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第一章,第一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3计算机应用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1近代计算机发展史1.1.2现代计算机发展史1.1.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1.1.4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1.1.5计算机发展的趋势,目录(1),1.1.1近代计算机发展史,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筹。,公元600年左右,我国出现新的计算工具算盘。,17世纪欧洲出现计算尺和机械式计算机。,19世纪英国数学家巴贝齐(1792-1871)提出通用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想。被世人公认为是“计算机之父”。,20世纪由于电器元件的发展,出现了机电式计算机,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2现代计算机发展史,什么是计算机,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2现代计算机发展史,S=1!+2!+3!+20!S=0FORI=1TO20P=1FORJ=1TOIP=P*JNEXTJS=S+PNEXTI?S=,SRETURN,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2现代计算机发展史,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布尔(1824-1898)创立了布尔代数。,1937年英国数学家图灵(1912-1954)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机”的模型。,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2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体积:90立方米;重量:30吨;占地:170平方米;,耗电:140千瓦;,使用器件:188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1500个电容,6000个开关,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500次乘法/秒,100次除法/秒.,存储容量:存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2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体积:90立方米;重量:30吨;占地:170平方米;耗电:140千瓦;使用器件:188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1500个电容,6000个开关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500次乘法/秒,100次除法/秒.存储容量:存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2现代计算机发展史,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设计思想:由美籍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首先提出。在计算机内存储程序的概念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的基本思想。用二进制表示计算机内的数据。,1.1.2现代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4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5计算机发展的趋势,目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指发展高速、大存储量和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以满足尖端科学的需要。,巨型化:,发展小、巧、轻、价格低、功能强的微型计算机,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多媒体技术。,微型化:,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网络化是将各种资源连接在一起,被全体公民所共享。,网络化:,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1.1.5计算机发展的趋势,目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使计算机具备人的某些智能如听、说、识别文字、图形和物体,并具备一定的学习和推理能力等,智能化:,使计算机能更有效地处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人们更自然、有效地使用信息。,多媒体化:,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程序存储和控制”原理表现在“集中顺序控制”方面的串行机制,这已成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性能的瓶颈。限制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发展高速度持续下去。研制基于新理论(非冯诺依曼理论)的计算机成为计算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非冯诺依曼理论:,1.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小结,人类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发明了各种计算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计算工具也在不断地发展。从最早的算盘,计算尺、机械式计算机直到1946年2月ENIAC的问世,开辟了电子计算机科学的新纪元。,更上一层楼,计算机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向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飞速渗透、扩展:用于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实力的巨型化便于普及的微型化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的网络化图声文并存的多媒体化可帮助人类完成更多危险、复杂的工作的智能化计算机。,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小结,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2.1信息化社会1.2.2计算机文化,目录(2),1.2.1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新的生产力,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信息化就是全面发展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效率和创造能力,使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2.1信息化社会,信息和数据,数据:是由一组物理或符号组成,含有某种或某些信息的序列。,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人类社会实践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决策影响的数据。,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信息和数据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数据是信息的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所表达的含义。数据是具体的物理形式,信息是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1.2.1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获得、传输、处理、控制和综合应用的技术,是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信息技术核心:,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2.1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2.1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是构成世界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之一。,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使用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历经信息技术革命,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2.1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工厂自动化技术:过程控制、生产管理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事务型、管理型、决策型办公自动化系统,家庭自动化技术:家庭信息系统、家庭生活系统,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2.1信息化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意义信息技术使全球信息共享成为现实。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引发了“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生活乐趣,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工业社会那种极端的社会化生活,逐步演变为信息社会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个性化生活。,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2.2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文化主要包括内容,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够了解计算机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1.2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文化是指一个人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1.3计算机应用,1.3计算机应用,1.3.1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1.3.2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三种模式,目录(3),1.3.1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教学计算机模拟,1.3计算机应用,1.3.2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三种模式,主机模式,计算模式的发展,客户/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1.3计算机应用,1.3.2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三种模式,单主机模式:大型机被当作主机,许多终端用户共享主机的CPU资源和数据存储资源,客户/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提出请求,提供服务,产生请求有效接受数据用户交互显示控制,处理多个请求执行相关服务程序管理连接提供安全性,完整性及并发控制,1.3计算机应用,1.3.2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三种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B/S模式最主要的优点是客户端软件的易用性,有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第一阶段:(1997年以前)为静态Web技术阶段第二阶段:(19971998)为动态Web访问技术第三阶段:除上一阶段的应用外,还具备电子商务、协同工作和事务处理。新一代的B/S模式:将与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具有实时性、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的协同事物处理功能和浏览三维动画、超媒体技术的功能。,1.3计算机应用,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1信息素养1.4.2知识产权1.4.3增强信息素质,培养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目录(4),1.4.1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定义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概念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已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1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内涵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8年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为: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够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够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更好,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1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内涵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8年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为:能够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够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1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内容,信息能力信息挑选与获取能力信息免疫与批判能力信息处理与保存能力创造性的信息应用能力,信息意识:信息第一意识信息抢先意识信息忧患意识再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信息品质较高的情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益事业的精神,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即知识财产权、知识所有权,又被称为“精神产权”、“智力成果权”。它是指人们对一定的知识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的范围十分广泛,对于广义的知识产权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给出了八类规定,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2知识产权,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1978我国基本确定了符合中国国情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制订了多部相关法律,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现实。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2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软件是脑力劳动的创造性产物,是一种商品。软件盗版的严重危害。中国颁布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软件和其他的著作一样,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提高全体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用法律手段维护软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4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1.4.2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软件知识产权内容。软件的著作权软件中包含的专利权和营业秘密所有权软件商标专用权,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于1991年6月颁布于1991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共分为5章40条,1.4.3增强信息素质,培养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素养,具备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计算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管理-非宅腾退工作流程 SOP
- 2025年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德语写作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山区道路施工方案
- CN120110800B 一种基于分布式零知识证明的匿名数据合规性检查方法 (暨南大学)
- CN120107759B 一种视觉识别算法容器动态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千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CN120103506A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半煤岩巷道围岩松动圈动态探测装置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 CN114091062B 职业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任丘市麻家坞学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金属丝绳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前景预判报告
-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煤矿防治水课件教学
- 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
- 海门市小升初历年数学试卷
- 2025-2030中国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痔疮病人护理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5G毫米波设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现代教育技术说课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