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29诗词五首教案语文.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9诗词五首教案语文.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9诗词五首教案语文.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9诗词五首教案语文.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9诗词五首教案语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 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进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2.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其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背诵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熟读诗歌并试着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的陶醉于诗中形象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步 1入诗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 二、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初读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中作者在四川听到官军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蓟北 时的喜悦心情。 (2)介绍背景。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 诗句。 2.品读鉴赏 (1)用两个字概括诗人的感情。(欣喜) (2)首联中表现的诗人的情感到底是喜还是悲? 明确:诗人是悲喜交加。他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生活极为艰辛,忽然听到了官军已经收复河北东北地区,能不惊喜吗?“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 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洒满了衣裳,这泪里既有听闻官军胜利的喜悦, 又有对自已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3)颔联、颈联如何表现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波动? 明确:“愁何在”,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喜欲狂”,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而诗人自己更是一扫积郁,豪放地饮酒歌唱,想象着春天里与妻子儿女为伴还乡的日子。 这些细节,把作者全家听到这一消息后的激动与欣喜表现得淋漓尽致。 (4)尾联中把四个地名用“从”“穿”“下”“向”四个词串在一起有何作用? 明确:把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间即至,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 3.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学习滁州西涧 1.初读感知 2 (1)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由朗读。 (2)介绍作者。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 诗句。 2品读鉴赏 (1)这首诗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恬淡幽静。 (2)诗中有没有更深刻的寄寓?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从“独怜”句可以看出作者对那些无声无息者抱有一丝同情;从“春潮”“野渡”句可以看出作者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 3背诵滁州西涧 四、学习约客 1初读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由朗读。 (2)介绍作者。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 诗句。 2品读鉴赏 (1)前两句写景,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在这样难耐的时刻,多么希望有一二知己相伴啊!然而“有约不来过夜半”,长时间的等待,等得心烦,只好“闲敲棋子”,敲的力量一大也就震“落”了“灯花”。 (2)结合诗歌后两句,发挥想象,在头脑中构建当时诗人的形象。 (提示:从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情等方面展开想象。) 3背诵约客 3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抽查背诵 二、学习如梦令 1.介绍作者李清照 2.初读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由朗读。 (2)介绍作者。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 诗句。 3品读鉴赏 (1)本词虽短短几行,却也记叙了一件完整的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词人在昨晚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到了今晨一夜浓睡后仍未消尽酒 意。她揉揉惺忪的双眼,问她的侍女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当待女回答她“海 棠依旧”时,她却道:“应是绿肥红瘦”。 (2)请同学运用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写“雨疏风骤”与“绿肥红 瘦”的景象。(要示:至少运用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3)有人认为本词是一首“惜花词”,传送出词人寂寞的心情和淡淡的幽思。也有人认为本词表现了词人的活泼好逗的性格。你认为呢?为什么? 明确: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4.背诵如梦令 三、学习菩萨蛮 1初读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由朗读。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 诗句。 4 5 2简单解题 3品读鉴赏 (1)诗中上片“行人泪”“可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2)上片刚说“可怜无数山”,下片却又说“青山遮不住”,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这是下片紧承上片,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 (3)本词最后一句如何把“愁“与“鹧鸪”联系在一起?这里的鹧鸪有何 喻意? 明确:“愁”是愁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 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4.背诵菩萨蛮 四、全文总结 诗词五首各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杜甫的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