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表格式教案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表格式教案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表格式教案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表格式教案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表格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表格式教案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m 教学内容:第 35页例题,第 35-36页 “ 想想做做 ”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题 : 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复习:单价 数量 =总价 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 ( 1)分步列式: 123=36 元 154=60 元 36 60=96 元 ( 2)综合: 123 154 2 / 16 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3、教学运算顺序: 指出:这是一个三步混合运算,有乘有加,先算乘 ,即分别先算象棋和围棋的钱。 4、学生完成试一试: 150 12065 5、结合两题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巩固练习 “ 想想做做 ” 第 1-3 题。 1、学生独立做在自备本上: 802 7642406 217 45 203451 363 25 2、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题略) 3、比一比,你能说出原因吗? 2530 252084040 40040 25 ( 30 20)( 840 400) 40 三、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4-5 题。 1、(第 4 题)读题后让学生解释 “ 人均居住面积 ” 的含义和求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2、(第 5 题)分析 “ 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 6 人 ” ,指名说说 “ 你们两组的总人数 ” 怎么算? 3 / 16 3、(第 6 题)比较两小题,说说两题的联系。 4、把这 3 道联系实际问题做在作业本上。 教学内容:第 37页例题,第 37-38页 “ 想想做做 ”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 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说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怎样算吗?(生答)那么,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个问题。 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计算 300-( 120+254 ),说说: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先独立计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 行计算的? 4、在班内汇报交流算法; 4 / 16 5、小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三、巩固反思 1、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1 题 (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 2 人板演; ( 2)指名板演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 3)集体订正。 2、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2 题 ( 1)学生任选其中一组独立进行计算,想想:这一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同时指名 2 人板演。 ( 2)集体订正; ( 3)分别比较这两组题,说一说:各组中的 3 道题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 方? ( 4)指出:在含有小括号的两步与三步混合运算中,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4 题和第 5 题 ( 1)分别先了解清楚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 3)汇报交流解题的思路; ( 4)学生口答列式。 四、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 / 16 2、布置作业: “ 想想做做 ” 第 3 题、第 4 题和第 5 题。 教学内容:第 38页的 “ 想想做做 ”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生答)在进行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答) 指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中的计算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2、揭题:今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继续来探究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师板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 算) 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易错题:( 841 41) 254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4040 202=5224040 202=8 90 3035=40090 3035=100 建议学生: 6 / 16 ( 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 ( 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 ( 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 三、自主探究 1、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6 题 ( 1)看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 板演。 ( 3)指名板演学生说说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7 题 ( 1)看图,说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 2)理解 “ 边长 4 分米的方砖 ” :为边长为 4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 ( 3)小组讨论:怎样求 “ 需要多少块方砖 ” ? ( 4)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要求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先要求出铺地的总面积和所用的每块方砖的面积。 ( 5)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板演。 ( 6)集体订正。 3、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8 题 ( 1)轻声读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3)集体订正。 7 / 16 4、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9 题 ( 1)理解该统计表,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明确题意。 ( 2)师解释一下 “2 月份共生产 22天 ” 的含义,使学生明白: 2 月份的生产天数与实际天数不是一回事。 ( 3)分别计算前两个问题(用计算器计算),然后交流这两题的解题思路,进一步理解相关的运算顺序。 (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再根据所提的问题列式计算) 四、总结质疑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内容:第 39页例题,第 40页 “ 想想做做 ”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8 / 16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学校兴趣小组正在开展活动呢,你们知道有哪几个小组在活动吗?(生答:航模组、合唱组和美术组)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 解到了哪些相关小组的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探究 1、提问:求 “ 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 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3、汇报交流,同时指名学生说说想法: 方法一: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 ( 8+6) 2 =142 =28(人) 8428=3 方法二:列成综合算式 84 ( 8+6) 2 用方法二的学生,要让他们按运算顺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 4、设疑: 84 ( 8+6) 2 这个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矛盾吗?(学生自由发言) 5、说明: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就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9 / 16 顺序,这里光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84 ( 8+6) 2 )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6、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7、提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 8、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尝试进行计算,师巡视指导。 9、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84 ( 8+6) 2 =84142 =8428 =3 10、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思 1、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1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 2 人板演,然后集体核对,指名板演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2 题 让学生任选一组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整理含有中10 / 16 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整理,使学生对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相对完整的、清晰的认识。 3、完成 “ 想想做做 ” 第 3 题。看 图了解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四、应用拓展 阅读 “ 你知道吗? ” 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再通过交流使他们了解 “ 小括号 ”“ 中括号 ” 和 “ 大括号 ” 发明的大体历史,以及各种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使用规定。 五、总结质疑: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回忆一下: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个案修改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 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检查口算本练习情况、布置今天的口算作业。 一、完成书上的练习: 1、第 1 题:( 1)学生看题后,把每个算式的第一步先划线,再交流。 11 / 16 (注意第 1 小题可以同时先算乘法和除法。) ( 2)把这四题做在作业本上。 ( 3)补充 7512 、 28035 的简便算法: 7512= ( 254 ) ( 33 ) =1009=900 28035=28075=405=8 做完后交流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1)没有括号的,先乘 除后加减; ( 2)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3)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第 2 题:你能直接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 吗? 审题:要 “ 直接 ” 比,不是在计算之后。 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判断的依据。 3、第 3 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各算式的特点(如左边两题是连加,右边的是连乘),可以如何简便?各是运用了学过的哪些运算规律? 指出:不能随意改变运算顺序,而是要依据一定的运算规律。 交流后,把这 4 题写在作业本上。注意小括号的运用 。 4、第 4 题:学生看懂题意,先说说这题要用的基本关系式是:单价 数量 =总价 再读第一个问题,说说在估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把单价看成某个接近的整百数)说说最后估计的结果是多少? 12 / 16 算一算:学生在本子上完成这题的计算。 比一比:把估算的结果和列式算得的结果比较,说说估算和笔算价值分别在哪里。 二、布置回家思考 第 42页的思考题 要求用脱式计算在自己的本子上。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2、让学 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讲评昨天的回家作业 (教材第 42 页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填写符号后,用脱式计算): 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1、( 3 3) ( 3 3) =60=6 指出:除数不能为 0, “60” 这个算式没有意义; 2、( 33 3) 3=9 33=123=4 13 / 16 指出:括号里有 2 步,先算乘,加没算,移的时候要把括号也移下来。 3、( 3 3) 33=6 33=93=3 指出:看计算的过程,先算加,再算加,最后算除;但开始的算式应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加。所以还应加上 “” ,变成 “ ( 3 3) 33” 4、 33 33=9 33=63=2 指出:在小括号的基础上,才有中括号,不能直接写中括号。 5、补充: 3 3 3 3=6 6=0或 3333=99=1 请学生说说上面两题对吗?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算式怎么改得数就对了? 二、学生练习: 练习四第 5 题,请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再一一交流。 提醒:第 1 题除和乘可以同时 算。 三、布置作业: 其中第 7、 8 题要求学生写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个案修改 第课时(月日) No: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14 / 16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口算 50 37 15030 273 755 130 90 56070 3130 7060 7110 174 48080 513 二、计算下面各题 1418 520 78026 73 546 934 96 ( 325 295) ( 28 62) 23 900 (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