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njlin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doc_第1页
Drnjlin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doc_第2页
Drnjlin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doc_第3页
Drnjlin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doc_第4页
Drnjlin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简介西方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前沿发展动态。通过研究生自学、教师课堂讲授和组织讨论,使研究生能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吸收和借鉴其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科学因素,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理论。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观部分:需求、供给理论及其弹性分析、效用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理论及微观经济政策、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宏观部分:国民收入核算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国际经济基础、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理论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西方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经济学原理(第四版)美曼昆,三联书店,北京,2006年。3经济学(第三版)美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经济学(第十八版)美萨谬尔森,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研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及其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其教学目的是要使研究生加深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正确看待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的信心,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觉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思考、分析和解决诸多的现实经济问题提供思路。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市场经济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第二版)桑百川,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二版)杨干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苏晓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研究朱炳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5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白永秀、任保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发展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发展经济学是探讨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向经济发达状况发展转变的一般趋势和规律的科学,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确切地讲,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它要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和特殊国情,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并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探索经济发展道路,参与选择和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学习这门课,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探索经济发展道路,为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思考、分析和解决诸多相关的发展问题提供思路。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制约;资本:经济增长的内动力;资源、生态和环境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发展的创新因素;经济结构演化与组合;制度与经济发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发展经济学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2发展经济学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3发展经济学齐良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4发展经济学前沿未来展望迈耶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区域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通过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使研究生建立起区域经济的概念,了解城市与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把握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视角,从更高层次理解和运用好国家的区域政策,为今后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的基本概念,区域的形成与结构,区域经济活动的要素和组织,区域的地域单元,区域的分工与联系,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市的作用,乡村与县域经济,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区域经济学张金锁、康凯,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2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可云、商务印书馆,2003年。3区域经济学概论孟庆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中国区域开发论叶裕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吴敬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6200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欠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经济发展理论重点研究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本课程以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为主线,借鉴西方宏微观经济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重点研究当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开设这门课有助于研究生了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思考、分析和解决诸多相关的发展问题提供思路。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世界现代化经验模式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工业化理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网络经济的功能与中国的信息化;城市化理论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中国的科技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的“三农”问题与出路;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与和谐社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发展理论与中国胡必亮著,人民出版社,1998年。2.经济发展研究(上、下卷),董辅礽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3.经济发展美迈克尔P托达罗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4. 转型发展理论厉以宁著,同心出版社,1996年。5. 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向现代化的构想李成勋主编,北京出版社,1997年。6. 思考中国挑战中国的九大问题胡鞍钢等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7. 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抉择甘师俊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年。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当今世界,随着生产的长足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日益增长,赋予现代社会活动以规模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广泛的特征,出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差毫厘而失千里”的复杂局面,给现代社会的宏观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决策理论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由此,就把战略研究与战略决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我们开设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这门课程,旨在使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运行中,经济以及与经济相关联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以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提高决策水平;达到提高领导者的战略指导能力,改善领导者的素质和提高其领导水平的目的。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总论;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战略;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的亚太经济合作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战略选择;经济文化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冲突与融合中国经济变革中的文化新论臧学英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2经济发展战略学李成勋著,北京出版社,1999年。3论战略研究冯之浚著,群言出版社,1997年。4跨世纪中国的战略选择包心鉴、张全新主编,济南出版社,1997年。5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姜岩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6企业战略应勤俭等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天津经济专题研究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成果,立足于当代经济全球化、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天津改革开放发展的实际,重点研究天津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开设这门课,旨在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天津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既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又熟悉区域发展规律和天津市情,具有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和理论研究人才。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天津的城市性质与经济特点;天津的历史轨迹与主要启示;新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世纪的战略目标与举措;工业战略东移与科教强市;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本课程在教学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的原则,主要采用专题讲座与研讨式教学方式,由我校教师和我市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授课并与研究生进行研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市委有关文件。2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人民政府。3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著名专家论天津吴敬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4天津环渤海中国北方吴敬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5天津经济发展五十年吴敬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6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天津三步走战略的总目标吴敬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7历史性的跨越天津市“三五八十”的成功实践吴敬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8天津巨变的十年天津“三五八十”成就的历史回顾纪念文集曹达宝、万新平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9天津经济发展概论祝尔娟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当代世界经济研究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世界经济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范围的经济体系。当代世界经济研究是研究世界经济运动、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方面:(1)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民经济;(2)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3)世界经济整体。通过对世界经济学相关内容的学习、研究和借鉴,有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助于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特别是通过了解、分析和掌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现代化进程中诸方面的基本动向和最新动态,使研究生更好地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洞察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赢得竞争优势。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世界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经济;前苏东国家经济;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经济调节;世界经济几大发展趋势(全球化、多极化、区域化与知识化);当代世界经济周期与危机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世界市场经济概论左大培、裴小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2世界经济学黄梅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张曙霄、吴丹,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宋玉华,商务印书馆,2007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向纵深发展,各国经济的合作与竞争日益深入,国际贸易作为当代各国经济联系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国际贸易活动和国际贸易理论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们开设国际贸易这门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使研究生对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各国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交易程序以及买卖合同主要条款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推动我国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依据;国际服务贸易与有关规则;国际贸易体制与WTO;国际贸易术语;进出口合同条款及其商订与履行国际货物贸易方式。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国际贸易实务刘重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国际经济学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新编国际贸易通论(第二版)贾金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4国际技术贸易侥友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港口经济研究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以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为背景,借鉴世界发达地区港口经济发展的经验,研究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港口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应用性课程。本课程立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港口经济发展的体制特征、机制特点以及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立足于天津这个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并以天津港的建设为实际案例,借鉴世界著名港口的成功经验,跟踪研究上海港、深圳港和青岛港等港口的发展,重点研究探索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交融理论及其规律,为天津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学习这门课,有助于研究生了解港口经济的一般理论,把握港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为港口经济发展和构建国际化港口大都市提供理论依据,为思考、分析和解决港口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现实经济问题提供参考和思路,并为我国港口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和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高层次、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和理论研究人才。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港口经济一般理论;港口建设的模式与类型;港口建设与城市发展;港口经济与现代物流;港口经济与自由贸易区;世界著名港口发展经验与借鉴;国内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天津港的建设与发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港口管理与经营庞瑞芝、薛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2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王海平,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3中国港口经营战略经典案例王海平,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4天津港口的改革与发展王恩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现代港口物流张丽君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6港口规划与建设丁汝民,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经济地理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学科之一。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特点一方面与经济活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到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要影响,经历了从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过程,特别是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大变化:一是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即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二是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即从研究单个客体的企业组织,加速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经营发展;三是研究思维方式的变化,即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对区域决策者的行为分析,到根据地区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和社会力量影响经济形成中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的研究中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领域和新思路:新产业区研究;经济地理研究的社会化;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思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区位,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特性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该学科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相结合的特性。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包括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公司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是人地关系,全球与地方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和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多部门企业区位和跨国公司区位;区域结构与区域组织;经济区与经济区划;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及区域影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现代经济地理学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3高等经济地理学杨吾扬、梁进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公司地理论李小建,科学出版社,1999年。5人文地理学李旭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6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国际金融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伟大而影响深远的发展趋势。它对人类社会、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对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将是重大和革命性的。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国际金融就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当今世界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金融现象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国际金融,探析国际诸现象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以采取有效的应对管理措施,保障国际金融安全,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促进世界各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健康有效、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中国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和积极稳健地参与和处理21世纪全球经济金融竞争与挑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创新;国际资本流动及国际金融风险;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国际金融学朱孟楠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2国际金融钱荣堃、陈平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3国际金融刘舒年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4金融深化的国际进程张幼文等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5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1995年。6新编国际金融学吴开祺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7货币金融学沈伟基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8现代金融学周大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金融经济论周晓寒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10宏观金融论贝多广著,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城市经济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城市问题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点是在经济上有效而公平地解决城市问题,从而为创造良好的城市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服务。作为一门崭新的经济学科,工业革命与城市化是其产生的直接社会历史背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国家竞争和跨国(集团)竞争已演化为城市带的竞争。城市研究、城市带研究和城市(复数)协同发展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学科热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新的发展观及“五个统筹”,使城市经济研究成为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的当务之急。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带;城市经济增长和社区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住房和房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与交通;城市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政府、市场与城市公共经济。辅助内容:城市发展案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城池史张驭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2.城市经济学原理张敦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3.城市经济学谢文惠,邓卫,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4.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5.城市中国王志纲工作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6.城市反思美苏珊,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现代物流学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现代物流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服务领域、消费领域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物质资源流转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最大化的学科。现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持续不断运动的规律性、物资流转的相关影响因素,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资料流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相应的物流系统运行的技术、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研究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流学的基本理论、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物流管理的基本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经济理论的学习,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为研究生开展物流管理实践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现代物流学课程主要内容:物流学导论、物流概念与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方法、物流和物流系统;仓储管理、库存控制;运输管理与规划、物流配送管理;包装装卸和流通加工、物流网点布局;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购销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物流战略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化。现代物流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新学科,具有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通过系统地学习关于物流、物流管理、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方法、物流系统的各种职能活动主要内容、物流系统运行的现代化,并联系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管理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及课后练习,使研究生对现代物流系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物流学、进行物流系统运行的实务操作等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物流管理学(第二版)王槐林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现代物流管理王之泰编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3物流学崔介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现代物流管理王晓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5企业物流管理罗纳德H巴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营销管理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营销管理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研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营销管理的教学目的是使研究生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系统地掌握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应用,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初步掌握进入市场和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活动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在体系结构上,基本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决策程序相吻合,内容涉及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市场机会分析、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营销组合、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和市场营销的组织、执行与控制等。其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1.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包括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及其变革过程。2.市场分析,包括企业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及竞争者的分析、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等内容。3.战略决策,包括市场竞争战略、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市场开发、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涉及企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决策。4.市场营销组合,包括新产品开发决策、产品和服务决策、价格决策、营销渠道决策和整合营销决策。5.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包括绿色营销、文化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和国际市场营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战略管理:制定、实施和控制(第10版)美约翰A皮尔斯二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美库林特辛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3.营销管理(第12版)美菲利浦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著,梅清豪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营销渠道(第六版)安妮T科兰、艾林安德森等著,蒋青云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国际商法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了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学的一般特点,掌握合同法的要约和承诺的相关内容;掌握贸易法的发盘和接受的相关内容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掌握票据法的内容,重点是汇票;了解产品责任法,特别是美国的产品责任法。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合同法;贸易法(买卖法);票据法;产品责任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国际商法史学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财务管理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研究生熟练掌握现代企业融资、投资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各种融资手段与方法为企业融通资金,运用各种投资评价指标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管理概论:财务管理目标、环境,财务管理价值观,财务管理风险评价;融资管理: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成本确定,资本结构理论,股利分配政策;投资管理:资本预算,流动资产管理,兼并、收购;国际财务管理:汇率风险,汇率风险管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美詹姆斯C范霍恩、小约翰M瓦霍准奇著,郭浩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经济计量方法研究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最基本的量化分析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于经济现象分析研究中,进而去发现经济活动中一些规律性问题。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分析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及标志变异指标;动态趋势分析:序时平均数与增长速度等;指数分析: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抽样分析:抽样方法及抽样误差;相关分析:相关关系及回归分析;预测方法简介;国民经济指标简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2. 统计学的世界(第五版)美戴维S穆尔,中信出版社,2003年11月。3. 统计学(第二版)美David Freedman等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10月。4. 统计学原理(修订本)黄良文、陈仁恩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管理学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管理学是源于人类实践活动客观需要并伴随实践活动过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而又指导实践的理论学科。从学科体系上讲,管理学又是以管理基本职能的发挥为体现,为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管理实践服务,揭示管理一般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研究生较系统地掌握以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主要基本职能发挥为体现的管理学基本理论,相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对不断完善、发展的管理学理论动态有所了解;联系中国国情,适应形势,密切结合工作实际,对所学的管理学理论、方法、技能进一步进行研讨,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所学专业,为今后更好地完成在国民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任务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本质与管理理论发展,管理系统要素与管理职能;组织环境、条件调查、分析;预测、决策的涵义、类别、过程和方法;计划的涵义、类别、计划工作和方法;组织的属性、组织结构设计及组织运作;领导涵义、方法;组织沟通与协调;控制原理、类别、工作过程;激励涵义、假设、原理与方法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2.管理学(第九版)罗宾斯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二版)瑞明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管理学(第九版)格里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社会经济统计学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是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掌握量化分析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研究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统计总论;数据资料的搜集;数据资料的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数列分析;指数分析;随机抽样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统计学:从数据到理论学习指导与习题(附光盘)吴喜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2.新编统计学罗洪群、王青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新编统计学原理陈嗣成、冯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4.统计学原理(第三版)栗方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5.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学美肯尼思J迈耶、杰弗里L布鲁德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体系结构比较复杂的特点。该课程的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1)宏观经济运行;(2)宏观调控的职能与过程;(3)宏观经济政策;(4)国外宏观调控的经验借鉴。通过学习,旨在揭示和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过程,掌握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从自身国情出发,逐步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发展理论、结构比例、总量平衡、周期波动等);宏观经济调控(调控组织、经济职能、调控目标、调控手段);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区域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等);国外宏观调控的运行模式和经验借鉴。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杨坚白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2.市场化与宏观经济稳定张曙光,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3.货币政策规则钱小安,商务印书馆,2002年。4.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赵人伟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财政学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研究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结合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采用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研究生了解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税收改革的发展变化与实践经验,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该课程使研究生在掌握财政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的性质、结构及对经济的影响;财政收入的分类及各税种的内容;国债及国有资产的管理;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财政政策与财政平衡。教材及参考书目 财政学崔满江、李志辉,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金融学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正处于个划时代的转变时期,即传统的货币经济正在进入现代金融经济时代。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其发展的轮廊也逐渐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不仅引起了整个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也悄悄地引导着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特别是货币理论的革命。我们开设金融学这门课程,旨在使研究生在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金融对整体经济运行的调控机制、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机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与发展机制,以探求货币运动的一般规律,从而揭示我国特有的货币运动和金融调控的内在规律,以及这一特有规律同我国经济体制的内在联系。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金融与金融体系;货币与货币供求;信用与利息;银行与银行业务;保险;国际金融;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的宏观调控。教材及参考书目 1.货币金融学(第七版),美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金融学(第二版)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货币金融学黄宪,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国际金融学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国际金融学姜波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由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两门课程组成。会计学是经济管理课程体系中属于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学科,主要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针对经济管理人员,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掌握报表中各种指标的相互关系,以为学习财务管理奠定基础。财务是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且富于挑战的领域,许多管理人员都想对此做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研究。本课程针对每一位管理者,使其通过学习树立“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而管理”的核心理念,并在掌握财务管理的两个重要价值观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正确做出有关企业投资、筹资和股利分配等方面的决策,为增加企业价值做出贡献。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基础会计教程刘永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2.基础会计教程习题与解答刘永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3.基础会计学金希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核算实务张浩,蓝天出版社,2006年。5.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年。6.财务管理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7.高级经理财务管理美Gabriel Hawawini等著 王全喜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财务管理实务美WilliamRLasher著,陈国欣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9.财务管理分析美罗伯特C希金斯著,沈艺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金融案例研究美RobertFBruner著,潘国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国际贸易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分析、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正确运用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政策;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的措施;WTO的基本原则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国际贸易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国际经济学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电子商务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电子商务是一门经济管理专业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以商务活动的发展为起点,介绍电子商务产生的经济原因;并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据,描述电子商务产生的技术基础。通过案例分析,阐述电子商务的运用领域、分类、特点以及需要解决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以企业电子商务化为线索,讲解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电子商务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动态为线索,展示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及趋势。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应用、EDI商务与电子商务应用、网上支付及安全问题、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商务应用战略。内容上力求做到系统的理论描述与实际案例介绍相结合;既讲授由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面临的问题,又传授实施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网络知识,以提高研究生的对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电子商务概论李琪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2.电子商务概论邵兵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冯英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电子商务,美加里施奈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5.电子商务管理新视角(第4版)美埃弗雷姆特伯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力图帮助学员理解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什么?”和“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概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通过章节的演进,使学员获得对基本概念的不断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帮助学员学会真实企业面临的战略挑战以及如何在相互冲突的选择中进行权衡取舍的分析方法。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管理基础;企业战略环境;企业战略类型;实用的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企业战略实施和战略创新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战略管理学王建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刘瑞红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3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年。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从数量的角度讲,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从质量的角度讲,是指一定范围内,全体劳动者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总和。人力资源管理指一级政府(宏观角度)或用人单位(微观角度)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使劳动者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保护、培养、发掘、提高和使用,使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三者之间达到协调,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研究,使研究生从理论方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原理,在实践方面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操作技术,为本地区、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对人力资源的求、用、育、留等环节提供方法和工具,做到对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本课程讲授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直线性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