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古文测试题.doc_第1页
八下古文测试题.doc_第2页
八下古文测试题.doc_第3页
八下古文测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古文复习测试题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4题(甲)自三崃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涑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沿泝阻绝 泝 (2)飞涑其间 涑 (3)不见曦月 曦 (4)夏水襄陵 襄 (5)或王命急宣 或 (5)属引凄异 属 (7)素湍绿潭 湍 (8)良多趣味 良 (9)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从甲文全文看,文末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4甲文中的“朝发白帝,暮至江陵”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者有什么不同? 5甲文中,作者写三峡之秋突出了什么景物?为什么? 6甲文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仅用“”四个字,描绘出了春冬之时四种不同景物的特点,显示了三峡丰富的景物;又用“”四个字,写出了三峡深秋的肃杀之美。 7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乙文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 (3)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山的连绵、高峻,乙文以“有时见月”来写。二阅读下面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完成后面的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互相轩邈( ) 泠泠( )作响 鸢( )飞戾( )天者 窥谷忘反( ) 水皆缥碧( ) 横柯( )上蔽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从 (2)负势竞上 负 (3)鸢飞戾天者 戾 (4)望峰息心 息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5同样是欣赏风景,欣赏者的情趣可能相去甚远。试把文中画线句子和下面诗句进行比较,说说这些句子带有吴均、陶渊明和李白怎样独特的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钦酒)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称,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选自战国策客见赵王)【注】工:指从事各种手工技艺的劳动者。1马说选自,作者是朝的家和家(人名),字。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世称,因官吏部侍郎,又称 。文学主张上强调,。提出、的口号。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苏轼称他。他和、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2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韩愈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其他三首是、。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3)策之不以其道 策: (4)执策而临之 策:(5)食马者 食: (6)才美不外见 见:(7)是马也, 是: (7)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 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将人才比作千里马,而伯乐喻指。6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结合原文说说理由。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现实说说理由。7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8对(甲)文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9(乙)文印证了(甲)文中的哪一句话? 10“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说明。比如、等作品。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 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吾与徐公孰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的历史著作。“讽谏”的意思是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 (2)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4)臣之妻私臣 私: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今齐地方千里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6)忌不自信4本文首先叙述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6结合本文内容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7邹忌是如何劝说君王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廉范:廉颇的后代。故事:按旧例。虏:敌人。移文:发文书。传檄:发出紧急公文。交缚:交叉缚扎。热火:点火。星列:象星一样布满。待旦:等到天亮。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1 文学常识填空。 曹刿论战选自,的简称,是春秋时期的,相传作者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2 给下面加点这注音。 曹刿论战( ) 又何间焉( ) 遂逐齐师( )3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公将鼓之( ) 彼竭我盈( ) 齐师败绩( ) 望其旗靡( ) 牺牲玉帛( )一鼓作气( ) 又何间焉( )神弗福也( )可以一战(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5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之时,第二次是在(用原文填空)。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