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重庆会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重庆会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重庆会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重庆会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重庆会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本 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重庆会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分 院: 旅业管理分院专 业(方 向): 旅游管理专业会展方向年 级、班 级: 0601学 生 学 号: 0610813167学 生 姓 名: 指 导 老 师: 2009 年 11 月 28 日38重庆会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摘 要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一个极富特点的城市。西部重镇的地理位置、国民政府陪都的国际影响力,让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经过直辖12年的迅猛发展,重庆已成为我国内陆一颗璀璨明珠。西部重镇的地理位置是重庆发展会展产业的最大优势。直辖以来,重庆先后建成了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专业会展设施,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并成功举办了“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书市”等展会和节庆活动,已逐步形成渝洽会、三峡国际旅游节、重庆高交会、璧山鞋博会、武隆国际攀岩挑战赛等30余个品牌展会。同时,大城市、大农村齐全的产业基础,又为重庆发展会展产业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重庆完全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被建成中国的会展之都。本文以重庆会展业为基础,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希望为重庆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 重庆会展业;SWOT分析;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Chongqing is Chinas youngest municipality in a very feature of the city, the western city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former provisional capit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so that the city is very unique. After 12 years directly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has become Chinas interior a bright pearl.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western city of Chongqing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CE industry in Chongqing. Since the city promoted municipality, Chongqing has built Chongqing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Chongqing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 and other professional exhibition facilities, a total area of more than 120 thousand square meters, and successfully held the Asia-Pacific City Summit, National sugar & distilling trade fair,National Book Fair, and other exhibitions and festivals,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such as Yu Qiahui, the Three Gorges International Tourism Festival, Chongqing Hi-tech Fair, Bishan shoes Fair, Wulong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rock climbing more than 30 brands such as exhibitions. Meanwhile, the big cities, large rural areas of Chongqing complete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for Changings MICE industry. Thus, Chongqing is fully capable of in the near future has been the building of Chinas exhibition capital.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is the mai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n Chongqing with Chinas MICE industry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ord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MICE industry in Chongqing.Key Words MICE Industry; SWOT Analysis; Status;problem;Development Strategies目 录一、前言(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目的(2)(三)相关研究进展(3)1、国内会展研究概况(3)2、重庆会展研究概况(6)(四)研究方法(6)1、文献资料法(6)2、实地考察法(7)3、SWOT分析法(7)(五)研究内容(7)二、重庆区域环境概述(7)(一)社会文化概述(8)1、饮食文化(8)2、山、江文化(9)(二)社会经济概述(11)1、工业水平(11)2、交通运输(12)3、旅游资源(15)三、重庆发展会展业的必要性(15)(一)促进城市国际化、提升城市知名度(16)1、国际会议(16)2、国际展览会(16)(二)完善、优化产业体系(17)(三)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18)1、城市资源的整合功能(18)2、吸引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18)3、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素质(19)4、优化城市用地结构(19)(四)行业自身的发展、创新(19)1、有利于会展业跨越式的发展(19)2、有利于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20)四、重庆会展业的发展现状(20)(一)会展企业及其产品的现状(20)1、会展场馆的情况(20)2、会展服务公司的现状(21)3、举办的展会情况(22)(二)会展市场的发展现状(23)1、以民营展览为主体、形成会展精英企业(23)2、行业组织的产生和专业化发展(23)3、国际合作(24)五、重庆会展业的SWOT分析(24)(一)优势(24)1、区位与交通优势(24)2、良好的软硬件设施(25)3、科技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25)4、工业基础雄厚(26)(二)劣势(26)1、场馆不足、规模不大(26)2、缺乏举办大型国际展览和品牌展会(26)3、会展业整体水平偏低、公司专业化程度低(27)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28)5、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全面实施(28)(三)机会(28)1、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底蕴(28)2、国家重视、政府扶持(29)3、国家经济战略和区域合作的促进(30)(四)挑战(31)1、国内竞争(31)2、国际竞争(32)六、重庆会展业发展对策(32)(一)创品牌展会(32)(二)会展公司集团化发展(33)(三)人才培训的专业化(33)(四)尽快建立行业制度、实施相关优惠措施(34)(五)合理规划、增加场馆(34)七、结论(35)致谢(36)注释(37) 参考文献(37)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重庆市属于西部经济开发区中的大西南经济开发区。大西南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动力是成渝经济开发区和北部湾经济开发区。重庆市是成渝经济区的核心,是整个大西南的主要经济增长极之一,其在区域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重庆的区位优势、水陆空的交通优势、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及综合性经济优势,是这个经济区其他任何城市不可替代的。重庆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区域市场竞争力。目前,重庆会展业初具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有一个质的跨越。重庆是西部为数不多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一个极富特点的城市。西部重镇的地理位置、国民政府陪都的国际影响力,让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经过直辖12年来的迅猛发展,重庆已经成为我国内陆一颗璀璨的明珠。西部重镇的地理位置是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最大优势。直辖以来,重庆先后建成了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专业会展设施,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并成功举办了“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书市”等展会和节庆活动,已逐步形成渝洽会、三峡国际旅游节、重庆高交会、璧山鞋博会、武隆国际攀岩挑战赛等30余个品牌展会。这些展会活动大大增强了重庆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带动了重庆交通、住宿、旅游、休闲、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大城市、大农村齐全的产业基础,又为重庆发展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重庆完全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建设为中国的会展之都。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重庆会展业还存在着诸如缺乏特色、主题不明确、知名度不高、缺乏品牌展和精品展、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和国内一流会展城市还有较大差距。这与重庆正在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和定位,是极不相称的。为此,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强化市场化运作,提升会展策划、组织、服务水平,引导会展业向品牌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表明了重庆政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会展品牌的决心。发展会展经济、塑造重庆会展品牌、提高重庆知名度和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全面进步,已势在必行。2009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出台,重庆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文件提出将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的目标。这为重庆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重庆会展业全面提升铺平了道路。值此之际,研究重庆会展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的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方针策略,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研究目的在经济全球化迅速、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会展经济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和地区发展水平的指标,是第三产业中的明星产业。全面发展会展产业,是迈向一个国际大都市必经之路。虽然重庆直辖以来,会展业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其产业效应也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其缺乏品牌展和精品展竞争力不强,和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一流会展城市还有较大差距。重庆在国内尚属于二线会展城市,面临诸如硬件条件不够、缺乏知名会展品牌、市场化程度不高、政策和法规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对重庆市支持会展业发展的区域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进行梳理,认清重庆发展会展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重庆发展会展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识别分析,在认识重庆会展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达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三)相关研究进展会展经济是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项可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会展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将会展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会展业得到长足进步,展馆的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展会层次和质量不断提升,中国东部沿海崛起了一批国际级的会展城市。与此同时,会展理论的研究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国内会展研究概况会展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学者赞同将国内会展经济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1978年)属于萌芽阶段,主要是政府主办和参加一些展会。其主要的成果是政府的指导思想和西方模式的模仿。此阶段缺乏系统的指导理论。(2)第二阶段(1978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以介绍国外会展经济现状和发展经验为主,不少学者从完善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出发,提出发展会展旅游的必要性。国内的研究学者如荆子玉(1981)、罗元铮(1981)、张广瑞(1988)、肖潜辉(1987)等人撰文介绍国外的会展发展状况。(3)第三阶段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国内众多学者在继续前一阶段的研究基础上,对会展旅游的开发研究投入了很大精力,90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白祖诚(1994)提出北京应大力发展会议旅游产品,优化北京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吸引力;道书明等(1996)提出会议和奖励旅游是上海发展旅游业、开拓都市旅游的主要模式;王乃粒(1997)认为上海应大力发展会议旅游、商务旅游、奖励旅游,举办各种博览会、展览会和国际性旅游、科技文化、影视交流等活动和节庆活动。进入21世纪以后,对会展旅游的研究堪称百家争鸣,按研究领域可分为:(1)会展经济基本理论何建英(2004)、林茂(2004)、赵毅等(2005)从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出发,分别阐述了会展旅游的具体内涵,系统的阐述了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关系;王晶(2003)、谷玉芬(2004)则从政府的角度阐述了发展会展旅游的过程中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作用;卞显红(2002)分析了会展旅游参与者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郑四渭、郑秀娟(2006)则对国内外会展旅游研究现状做一阐述和评价。(2)会展经济模式王春雷(2002)、王云龙(2003)、郭淳凡(2003)分别结合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管理模式及优化;朱站等(2005)、钟伟(2005)、钟家雨等(2005)、黄燕玲等(2005)、刘德玲(2005)则分别结合广东省、广西、怀化市、桂林市、大连市具体发展情况探讨城市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3)会展经济市场许峰(2002)阐述了会展旅游市场开发的能力培育问题;李云霞(2003)阐述了会展旅游市场开发的条件等问题;胡林(2004)分析了会展旅游的市场,对发展会展旅游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李森众、刘元晨(2005)结合沈阳提出了会展旅游市场开发优势、存在问题及具体对策。(4)会展经济与竞争力李雪花(2002)提出通过重庆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提高重庆旅游业的竞争力;陈才、武传表(2003)撰文研究中国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提出相应的措施;王辉(2003)撰文对会展业的区域经济条件进行分析;王颖(2002)、吴明远等(2004)则结合武汉、云南的实际发展情况阐述会展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发展策略等。(5)会展发展策略戴学峰(2003)、赵军(2005)、陈曦等(2005)、伍海琳(2005)、李佳莎(2006)等总结了中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吴统慧、谭良方(1997)提出北京的发展战略是立足观光旅游、力保商务旅游、发展会议旅游、积极培育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郑建瑜(2000)、刘住等(2000)、董宝萍等(2005)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也对如何发展上海的会展业提出了精辟的见解;陈才等(2003)、马春玲(2003)则结合大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大连会展旅游的发展策略;国内学者谢红勇(2004)对重庆、何林峰(2003)对成都、胡丽华(2005)对深圳、梁赫(2006)对杭州、周春发(2001)对苏州、陈春梅(2004)对武汉等地的会展旅游发展策略提出了自己的构想1。2、重庆会展研究概况谢洪勇(2002)对重庆会展概况和前景,分别从概况、问题和条件来分析2。陈家锐(2008)关于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3。王东强、刘子洋、程序(2008)关于品牌生态视角下的重庆会展品牌塑造的研究4。谭宏、田书芹(2008)关于体验经济时代下的重庆会展品牌塑造5;邹志锋(2008)的重庆会展经济发展对策研究6。赵涛涛、张明举、马爱军、张海峰(2007)对重庆会展业的SWOT分析7;向敏(2005)以亚太市长峰会为契机,提出会展经济对重庆发展的积极作用8;李健(2004)的重庆会展经济研究9。莫志明(2008)对重庆会展旅游业SCP范式分析等10。(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检索会展和重庆会展产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网络资料、报纸、学术期刊论文等,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论文。2、实地考察法前往重庆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会展产业发展现状,获得第一手资料。3、SWOT分析法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它用来确定经济体本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它的战略与其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五)研究内容本文主要是以重庆会展业现状为主,结合我国会展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具体内容是:1、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对重庆市的区域环境进行分析和介绍;2、论述了重庆市发展会展产业的必要性;3、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角度,对重庆市发展会展业情况进行全面分析;4、为重庆市会展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二、重庆区域环境概述重庆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之一、中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丘陵地带,多山多雾,故有“山城”、“雾都”的别称。因境内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部边缘。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市域面积超过内地诸省,亦为中国管辖面积最大的命名为市的行政区划单位。由于重庆直辖市原是由四个地级行政单位合并而成,因四地经济基础差距非常大,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中,重庆常出现城市核心区,即直辖前老重庆地区的提法。重庆接邻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等五省。重庆的总人口以全市(3,144万)或市辖区人口(2,140万)计算,则其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也列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之最。重庆人口主要为汉族人,本地人主要使用属西南官话成渝片的重庆方言及其他四川方言,来渝移民则兼用吴语、粤语、客家话等11。(一)社会文化概述1、饮食文化重庆的美食,是相当值得世人赞许的,重庆人很豪爽,对于吃,重庆也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辣要辣的够爽,麻要麻得的够劲,尤以火锅闻名华夏。主要的特色食品有:(1)火锅火锅的种类很多,比如鸭肠火锅,鳝鱼火锅,现在还有冰火锅等。在重庆,每隔20米就会有一家火锅店。一桌子人围着煮沸的红彤彤的火锅,人人吃得汗流浃背,辣得不亦乐乎,肉片、鸭肠、鳝鱼、豆腐,只要是可以吃的,都可以上菜入席。每一家的火锅都有自己的特色,共同的特点就是“麻、辣、香”。 (2)辣子鸡歌乐山辣子鸡,极为可口,一盘鲜红的干辣椒,辣椒中夹杂着干煸的鸡肉块,上面缀上芝麻,极度提人食欲。辣子鸡吃起来鸡肉外酥里嫩,还有芝麻的清香,辣中带麻,麻得人嘴巴直流口水。(3)毛血旺红汤,里面是大杂烩,有木耳,肉片,海白菜,平菇等,主要就是血旺(俗称血豆腐),能吃的都放在一起煮,特点也是麻辣。它是重庆本地的特色菜等11。2、山、江文化山是城,城是山。城在水中走,水在城中穿,乃重庆“独美”。路很陡,路难行,正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是一个江与山铸造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奔腾不息合上人们爬坡上坎铸造出人民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苍莽雄险的巴山与峡江绝壁峭崖铸就“山城”的俊朗美。山和江成就出山城儿女迎难而上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和活力。(1)山城挑夫“棒棒军”人们出门即要爬坡上坎,商贾旅人的货物行李搬运,大都靠“棒棒”们完成。而“棒棒”们分属不同码头,共同求生,有较严密的组织,故称“棒棒军”。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民工,他们手里拿着一根竹棒,两条绳子干着搬运活,山城的人们根据他们的行头,把他们叫做“棒棒”。解放碑是重庆最繁华的地区,朝天门码头又是重庆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因此从解放碑到朝天门码头地段是重庆货流量最大的地区,也成为“棒棒军”最活跃的地区。“棒棒”们靠着一根竹棒、两条绳索寻找生活,他们等候在商场门口,竞争的车站旁边,挑着超过自己体重的货物,穿过车流,爬坡上坎,为自己的生计流着汗,为家人的希望拼着命,同时也为重庆远播着山城棒棒军的威名。世世代代,孕育出山城人民刚强般的意志。(2)三峡文化三峡纤夫用纤绳拉通了长江航道,他们被誉为是“一种超自然力量”的象征,他们吼出的“川江号子”被世界誉为“江河音乐的最强音”,他们发明的“纤夫火锅”是重庆火锅的前身。“纤夫精神”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铸就了长江这条巨龙腾飞的磅礴力量11。如今,三峡儿女雄心壮志又创造出一个三峡奇迹三峡百万移民。这是一个让中国振奋,让世界震惊的创世之举。(3)建筑文化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3、其他特色重庆的地方文化特色很多。有代表性的如:川剧里面的变脸、綦江农民版画、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铜梁龙灯等。(二)社会经济概述2008年,重庆GDP总量首次过5,000亿元,达到5,096.66亿元,GDP总量居全国第廿四位,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5.40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2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99亿元,增长12.4%。人均GDP达到(按常住人口计算)18,025元,比上年增长13.7%。与其他省市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重庆的发展速度中等偏后;和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2007年,重庆GDP总量(最终核实数)达到4,111.8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5.6,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511。1、工业水平目前,重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整体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加速了我市工业发展壮大和结构升级;工业园区集约发展,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显现雏形;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初步成效;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工业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主要特点有:(1)工业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扩大,呈加速发展态势。(2)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3)工业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成效更加显著。(4)企业做大做强,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5)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布局趋于合理。(6)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7)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8)工业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等。目前,重庆实力雄厚、驰名中外的地方企业代表有:长安集团、四联集团、庆铃集团、隆鑫集团、力帆集团、紫光化工、华渝电气、太极集团、华帮制药、宗申集团、博赛矿业、美心等等。著名中外国际集团进驻重庆的有:美国B&S、美国TRW、法国罗兰、香港查氏、ABB、海尔、格力、TCL、美的、中集、云天化、中国普天、康佳、如意、福耀、惠普、禾兴江源、北大方正、神州龙芯、美国威能等。随着亚太市长峰会的召开,重庆市与很多国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许多国家在重庆设立领事馆,一大批跨国集团如潮水般进驻重庆。2、交通运输重庆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国务院核准国家级交通枢纽,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1)铁路运输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核准的全国八大铁路枢纽之一,拥有成渝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五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和达万铁路。另还有地方铁路三万铁路(綦江三江至万盛)和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在建宜万铁路、襄渝铁路复线和兰渝铁路,成渝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渝万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和新渝黔线也即将动工。郑渝铁路、渝昆铁路也已进入规划论证阶段。2006年10月,位于江北区龙头寺地区的重庆新火车站火车北站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2008年重庆又规划了新重庆站(即重庆东站),预计到2015年前,重庆将有3座大型火车站投入使用,8条高等级铁路过境。(2)公路运输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和326国道,全市高速公路密度将为西部各省级行政单位之首。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08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1000多公里。目前已建成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这些线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南渝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及重庆内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渝湘高速公路、外环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支线垫江至忠县段。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3)水路运输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同时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重庆南港大渡口集装箱码头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集装箱码头,拥有海关保税区32公顷,每年进出口货物100亿美元以上。(4)航空重庆有三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在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006年进出港客流量八百多万人次,在中国内地的机场中列第十位(2006年数据)。2007年重庆江北机场客流增长量全国第一,突破1000万人次11。(4)城市交通重庆主城区内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公交汽车,有458条分属于公交集团、渝运集团等公司的公交线路为公众的出行服务。另外本市有接近一万辆的出租汽车同时也在为市民服务。在重庆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均使用天然气为动力,相对环保。同时,重庆是全国唯一一座拥有无声跨坐式轨道列车的城市。因重庆地势复杂,每条轻轨交通均有100米以上的高差,最高的轻轨4号线有250米的垂直落差。重庆主城区规划有10条轨道交通线路(九线一环)。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为中国第一条单轨交通线路(采用跨座式胶轮单轨高架),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06月18日正式开通,二期工程于2006年07月01日正式通过验收,至此二号线全线贯通并投入运营。到2008年底,重庆轻轨二号线共搭载了一亿人次的乘客。3、旅游资源重庆旅游资源丰富,即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重庆还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发源自重庆的火锅、酸菜鱼、辣子鸡更是闻名遐耳。雄伟壮阔的长江三峡、璀璨多彩的重庆夜景、秀丽怡人的芙蓉江、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是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其代表景点有: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天生三桥、武隆地缝、芙蓉洞、小三峡、南北温泉、歌乐山、华蓥山、缙云山、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磁器口古镇、钓鱼城、白鹤梁题刻、丰都鬼城、白帝城、华岩寺、万盛石林等等。综上,重庆市的文化和经济条件,为重庆市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重庆发展会展业的必要性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逐步提升,制造业呈区域化、规模化、系统化的趋势发展,产业集群现象已十分明显。重庆作为我国西南的工业重镇,其拥有客车、轿车、摩托车、钢铁、化工、精密仪器等各重工行业,加之轻纺、食品加工、房地产及其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第三产业,相互促进形成了多方位的极具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在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条件下,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经济区域化、规模化和系统化的特点,要求我们立足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会展业成为各行各业和政府共同要求。会展业可以帮助国家和地区宣传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行销产品,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对于重庆而言,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发展会展业的必要性:(一)促进城市国际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可以促进重庆国际化、巩固和提升城市知名度。可从两个方面来谈会展业的促进作用:大型国际会议、大型国际展览会。1、国际会议大型国际会议能够提升一个地区的知名度,能够给一个城市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以2005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为例,亚太城市市长峰会让世界了解中国重庆,重庆走向世界的舞台和窗口,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的举办将会有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及众多国际游客来重庆参会和参观,重庆的国际化程度无疑会得到空前的提高9。在亚太市长峰会期间,重庆以中国最年轻直辖市的身份,与诸发达国家的众多省、市结成友好城市,对口支持、扩大交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扩大交流合作是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带来的直接效果,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作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缩影将促进重庆会展业国际化进程,也会加速整个中国西部地区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为重庆成为中国西部或亚太地区会展中心城市,奠定良好基础。2、国际展览会展览是整个会展业核心部分,其驱动力之大,可辐射整个省市及周边区域,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和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水准。重庆著名的展览有西部国际金属冶金、压铸、铸造、锻压、热处理及工业炉、船舶工业、游艇展览会,西部国际机床模具、塑胶及包装工业展览会,西部国际紧固件弹簧、基础件及设备展览会、中国重庆投资贸易洽谈暨全球采购会,立嘉国际机械展,以及香港时尚周等。这些大中型展览会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使重庆经济走向世界,提升了重庆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二)完善、优化产业体系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在经济增加值中,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据了绝对比重。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的缺乏,重庆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层次低、比重小,产业矛盾明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等问题。第三产业在改善城市产业矛盾和提高提高就业率方面的作用不明显。重庆会展业的发展和兴起,大大的完善了重庆的产业体系,对于第三产业更是一个极大的补充和完善。会展业充分融合了工业、农业和整个第三产业,为工业、农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契机,开放整个市场,使工、农产品能够更快的走向国际,减少了一、二产业在销售方面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会展业也为一、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真正实现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功效。重庆会展业的发展能够使第三产业得到极大的补充和完善。首先,其能够直接从结构上完善和丰富体系。其次,是能够让整个服务行业整合、创新,起着“+1大于2”作用。具体的讲,它能够带动整个服务行业实现整体收益。如会展业和旅游业相联系,不仅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够因旅游资源和文化特点,为会议和展览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等。第三,一个完整的展览会,集吃、住、行、娱、游、购一体,能够让整个服务业有效整合。同时,对于整个服务行业的创新,也有很大帮助,如旅行社新增会展和商务旅游的线路和项目等。总之,不能把会展业看成一个单独的行业。会展业是一、二、三产业的润滑剂,能够消解产业之间的不平衡,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会展业也是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为地区和国家打开开放之门。会展业所带来的效益是综合的、全方位的。发展会展业是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三)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1、城市资源的整合功能会展经济的资源整合功能有利于城市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会展经济具有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对城市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购物、贸易、广告、印刷、物流等相关行业都有很强的联动性。因此,要举办一次成功的会展活动,必须将这些行业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包括会展场馆、旅游景点、旅游配套设施、酒店、城市基础设施甚至城市形象等,为会展活动服务,从而提高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2、吸引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会展活动需要很多工作人员,一个大型的展览会所需求的劳动力更是惊人。会展活动直接和间接涉及的行业众多,故可增加会展举办地的各种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而每增加20位会议代表,就可创造1个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12。当会展形成产业和一定规模后,就能增加长期的就业机会。如每年会展业为法国提供了20万个就业机会,会展活动带来的间接就业机会将会更多。3、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素质会展的发展可以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素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一方面,大型会展活动的举行,如世博会、奥运会、世界杯、中国艺术节等,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会展举办地在筹备会展的过程中,一般要大力宣传文明新风,并在当地居民年中掀起学习与会展活动相关的知识的热潮。4、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会展的用地规模比较大往往会建立一大批展馆和会议室,同时也会带动一大批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建筑、设施的建设。这不仅是从数量上要求建筑用地,而且还要求布局的合理性、空间的整体性(四)行业自身的发展、创新1、有利于会展业跨越式的发展会展的发展对于行业自身的成熟和更新也有很大作用。通过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等一系列国际展览和会议的洗礼,重庆会展企业的专业分工会更加有序、树立会展品牌、做精品展览和会议,实现重庆会展的跨越式发展。2、有利于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重庆会展业的成熟和壮大,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产生了很高的要求。在重庆有为数较多的高校开设了会展相关的专业,已培养出了几届会展毕业生,为重庆会展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重庆还与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合作,开展会展师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为会展人才的职业化铺平道路。四、重庆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一)会展企业及其产品的现状1、会展场馆的情况近年来,重庆市会展业硬件设施大幅度增加,展馆的数量和规模都有较大增长和提高。目前,重庆市已投入使用或首期交付使用的展览馆有11家。其主要有: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重庆市鹰冠国际展览中心、重庆汽车技术展览交流中心、重庆环新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重庆会议展览中心、重庆市工业展览馆、重庆市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国际医药卫生保健博览馆、重庆展览中心、重庆图书馆展览厅。其主要场馆数据如表1所示。表1 重庆市主要场馆相关数据场馆名称建筑面积(平方米)室内展览面(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平方米)标准展位(个)重庆国际会展中心22万58000130003100重庆技术展览中心450002500039001250鹰冠会议展览中心3000085005000800重庆市规划展览馆6200030000不详不详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以目前展馆的发展速度分析,重庆市对会展场馆的矛盾得到初步缓解,与其它周边城市差距缩小。场馆的相关配套设施也大幅度提高,酒店等相关辅助行业也在不断的满足会展业的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但对于场馆的需求,将随着会展市场的拓展而不断膨胀。所以,解决重庆会展场馆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合理规划的一个过程。2、会展服务公司的现状会展服务公司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会展主题论证、审批手续办理、展馆租订、参展商邀请,商旅接洽、会展宣传、组织观众和会展期间的活动安排、现场控制等。据重庆会展协会的统计,目前重庆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专业会展公司有180余家,从业人员近1500人6。各种专业会展公司不仅将新的理念注入到会展市场,也将重庆产业界与全球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其中,不乏很多国内一线会展城市在渝的合资、合作企业。也有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英国国研会展集团(IIR)与重庆立嘉会展公司签约,共同成立国研立嘉会展有限公司;重庆立嘉会展公司将与汉诺威米兰展览公司共同举办2010年的第十一届立嘉国际机械展会公司。当然,目前仍有不少企业的经营历史短,每年参与的展览较少。公司规模偏小,业务人员流动率高。他们往往忽略了电子商务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其网络信息残缺不全,没有一个正规的官方网站,只是在一些商务平台发布经营信息。同时,这些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扩大收益,减员缩编,公司人员配置往往就是经理业务员。这就直接导致其缺乏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和条件,专业人员奇缺。这些公司一方面没有条件承办大规模的全国性、国际性的会展;另一方面是无法邀请到知名企业来参展,降低了展览的号召力,造成到会的参展商数量少,观众不愿参观,展会的效益不高。3、举办的展会情况自2005年举办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以来,相继举办了第54届全国药交会、首届老博会、房交会等大型会议及展览等13。在其中,亚太城市市长峰会规模创历届峰会之最,会议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准,向国内外立体展示了新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了重庆与世界各地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外树形象交朋友、内聚人心促发展”的目的。2006年10月10日至20日期间,第98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第2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第8届重庆美容美发化妆品博览会在重庆主城区同时举行,参加“三会”的客商达5.9万人,在“三会”的影响下,50多万城乡居民被吸引到会展中来,给重庆的商业、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带来巨大商机,以此拉动消费4亿多元,其中市外客商消费总额达1.37亿元。2007年3月在重庆举办的第7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有17.7万外地客商参会,6334家企业参展,成交额147.26亿元,创历届糖酒会新高。糖酒会期间,重庆的住宿、餐饮、旅游、交通、娱乐等10多个行业生意兴隆,增加消费额25.9亿元,增加税收1.2亿元。(二)会展市场的发展现状1、以民营展览为主体、形成会展精英企业目前,重庆会展业以民营展览为主体,形成了一些极具竞争力的会展精英企业。因为会展业是第三产业,国家限制比较低再加上资本要求不高,所以重庆会展业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如“雨后春笋”。在经过较长的发展和政府精心的扶持下逐步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精英企业,开始在会展市场上崭露头角。2、行业组织的产生和专业化发展重庆市会展行业协会成立于2003年,其主要是系统地对重庆会展行业进行协调与整合。协会现有会员单位近百家,由展览组织委员会,展览工程专业委员会,会议服务委员会,节庆委员会,宣传培训委员会等五个专业委员会构成,组织架构为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一般会员单位,日常办事机构为秘书处。 在重庆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指导下,会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