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从大家国学看中国当代“国学主义”的蝶变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关键词:国学,国学主义,中国当代,大家国学,西学,中国传统文化大概出于对国学概念的偏执心理,本人一向对标举“国学”的书籍敬而远之。在印象里,“国学”很大程度上是种理想主义的定义,不管学术界和传媒界怎么称之为“热”,本源还是因为太“冷”。如同强调团结,根本问题是人们目及之处帮派林立,“不团结”的现象丛生,否则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但偶尔读到由新华文轩策划的大家国学系列丛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却让笔者对“国学”的外延有了深层的认识。大家国学顾名思义是传统文化普及性读物,收录了近代以来在民族文化领域有广泛影响的代表作,其中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梁启超、章太炎、鲁迅、闻一多、朱自清等20人的作品。由于选题具有鲜明的高端性,将之解读为“国学大家”也恰如其分。尽管今天的学术界对“国学”的争议尚无定论,诸如“复辟”、“复古”的批评不绝于耳,但从“接续文脉”的角度看,丛书的出版对普及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尤其在当下社会文化急剧变革的时期,翻读昔日博学鸿儒的著作,至少可以看清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传统意义上的国学,分经、史、子、集四部,是以儒、释、道为基础的文化经典集成。自从被章太炎等人冠以了“国学”名号,所谓“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便开始附加了大量的社会实用主义内涵,偏离了“穷治语言文字以通经学”的学风。随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变,人们对“国学”的渴求心态愈加庄严凝重,认知度也越来越宽泛。如此便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国学”倡导者,其中不乏毫无原则复古尊儒的人,也有不分青红皂白打压者,而这都不是正确化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张力的应有态度。 有人认为,国学之所以沦落到“弘扬”或“捍卫”的地步,首先是普及力度不够,中国文化受西方文明的冲击出现的断层已经不能回避,而贴近民众的传统文化书籍甚少;其次表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不论是以鲁迅、胡适为代表的“社会文化派”还是以王国维、傅斯年为代表的“学术理论派”,都没有客观地认识到新旧文化无法截然分开的事实。而实际上,这样的理解也是对“国学”的误读,因为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就不可能有中国现代学术存在的依据,更没有当代文化发展的基础。若厘清“国学”概念,一方面必须承认传统文化也是渐进和流动的,如认同孔孟论著属于传统文化,李贽等人的反儒学论著同样也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国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集合体,目的是用于区别“西学”,在学术领域只能算是一种分类符号,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科学的精细学科。世界各种文化固然浩瀚,但就人类本身而言,更像寄生在地球上沙漠高山海洋边缘的青苔,脆弱到随时都有被火山狂风骤雨摧毁的程度,所以,在对文明的传承方面画圈而强调归属性,历来不是明智之举。王国维认为“学无中西”,无非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定论的。既然国学概念没有“承前”,也就没有必要指望它“启后”,最多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思潮。在这样的前提下,把“国学”独立起来,注定是种虚妄的狭隘文化心理反映。进一步说,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如果都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划分,那么“国学”所对照的“西学”也值得从逻辑上再推敲。而事实上,西方学术领域从来也没有“西学”,即使他们进行文化研究,也与“学无中西”思想殊途同归,这也是为什么没有“西学大师”的原因。毫无疑问,大家国学丛书没有把“国学”定位在狭隘的传统文化范畴,既收录了提倡文化维新的唐文治、梁启超等人的优秀著作,也收录了学贯中西的蔡元培、章太炎、王国维的成名传世文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丛书把视中国传统文化为“吃人文化”的鲁迅也纳入了其中。这就从理论上奠定了丛书的可读性,让读者很容易产生出一种“反智”思维:“大家国学”即为大家的国学,而非“国学大家”。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列强的入侵和文化范围内的“革命”等诸多原因,中国近代文化史的沿革带有很多意识形态因素,所以大家国学丛书中收录的一部分作者相对冷门,有的人与鲁迅、郭沫若、朱自清、闻一多、叶圣陶相比显得陌生。但是,唐文治的犀利、梁启超的深邃、朱希祖的明辨、章太炎的气节、王国维的博学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均可独树一帜,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坐标。而颇有寓意的是,这些人恰恰不是人们想象中子曰诗云的“国学大师”,却是中国新文化的奠基人或旗手。正是他们的出现,才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得以融会贯通,因此他们也不可替代地成为了两者之间的焊接点。这是大家国学丛书的一大亮点,也是最值得品读的价值所在。它匡正了人们对“国学”既定的传统形象,颠覆了约定俗成的“捍卫”、“继承”、“弘扬”概念,客观而准确地传导给读者一个信息国学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合理阐释。以鲁迅为例,之前冠予他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虽带有强烈政治属性,但“革命家”并没有湮灭他的“民族魂”形象,反而使他的思想呼之欲出,更加丰满。套用这样的逻辑,贯穿在“国学”书籍的编辑理念中,虽然不能说大家国学在中国文化界有开先河的意义,却十分难能可贵。大家国学丛书巧妙地将“国学”概念扩展开来,如同在世人面前展开了一幅中国文化发展长卷。20部个人卷可单列又可组合,各种观点交相辉映,更加显示出鲜明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对国学内涵的全新解读,也是文化发展史上的哲学文本,让读者看到了中国现代文化的蝶变过程。比起那些惟传统文化(儒教)是瞻的“国学”,大家国学冲破了思想禁区,这正是中国当代文化需要反思之处。且不说“独尊儒术”的倒行逆施能不能发扬光大,片面奉行任何不合时宜的文化观,不管形式和名称多么堂皇,最终只能沦为“捍卫”的对象。这是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汲取的教训,而汲取教训的要义在于彻底根除封建思想下的“传统文化”束缚,也只有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透患者低钾血症的护理
- 美术老师个人工作总结
- 《诗经》课件制作
- 校本课程期末汇报
- 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 亮化户外工程安全培训课件
- 维修年中工作总结
- 护肤品项目汇报
- 《蒲公英》课件教学课件
- 社区护理学汇报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教案集
- 《计算机制图-中望CAD 2023》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学宪法、讲宪法”应知应会题库
- DL∕T 5372-2017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 平安产险建筑工程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条款
-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不良反应预测与预警系统
- 指导青年教师赛课工作方案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胃镜室进修汇报
- 农村特岗教师聘用合同书
- GB/T 232-2024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