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年论文(设计)-西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分析_第1页
公共事业管理学年论文(设计)-西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分析_第2页
公共事业管理学年论文(设计)-西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分析_第3页
公共事业管理学年论文(设计)-西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分析_第4页
公共事业管理学年论文(设计)-西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西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分析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 级: 事业0901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1年 6月 20日10西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分析内容摘要城市交通密切关系着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居民生活与出行的质量,随着西安市城市化、交通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拥堵已经成为制约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本文在分析西安城市交通规划现状的基础上,剖析西安城市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包含发展绿色城市交通、道路人性化理念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规划 对策Analysis on Problem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for XianAbstract Urban traffic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tire layout of urban func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ving and travel.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tor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road congestion has become a terrific block though the way where Xian turns to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his paper,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Xian urban transportation, analys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Xian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 and suggests advice including developing of green urban transport and road concept of humanity.Keywords: urban transportation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countermeasures目 录一、西安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分析1(一)私家车出行迅速增长1(二)公共交通发展缓慢2(三)环境污染与交通事故频繁21.汽车、电车、摩托车造成的环境污染22.交通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3(四)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31.土地是城市经济的自然物质载体42交通条件的改善总是促使地块的可达性提高4二、西安市交通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4(一)西安市交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41.对规划意义认识不透彻42.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53.未考虑交通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制约5(二)西安市交通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1.西安的老城被规划在市中心52.市中心无单行道道路系统53.停车场过少阻碍交通6三、优化西安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对策建议6(一)城市中心建立单向道道路系统6(二)城市交通发展弹性规划7(三)发展绿色城市交通规划7(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具81.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结构82.保障城市公共交通道路优先使用权8(五)建立健全交通法规8结 语9参 考 文 献9序言序言交通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更可称为是城市运行的血脉。西安,这座中国最富有历史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古城,在城市交通状况上却并不令人称赞。近年来,西安的道路拥堵状况持续加剧,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没有一个持续有序的规划,城市交通的时效性和便利性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因此,作为一名在西安读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我认为对西安城市交通现状的分析,将有助于政府履行其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促进社会福祉。一、西安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分析(一)私家车出行迅速增长1999年,陕西地区只有1家4S店;而截至2010年,光西安地区就已经有140多家4S店。十多年来,陕西地区、尤其是西安地区的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据预估,未来十年里,4S店模式仍将是西安乃至陕西地区重要的汽车销售服务模式,但集合众多品牌、展厅的汽车超市也会得到相应发展。陕西省交警总队车管所机动车统计表显示,2005年到2009年陕西省汽车保有量依次为:692886辆、1043604辆、619675辆、1501522辆、1843370辆。将2005年与2009年陕西省汽车保有量数据比较,5年间汽车保有量增加了1150484辆,增长幅度为166.042%。同时,西安市车管所机动车统计表显示,从2005年到2010年西安市汽车保有量依次为:365721辆、428001辆、507993辆、595735辆、754803辆、突破130万辆。将2005年与2010年西安市汽车保有量数据进行比较,6年间汽车保有量增加了近94万辆,增长了四倍多。如果以2009年陕西省汽车保有量数据与西安市汽车保有量数据作比较,可以看出西安市汽车保有量占陕西省总量的41%。陕西省交警总队车管所机动车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私家车保有量分别为:390520辆、733125辆、414423辆、1102887辆、1404978辆。将2005年陕西省私家车保有量与2009年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到5年间陕西省私家车保有量增加了1014458辆,增长幅度为259.77%。同时,西安市车管所机动车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私家车保有量:264056辆、314854辆、380830辆、452347辆、596835辆。可以看到,5年中西安私家车保有量增加了332779辆,增长幅度126.03%。2011年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32万辆,其中小汽车达80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约20万辆,其中小汽车12万辆。目前,全市停车泊位共有36.7万个。按照城市停车规划的有关指标估算,全市停车泊位总量欠账缺口为46.1万个。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由于购买力的增强而购置私家车以便出行,正是这种趋势导致一些社会问题亟待解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等都促使西安加快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二)公共交通发展缓慢2011年,西安公交车数量约为5000辆,常住人口为741.14万人,每万人拥有的公交车数量为6.75辆。然而,当与几个与西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中部城市对比后,结果不容乐观。沈阳每万人公交车数量为13辆,郑州为15辆,长沙为15.87辆,武汉为16.71辆,南昌为12辆,太原为7.5辆。与六个城市对比,西安仅比太原情况好。由此可见,西安公共交通亟待发展。(三)环境污染与交通事故频繁1.汽车、电车、摩托车造成的环境污染(1) 废气污染机动车辆排放废气,其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铅、苯等致癌物,车辆刹车蹄片和轮胎摩损产生石棉尘、橡胶尘等,都会造成大气污染。在静风的条件下,机动车辆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即形成光化学烟雾。1940年的洛杉矶烟雾,就是由于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洛杉矶盆地上空积聚不散,经过日光中紫外光的作用,生成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等而形成的。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睛和上呼吸道,可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哮喘以及其他疾病。机动车辆排放的污染物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在一些机动车辆拥有量多的国家,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世界各国都制定汽车排放标准以限制汽车排放污染物。(2) 噪声污染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嗽叭和排气装置,以及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都会产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具有声源流动性大、影响面广和声量起伏悬殊的特点。在高速公路上,汽车昼夜高速行驶,交通量又大,产生的噪声干扰特别严重。噪声的强度用声级表示,单位为分贝(dB)。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就会造成心烦意乱,精神紧张,影响工作;在90分贝以上,人们就难以忍受,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导致其他疾病。距离主要干道5米处的交通噪声,通常高于70分贝,属于吵闹范围。交通噪声防治主要是控制噪声源(如给车辆安装消声设备)和采取各种隔声设备。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控制噪声污染的法规。(3) 振动污染机动车辆由于发动机的运转,路面造成的颠簸,以及外力作用(如制动),不断产生振动。道路交通产生的振动往往同路基、路面结构,道路的平整度,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载重量等直接有关。振动不仅损害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更主要的是影响人体的健康。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振动的强度(用加速度的有效值来计量),此外还取决于频率(人对频率为48赫的振动最敏感)和暴露时间。振动给予人的影响按受到振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大致有四种情况:“感觉阈”,人体刚能感受到振动的信息,多数人可以容忍;“不舒适阈”,人体产生不适反应,但对生理并无影响;“疲劳阈”,人对振动不仅有心理反应,而且有生理反应,导致精神疲乏,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但振动停止后,这些生理影响可以恢复;“极限阈”,振动对人不仅有心理的、生理的影响,而且还有病理性损伤,使感受器官和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病变。2.交通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1) 外部环境带来的矛盾一是人员流动与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增长,城乡出行成倍增加,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矛盾日趋尖锐、复杂。二是道路交通参与者的群体数量和参与面不断扩大,文明交通程度不高,管理难度大,事故隐患突出。三是道路安全设施差,特别是县乡公路、农村或山区公路路窄、弯多、坡陡,标志标线不全,公路隐患依旧十分突出。四是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意识、遵章守法意识不强,在道路上只顾经济利益,忽视交通安全,比如低速汽车、拖拉机违法载客,无证驾车、客运超员等严重违法现象仍然还比较突出。(2) 内部管理带来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道路通车里程不断延伸,机动车驾驶人和各种车辆,尤其是摩托车增长速度较快,基层交警部门现有管理体系与群众要求、警力与实际工作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基层交警部门安全管控能力有限。(四)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对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研究始终是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共同关注和持续探讨的一大课题. 1.土地是城市经济的自然物质载体土地为城市建设提供区位空间, 城市居民在其上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城市活动的类别、强度及其在空间地域上的相互关系, 共同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相对来说是静态的, 各相对独立的功能小区之间的人流、物流交换必须通过交通得以实现. 2交通条件的改善总是促使地块的可达性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能提升土地价值并吸引更多的交通流, 而当交通需求大量增加并造成交通拥挤时,又会带动新一轮的交通建设。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就是在其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一定的土地利用形态总是决定着交通源和交通流的方向、交通需求量的大小以及人们交通方式的选择, 从而在宏观上决定着交通结构. 同时, 交通系统的便捷程度亦决定着土地的开发程度和城市的空间形态. 便捷的交通会缩短出行时间, 扩大城市通勤半径, 引起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和土地开发速度的加快. 因此,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促进城市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二、西安市交通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西安市交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对规划意义认识不透彻 交通运输的规划和发展,首先必须搞清楚交通运输是做什么用的、是为谁服务的,才能根据其定位和服务功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建设。然而,目前的许多交通运输规划制定更多地是从交通运输系统自身发展与完善以及部门的角度进行规划,虽然也提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但规划中潜含的贯彻的理念不明确,即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生存环境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作用,在我国的具体国情条件下,到底应该贯彻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不明确;在制定交通发展规划与目标时,没有真正将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目标下。由于战略定位不清,理念不明,缺少整个交通运输体系明确的发展方向,也就很难有明确的导向性目标,致使目前的交通规划基本上是一种追随需求型的规划,主要是从交通运输自身的功能作用和运输的特性进行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规划,对交通运输形成的资源利用、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可能满足人们追求出行的物质享受程度、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输效率、成本、环境等没有度量尺度,即科学发展观在交通运输的总体发展中具体应如何体现,才能使交通运输的发展符合和支持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需要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性内容或标准。2.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交通结构是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同交通方式所承担的交通量比重,反映了交通需求的特点和不同交通方式的主要功能与地位,直接影响着有限的交通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向交通需求者提供更优选择的可能性,是决定城市交通系统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有助于最有效地利用城市交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功能和作用。相反,不合理交通结构必然带来高能耗、高污染、交通拥挤等情况,成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西安城市格局古老,传统,因为是古城,他有了自己的交通特点,加之一直以来的文物保护使得交通的改建有着很大的困难。公交车数量少,线路分配不合理;地铁仅有一条线开通;自行车道少,上面还有违章停车。所以只要在上下班时间,城市交通就会出现严重拥堵现象。如果有人晚上在城里请你吃饭,你务必于下午四点半以前撂下手中的工作,边听交通信息台边猛踩油门向目的地进发。3.未考虑交通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制约西安的交通是中心网向四周状放射型的,但是作为城市交通大枢纽的中心老城区的交通状况却十分令人堪忧,承载能力非常有限,直接导致了西安城市规模约发展,交通状况越拥堵,不管修到几环外,只要上下班就堵的水泄不通。老成内南北只有七条路贯穿,东西只有三条路贯穿。光交通主干道形成的十字路口就有21个,再加上城内的各条小路形成了复杂的十字路口布局,而且市区内单行道非常少,直接导致了每个十字路口都必须安装红绿灯,加重了拥堵。而且省政府占地面积过大活生生的堵上了一条大路。(二)西安市交通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西安的老城被规划在市中心古城里有大量的文物,不管怎么规划改造,古城的交通功能都是有限的,没有发的潜力。而新城在古城的四周不断扩大,所以老城区的交通压力会不断加大,城市整体的交通问题越发严重。2.市中心无单行道道路系统市中心的交通功能主要以枢纽为主,解决城市南北、东西方向的流动问题,因此加大市中心南北、东西方向穿城车流承载量,是解决老城区拥堵的关键。然而,老城区内没有完善的单行道道路系统,交通流量没有得到有效分配。交通流量在每个十字路口都是平均分配,导致交通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加重拥堵。3.停车场过少阻碍交通自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小排量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以来,西安市汽车数量以每日千辆的速度递增。机动车的猛增给西安的道路和停车场带来了巨大压力,西安市区机动车已达数十万辆,而市区现有各类机动车停车场仅600余处,平均每百辆车仅有车位不到10个,停车位严重不足。而出门苦于没有车位的车主们,又将汽车违章停放在路边、人行道、自行车道上,更是阻碍交通。三、优化西安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城市中心建立单向道道路系统单行道包含于有利于城市中心交通网格车辆流动的单行道道路系统中。单行道是通过禁止右转(车辆靠左行驶的道路)或禁止右转(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实现的。在市中心设置单行道道路系统的理由是:通过禁止转向来增加主要交通方向的流畅度,并减少潜在的交通拥堵。当单行道道路系统建成后,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将得到简化,并且,通过交通信号灯的配合,可以形成“绿浪”现象(如图1所示)。图1 绿浪现象解释图“绿浪”现象是通过有意图的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引导,使车流主要方向形成持续的流动。一切处于绿浪中的车辆如果按照引导速度行驶于系统中主干方向,在信号灯变化时间内,每个十字路口都将看到绿灯,不用停车。这将提高交通承载量,减少由于频繁加速、刹车而带来的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虽然,在实践中,每股绿浪的车辆数目是由信号灯时间限制的,但是通过单行道的配合,在第一个路口没能加入绿浪的车辆,可以由与主干交通的垂直方向行驶,赶到下一个路口,加入绿浪。不仅如此,通过精确的计算和规划,单行道道路系统还可以为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提供优先并且持续的绿浪,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交通压力。(二)城市交通发展弹性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在土地的划分上;要妥善处理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及城镇、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新建与改建、当前与长远、平时与战时、需要与可能等关系,使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步骤、内容相协调,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注意城市景观的布局,体现城市特色。适应西安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需要,突出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构筑一个高效、快捷、一体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辅助的分工明确、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建立以地铁和普通公交为主、快速公交为辅助的多种客运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三)发展绿色城市交通规划要解决交通拥挤,首先要减少机动车出行,其次是缩短基本出行距离,最后就是要尽量选用绿色交通工具。绿色交通的运具选择,是一个综合交通旅次与生活品质的决定,需要经由社区人们的内心觉醒与生活价值的共识,重新审视新的“人的价值”,进而能选择绿色交通工具为其生活方式之一。在城市交通规划时,就应当优先考虑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车道的设置。为了使市民享受便利的公共交通环境,促进绿色出行,还可以设置自行车站,免费提供自行车,并且购买新型公交车。政府还应该在政策上支持各种低污染车辆的发展,如双能源汽车、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太阳能汽车等。同时,对地铁、电车加大投资力度。(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具1.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结构公共汽(电)车承担着城市公共客运的主要任务,应及时增加线路和车辆,延长营运里程,扩大站点覆盖面,优化线网结构和运力配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积极引导城市公共交通向农村发展,方便农村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增加旅游公交线路,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加快地铁2号线建设。积极引进快速公交运营系统,建设我市快速公交示范线路。2.保障城市公共交通道路优先使用权科学设置优先(专用)车道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调整公交车辆与其他社会车辆的路权使用分配关系,提高公交车辆运营速度和道路资源利用率。公交优先(专用)车道要设置清晰、直观的标志、标线等标识系统,使公共交通流与其他交通流明确区分。加大监控和执法力度,确保公交车辆的优先或专用路权。优化道路交叉口和信号系统的设置,减少公交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的停留时间。(五)建立健全交通法规国务院已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列入一类立法计划,争取尽早出台。我国将加快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龙头,以配套规章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法规体系,建立完善城市规划、土地使用、财政保障、道路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把城市公共交通先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完善对城市公交的财政扶持政策。针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入不足、政策不稳定的情况,将逐步建立以城市政府为主,中央和省级财政适当支持的公共财政保障制度,支持城市公交先进运输方式、运力和基础服务平台建设,改善目前公交企业普遍亏损、经营困难等问题,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规范公共交通企业管理。我国将坚持公益性基础上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公交企业运营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