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池塘养鱼高产新技术The High yield New Techniques in Ponds Aquaculture我区渔业由养殖和捕捞两大部份构成。目前,全区渔业已基本实现养殖产业化,养殖与捕捞的比例从二十年前的3:1上升到9:1。2005年,我区水产品产量达到9580吨,人均占有量为8.5公斤,其中90%以上是由养殖获得。而水产养殖业又主要由池塘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和河道养殖四大部份构成。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基本农田采取了政策性保护措施,稻田养鱼相对减少,一方面控制了养殖面积的增长,另一方面,因为一些养殖户得到养鱼带来的经济实惠,通过加高加固田坎,建设好进排水系统,由过去的“稻鱼”模式直接转化成了“纯池塘”养殖模式;河道养殖因防洪设施等的建设,投资需要太大;此外,由于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水库施肥养鱼也受到了制约。因此,池塘养鱼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池塘养鱼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污染较小、便于管理的优点,是我国内陆水域渔业发展的最主要方式。大力发展池塘养鱼,不断提高养鱼单产和效益,是推动我区水产养殖业再上新台阶,促进渔业产业化和产品商品化的主要措施,而“80:20”池塘养鱼技术是一种池塘养殖新模式,也是全国技术推广总站自“十?五”期间就开始推广的养鱼新技术,具有高产、高效、无公害的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第一节池塘“80:20”养鱼技术的基本概念Section1 Basic Concept of “80:20”Techniques in ponds Aquaculture一、“80:20”池塘养鱼技术背景1994年,美国大豆协会分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金山岭堡养鱼场,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五个地方对鲤鱼和鲫鱼进行养殖试验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二、基本概念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鲶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的野杂鱼。此技术适合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第二节池塘“80:20”养鱼的主要技术要点Section 2 Techniques Mostly Pointes of “80:20”in Ponds Aquaculture一、主养鱼类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本技术的特点,80%的主要养殖鱼类必须是摄食配合饲料的鱼类,同时还应当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因此,这些品种是受市场调节的鱼类品种,目前,可以选择的品种有斑点叉尾鮰、团头鲂、优质鲫鱼、罗非鱼、草鱼、鲤鱼等。但是,对于“80%”这个比例而言,并非绝对化,7090%即可。主养鱼类的选择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性,即所养殖的品种是否适销对路;二是易得性,即是否有稳定的人工繁殖鱼苗供应;三是放养的可行性,即是否适应当地的池塘生产系统,如水温、水质等特殊要求。二、搭养鱼类20%搭养鱼类的营养物质或饲料来源,主要是对池塘生态系统中80%的主养鱼类损失的饲料、粪便、排泄物等生物及化学的转化和利用;对经济价值低的野杂鱼类的转化。根据这个原理,它们应当是:1、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2、掠食性鱼类,如鳜鱼等凶猛性鱼类。三、营养来源以主养鱼类饲料的投喂提供池塘养殖系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主养对象,适当投喂一些天然的绿色饲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补充维生素和防止鱼病的目的,如青草等。四、鱼类组成80%的主养鱼类,从饲料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来讲,最好为一种、而且鱼体规格尽量一致的鱼种。而20%的鱼类可以由几种鱼类组成。这样,原有的“80:20”的概念发展为“在养殖一种占总量80%摄食鱼类为主的情况下,搭养20%的其他鱼类;养殖的饲料与饲养管理以主养鱼为基准”。五、管理传统的养殖主要遵循“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是对我国传统的池塘养鱼的精辟总结,对任何池塘养鱼都是很适用的。但是,“80:20”养殖技术较传统的养殖管理更简单,主要侧重于“水、种、饲、防”四大要素。六、“80:20”养殖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的优点1、产量高,利润高,可以轻松达到高产1000公斤;2、产品的商品率高,规格整齐,市场适销性好;3、对环境污染小,病害少,更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4、减少劳动强度;5、方法更容易掌握。第三节池塘条件Section 3 Condition in Ponds一、位置选择鱼池一般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主要要求是:1、水源方便且有保证,水质应达到渔业用水标准;2、交通便利,以便饲料、鱼种、商品鱼和其它物资的运输;3、池塘底质不能漏水、不应出现严重的渗水现象,要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4、要有方便使用的电源,以便增氧机、投饵机、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5、鱼池水源无污染且周边环境好,周围不能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等。池埂可以种草,却不能种树,尤其是高大的树木。二、形状选择鱼池的形状最好为长方形,长边为东西向,宽边为南北向,鱼池长宽比例参数见表1。 鱼池长宽比例参数表 (表1)鱼池类别面积(m2)深度(m)长:宽鱼苗池60013001.52.02:1鱼种池130030002.02.5(23):1成鱼池3000100002.53.5(34):1亲鱼池200040002.53.5(23):1越冬池130066003.04.0(24):1鱼池的形状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将影响到鱼池的溶解氧、水体流动、排水、排污等,从而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鱼池的长边方向为东西走向时,日照时间会长些。三、鱼池面积的选择池塘面积一般以320亩为宜,以510亩为最佳。开阔的平原地区,以1015亩更好。饲养成鱼的池塘,面积应该宽大为好。主要原因是:1、“宽水养大鱼,一寸水深一寸鱼”。鱼池面积大,为养殖鱼类提供了有效的生活空间,活动范围大,有利于生长。2、水面大可以经常受到风的吹动,增加水中溶解氧;同时,借助风力,表层和底层的水能够进行对流,促使有机物的分解,给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长条件。3、池塘面积的适当扩大,可以减少鱼病发生,并能适当增加放养量。四、鱼池深度和水深的选择1、深度选择:鱼种池水深0.81.5m,商品鱼池水深1.82.5m,池埂比水面高0.30.5m为宜。2、池塘水深的利弊。一般地说,在3m水深以内,愈深愈好,增加水的深度,可以增加蓄水量,也就可以相应地增加放养量和提高鱼产量。但是,并不是鱼池水深就一定好,如果超过了3m,再增加水深,光线很少到达水的底层,光合作用很弱,氧气来源差,深水层经常缺氧。3、养殖水体在不同透明度、深度下的水温和溶解氧关系见表2。由此可见,在16m水深的池塘中,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相差1以上,而溶解氧相差很大;在3m以下时溶解氧就为1mg/L以下,显然,这对鱼生活是不适宜的。因此,对于高产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2.53.0m,较为适宜;对鱼苗鱼种池一般在1.21.5m为宜。据有关资料介绍,池塘水深与养殖鱼产量之间有一个经验式的关系,即:水深1m时亩产可达300kg,2m时可达700kg,2.53.0m时可达1000kg以上,水深超过3m时,鱼产量不再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了。要想达到高产,鱼种池和成鱼池水深应分别达到1.5m和2.5m。生产实践证明,在一定限度内,鱼池每增加深度0.5m,产量可提高1030%。 鱼池水体透明度、深度、水温和溶解氧的关系 (表2)透明度(cm)水深(m)水温溶解氧(mg/L)备注401184.06测定时间为4月,上午8时,气温17。217.72.56317.31.06416.80.83250243.99测定时间为5月,下午14时,气温为16.8。1243.99223.52.26320.60420030128.23.84测定时间为6月,上午11时,气温为27.8。228.21.92327.91.76427.61.12527.80.48627.90.12五、水源池塘养鱼的水源条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水质要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2、水量要能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在主要生产季节,即411月要有充足的水量进入池塘,用于池塘注水、换水,其换水量一般要求一次能换水1020%,一月换水12次;3、水源可以使用地下水或地表水。六、底质池底应平整,便于拉网操作,池底淤泥控制在25cm以内,池塘保水性好,不漏水。池塘底部根据需要可以修建集鱼(排污)坑或沟以利于集鱼和排污,鱼池底部一般要求2以上的比降。1、比降进一步加大有利于排水、排污;2、池塘底部呈“V”字型有利于排污、收鱼;3、在投饲台的区域作为池塘的最低处设排水管,有利于收集残余的饲料、鱼体排除的粪便和集鱼,每天定期排水、排污。七、进排水系统每个鱼池必须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水不要串灌串排,以免防止鱼病串池感染。八、电力及机械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增加了对电力和机械设备的依赖,这些设备包括:投饵机、增氧机、抽水机、供电电源、自备发电机等。商品鱼池电力配备要求达到0.51kw/亩,一般要求有足够功率的柴油发电机作为自备电源。第四节 放养前的准备Section 4 Preparative before Put Cultivate池塘养鱼在放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既有利于防治鱼病,又有利于增加鱼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一、鱼池改造1、小塘改大塘,一般以510亩为好;2、浅塘改深塘,一般以22.5m为宜;3、死水塘改活水塘,要具备良好的水源和水质,修建配套的注排水工程;4、对于池埂来讲,要求低改高、窄改宽,要求池形整齐,大水不淹、天干不旱;5、漏水塘改保水塘。二、清除淤泥每年在年底收获后,清除淤泥一次,保证淤泥不超过30cm。池塘放干水后,在烈日下曝晒1020天,促进底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消除病原菌的危害,在此期间,还应当翻动底泥,使底泥在阳光下充分暴露和氧化。三、消毒池塘底泥富含有机物,是很多鱼类致病菌和寄生虫的温床。同时,在池塘养殖水体中,还存在着包括细菌、藻类、青泥苔、螺蚌、水生昆虫、蛙类、野杂鱼和水生植物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是必不可少的。药物消毒是除野和消灭病原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在生产上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漂白精、二氧化氯等。最常用的是生石灰和漂白粉。(一)生石灰消毒1、作用原理:生石灰清塘是公认的最佳消毒方法。生石灰(CaO)清塘的作用原理是通过生石灰遇水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CaOH)是强碱,可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上升到11,从而杀死敌害生物。2、生石灰清塘的效果1)能迅速而彻底杀死野杂鱼、蛙卵、蝌蚪、蚂蟥、水生昆虫等动物,以及一些水生植物、寄生虫和病原菌2)由于碱的游离,可以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使池塘呈微碱性环境。一般用生石灰清塘,710天浮游生物可达高峰,有利于鱼类生长。3)可提高池水的碱度和硬度,增加缓冲能力,提高水体质量。4)钙离子浓度增加,pH值升高,可使被淤泥胶粒吸附的铵、磷酸根、钾等离子向水中释放,增加水的肥度,同时钙离子本身是浮游植物和水生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因此,用生石灰清塘能起到施肥的作用。5)生石灰遇水变成氢氧化钙后,又吸收二氧化碳沉淀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使淤泥变成疏松的结构,改善池底的通气条件,加速细菌分解有机质的作用;碳酸钙还有稳定水体的pH值的作用,有利于鱼类的生活。3、方法: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干法清塘是在修整鱼塘后,池底只留610厘米深的水,在池底各处挖几个小坑,准备投放生石灰现塘溶化,小坑的多少,以能泼洒遍及全池为限。小坑挖好后,将生石灰放入水溶化,不等其冷却即向四周泼洒,遍及池塘堤岸脚,全池到处都要泼到,生石灰用量为每亩75公斤。带水清塘的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水深 1米的养殖水体中用150公斤。带水清塘时,先将生石灰用水溶化,兑水后全池泼洒;或将生石灰盛于箩筐中,悬于船后,沉入水中,划动小船在池中来回缓行,使石灰溶浆后散入水中。生石灰清塘一次用完,效果较好。4、注意事项1)池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阴雨天气温低,影响药效,一般水温升高10药效可增加一倍。早春水温35时要适当地增加用量 3040%,尤其是对底层鱼如泥鳅较多的鱼池,更应适当增加用量。2)生石灰的质量影响清塘效果,质量好的生石灰是块状、较轻、不含杂质、遇水后反应剧烈,体积膨大的明显。清塘不宜使用建筑上袋装的生石灰,袋装的生石灰杂质含量高,其有效成份CaO的含量比块状的低,如只能使用袋状生石灰应适当增加用量。3)清塘用的生石灰最好随用随买,否则,放置时间久了,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而失效。若购买了生石灰正巧天气不好,最好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做好防潮工作。4)水中的钙、镁离子多,硬度大的水体,影响清塘效果,这一点也应引起注意。 (二)漂白粉消毒1、作用原理:漂白粉(CaOCl2)清塘的效果与生石灰相近,其作用原理不同。漂白粉在遇水后,分解出碱性次氯酸,不稳定的次氯酸会立即分解放出氧原子,初生态氧有强烈的杀菌和杀死敌害生物的作用。因此,漂白粉具有杀死野杂鱼和其它敌害的作用,杀菌效力很强,但没有生石灰的改良水质和使水变肥的作用,且漂白粉容易潮解,易降低药效,使含氯量不稳定。2、用量: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成分30%左右,清塘用量按漂白粉有效氯30%计,每亩水深一米用13.5公斤 (20ppm),即每立方米水体用量20克。如果将池水排至510厘米深,每亩用量为510公斤。目前,市场上有二氯异氰尿酸纳、三氯异氰尿酸纳、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等含氯药物亦可使用,但应计算准确。3、方法:漂白粉清塘,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清塘后35天便可放鱼,因此,在急于使用的鱼池更为适宜。4、效果:能杀死鱼类、蛙类、蝌蚪、螺、水生昆虫、寄生虫和病原体,效果同生石灰。肥水池塘效果差一些,漂白粉没有改善水质的作用,用漂白粉后,池塘不会形成浮游生物高峰。5、注意事项:1)漂白粉极易挥发和分解,放出初生态氧,并能与金属起作用。因此,应密封保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失效。2)漂白粉的药性,与温度也有关,所以在早春时分也应增加用量。 3)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漂白粉的腐蚀性强,不要沾染皮肤和衣物。泼洒时要在上风口,顺风泼洒。 4)其它无机和有机含氯化合物 (如漂白精、强氯精、防消散等)可参考药品说明书介绍的用量使用。 (三)清塘药物用量及药性消失的时间如表3 清塘药物用量表 (表3)药物名称质量用量(kg/亩)方法药性消失时间(天)生石灰当年生产75100(干池)溶水遍洒,翻动底泥710漂白粉含有效氧30%13.5溶水,遍洒35四、注水 消毒7天后可以向池塘注水。第五节鱼种放养Section 5 Fingerling Put Cultivate一、放养模式依据池塘在收获时占其产量的80%(7090%)投放一种吃食性鱼类,而其余约20%(1030%)则投放一种或几种服务性(滤食性或肉食性)鱼类。放养的规格、密度和时间应根据收获时间、规格和池塘条件而定,几种主要的放养模式见附表。二、放养密度1、密度的确定放养密度和产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呈正相关,放养密度增加,产量呈正比增加,但鱼产量达到一定的值后,放养密度再增加,产量的增加变缓。所以,放养密度的确定要根据池塘条件、放养鱼类品种、大小、出池规格、饲养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情况而定。不同的品种增重倍数不同,所以放养密度一般以鱼类的产量除以该种鱼的增重倍数,其结果就是存塘鱼的数量。为使出池时存塘鱼的数量有所保证可适当增加5%作为保证值。 2、计算方法 放养密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N=W/(Ga) N亩放养尾数 W收获时期望的总重量 (公斤/亩) a成活率 (%) G收获时预期的鱼平均体重 (公斤/尾)计算实例:实例一:一口8亩的池塘,主养单雄性罗非鱼,预期池塘各种鱼单产750公斤/亩,其中罗非鱼占80%左右,出池时规格0.4公斤/尾,估计罗非鱼成活率95%,那么每亩需放养罗非鱼尾数为:N=7500.8/(0.950.4)1580(尾/亩)。实例二:有一面积4亩的池塘,准备放养草、鲢、鳙鱼,计划总产量为500公斤,其中草鱼100公斤,鲢鱼300公斤,鳙鱼100公斤。已知草鱼种平均规格为0.25公斤/尾,计划年底养成的草鱼规格为1公斤/尾,成活率估计为80%;鲢鱼种平均规格为0.05公斤/尾,年底计划出塘规格为0.50公斤/尾, 估计成活率为90%;鳙鱼种平均规格为0.05公斤/尾,年底养成规格为0.75公斤/尾, 估计成活率为90%;试问草、鲢、鳙三种鱼种各放养多少?解答:1)当总产量为500公斤(包括鱼种,指毛产量时)则:草鱼每亩放养量为=100/(180%)=125尾总放养量=4125=500尾鲢鱼每亩放养量为=300/(0.590%)=667尾总放养量=4667=2668尾鳙鱼每亩放养量为=100/(0.7590%)=150尾总放养量=4150=600尾2)当总产量为500公斤指净产量时(不包括鱼种,且三种鱼的产量也是净产量)则:草鱼每亩放养量为=100/(1-0.25)80%=167尾总放养量=4167=668尾鲢鱼每亩放养量为=300/(0.5-0.05)90%=740尾总放养量=4740=2960尾鳙鱼每亩放养量为=100/(0.75-0.05)90%=160尾总放养量=4160=640尾 2、生产实例1)池塘精养异育银鲫:江苏某养殖场,一口面积为20亩的池塘,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小于20厘米,配3千瓦增氧机4台、投饵机2台、并配备抽水机泵。3月份放养育银鲫 1800尾,规格为12尾/千克 (80克/尾),一月后再搭养鲢鳙鱼种100尾,规格为250克/尾,投饲优质全价颗粒饲料。9月中旬捕捞,产鲫鱼 15390公斤,平均规格450克/尾,成活率95%,产鲢鳙鱼5000公斤,平均规格2500克/尾。合计总产量20390公斤,平均亩产1020公斤。总支出90512元,总产值160924元,利润70412元 (亩利润3520.6元)。2)池塘精养罗非鱼:山东某渔场,一口面积为10亩的池塘,水深2.5米左右,池底淤泥小于2030厘米,配1.5千瓦增氧机2台。主养单雄性奥尼罗非鱼,4月15日放种(鱼种放养及收获情况见表4),当年10月15日收获。投饲膨化颗粒饲料,饲料系数1.2(只计主养鱼)。总支出68850元,总产值92730元,利润23880元 (亩利润2388元)。 罗非鱼养殖示例 (表4)放 养收 获品 种规 格放养量(尾)产量(kg)规格(g/尾)罗非鱼160尾/kg2000013320740草 鱼300克/尾10009001000鲫 鱼50克/尾2000600350花白鲢300克/ 鱼100克/尾500200800合 计25300163203)精养南方大口鲶:湖北某渔场,一口面积为5亩的池塘,水深1.51.8米,配3.0千瓦增氧机1台。主养南方大口鲶,5月30日放种,鲢鳙鱼种投放时间为3月上旬,鳊鱼种投放时间为6月中旬,(鱼种放养及收获情况见表5)。前期(56月)投饲当地野杂鱼,后期投放海杂鱼,饲料系数2.62.7。总支出47825元,总产值76567.7元,利润28742.7元(亩利润5748.5元)。 南方大口鲶养殖示例 (表5)放 养收 获品 种规 格放养量(尾)产量(kg)规格(g/尾)大口鲶80100尾/kg45006756.81650白 鲢120160g/尾4508462000镛 鱼100120g/尾100232.82400鳊 鱼25g/尾350213.9650合 计54008049.54)精养团头纺 (浦江一号):上海某渔场,一口面积为10亩的池塘,水深2米以上,配增氧机和投饵机。1月23日放种(鱼种放养及收获情况见表6)。在投足青饲料 (前期为浮萍、小浮萍,后期为苏丹草)的前提下,适量投喂颗粒饲料,当年12月11日收获。总支出34510元,总产值51645元,利润17135元 (亩利润1713.5元)。 团头鲂 (浦江一号)养殖示例 (表6)放 养收 获品 种规 格放养量(尾)产量(kg)规格(g/尾)浦江一号10460005282.8940白 51260鳙 鱼150300428.41530异育银鲫501500655480合 计88007550.75)精养黄颡鱼:浙江某渔场,池塘面积58亩,共7个计40亩,水深1.82.5米,每个塘配12台1.53.0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主养黄颡鱼,6月20日放种,(鱼种放养及收获情况见表7)。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2.7,当年10月16日收获。总支出24.77万元,总产值60.25万元,利润35.48万元 (亩利润8870元)。 黄颡鱼养殖示例 (表7)放 养收 获品 种规 格放养量(尾) 产量(kg)规格(g/尾)黄颡鱼23厘米24000020144150白 鲢1020尾/kg80009360鳙 鱼1020尾/kg2800合 计25080029504三、鱼种质量及规格 1、放养鱼种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2、主养鱼类的规格整齐是指其个体重量差异在10%以内,搭养鱼类的个体大小一般不大于主养鱼类的个体大小。鉴别鱼苗质量的一些方法:1)一看体色。好鱼苗群体色素相同,体色鲜艳有光泽;差鱼苗往往体色略暗。2)二看群体组成。好鱼苗规格整齐,身体健壮,光滑而不拖泥,游动活泼;差鱼苗规格参差不齐,个体偏瘦,有些身上还沾有污泥。3)三看活动能力。如果将手或棒插入苗碗或苗盘中间,便鱼苗受惊,好鱼苗迅速四处奔游,差鱼苗则反应迟钝。4)四看逆水游动。用手或木棒搅动装鱼苗的容器,使水产生漩涡,好鱼苗能沿边缘逆水游动,差鱼苗则卷入漩涡,无力逆游。若将鱼苗舀在白瓷盆中,吹动水面,好鱼苗能逆风而游,差鱼苗则不能。5)五看离水挣扎。好鱼苗离水后会强烈挣扎,弹跳有力,头尾弯曲成圈状,差鱼苗则无力挣扎,或仅仅头尾颤动。四、鱼种放养方法1、时间:在注水后7天后可以放鱼。2、试水:在鱼种放养前必须试水,即将准备放鱼的池水用桶或盆子装好,再将小鱼苗放入此容器中,时间过48小时后,鱼苗正常生活,证明放鱼安全。3、和水:购买回来的鱼苗鱼种,必须将其装运鱼的水体温度与池水温度进行调整,使其水温一致,方法上采取把池水逐步舀入装鱼的容器中,慢慢地将温度调节到一致,两种水体温度不能相差0.5。五、鱼种消毒鱼体消毒方法可以选择下述方法之一进行:1)食盐:浓度24%,浸洗510分钟,主要防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2)硫酸铜:浓度8g/m3,浸洗20分钟,主要预防鱼波豆虫病、车轮虫病等,杀灭寄生体表的原生动物病原体。3)漂白粉:浓度1020g/m3,浸洗10分钟左右,能防治各类细菌性疾病。4)青霉素:1.6103万单位/m3,水浸泡510分钟。第六节饲养技术Section 6 Feeding Techniques一、投饲量 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及水质状况定时、定量投喂,每次池鱼的投喂量达八成饱即可。投喂硬颗粒饲料,应在池塘中设定点投饵台,投饵率可参照4月12%、56月34%、78月45%、910月31%、1112月10.5%。如果养鲫池塘中搭配混养少量武昌鱼、草鱼,应每天傍晚投喂一定量的新鲜青饲料。1、饲料最好采用膨化颗粒饲料,鱼类养殖中饲料成本约占总养殖成本的50%60%,所以饲料在养殖业中举足轻重。膨化是指饲料加工过程中的一道工艺,即饲料原料经过高温高压的膨化工序而制成的一种饲料产品,其具有以下优点:1)消化吸收率高。由于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在加工膨化过程中,高温高压对原料的熟化作用,而使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鱼类吸收利用。这就是为什么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养鱼,能降低饲料系数的主要原因。2)提高养殖密度。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的提高,就意味着养殖业者所得到的回报率越高。当单位水体的养殖密度提高后,鱼类在养殖水体中的空间缩小了,对水质的要求也就要大大高于自然环境的水平,因为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能降低饲料系数,使排入水体中的残饵和排泄物大大降低,便有可能使养殖密度大幅度提高,甚至比使用其它形式饲料的养鱼密度要高得多。3)减少病害。由于人工养殖条件下的鱼类密度要远高于自然条件下的密度,因而养殖鱼类的病害发生率要大大地高于自然条件下的鱼类。水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提高水质、防止病害发生是池塘高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饲料是影响水质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只有当使用饲料系数降低到最佳限度时,才有可能达到鱼类的快速生长,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饲料对于养殖水体水质的不利影响。4)降低设施投资成本。随着鱼类工厂化养殖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许多适合鱼类养殖的水资源(尤其地下温水)已被过度利用,水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充分地节约水资源,养殖业者不得不投资兴建循环水系统,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不足问题,以满足生产的持续发展需要。兴建循环水系统和水质净化装置,对于养殖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水质状况越差,对净化装置的要求就越高,投资也就越大。因此,追求优质饲料的使用,降低循环系统中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就成为养殖业主最关心的问题。5)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农业部所发布的政府令中明确指出,逐步减少小杂鱼和湿性饲料的使用,直至完全禁用。所以今后养殖界,尤其工厂化养殖,应该完全使用先进的全价膨化配合饲料,有减少浪费、效果直观、节省劳力的优点,这是养殖业发展的大势所趋。2、硬颗粒饲料应使用投饵机,它有以下优点:1)饲料在水体中分布的面积较大,有利于鱼群分散在较大的水面摄食,避免了人工投喂饲料分散面较小、鱼群集中在较小的水面摄食的情况;2)饲料分散均匀,有利于鱼群的均匀摄食,养殖鱼体上市规格较为整齐;3)在投饲期间每次投饲的量、时间间隔等较为均匀,有利于鱼群摄食;4)饲料投喂能作到定时、定点、定量投喂,可避免人为的个人意志、情绪等的干扰。3、饲料质量:优质饲料是实现80:20池塘养鱼生产和经济目标的关键。优质饲料包括营养质量和物理质量两个方面。营养质量是指用高质量的原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制的饲料能够满足鱼类对营养物质的所有需求;物理质量是指饲料新鲜,其外观干净,颗粒坚实,在水中的稳定时间超过10分钟。二、日投喂次数每次投饲料间隔时间3小时以上。可参照4月12次/日 56月34次/日 78月45次/日912月12次/日投饲率表 不同月份投饵率和日投次数参考表 (表8)月 份投饵率(%)日投饵次数(次/日)12月0.51134月121256月343478月4545910月31321112月10.521第七节水质管理Section 7 Water Quality Manage 一、对水质的基本要求水质保持活、爽、嫩,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cm左右。对于以投饲为主的池塘主养模式,通常瘦比肥好水质管理活、嫩、爽:活指水色和透明度常有变化。渔农所谓早青晚绿或早红晚绿以及半塘红半塘绿等都是这个意思。有的渔农特别强调活,认为什么水色关系不大,活的就是好水。观察表明,典型的活水是膝口藻水华。这种鞭毛藻类的游动较快,有显著的趋光性。白天常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垂直或水平的游动,清晨上下水层分布均匀,日出后逐渐向表层集中,中午前后大部分集中表层,以后又逐渐下沉分散,9点和13点时的透明度可相差几厘米。当这种藻类群聚于鱼池的某一边或一隅时,就出现所谓半塘红半塘绿的情况。渔民看水时,不仅要求水色有日变化,还要求每十天或半个月有周期性变化。因此,活还意味着藻类种群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也就是说池中物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嫩指水肥适中,水又不老。所谓水老主要有两种征象:一是水色发黄或发褐色;二是水色发白,水色发白或发褐色的情况主要是蓝藻细胞老化后形成的水色,是藻类细胞老化现象。水色隐约发白的水中,主要是蓝藻,特别是那些极小型蓝藻滋生的一种征象。这种水的特点是pH很高(910以上)和透明度很低(通常低于2520厘米)。水色发白是二氧化碳缺乏而使碳酸氢盐不断形成碳酸盐的结果,与此同时,pH值的升高又促进了蓝藻的增长。金藻、硅藻、隐藻和甲藻的水华几乎都是褐、褐绿或褐青,而蓝藻、绿藻和裸藻的水华就不仅仅呈绿和蓝绿色,特别是蓝藻几乎在各种水色中都可能占有较大的数量。所以,一般认为红褐、褐绿、褐青 (墨绿)色的水都较好。爽是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透明度很低的原因或是浮游生物量极高,或是蓝藻占优势(集中表层),或是泥沙和其它悬浮物过多。不仅难以利用的悬浮质粒过多对鱼的滤食不利,而且易利用的浮游生物量过大也不是好的标志。根据对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分析,可以看出渔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的养鱼最适生物指标应是:(1)浮游植物量在20100毫克/升;(2)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3)藻类种群处于生长期,细胞未变老化;(4)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悬浮物不多。 二、改善养殖水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有机物质及细菌、藻类等逐渐增加。在各种物质的作用下,水质发生变化,如酸碱度、透明度、硬度、肥度等。若不予以改善,水质会老化或恶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水质的管理工作必须抓好以下措施:1、保持池水溶氧充足:大多鱼类适合生长的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溶解氧是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中重要指标之一,其直接或间接影响鱼体生长。养殖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溶氧变化,发现溶氧过低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利用增氧机增氧,注入新水补充池水溶氧等方法保持池水溶氧至少在3mg/L以上。2、控制池水透明度:通过施肥及排注水控制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3、控制池水呈弱碱性:在酸性水中鱼不爱活动,畏缩不前,耗氧下降,新陈代谢急骤低落,摄食差,生长受抑制,PH值过高,超出生物适宜范围也不利。因此,从4月中旬开始每20天泼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25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控制池水PH值7.5左右。4、保持水体清洁:池塘要建设好排底水管网系统,以便随时排污;随时除去杂草,保持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治鱼病。投饲工具、食场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每次每个投饲点、食场用漂白粉0.250.5千克,在鱼病流行季节投喂药饵,进行药物预防,发现鱼病及时治疗。5、防止水中气体过度饱和: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肥料在池底不断分解,消耗水中氧气,无氧状况下分解放出很多小气泡,被鱼类当作浮游生物而吞入引起气泡病,因此池中不应用未经发酵的肥料,平时掌握好投饵量及施肥量。6、使用化学消毒剂:采用消毒剂和一些生物活水剂也是普遍应用的改善水质的方法,特别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或水源不很理想时采用。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好“消毒剂”仍然是石灰,既具有水质改良作用,又具一定的杀菌消毒功效,而且,价廉物美。每亩水深1米,施放1520公斤即有良好的效果。生石灰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池塘对象:一般精养鱼池,鱼类摄食生长旺盛,经常泼洒生石灰效果较好;新挖鱼池因无底淤,缓冲能力弱,有机物不足,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有限的有机物加剧分解,肥力进一步下降,更难培肥水质;对于水体pH值较低的池塘,要泼洒生石灰加以调节;水体pH值较高,钙离子过量的池塘,则不宜再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水中有效磷浓度降低,造成水体缺磷,影响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长。(2)注意使用剂量。用于改良水质或预防鱼病时,生石灰的用量为每亩水面每米水深 1315公斤,治疗鱼病时用量为1520公斤,但对于鲫鱼出血病的治疗,每亩水面每米水深要用2530公斤,因为用量少了反而会激活毒素加重病情。用药后要观察鱼的反应,以防剂量太大水质陡变造成死鱼。另外,对于淤泥较厚、水色较浓的池塘,要增加1020%的用量;对于水色较淡、浮游植物较少的瘦水,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量只能在10公斤以下。(3)注意泼洒时间。生石灰应现配现用,以防沉淀减效。全池泼洒以晴天下午3时之后为宜,因为上午水温不稳定,中午水温过高,水温升高会使药性增加。夏季水温在30以上时,对于池深不足1米的小塘,全池泼洒生石灰要慎重,若遇天气突变,很容易造成池水剧变死鱼。同样,闷热,雷阵雨天气不宜全池泼洒生石灰,否则会造成次日凌晨缺氧泛池现象的发生。(4)注意配伍禁忌。生石灰是碱性药物,不宜与酸性的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同时使用,否则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药效。生石灰不能与敌百虫同时使用,防止敌百虫遇碱水解生成敌敌畏增大毒性。生石灰不能与化肥同时使用,或与铵态氮肥同时使用,在pH值较高的情况下,总氨中非离子氨的比例增加,容易引起鱼类的氨中毒。生石灰若与磷肥同时使用,活性磷在pH值较高的含钙水中,很容易生成难溶羟基磷灰石,使磷肥起不到作用。生石灰若与以上药物、化肥连续使用,要有5天以上的间隔期。7、使用微生物制剂:采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是符合当今渔业发展方向的生物防治方法。微生物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等,常见主要有枯草芽抱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PBS)等菌株组成。微生物制剂作为一种生态调节剂,治理养殖水环境可以明显改善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迅速降解有机物,增加水中溶氧。降低NH3N和NO2N,还能为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的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繁殖,这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为池底底栖动物和养殖水产动物的呼吸,尤其是有机物的分解提高氧气,从而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防治疾病,促进水生动物迅速生长,同时无二次污染、成本低、收效大等优点。微生物制剂除了能预防水产疾病,作为饵料添加剂等使用外,还可用来净化养殖废水,因此它在水产业中应用前景广,潜力大,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光合细菌。光合细菌由于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如固氮、脱氢、固碳、硫化物、氧化等作用,它会把水体中的有毒物质作为基质加以利用,如它能将嫌气细菌所分解出来的氨态氮、亚硝酸吸收利用,同时也吸收二氧化碳及有毒的硫化氢等,促进有机物的循环,使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水质得到净化,从而使病原菌难以发展。另外,由于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时,不需要氧气,也不释放氧气,它是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耗氧因子,如前面提到的吸收利用有机物质或硫化氢等物质,从而使耗氧的厌氧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转为弱势,因而降低底质之生物需氧量,使氧化层增长,氧化单位亦可提高,起到间接增加氧气的作用,底质及水质因而被净化,这种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另外,使用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的池塘水体透明度要好于对照组,水体也由浑浊逐渐变得清澈,从而使光透入水的深度增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水层增大,产氧能力提高。因此施用光合细菌可以在大幅度减少换水的情况下保持溶解氧和水质,完全代替了增氧机,防止了浮头和泛塘。同时,在养殖水体中施用光合细菌还可以降低水体的COD,稳定水体的pH值等,达到多方面净化水质的目的。总之,使用光合细菌可以起到改善水质环境,减少换水次数,减轻养殖污染,降低养殖成本的作用。第八节池塘水体溶解氧的变化与管理Section 8 Water Dissolve Oxygenic Change and Manage in the Pond 一、池塘水体溶解氧的作用1、溶氧的作用在池塘的生态系统中,水中的溶解氧的多少是水质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正常施肥和投饵的情况下,水中的溶氧量不仅会直接影响鱼类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而且溶氧关系到好气性的细菌生长繁殖。在缺氧情况下,好气性细菌的繁殖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沉积在塘底的有机物(动植物尸体和残剩饵料等)为厌气性细菌所分解,生成大量危害鱼类的有毒物质和有机酸,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充足的溶氧量可以加速水中含氮物质的硝化作用,使对鱼类有害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转变成无害的硝酸态氮,为浮游植物所利用。促进池塘物质的良性循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国外有人曾对水中溶氧量与虹鳟鱼鱼体增重和饵料系数之间的关系作过研究 (详见表9)。 溶氧量与虹鳟鱼体增重和饵料系数之间的关系 (表9)水中溶氧量(毫克/升)鱼体增重饵料系数17.811.62.39.15.35.63.81.48.4结果表明,当水中溶氧量增加4.68倍时,鱼体增重提高了8.28倍,饵料系数只有原来的27%。2、鱼对溶氧的需求鱼类对氧的需求在不同的种类和同种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很大的差异。根据对溶解氧的需求量的大小淡水鱼类可以分为四个类群:需氧量极高的鱼类如鲑鳟鱼类,主要生活在急流、冷水环境中,水体中溶解氧要求在6.511mg/L(在3mg/L时就会出现窒息死亡);需氧量高的鱼类如白甲鱼和一些鮈属鱼类,水中溶解氧要求在57 mg/L,一般生活在江河流水环境中;需氧量较低的鱼类如四大家鱼,水体中溶解氧要求在44.5mg/L以上,一般生活在静水或流水中;需氧量低的鱼类如鲤鱼、鲫鱼和一些热带鱼,他们可以在0.51.0 mg/L溶解氧的水环境中存活。对于同种鱼类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溶解氧的需求量一般是鱼苗大于鱼种、鱼种大于成鱼。如四大家鱼的鱼苗的耗氧率为3.09mg(氧)/g(鱼体重)h、鱼种为0.330.64mg(氧)/g(鱼体重)/h、而2龄鱼为0.21mg(氧)/g(鱼体重)/h。3、鱼对缺氧的反应养殖鱼类对水体中缺氧的生理反应最先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再表现为向高溶解氧水域迁移或游到水面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浮头)、进一步缺氧则是鱼体窒息死亡。如鲢鱼在水体中溶解氧4mg/L时呼吸频率为80次/min,在2mg/L的呼吸频率为130次/min、在1mg/L时的呼吸频率为160次/min以上,在0.340.72mg/L时窒息死亡。非常值得重视的是,当养殖鱼类出现浮头时,鱼体实际上己经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了,而很多养殖户以养殖鱼类是否出现浮头作为缺氧与否的指标,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长期如此,鱼类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表现为饲料消耗率高、转化率低、鱼类生长缓慢。鱼类出现窒息死亡时水体的溶解氧含量称为鱼体的窒息点,窒息点的高低可以反映鱼类耐受低氧能力的大小。在养殖池塘中,一些野杂鱼如鯵条的窒息点最高、其次为鲢鳙鱼、再次为鲤鲫鱼,如几种养殖鱼类的窒息点分别为:鲢鱼0.720.37mg/L、鳙鱼0.680.34mg/L、草鱼0.510.3mg/L、鲤鱼0.340.3mg/L,鲫鱼0.130.11mg/L。因此,可以将野杂鱼出现浮头作为轻度缺氧,鲢鱼浮头作为中度缺氧,鳙鱼浮头作为重度缺氧、鲤鲫鱼浮头作为严重缺氧的定性判别指标。在野杂鱼出现浮头时就必须开动增氧机增氧、而当鲤鲫鱼出现浮头是就己经出现泛池、大量死鱼了。水体中溶解氧变化对鲤鱼的影响表现为:当水温24时,溶解氧5 mg/L 以下鲤鱼摄食量明显减少,4 mg/L减少13%,3 mg/L减少36%,2 mg/L减少54%,1 mg/L时停止进食,58mg/L时增加 17%。水中溶氧量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量和消化吸收率。一般认为,对青、草、鲢、鳙、鲤、鲫等摄食和生长最适宜溶氧量为每升55.5 mg/L或更高;溶氧量在3mg/L时上述家鱼均能安全生存;在2 mg/L下时,鱼就会呈现呼吸加快、能量消耗加大生长速率降低等现象,饵料系数也要增大;当溶氧量接近1mg/L时,将会产生浮头,停止摄食或窒息现象,溶氧在1mg/L以下时,将引起窒息死亡。总之,池塘水中溶氧量的高低是池塘水质的主要指标。改善水质必须紧紧抓往池塘溶氧这个根本问题。所以养鱼池塘水质调控的重要内涵就是改善水中的溶解氧条件。这就要根据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和影响溶解氧变化的各种因素,设法改善池塘氧气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水质良好,促进池鱼高产稳产。二、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来源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主要有:池塘换水;空气溶解氧;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这三种来源中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主要来源,其次为空气溶解的氧。有资料表明,在晴天无增氧的精养池塘中,水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占池塘一昼夜产生的氧气总量的90%,而空气溶解的氧仅占10%。在光照很好的白天,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常使上层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此时即使开动增氧机也不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体之中。此时开动增氧机的作用是使上下水层的溶解氧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淘宝客服务工合同范本
- 购房协议没写按揭合同
- 淘宝店合伙合同协议书
- 违法辞退赔偿协议合同
- 甲方支付税金合同范本
- 自家管道维修合同范本
- 线下买家交易合同范本
- 车辆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部门经理劳务合同范本
- 绝缘电缆出售合同协议
- 人教版七上《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教案
- 职工食堂服务(技术方案)
- 厂房租赁合同书格式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 育肥猪购销协议书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 水库清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项目计价结算付款情况统计表
- DL∕T 797-2012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