书
- 五金件盐雾测试报告
- JG/T 8-2016钢桁架构件
- 化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湖南长沙市一中学集团七下英语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3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国企员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软件移交协议书
- 租赁厂房移交协议书
- 浅析人物形象构建:从心理学角度解析角色性格与行为表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