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2014届)题 目车载式起重机传动结构设计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专 业车辆工程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6月诚 信 承 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车载式起重机传动结构设计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本文对车载式8吨液压起重机的传动结构进行了设计研究。1. 对液压车载起重机的液压传动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8吨液压车载起重机的液压传动系统进行了原理方案的设计。2. 根据原理方案,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起升马达和液压泵的选型设计;并对液压系统的发热升温进行了分析。3. 对其中的回转回路进行了改良,使之动态稳定更好,提高微控性能,调速系统采用了更加通用合理的双泵开式系统,对变幅液压缸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并且进行了液压缸稳定性校核。4. 着重优化了车载起升机构的结构,选取了体积较小、传动性能更好的专用卷扬减速机,并且对组合式焊接卷筒做了结构设计,使起升机构结构更加紧凑,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面向生产及维护的起升机构。本文设计成果应用起重机行业将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其他相关企业解决通用性问题也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液压传动系统;变幅液压缸;卷扬减速机;双泵分合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8 tons of hydraulic truck mounted cranes were designed studies.1.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ld structure 8 tons hydrauli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crane to do the analysis car design, enhance its applicability structure.2. On which the rotating loop was modified to make it a better dynamic stability,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controller, speed control system uses a more generic rational dual pump open system, do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luffing cylinder, conducted a check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stability. 3.Optimize the vehicle structure hoisting mechanism, Select a smaller, better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a dedicated winch reducer. 4. On the modular design of welded structures made reels, Make more compact lifting mechanism to provide a long service lif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ifting mechanism.This design resul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ane industry will get better economic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related enterprises solve common problems is also a good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Hydraulic System;Luffing cylinder;Winch reducer;Double-pump sub-confluent 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车载式起重机简介.11.2 液压传动应用于车载式起重机优缺点.21.3 国内车载式起重机行业发展现状.3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6第二章 液压系统性能分析与原理设计.72.1 8 吨液压汽车起重机工作状况分析及其液压系统要求.72.1.1 工况分析.72.1.2 液压系统要求.72.2 液压系统各主要回路分析.82.3 液压系统类型拟定.122.3.1 本机液压系统分析.122.3.2 各机构动作组合分配及控制.122.4 8 吨液压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基本原理.142.4.1 支腿收放回路.152.4.2 吊臂变幅回路.162.4.3 吊臂伸缩回路.172.4.4 转台回转回路.172.4.5 吊重起升回路.182.4.6 液压系统工况表.192.4.7 液压系统特点.19第三章 液压系统计算.203.1主要液压元件选型.203.1.1 起升马达选型计算.203.1.2 液压泵设计计算.223.2 液压系统发热温升计算.233.2.1 液压系统发热功率计算.233.2.2 液压系统散热功率计算.24第四章 变幅液压缸设计.274.1 变幅液压缸结构设计.274.1.1 缸体端部连接结构.274.1.2 活塞与活塞杆连接方式.284.1.3 活塞杆头部结构.294.1.4 缸体安装形式.294.1.5 液压缸缓冲装置设计.294.1.6 排气装置设计.304.2 三铰点变幅油缸受力分析.314.3 变幅油缸主要几何计算.334.3.1 油缸内径计算.334.3.2 活塞杆直径计算.344.3.3 活塞杆弯曲稳定性校核.344.3.4 液压缸行程计算.354.3.5 最小导向长度计算.354.3.6 缸筒壁厚计算.364.3.7 缸底厚度计算.36第五章 起升机构设计.385.1 起升机构传动方案分析.385.2 起升机构调速.405.3 起升机构设计计算.415.3.1 起升机构.415.3.2 起升机构零部件选型计算.415.3.3 卷筒设计.435.3.3.1卷筒尺寸确定.445.3.3.2卷筒强度校核.475.3.4 起升机构制动器设计.505.3.4.1起升机构制动器相关参数选择.505.3.4.2起升机构制动器设计计算.515.4 起升机构传动装置减速器选择及传动比验算.52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556.1 总结.556.2 展望.55致 谢.57参考文献.5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第一章 绪论1.1车载式起重机简介车载式起重机是将起重机的工作部分安装在特种或者通用型号车辆的底盘上,与结合成为具有更优良移动性和工作性的作业平台。按照车载式起重机的悬吊的臂长结构的区别,可以区分为定长臂、接长臂和伸缩组合臂。除了伸缩臂采用的是结构类型为箱式的组合臂,其余类型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桁架型的悬臂结构。按照车载式起重机动力性能的区别,可以区分为液压、机械和电气组合传动等几种。因为车载式起重机的机动转移的性能良好,使其可以迅速的转场工作,因此被普遍的应用于各类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和基本土木工程作业的场地。现在最多被应用于一线的车载式起重机为全液压伸缩汽车起重机,其伸缩臂不多于4节,最外节被称为起重基本臂,起重吊臂内部,装有控制液压伸缩的机构1。除了含有所有起重机应有的基本组成机构以外,还有车辆底盘移动部分和液压驱动部分。起升、变幅、回转都采用的是液压系统所提供的动力。如图1.1所示为8吨全液压起重机。图1.1 QY 8型汽车起重机为了保证作业的安全和稳定,车载式起重机的支腿在工作之前必须伸展到位。所以带荷转移时绝对不被允许的。表1.1车载起重机主要参数要求1.2液压传动应用于车载起重机上的优缺点车载式起重机通过三个机构的工作使动力从动力输出部分到工作部分,可以实现良好的工作目的,到达微控的效果。动力输出源是液压泵,控制部分包括各种液压油路和液压控制阀,动力执行的部分主要为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由各液压回路之间的转换控制,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动作2。液压马达以及液压泵中间的液压回路依照循环的情况区分,有开式和闭式两种方式。表1.2液压回路区别 1.优点(1).在起重机的结构和技术性能上的优点:1)应用液压系统传动,动力性能优良,传动比高。2)结构紧凑,机构运动转方便简捷。3)工作稳定平顺,微控性能优良。4)后期维护保养时间少。(2).在经济上的优点:1)转场效率高。2)使用性能良好。3)易实现批量制造,性价比高。4)工作效率较高。5)零部件的通用性高,维护简单。 2.缺点漏油问题是液压传动的最主要缺点,这难以避免。因此为了解决漏油问题,液压元件的生产精度的要求很高。不管是油液粘度还是温度的变化,都将会影响机构的工作效率。因此液压元件的生产、系统的调试都需靠很高的专业技术。总的来说,从优缺点来看,液压传动的优点大于缺点,从众多使用用户的反馈所得,液压式汽车起重机使用性能较为优良。而根据国际起重机的发展方向来分析,现在的一线开发使用的各吨位起重机皆利用液压传动作为起重机的主要动力传递机构3。1.3国内车载式起重机行业发展现状 (1)车载式起重机产品分类表1.3为车载式起重机的主要产品分类对比:表1.3车载起重机主要分类对比因为汽车起重机底盘性能基本上和同等载重的汽/货车相差无几,所以可以在各个国家的普通公路上行驶,而汽车起重机的使用范围也较大,最大可以达到1000T,因此车载式起重机可以说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起重机之一了1。 (2)车载式起重机市场的规模以全球现今的市场来看起重机械类总销售额大约为1350亿美元,主要分布在中国、北美、日本、以及西欧等地区。近年来,随着中东和东南亚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及新市场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固定资产的投资越来越大,吊装等工程作业的总量呈现拔高趋势;因此由于对路面及作业环境要求的较低的特性,使得汽车起重机行业持续景气。虽然中国汽车起重机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由于其附加值较高,年总销售额也达到约40亿元2。 (3)国内车载起重机市场结构国内主要的车载起重机生产企业包括:图1.2国内汽车起重机主要生产商及市场份额从底盘供应企业来看,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上用本单位生产的底盘,其底盘涵盖了各个吨位的产品,偶尔也采购部分底盘。从往年的出售使用来看,车载式起重产品主要分布于在山东、江浙一带地势平坦、交通便捷的区域。我国起重行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壮大,车载式起重机的用户群逐渐产生新的变化,由最初的大型施工用户为主转变为中小型个体单位用户。 (4)市场竞争格局国内汽车起重机市场一直呈现徐重独领风骚,中联浦沅紧随的竞争格局,近年来,三一成为汽车起重机行业的黑马,徐重、浦沅集中在16、20和25吨的竞争区间,长起和泰起集中在8吨产品4。当前,汽车起重机行业的市场竞争呈现以下态势:1)二类底盘改装及开发;2)开发高附加值的大吨位产品;3)汽车起重机操纵方式由机械式向自动化改进;4)主吊臂的改进是产品竞争的亮点;5)驾驶室与操纵室自动化;1.4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针对车载式起重机的传动结构的设计。希望能够在充分了解现行车载式起重机的传动结构的设计后,对其液压传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本机液压传动系统时,明确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不要偏离题目;仔细研究设计方案,理清设计思路,使设计过程清晰化,与此同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易维护、使用寿命长、面向生产的起升机构。设计的目标参数:最大起重量8吨;最高提升速度=15;起升减速传动比=21.6、效率=0.92;起升卷筒上钢丝绳最外层直径=411mm;吊钩滑轮组倍率为=6,效率=0.95;钢丝绳导向滑轮效率=0.96;液压系统额定压力初定为=18=18106;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整理分析现有车载式起重机的传动结构功能构成,对8吨液压起重机的传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2)对设计好的液压原理系统进行计算,对液压元件选型设计,对其性能进行验算。(3)对变幅液压缸进行计算设计,提高其可靠性。(4)分析车载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可行原理方案。 (5)对起升机构优化设计,使其结构紧凑合理,寿命更长。第2章 液压系统性能分析与原理设计2.1 8 吨液压汽车起重机工作状况分析及其液压系统要求2.1.1 工况分析根据起重机试验规范,有下表2.1的几种工况。设计液压系统需使各系统的动作满足要求。表2.1 汽车起重机典型工况表2.1.2 对液压系统要求依据汽车起重机工况,对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液压回路中。1. 起升回路(1)能快捷实现分合流的转换,工作安全稳定。(2)要求卷扬机构微动性好。(3)起升、制动平稳,能任意悬停。2. 回转回路(1)具有独立工作能力。(2)回转制动应具有常闭制动以及常开制动。3. 变幅回路(1)带平衡阀并设有二次液控单向阀锁住保护装置。(2)起落臂平稳,微动性好,变幅能可靠锁死。(3)在带载情况下能微动。(4)有下腔平衡阀压力传感器接口,作为检测信号源。4. 伸缩回路(1)本文设计使用的伸缩臂属于三节臂,(2)在伸缩回路中伸缩臂含有两个液压缸。(3)采用各节臂按顺序伸缩回路。5. 控制回路(1)操纵手柄限制为两个以使控制方便。(2)必须具有各方向使两个以上机构联动的能力。6. 支腿回路(1)垂直腿不漏油,具有自锁能力强(不软腿)。(2)前后各腿可以单独调节。(3)各腿可以提供一个最大提升力,并有足够的抗倾覆力矩。(4)起重机行走不产生掉腿的现象。2.2 液压系统各主要回路分析车载式汽车起重机由起升、变幅、回转和控制等机构组成液压系统。如图2.1所示,液压系统的回路之间各有组成特点。图2.1 汽车起重机各回路工作状态 1.起升回路: 起升回路作用是使重物升降。起升回路的分析和计算详见第五章起升回路的设计。 2.回转回路:汽车起重机回转回路起到作用是使吊臂回转,实现起吊物的水平移动。主要由液压泵、换向阀、平衡阀等液压部件组成。采用液压系统的起重机,利用液压回路和换向阀的功能,在回转机构不安装制动器,与此同时回转部分在指定位置刹停,并降低冲击力度。高速液压马达的驱动形式,在汽车式、轮胎式和铁路起重机上应用广泛。如图2.2所示,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转速每分钟在0-100转范围内。该形式在一些小吨位汽车起重机上有所应用,可以在液压马达输出轴上加装制动器。 图2.2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回转机构采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可以省去或减小减速装置,因此机构很紧凑。但是低速马达的成本过高,使用的后期维修性不如高速马达。综上所述,QY8回转机构设计为高速液压马达加装制动器的回转机构,其基本回路如图2.3所示。图2.3 回转回路 3.变幅回路:工程作业起重机基本上为了施工要求,都会经常改变工作幅度,来满足对于起重能力的要求,而液压系统的变幅功能就大大提升了起重机的工作性能。如下图其工作部分主要由液压泵、变幅液压缸等部件构成。图2.4 变幅回路为了提高起重机的生产率,要求起重机在吊装负载时,能够随时改变起重机的幅度。而这种类型的变幅次数频繁,因此采用高变幅速度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 而汽车起重机使用了支腿来加强支撑之后,基本上带载变幅。 4.伸缩回路: 如图2.5所示。 (a)-顺序伸缩 (b)-同步伸缩 图2.5 臂架伸缩方式 汽车起重机的伸缩臂为3段式,有一节基本臂,两节伸缩臂,各伸缩臂伸出后应依旧能够保持起重机系统的稳定性。按照先伸2号臂再伸3号臂的顺序。缩回则先收3号臂,再缩二号臂。如图2.6中,为了控制伸缩臂的顺序,使用的是各个油缸的面积差来决定。面积差指的是各个油缸的面积逐次减小,一号最大,二号三号递减。因为各个活塞不仅腔室是通的,连塞杆也是联结的。 如图2.7使用的是单向控制阀来调整顺序。扳动操纵阀A和P联结,B和P联结一号缸伸出一号缸伸出到位油压升高单向阀S1打开二号缸伸出如图2.8是电液操控顺序。转动操纵阀SA和P,B和O接通。压力油经换向阀Cl和平衡阀Kl到伸缩油缸I活塞腔一号缸伸出。同理与前述方案比较,由于该机构装有电液阀,从而需要设置电线和电线卷简,但该方案的伸缩顺序有可靠保证。综上所述QY8伸缩回路选择差积式顺序伸缩回路。图2.6 差积式顺序伸缩原理 图2.7 单向顺序阀顺序伸缩原理 图2.8电液换向阀顺序伸缩原理5. 支腿回路:现下国内大部分的汽车起重机支腿部分为液压传动,包括垂直和水平液压缸。支腿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作业平台的工作稳定性和起升的吨位支腿机构在作业时承受整机的自重和吊重,要求结构坚固,动作可靠。目前支腿大都采用液压支腿。支腿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蛙式支腿、H型支腿和X型支腿(如图2.9、2.10)。蛙式支腿结构简单,跨距小,较为匹配汽车起重机的设计要求。汽车起重机的支腿要求坚固可靠,伸缩方便;在行驶时收回,工作时外伸撑地;还可以根据地面情况对各支腿进行单独调节。 1-水平液压缸;2-垂直液压缸 1-垂直液压缸;2-车架;3-伸缩液压缸; 4-固定腿;5-活动腿 图2.9 H型支腿 图 2.10 X型支腿2.3液压系统类型的拟定2.3.1本机液压系统分析根据开式和闭式系统的优缺点、典型工况,结合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具体情况,液压系统决定选用多泵多回路和多种型式的高压变量系统。本机设计的液压系统易于维护,因此液压系统全部采用开式油路。由于本机属于轻型起重机,回转比较频繁,所以回转油路由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伸缩回路有两节伸缩臂和两个液压缸,液压缸与钢绳组合实现同时伸缩。轻型起重机的变幅机构,采用单缸回路。为了提高效率,本轻型起重机回转、伸缩、变幅回路可以协调工作。因此采用了三个三位四通换向阀控制三个动作。支腿回路采用H式支腿。支腿不外伸各有一个垂直液压缸。回路的各油缸均采用手柄操纵换向阀来控制。回路中支腿油路液控单向阀可以防止支腿软腿现象。2.3.2各机构动作组合分配及控制1. 各机构组合情况图211 各机构动作组合情况因为汽车起重机的支腿部分在工作时不参与动作,所以只需要其余四个回路有联动组合功能,所以各级机构的功能情况如图2.11所示。2. 动力分配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工作情况、起重量等,本机的动力分配如图2.12所示。图2.12上车动力分配情况2.4 8 吨液压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基本原理QY8型汽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如图2.13所示。此系统是中压系统,其动力源采用的是双联齿轮泵;发动机动力通过分动箱直接带动的。液压泵从油箱中吸油,输出的液压油经手动阀组A和B输送到各个执行元件。液压系统中有收放回路、变幅回路、伸缩回路、回转回路。起升机构的各个液压回路。整个系统分为上下车两部分。液压泵、过滤器、溢流阀、阀组A和支腿都在下车部分。其余元件全部装在上车作业部分。油箱装在上车部分,兼作配重。上下两部分油路通过中心回转接头连通。支腿收放回路和其他动作回路采用一个二位三通手动换向阀进行切换。图2.13 QY8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图表2.2 液压系统主要元器件序号名称序号名称1油箱19变幅缸2烧结式过滤器20伸缩平衡阀3双联齿轮泵21伸缩臂缸4回转接头22伸缩平衡阀5压力表开关23节流阀6互锁切换阀24制动器开启阀7前支腿操纵阀25梭阀8支腿液压锁26回转平衡阀9前支腿缸27回转安全阀10支腿回路安全阀28制动器11支腿液压锁29回转马达12后支腿缸30起升平衡阀13前支腿操纵阀31起升柱塞马达14伸缩臂操纵阀32起升制动器15变幅操纵阀33起重回路安全阀16回转操纵阀34单向节流阀17起升操纵阀35起升快慢电磁阀18变幅平衡阀36低压线隙式过滤器2.4.1支腿收放回路 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2)工作在左位时,汽车起重机的前支腿放下。其油路为: 图2.14 汽车起前支腿油路示意图1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2)工作在右位时,前支腿收回。其油路为: 图2.15 汽车起重机前支腿油路示意图22.4.2吊臂变幅回路 汽车起重机变幅是改变起升机构吊臂的角度来达到辅助改变作业高度的。作业平台的变幅运动通过变幅液压缸来驱动,需要带载变幅,动作要平稳可靠。本机汽车起重机,所以采用单个变幅液压缸变幅方式。变幅运动由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0-1)控制。调节手动换向阀(10-1)的开口大小,改变换向阀的工作位置,就可以实现调节变幅的方向和速度。吊臂增幅时,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0-1)左位工作,其油路为: 图2.16 汽车起重机吊臂油路示意图1吊臂减幅时,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0-1)右位工作,其油路为: 图2.17 汽车起重机吊臂油路示意图22.4.3吊臂伸缩回路 汽车起重机的吊臂主要由基本臂和伸缩臂构成,伸缩臂嵌套安装在基本臂内,靠吊臂伸缩液压缸的驱动来进行所需的伸缩运动。各活塞腔是联通的,各油缸活塞杆腔也是联通的。很显然一号伸缩油缸先伸出,其次是二号伸缩油缸伸出。 平衡阀Ki使其能够在带载工作时平稳收缩,同时防止因泄漏造成的吊臂突发性回落事故。平衡阀的开启压力应该设定为足K1最大,K3最小。吊臂伸缩运动由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0-2)控制,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0-2)工作在左位或右位时,分别驱动伸缩液压缸伸出或缩回。吊臂伸出时的油路为: 图2.18 汽车起重机吊臂油路示意图3吊臂缩回时的油路为: 图2.19 汽车起重机吊臂油路示意图42.4.4转台回转回路 汽车起重机的上车部分主要构成是转台,转台的的转速较低,虽然使用的是高速马达,但是经过减速后依旧只有5R/min的转速。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同时确保安全可靠,为系统加装回转的缓冲是必要的。本机特意加装了平衡阀,二次溢流阀等减速装置。回转机构的液压马达由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0-3)控制,当阀(10-3)在左位或右位时,液压马达正向或反向回转。其油路为: 图2.20 汽车起重机回转油路示意图12.4.5吊重起升回路 汽车起重机起升机构的回路是液压系统的主要工作回路。汽车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绳索作业依靠一个大转矩卷扬机,而转矩的提供则有液压马达来完成。液压马达的控制由三位四通阀来进行,调速则由改变泵的合流方式来改变。同时也可由手动换向阀的开口大小调节。液压回路里设有平衡阀备防止风险。由于液压系统的内泄较为严重,因此当重物悬空时,即使起升回路已有平衡阀。物体依旧可能向下缓慢滑落。为此,本机在液压马达的驱动轴上设计了制动器。能够改变节流阀流量,使制动器迅速减速抱闸,而松闸则能缓慢地进行。起升机构将由第五章具体介绍。 2.4.6 液压系统工况表表2.30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工况表2.4.7 液压系统特点 1)该系统为双泵双回路、分合流油路、开式、串联系统,采用了换向阀串联组合,不仅各机构的动作可以独立进行,而且在轻载作业时,可实现起升和回转复合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2)系统中采用了平衡回路、缩紧回路以及制动回路,以保证起重机的工作可靠性,操作安全性8。 3)采用了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换向,不仅可以灵活方便地控制换向动作,还可通过手柄操纵来控制流量,实现节流调速8。在起升工作中,除了分合流油路可方便实现高低速切换外,将节流调速方法与控制发动机转速的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各工作部件微速动作。 4)各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均采用了M型中位机能,使换向阀处于中位时能使系统卸荷,可减少系统的功率损失,适宜于起重机进行间歇性工作8。第3章 液压系统计算3.1主要液压元件选型汽车起重机零部件较多,而且全部计算则能力范围有限,因此采用选型,选型时选用标准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考虑设计专用零件。本设计仅以起升马达和液压泵的设计计算为例。3.1.1 起升马达的计算和选择(3-1) (1) 作用于钢丝绳上的最大静拉力9式中: 起重量(N) =8000kg=8000kg9.8N/kg=78400N (2) 起升马达所受最大扭矩9(3-2)式中: 动力系数 = 1+0.35 V 则 = 1+ 0.350.25 =1.088 V 最高起升速度 V =15m/min =0.25m/s(3-3) (3)液压马达的排量9 液压马达机械效率,通常取= 0.92(3-4) (4)液压马达转速9 (5) 液压马达的选择 齿轮式和叶片式的液压马达输出扭矩小,不太适合低速工作。 因此,本机采用柱塞式液压马达。 柱塞式液压马达有两种型号: 1.径向柱塞式。2.轴向柱塞式。 轴向柱塞式型转速范围宽、扭矩大。同时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等优点,故选用之4。 根据对国产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产品的性能比较,8 吨液压汽车起重机选用了上海液压泵厂引进西德海卓玛蒂克公司技术生产的A2F6.1系列斜轴式定量马达9。 马达型号为A2F56W6.1,输入排量为56.1cm3/r,最高转2390r/min最大输入流量131L/min,最大功率78, 最大输出扭312Nm9,其详细数据如下图3.1所示。图3.1 汽车起重机液压马达图及参数3.1.2 液压泵计算和选型 (1) 液压泵工作压力9(3-6)(3-5) +式中: 液压马达的最大工作压力式中: 起升马达所受最大扭矩= 141.6 起升马达排量(cm3/r), = 56.1cm3/r 起升马达机械效率 = 0.92 沿程压力损失加上局部压力损失的总损失量,一般在515bar之间 ,因此可以得出液压泵的最大压强17.3 + 1.5 = 18.8(2) 液压泵流量 式中: 系统泄漏系统,其值为1.11.3,现取= 1.3 液压马达所需最大流量 = 式中:液压马达最高转速,=1506 r/min = 1506 56.1=84486.6cm3/min = 84.5 l/min则液压泵的流量=1.384.5=109.9 l/min(3) 液压泵选型液压泵包括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等。而作为汽车起重机的部分系统,其液压系统负载量、功率大以及精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 一般采用齿轮泵。根据系统的要求以及压力、流量的需要,8 吨液压汽车起重机选择了40/32 型双联齿轮泵,型号为:CBG40/32-H,其最高工作压力25,最高转速2500r/min ,两泵的理论排量分别为40cm3/r 和32cm3/r,合流最大流量为180L/min。当发动机的动力经分动箱输出,时速为1500 r/min时,液压泵的流量为108L/min。型号为:CBG40/32-H。3.2 液压系统发热温升计算3.2.1 液压系统发热功率计算由于液压阻力产生的压力损失以及整个系统的机械损失和容积损失组成了能量的总损失,这些能量根据守恒定律,它不会自行消失而是转化成了热能,从而使油液的温度升高,油温过高,不仅使油的性质发生变化,影响系统工作,而且会引起容积效率的下降,因此,油温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基本臂最大起重量40个工作循环后,油箱内液压油的相对温升在不加冷却器的情况下,不超过75C1。对于复杂系统,由于功率损失的环节太多,通常用下式计算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10:式中是液压系统的总输入功率,是输出的有效功率9。 (3-7)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能源大同市2025秋招交通运输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广电乌兰察布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中国移动西双版纳2025秋招供应链采购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哈尔滨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财务审计岗位
- 新疆语言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常州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巴音郭楞自治州中石化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国家能源广州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联通陕西地区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太原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22G101三维立体彩色图集
- 政工专业人员考核意见表
-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抗逆境生理
-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GB/T 1871.1-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和容量法
- 第五节 重力流输水管线设计计算
- 元数据教学讲解课件
- CCP与备货0403 (华为培训)课件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上册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综合练习PPT
- ASCVD时代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的更新ppt参考课件
- GB 15579.3-2014 弧焊设备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