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合作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整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十六、 化石吟核心目标:让学生在热情洋溢的诵读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大自然的奥秘。达成核心目标的关键步骤:1、把握诗歌的基调,有感情地诵读, 2、筛选文本中描写化石的关键语句,领悟诗歌的主旨 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知识水平教学目标知识点记忆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字词骸骨 奇幻 葱茏幽雅 潜行 裹藏海枯石烂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2内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基调,33筛选文本中描写化石的关键语句,领悟诗歌的主旨4、54、54、5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5、75、75、7能力科学态度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大自然的奥秘8、98、9写作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99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1010问题设计1、 给加点字注音骸( )骨 葱茏( )( )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2)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3)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3、有感情地朗诵化石吟,思考文题中的“吟”含有什么意味?明确(可以游子吟加以引导)“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4、“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5、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归纳: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6、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归纳: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7、“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归纳:“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8、用自己的话概括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9、想象一下“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么?10、科学考察船带着你来到了远古,请你作为小记者或小主持人对现场情况进行视频或书面报道,视频不少于一分钟,书面报道不少于200字。十七、看云识天气核心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感受能力达成核心目标的关键步骤:1、把握说明文的线索,梳理思路,分析结构 2、筛选文本中描写云的关键语句,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知识水平教学目标知识点记忆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字词贪婪、匀称、崩塌、一霎间、弥漫、姿态万千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2内容把握说明文的线索,梳理思路,分析结构33筛选文本中描写云的关键语句,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444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5、65、65、6能力科学态度培养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感受能力7、87、8写作通过某种云的自我介绍增强对课文印象,提高口头表达能力888通过仿写训练,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99问题设计1、 给加点字注音轻盈( ) 匀称( )( ) 崩( )塌 一霎( )间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层,叫卷云。(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完成表格参考答案: 晴天云简表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 像羽毛响绫纱,丝丝绿绿的漂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像水面上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 很薄无雨雪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2000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的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2000米左右较薄天晴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 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晴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玩,太阳照者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4、“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又是如何来展示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5、文中第2段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一句是揭示云的形态和天气关系,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说明了什么?后面的三个语段与它有什么关系?6、文中善于运用比喻,贴切自然,生动形象,试找出并加以赏析。例: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本体:积云 喻体:棉花团赏析:把积云比喻成棉花团,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积云的形状。7、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小组讨论并交流。8、猜猜我是谁? 任选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介绍要求: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9、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叫做比喻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请仿照示例造句,从形状入手,展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十八、绿色蝈蝈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达成核心目标的关键步骤:1、把握科学小品文的线索,梳理思路 2、筛选文本中描写蝈蝈的关键语句,领悟文章的主旨 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知识水平教学目标知识点记忆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字词篝火、狩猎、静谧、弱肉强食、隐隐约约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2内容把握科学小品文的线索,梳理思路3、43、4筛选文本中描写蝈蝈的关键语句,领悟文章的主旨5、5、5、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666能力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77写作通过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77通过片断练习,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88问题设计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篝火 ( ) (2)w桐( ) (3)shu猎( )(4)喧嚣 ( ) (5)yn哑( ) (6)静谧 ( )(7)cun夺( ) (8)螽斯 ( ) (9)吮吸 (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 )(2)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 )(3)一点儿也不拖拉,干脆果断。 ( )(4)形容非常地慌张,以致一点办法都没有。 ( )3、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4、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还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5、画出文中对蝈蝈的不同称呼。对法布尔笔下的蝈蝈和你印象中的蝈蝈有没有不同之处?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文中充满了作者对自然真挚的感情.6、 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引导同学注意“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7、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8、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十九、月亮上的足迹核心目标:领会登月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科学的兴趣。达成核心目标的关键步骤:1、筛选文本中标注时间的语句,梳理思路 2、把握关键词语含义,领悟登月的科学意义。 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知识水平教学目标知识点记忆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字词可望而不可即、里程碑、神往、狭隘、昂首挺立、铁锹、椭圆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2内容筛选文本中标注时间的关键语句,梳理思路33把握关键词语含义,领悟登月的科学意义4、54、54、5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5、5、5、能力科学精神领会登月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科学的兴趣。6、76、7写作通过思辨和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6、767通过片断练习,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88问题设计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 (4)小心yy()(5)铁锹()(6)狭zhi()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3、浏览课文,根据文章明确的时间提示,用表格的形式简略纪录阿姆斯特朗等三人的登月始末。时间事件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把飞船“阿波罗11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19日晚8点3分飞船飞过月球和地球的中和点。19日晚9点32分飞船作减速运动,准备登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飞船与登月舱脱离。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21日上午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21日下午1点56分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22日上午0点15分开始准备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飞船对接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25日凌晨1点35分8秒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大气层。圆满完成登月计划。4、从文中找出你认为能概括登月意义的话。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5、(出示脚印图片)这是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的第一个脚印,请同学齐读、自读、默读等多种方式理解这句话的语气轻重、感情和意义,讨论它的深刻含义。这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显示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6、千百年来,人类一直翘首仰望天上的明月。留下了多少美丽的传说和不朽的诗篇。而登月计划的实现,使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月球的真面目。一个荒凉、死寂,毫无生机和美感的不毛之地,这给了我们的幻想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我们对“美丽”的月亮不再存有幻想了。那是不是说,人类登月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呢?7、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8、科普专家何祚庥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蓝图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氦3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设想一下你处在这样的月球生活中,试用200字描摹一下你想象中的衣食住行。二十、山 市核心目标:体会“山市”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达成核心目标的关键步骤: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4.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知识水平教学目标知识点记忆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字词青冥、飞甍、睥睨、倏忽、连亘、缥缈1、2、3关于聊斋及蒲松龄的基本知识44内容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55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6、76、76、7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88能力科学态度体会“山市”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8、98、9写作积累名人名言及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1010培养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1111问题设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奂山 青冥 飞甍 高垣 睥睨 霄汉 逾时 倏忽 连亘2、解释加点的字(1)邑八景之一也 (2)数年恒不一见(3)高插青冥 (4)念近中无此禅院(5)无何,碧瓦飞甍 (6)未几,高垣睥睨(7)连亘六七里 (8)尘气莽莽然(9)裁如星点 (10)又其上则黯然缥缈(11)倏忽如拳如豆3、翻译下列句子: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