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组织》练习册及答案.doc_第1页
《行车组织》练习册及答案.doc_第2页
《行车组织》练习册及答案.doc_第3页
《行车组织》练习册及答案.doc_第4页
《行车组织》练习册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行车组织练习册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 调车工作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除列车运行外,为编组、解体列车或摘挂取送车辆等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的调动,都属于调车工作。2、 调车钩通常是指机车连挂或摘解一组车辆的作业,它是衡量调车工作量的一种基本单位。3、 调车程是指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二、填空题1、技术计划规定了机车车辆运用的( 数量指标计划)和(质量指标计划),是机车车辆的保证计划。2、主要规定(车站技术设备)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组织,(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制度);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等。3、 车站办理的作业主要包括(接车)、(调车)、(发车)。4、 车站按其主要用途和设备的不同,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5、 车站按其主要用途和设备的不同,从技术作业性质上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6、 任何一种调车工作都是由若干(调车钩)或若干(调车程)这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7、 查定调车作业时间标准通常采用(写实法)、(分析法)两种方法。8、 调车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单一指挥)。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调度员)统一领导。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运输计划是组织铁路货物运输工作的基础。 ( )2、列车运行图实质上就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 ( )1、 车站是指设有一定数量配线的分界点。 ( )2、 客运站和编组站统称技术站。 ( )3、 铁路线以技术站划分为区段。 ( )4、 一次货物作业车是指不装货的货车。 ( )四、简答题1、 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那些主要特点? 教材p1(1)(5)。2、 用图表示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教材p1右下。3、 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哪几种类型? 教材p10(1)(6)。五、综合题1、 画图说明旅客运输生产过程? (1) 上车生产过程:售票承运行李候车检票上车。(2) 下车生产过程:列车到达下车验票出站支付行李。2、画图说明货物运输生产过程?教材p1右下。第二讲 牵出线调车作业一、名词解释(参考教材)1、 推送调车法(参考教材P14) 是指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调动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2、 溜放调车法(参考教材P14)是指使用机车推送车列到达一定速度后摘钩制动,使摘解的车组借助获得的动能溜放到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3、单组溜放(参考教材P14)机车推送车列每加减速一次,只溜放一个车组,而且在溜放出一个车组之后即制动停车,然后向牵出线回拉,等待下一个车组进入股道开通后再溜放的调车方法。4、连续溜放(参考教材P14) 机车不是溜放一个车组后即回拉或停轮要道,而是不改变运行方向地连续加减速,连续溜出几个车组之后,才向牵出线回拉一次的调车方法。5、多组溜放(参考教材P14)机车推动车列加减速一次不是溜出一个车组,而是同时溜出几个车组的溜放调车方法,称为多组溜放法。二、填空题1、 牵出线调车属于(平面调车)范畴,通常的作业方法有(推送法)和(溜放法)。2、 采用溜放调车法时,溜放出的车组由制动员使用(手闸)或(铁鞋)进行制动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除(列车运行)外,为编组、解体列车或为摘挂、取送车辆等需要,(机车车辆)的调动,都属于调车工作。通常调车工作系利用(机车)为动力,在(车站)范围内进行。13、调车工作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解体调车)、(编组调车)、(取送调车)、(摘挂调车)和(其它调车)。14、调车工作必须遵守(技规)、(站细)及其他有关规定,建立和健全各项必要工作制度。调车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单一指挥)。 15、 任何一种调车作业都是由若干(调车钩)或(调车程)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16、调车钩通常是指(机车连挂)或(摘解一组车辆)的作业,它是用以衡量(调车工作)的一种基本单位。17、调车程是指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6)种类型。18、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加速制动型)、(加速惰行型)、(加速惰行制动型)(加速定速制动型)、(加速定速惰行型)、(加速定速惰行制动型)等6种类型。19、按照调车机车工作性质的不同,调车时间还可分为三类:(生产时间)、(辅助生产时间)、(非生产时间)。20、牵出线调车常用的作业方法有( 推送法 )和( 溜放法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 短距离调车通常采用加速一定速一制动型用于溜放法调车。 ( )2、 加速一制动型和加速一惰行型多用于推送法调车。 ( )四、简答题1、 哪些车站禁止溜放调车?没有调车组的中间站。2、 推送法与溜放法调车的主要区别?教材p14p16。3、 哪些线路禁止溜放调车?(1) 禁止溜放作业的车站和地点;(2) 禁止溜放作业的线路;(3) 禁止溜放作业的车辆;(4) 禁止溜放作业的项目。4、 哪些车辆禁止溜放调车?调移的客车或调动装载爆炸品、剧毒品、压缩气体的车辆。第三讲 驼峰调车设备和驼峰工作方案一、名词解释 1、 驼峰 是利用车辆本身所受的重力并辅以机车的推力进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2、 单推单溜 是指在只配备一台驼峰机车且改编工作量不大的编组站上采用的驼峰作业方案。3、 双推单溜 是指在具有两条推送线、配备两台或两台以上机车和改编作业量较大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驼峰作业方案。4、双推双溜是指在具有两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配备两台或两台以上机车工作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驼峰作业方案。二、填空题1、 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三部分组成。2、 驼峰按其线路配置和技术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3、在非驼峰调车场内,两端牵出 线分工一般可有(一端解体、一端编组)、(两端均衡作业)、(一端为主、一端为辅)。4、驼峰是利用(车辆本身)的重力并辅以(机车的推力)进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5、与牵出线调车比较,驼峰调车具有如下特点(调车动力不同)(提钩地点不同)(调速方式不同)。6、在调车场通常采用三种制式的调速工具(点式控制)、(连续式控制)、(点连式控制)。7、单推单溜:是指在(只配备一台驼峰机车)且改编工作量不大的(编组站)上采用的驼峰作业方案8、双推单溜:是指在(有两条推送线)、配备(两台以上机车)和改编作业量较大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驼峰作业方案。9、双推双溜:是指在(具有两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配备(两台以上机车工作)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作业方案。10、驼峰作业方案评价指标有:(分解一个车列平均占用驼峰的时间:t占)(驼峰解体能力:n 峰)(驼峰负荷p)(驼峰解体一车的费用c峰)。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推送部分的坡度是为了形成驼峰的高度和车钩压缩的状态。()2、溜放部分的坡度是为了提高车组的溜行速度和造成车组间的必要安全间隔。()3、峰顶平台起到缓和两个不同坡段的连接,防止车钩折损的作用。()4、驼峰调车与牵出线调车的区别在于:调车机车,提钩时的速度不同等。() 5、调车场常采用的点式调速工具是:调车场各股道的固定地点设置减速器。()6、调车场常采用的连续式调速工具是:调车场各股道的连续布置减速顶、加减速顶等。()7、调车场常采用的点连式调速工具是:调车场各股道的前半部分设减速器,后半部分设连续式调速工具。()8、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向排列,驼峰机车解体车列的过程是: 机车去到达场入口端连挂车列。将车列推上峰顶。经由峰顶分解车列。()9、到达场与调车场横向并列,驼峰机车解体车列的过程是:机车去到达场入口端连挂车列。将车列推上峰顶。经由峰顶分解车列。()四、简答题1、 驼峰作业方案评价指数有哪些?(1).分解一个车列平均占用驼峰的时间:t占;(2).驼峰解体能力:n 峰;(3).驼峰负荷p;(4).驼峰解体一车的费用c峰。2、 双推单溜和双推双溜作业有哪些特点?双推单溜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虽然只有一台机车在峰顶分解车列,但另一机车却可与其平行地完成其他作业程序。双推双溜的特点:将调车场连同到达场按纵向划分两个作业区,每区自成一个独立的调车系统,各自配备12台机车工作,两个作业区的机车可以平行推送车列上峰分解,从而可以大大缩短分解每一车列占用驼峰的平均时间,提高驼峰改编能力。 五、综合题1、 画图说明单推单溜的作业特点?教材p192、画图说明双推双溜的作业特点?教材p20第四讲 调车作业计划一、名词解释(参考教材P21)1、 调车作业计划 是规定车列如何解体、编组、取送、甩挂等作业的具体行动计划,调车工作应根据调车作业计划进行。2、 解体调车 将到达的列车或车组,按车辆去向、目的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3、 编组调车 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车车列或取回车辆。4、 下落列 在编组摘挂时,为了调转顺序,就需要把待编车列中反顺序车组分解到不同线路上,这样的过程反映在调车表上,即下落列。5、 对口 按车组顺序编组、摘挂列车的过程。6、 车组的排列顺序二、填空题1、 在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取送车)作业是最重要的环节。2、 只有及时(送车),才能及时完成货物装卸作业;只有及时(取车),货车才能及时编入列车正点出发。3、 (车辆取送工作组织)对于货运工作效率也有很大影响。4、 (取送车作业)根据车站货物作业地点的分布和装卸作业量大小等情况,可以配备专用的取送车调车机车,或由(解编调车)机车兼任。5、 当有两台以上调车机车担任取送作业时,应划分每台机车的(服务区域)。相应地在(调车场)内应为到达每一作业区的车辆划出专门的(固定线路)。6、为减少重复分解作业,应在解体的同时尽可能地(为送车挑选好)车组。在取车和收集车组的同时尽可能地(使车列中的车组连挂顺序)符合(列车编组)的要求。7、 (装卸车货位)的安排也要为方便取送和简化编组作业创造条件。8、 在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中,(待送)、( 待装)、( 待卸) 等非生产时间占有很大比重。9、为缩短非生产停留时间,必须加强铁路与(厂、矿、港、林)及其它交通部门的协作,组织好路内(各部门)的联合劳动,改进(货物作业车)的作业组织,避免(技术作业环节)之间出现脱节现象。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 在表格调车法中横格称为“列”表示每条线路。 ( )2、 在表格调车法中竖格称为“行,表示车组在调车表中相互位置。 ( )3、 在表格调车法中行与列的交点,表示车组分解到的位置。 ( )四、简答题1、 选择开口位置的方法一般有哪些?教材p2122(1)(3)(4)车列中装有危险品车辆时,在危险品车辆前开口。2、 下落表的组成?待解车组、下落列、解编线。3、 下落的要求有哪些?教材p2123五、综合题1、编制调车作业计划 (选作) 列线472563412753一12二23三34四455五67六7 原车列停留 10 道 利用7,8,9道作业 将车列编成87654321顺序转往到发线4道。调车机车在右侧作业要求: 按调车表下落、合并, 写出调车作业计划。10+12 9-1 10-1 10+57-1 8-2 7-1 9+28-1 7-1 8-1 7+49-1 8-1 10-1 df4+128-1 10-1 7-110-1 8+5 8+62、编制调车作业计划 列线472563412753一12二233三445四567五7 原车列停留 12 道 利用7,8,9道作业 将车列编成87654321顺序转往到发线5道。调车机车在左侧作业要求: 按调车表下落、合并, 写出调车作业计划。10+11 8-2 8+4 10+39-1 9-1 7-2 7+48-2 7-1 9-2 df5+127-1 8-1 8+110-1 10-1 9+4第五讲 技术站工作组织一、名词解释(参考教材P40)1、 有调中转车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技术站经过一系列改编作业后,再随自编始发列车或另一列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 2、 货物作业车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需要在车站进行货物作业的货车。3、 无调中转车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4、 货车的集结过程 在技术站上为编组某一到达站的出发车列,由于在重量或长度上有一定要求,因而使陆续进入调车场的货车有先到等待后到,凑集满重或满长的过程。5、 车列集结时间 从组成某一到达出发车列的第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之时起,至组成该车列最后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之时止,为车列的集结过程。该过程的延续时间称为车列集结时间。6、 T集P557、t 集 p55 8、车流强度p55二、填空题1、中间站:设在(铁路区段内的车站 )。2、区段站:设在( 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的分界处。3、编组站:设在有(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几条铁路线)的交叉点。4、中间站办理的技术作业包括(列车接发)、(会让作业)和(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等。(参考教材P5)5、技术站办理的技术作业,取决于(列车)和(车流)的种类。(参考教材P5)6、无改编中转列车是在技术站不进行(改编作业),而只在到发场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继续运行)的列车。(参考教材P40)7、部分改编中转列车是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参考教材P40) 8、到达解体列车是在(该技术站进行)解体的列车。(参考教材P41)9、自编始发列车是由(该技术站编成)的列车。(参考教材P41)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所有各项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 )编组一个到达站出发车列全天消耗的货车集结车小时T集,决定于货车集结参数C和车列的编成辆数m ,而与该去向全天的车流量N有关。 ( )2、从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角度来考虑,合理取送车次数X取送应保证与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及取送车调车作业有关的运营支出有最小值。 ( )3、对非直达车流优先取送每车平均消耗机车时分最大地点的车辆最为合理。 ( ) 4、对直达列车多点装卸时,最合理送车顺序应保证T直达作业具有最小值。 ( )5、无调中转车是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车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6、有调中转车是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车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再随自编始发列车或另一部分中转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7、本站货物作业车是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需在车站进行货物作业的货车。()四、简答题1、 在接发列车时需办理的作业有哪些?(1) 办理区间闭塞(2) 准备接车或发车进路(3) 开放和关闭进站信号或出站信号(4) 接、交行车凭证(5) 迎送列车及指示发车2、 加速摘挂列车技术作业的方法有哪些?P364、 在中间站上可使用的机车有哪些?P385、 技术站日常运输生产中压缩货车集结时间的主要措施?(1) 组织货车按去向按阶段配合到达(2) 组织车站自装重车或自卸空车并及时取送扩大最后车组,提前结束车列集结过程(3) 组织开行超重列车将同去向的货车挂完造成集结中断6、 技术站办理的货车种类有哪些?(1) 无调中转车(2) 有调中转车(3) 货物作业车(本站作业车)7、 技术站办理的列车种类有哪些?(1) 无改编中转列车(2)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3) 改编中转列车(自编始发列车和到达解体列车)五、综合题1、 甲 3000T 乙 3500T 丙1000130001. 10001次列车在三个车站主要进行何种调车作业 ?. 两个列车在乙站属于何种列车 ?. 两个列车中的货车在乙站属于何种货车?车 站 车 次甲 站乙 站丙 站10001调车:编组调车:摘挂调车:解体列车:部分改编货车:无调中转30001列车:到达解体货车:作业车有调中转3、 有调中转车技术作业过程?到、解、集、编、发3、一次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1) 到达作业(2) 解体(3) 送车(4) 装车或卸车(5) 取车(6) 集结(7) 编组(8) 出发作业第六讲 最佳取送车顺序一、名词解释(参考教材P60)1、直达车流 2、非直达车流 3、t 中断在取送顺序中各货物作业地点所要求的中断时间的最大值。4、t 取送 包括在调车场挑选应送车组向货物作业地点送车,在货物作业地点调移车辆和对货位,取回已装好或卸空的车辆以及在调车场分解取回的车组等调车作业所需的时间。二、填空题1、对于规定了取送车次数的货物作业地点应按( 固定时刻表 )取送。 2、鲜活、易腐、急运物资应( 优先 )取送。3、对班计划中指定了挂运车次的( 重点车组 ),应联系列车到发时刻、 等作业环节所需时间,妥善安排,( 及时取送 )。4、当几个货物作业地点由( 同一台调车机车 )服务时,应根据( 车流的性质 )确定合理的(取送车 )顺序。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对于规定了取送车次数的货物作业地点应按固定时刻表取送。()2、鲜活、易腐、急运物资应优先取送。()3、对班计划中指定了挂运车次的重点车组,应联系列车到发时刻、考虑到、解、编、发、取送、装卸等作业环节所需时间,妥善安排,及时取送。()4、当几个货物作业地点由同一台调车机车服务时,应根据车流性质确定合理的取送车顺序。()5、非直达车流应优先取送平均每车消耗车分钟最小地点的车辆最为合理。()6、非直达车流应按每车平均消耗机车分钟数递增的顺序安排取车。()7、非直达车流的作业特点是车流成批或零星到达,装卸地点分散。()8、非直达车流的作业特点是货物作业完了后,除个别大组车有时指定车次挂运外,多随最近车次挂出, 带有很大随机性。()四、简答题1、 非直达车流的合理取送顺序的要求? P602、 直达列车多点装卸时的最佳送车顺序要求?P60五、综合题1、计算直达车流取送方案 编号 取送时间 货物作业时间 1 20 70 2 30 100 3 40 120 4 15 90 计算取送车顺序: 送车顺序 取车顺序 送车顺序 取车顺序 3 2 4 1 3 2 1 4 105 65 35 20 0 40 70 9015 35 55 50 15 - - - 2、计算直达车流取送方案 编号 取送时间 货物作业时间 1 20 70 2 30 75 3 40 100 4 15 120 计算下面两个案: 送车顺序 取车顺序 送车顺序 取车顺序 4 3 2 1 3 4 2 1 4 1 2 3 1 2 4 3105 90 50 20 0 40 55 85 105 90 70 40 0 20 50 6515 10 25 50 10 - - - 15 - - 60 - - - -3、计算直达车流取送方案 编号 取送时间 货物作业时间 1 20 70 2 30 100 3 40 120 计算下面两个案: 送车顺序 取车顺序 送车顺序 取车顺序 3 2 1 3 2 1 3 1 2 1 3 2 90 50 20 0 40 70 90 50 30 0 20 60 30 50 50 30 10 - 30 20 70 20 10 10 第七讲 车站作业计划一、名词解释(参考教材P83)1、车站作业计划 (参考教材P83) 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2、班计划 (参考教材P83) 3、阶段计划(参考教材P89)4、车流接续时间 (参考教材P84) 5、中时 (参考教材P85) 6、停时(参考教材P85)7、车辆总停留车小时(参考教材P85) 8、一次作业车(参考教材P41)9、双重作业车 (参考教材P41) 10 、正点率(参考教材P98)二、填空题1、车站作业计划包括( 班计划 )、( 阶段计划 )和( 调车作业计划 )。2、班计划的内容:( 列车到达计划 )( 列车出发计划 )( 班工作指标 )( 装卸车和排空计划 )( 重点任务和上级指示 )。 3、列车到达计划:调度所作为( 任务 )下达,将到达本站的车次、时分、编组内容( 去向别重 )车数、( 车种别空 )车数、( 到达车站重 )车数直接填记在班计划有关栏内。 4、列车出发计划:出发列车的( 车次和时分 )是调度所作为任务下达的,编制班计划主要确定出发列车的(具体编组内容 )和( 车流来源 )。5、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有在(调车场集结 )的车辆、在(货场专用线和站修所待取的 )车辆、在(到达场待解 )的车辆、(在计划期间内陆续到达 )的车辆和(陆续装卸完毕 )的车辆。6、车流接续时间:各种车辆从其( 参加集结时起 )时起,至由(车站发出 )时止,需要一个间隔时间,该( 间隔时间 )称为车流接续时间。7、货车停留时间指标计划:( 无调中转车 )停留时间、( 有调 中转车 )停留时间、( 中转车平均 )停留时间、货物作业车( 一次货物作业平均 )停留时间。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在车站工作分析中对“中时”应着重分析待解时间延长的原因。 ( )2、在车站工作分析中对“停时”应着重分析待取、待送、待调移、解体、待装卸等非生产时间生产增长的原因。 ( )3、列车到达计划:各方向到达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及编组内容。( )4、列车出发计划:主要确定每一出发列车的具体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等。( )5、装卸车和排空计划:本班应完成的装车数、卸车数、按方向和分车种的排空车数,以及取送调车的轮廓安排等。( )6、班工作指标主要有:停时;中时。( )7、停时是一次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 ( )8、中时是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 )四、简答题1、 车站作业计划的内容 ?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2、 车站作业计划的种类? P833、 班计划的意义?P834、 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 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有在调车场集结的车辆、在货场专用线和站修所待取的 车辆、在到达场待解的车辆在计划期间内陆续到达的车辆和陆续装卸完毕的车辆。五、综合题1、 编制乙站班计划中的列车出发计划(18:0024:00) 资料:(1)各项时间标准、到达、解体、编组、出发和取送作业各为30分,装、卸车作业各为60分。(2)计划装车: 甲10(3) 18:00结存车调车场 丙45 乙丙10 甲10货 场 丙5 甲5 (货场10车待取)(4) 列车到达计划31001 18:30 丙30 乙丙10 乙1031003 20:00 丙45 乙丙530002 21:30 甲25 乙甲2531005 23:00 丙30 乙丙15 乙5要求: 确定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列车出发计划 50 40001次可不满轴编组内容 车流来源30001 19:30 丙 站存50(调车场45货场5)30003 22:00 丙 31001/30 31003/2040001 22:30 乙丙 站存10(调车场) 31001/10 31003/531002 24:00 甲 站存15(货场5调车场10) 本站作业车10(计划装车) 30002/25第八讲 阶段计划一、名词解释1、技术作业图表(参考教材P89) 2、车站调度指挥(参考教材P92) 3、超轴(参考教材P92)4、单机挂车(参考教材P92) 5、补轴 (参考教材P92) 6、预确报工作(参考教材P92)二、填空题1、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在其开始编组前能解体的(待解车列 )和能取回(待取车辆 )中选择。(参考教材P84)2、调车机车运用计划用于合理(安排每台调车机车 )在本阶段必须完成的(调车工作 )以及这些调车工作的时间,它是(车站阶段计划 )中的关键内容。(参考教材P91)3、到发线运用计划主要任务是(规定本阶段内所有到发列车占用到发场线路的计划 ),空闲时,可协助牵出线机车进行(编组作业 )。(参考教材P92)4、驼峰机车解体车列的顺序要适应牵出线机车(编组车列 )的需要。(参考教材P91)5、车站调度人员主要通过编制(阶段计划 )进行调度指挥。(参考教材P89)6、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例如车流到站和数量,(列车到达时刻 ),(机车供应 )情况 发生变化时, 车站调度人员应及时采取必要的(调度调整 )措施。 (参考教材P83)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不能从在其开始编组前能解体的待解车列和能取回车辆中选择。()2、调车机车运用计划用于合理安排每台调车机车在本阶段必须完成的揭发列车工作以及这些调车工作的时间。()3、到发线运用计划主要任务是解体车列,空闲时,可协助牵出线机车进行车列编组。()4、驼峰机车解体车列的顺序要适应牵出线机车编组车列的需要。()5、调车机车运用计是车站阶段计划中的关键内容。()四、简答题1、 阶段计划的内容?P892、 阶段计划的编制依据?P89五、综合题按上讲综合题绘制技术作业图表(可以附页)见p86p87第九讲 车站工作统计一、名词解释1、运用车 p942、非运用车 p943、现在车p944、货车停留时间 p955、装卸车统计 p936、重车p947、空车 p948、 入线前停留时间 p959、站线停留时间p9510、专用线作业停留时间 p9511、号码制统计p9712、非号码制统计p97二、填空题1、车站工作统计主要有(装卸车统计 )、(现在车统计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统计四项。2、货车停留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货物作业停留时间 )和(中转停留时间 )。3、目前统计各种货车停留时间的方法由(号码制 )和(非号码制 )两种方法。4、车站工作分析有(日常分析 )、(定期分析 )、(专题分析 )三种。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车站运用车保有量过小,说明车站工作情况不好,严重时可能要造成车站堵塞。() 2、凡由铁路车站承运并填制货票以运用车运送货物的装车,均按装车数统计。()3、凡填制货票以运用车运送到达铁路车站的卸车,均按卸车数统计。()4、现在车资料是编制作业计划的一项重要资料。()5、车站调度员应随时掌握车站的现在车数及其停留地点,其中重车应分去向,空车应分车种。()6、调车区长应掌握本调车区范围内各股道的现在车资料。()四、简答题1、 号码制统计的原理?P973、 非号码制统计的原理?P974、 号码制与非号码制的区别?P97p985、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的内容?P96(1)(4)6、 现在车统计的内容?P947、 运用车统计的区别?P94五、综合题第十讲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名词解释1、装车地直达运输 在装车地区,由一个或几个装车站以自装货车直接组成直达列车的车流组成方式2、直达列车方案 p1253、分组列车 有两个及其以上到达站的车辆组成,且按到达站选编成组的列车4、单组列车 由同一到达站的车辆组成,列车内的车辆可以混编,也可以按某些特定要求选编成组5、始发直达列车 p1086、阶梯直达列车p1087、直通列车 p1088、区段列车 p1089、小运转列车p10810、摘挂列车p108二、填空题1、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 )编组计划和(技术站列车 )编组计划两大类。2、 按运输性质和用途划分,货物列车应分为(快运货物列车 )、(定期运行的货物列车 ) 具有特定用途或特殊意义的货物列车。3、 现行车流径路通常分为(车流最短径路 )、( 车流特定径路 )、( 车流迂回径路 )三种。4、货物列车的编成辆数主要取决于列车运行图所规定的( 列车重量 )、( 长度标准 )并与各吨位车种的比例、( 货物的构成 )等有密切的关系。5、集结参数的近似值,通常区段站为( 8-10 ),编组站为( 10-11 )。6、分组列车一般可分为(不固定车组重量)和(固定车组重量)两大类。7、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检查的重点内容有两点,一是(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是否符合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二是(各技术站的作业负担)是否合理。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车流最短径路是指铁路网上两个车站之间拥有最短里程,或最短运输时间的径路。( )2、最短径路作为基本部分,特定径路作为补充部分构成车流输送的正常径路。( )3、迂回径路属正常径路。 ( )四、简答题1、 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的意义?P124p1252、 组织直达列车应具备哪些条件? P122五、综合题一、确定货物列车种类 - 1. 始发直达 列车1 2. 直通 列车2 3. 基地直达 列车3 4 4. 区段 列车5 5. 摘挂 列车第十一讲 单组列车编组计划- 1一、名词解释1、列车平均编成辆数 P111 m2、车辆集结参数 P112 c3、技术站节省时间P112 t节4、改编作业能力 P114 N改5、t 无 P966、改编车数N改7、改编车小时数N改 t节二、填空题1、 在技术站编组某一到达站的列车时,其所需车流主要是随(到达解体列车)或车组从(后方站)陆续到达的。2、 为了编组某一到达站的列车,必须将(该去向)的车流划分出来单独集结,等(满重或满长)后才能编组。3、方向上每一编组方案的车小时消耗,包括以下两部分:(直达列车)的集结车小时总消耗;(直达列车)的改编作业车小时总消耗。4、每编组一个到达站列车,就产生一个到达站列车的(集结车小时)消耗,这是技术站(直达列车)或直通列车不利的一面。5、编组直达或直通列经过(技术站)时无需进行改编作业,可得到(无改编通过车小时)的车小时节省 。 6、如果车流无改编通过沿途各技术站所得(车小时节省),大于(车流)在列车编成站所产生的(车小时节省),就可认为该支车流具备了(开行直达列车)的基本条件。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方向上的一个编组方案是某方向上的一种组合形式称为方向上的一个编组方案。() 2、技术站的一个编组方案:任一技术站上所有车流元素的一种组合方式,称为该技术站的一个编组方案。()3、 各技术站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将产生的集结车小时消耗。()4、未被包含在直达列车到达站的远程车流将产生改编作业车小时消耗。()5、全部列车编组方案中,有一部分编组方案是显然不利方案。该方案存在于不相邻车流合并的编组方案中。()四、简答题1、 绝对计算法的原理? (选作)参考P1332、 绝对计算法表格的内容?(选作)参考P133第十二讲 单组列车编组计划-2一、名词解释1、必要条件 P1392、充分条件 P1393、绝对条件P1394、N直 直达车流5、t 超节 P1396、N远P139 单支的远程车流强度7、切割 P141 8、分流 P1419、移站P141二、填空题1、确定某支车流是否应划为单独的直达编组到站的必要条件是(P139公式2-4-4);充分条件是(P139公式2-4-5);绝对条件是(P140公式Nt最小节cm)。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必要条件即车流划为单独编组到达站的基本条件。()2、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对较短直达列车到达站的充分条件,是其在超行区段获得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3、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绝对条件,是其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该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4、满足了绝对条件的远程车流应当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而不与任何其它较短的直达车流合并。()5、绝对条件是确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相对的。()四、简答题1、 表格计算法的原理?P1402、 表格计算法的主要步骤?P141五、综合题用表格计算法计算编组方案 12345 CM 600 600 500 t节 3 2 4 参考P142第十三讲 最优方案的选择一、名词解释1、初始方案 :按必要条件,绝对条件检查各支车流得到的方案,即初始方案。2、最优方案 :无更有利的可行方案,且各站改编能力均满足改编作业车数的要求,该方案为最优方案。二、填空题1、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检查的重点内容有两点,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