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3认识一氧化碳,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4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2 通过对一氧化碳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3 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重点难点: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2.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教学准备: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新鲜鸡血、抗凝血剂、氧化铜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还有一种与CO2在组成上非常相似的气体CO,它们的性质是否也很相似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二、推进新课(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3)能溶于水。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烧杯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引导学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观察木条的变化。师: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干冰”,易升华。2 化学性质师:前面的蜡烛熄灭,现在的木条熄灭,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步骤: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师:石蕊是一种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类似醋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师: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生:CO2与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H2O=H2CO3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H2CO3=H2OCO2(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实验步骤:打开雪碧瓶盖,塞上导气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荡,观察现象。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师:说明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a(OH)2CO2=CaCO3H2O,这个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对生活的影响。(1)作灭火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2)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3)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4)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三)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2COO22CO2师: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2)一氧化碳有剧毒。师: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因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生: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讨论: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生: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首先房间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师:我们探究了一氧化碳的两大性质,它还有什么性质呢?(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玻璃管内的空气后,加热。观察现象并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对比。现象: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这个现象和结论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相同。师:同学们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生:COCuOCO2Cu师:该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是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生:含氧化合物CuO中的氧被CO夺去,因此该反应是还原反应。CO能夺走CuO中的氧,所以CO具有还原性。师: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要求“两先两后”,即先通气再点燃,先熄酒精灯后停气,这是为什么?该实验装置不同于碳还原氧化铜装置的一个主要部位是:用酒精灯点燃尾气。为什么?从图中看到把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但是怎样证明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一氧化碳有毒,在尾气处理时还可用什么方法?生:先通入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空气,避免一氧化碳跟管内的空气混合,受热而引起爆炸;停止反应后,先熄灭酒精灯,仍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灼热的铜遇到进入管内的空气又生成氧化铜。一氧化碳有毒,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是防止未与氧化铜充分反应的一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在气体进入硬质玻璃管前先通入澄清石灰水。改进装置:可用气球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四)一氧化碳的用途冶炼金属师: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炼铁厂把铁矿石还原成铁。Fe2O33CO2Fe3CO2师: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2COO22CO2CO2C2CO教学板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 第17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解析:选D。材料中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了工人工资高得惊人、煤炭价格却极为便宜的现象,于是各行各业想方设法投资开发出多消耗煤炭、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此后以煤炭为能源,以机器代替工人劳动的蒸汽机的发明应运而生,可见动力革命的启动有其独特的条件,故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应排除;材料并未反映近代化的启动,故B项错误。2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解析:选A。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A项正确;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故D项错误。3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C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解析:选A。材料中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农业技术革命,这一做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英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英国的粮食自给,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东部进行农业技术革命并不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比较,故C项错误;英国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它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与题目中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 4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厂成了犯罪频发的地方B工厂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削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解析:选D。A项与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主要体现工厂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而不是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故B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还不能说明已出现垄断组织,故C项错误;据材料“监狱”“狱卒”可知,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故D项正确。5“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这一经济形态()A开始于19世纪晚期的欧美各国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统一整体D使人类历史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世纪的英国,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故D项正确。6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 D垄断组织解析:选C。抓住“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可知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 家庭作坊主要动力是在动植物方面,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这一转变,故B项错误;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7斯皮瓦格尔在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下列对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质押与房地产投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智能化生产设备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办公家具定制设计与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版高端铝合金模板施工安装质量保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抗滑桩施工设计与施工图审查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光盘驱动器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河砂、碎石生态农业材料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用柴油供应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防火门窗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化肥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 新《公司法》下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履职问题与对策
- 机要室日常管理制度
- 2025年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抗凝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DZ 0141-1994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 电玩城现场管理制度
- T/CECS 10386-2024排水工程微型顶管用高性能硬聚氯乙烯管及连接件
- DB32/T 3956-2020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区分级规则
- DB31/ 970-2016建筑用人造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台风安全培训课件
- 1999-2025年南开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