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现有6克碳和14克氧气完全反应,则生成物是()ACOBCO2CCO和CO2D无法确定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根据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与题目给出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对比分析解答解答:解: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是:C+O2CO2,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32=6:16,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方程式是:2C+O22CO,方程式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4:32=6:8,而题目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6g:14g=6:14,说明这两个化学反应都有,所以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故选:C点评:根据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和题目所给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即可判断生成物,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分)(2013绵阳)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30.0%B22.2%C27.6%D10.3%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7.6%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道题比较难,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变化,找出碳与氧气的质量关系,即可计算出碳的质量分数3(1分)(2013达州)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AZnBCuCMgDA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铜、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判断混合物的组成解答:解:铜、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解:设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 25.6g X=X=0.2g;解:设5.6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25.6g Y =Y=0.17g, 解:设5.6g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Mg+H2SO4MgSO4+H2 24 2 5.6g Z=Z=0.47g,由以上计算可知,当5.6g纯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2g氢气,当5.6g纯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17g氢气,当5.6g纯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47g氢气,由此可知,不纯的铁5.6g中,如果含有锌,则生成的氢气小于0.2g,如果含有镁,则生成的氢气大于0.2g,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镁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临界点,即以5.6g为纯铁时为基础,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再通过计算判断出杂质是什么物质4(1分)(2013天津)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解答: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5(1分)(2013海淀区二模)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I中未变质的NaOH质量为5.3 gBII中溶液有两种溶质CIII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DIV中溶液为红色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久置的氢氧化钠会有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据生成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未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也可推知II中溶液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两种溶质,并据方程式计算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III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IV中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解答:解:由样品溶液加入氢氧化钙生成 沉淀可知氢氧化钠已变质,则II中溶液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两种溶质,B正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IV中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D正确;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Ca(OH)2+Na2CO3CaCO3+2NaOH 106 100 80 x 5g y= x=5.3g= y=4g由此可知:I中未变质的NaOH质量为9.3g5.3 g=4g,故A错误;III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8%,C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依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并依据图示所给数据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知识并能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解答6(1分)(2011南京)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AZn和FeBCu和AuCZn和CuDMg和Al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分析:可以根据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分析、计算解答:解: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根据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锌的质量是6.5g,单独消耗铁的质量是5.6g,如果铁和锌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6g时,生成的氢气可能是0.2g故选项正确;B、铜和金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C、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假设合金6g中全部是锌,生成的氢气质量也小于0.2g故选项错误;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由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镁的质量是2.4g,单独消耗铝的质量是1.8g,镁和铝不管以怎样的比例混合,生成氢气的质量都是大于0.2g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再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1分)(2014保亭县模拟)用某金属颗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如生成氢气的质量(以纵坐标表示,单位:g)与所用金属的质量(以横坐标表示,单位:g)之间的关系如图,该金属颗粒可能是()A纯净的锌B含铜的锌C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D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是6g,可以根据选项提供的物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 2x 0.2g=x=6.5g故A错误;B、根据A计算可以看出,产生0.2g氢气需要纯锌的质量是6.5g,铜不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则6g含铜的锌不可能生成0.2g氢气,故B错误;C、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铁的质量为y,Fe+2HClFeCl2+H256 2y 0.2g=,y=5.6g5.6g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能生成0.2g氢气,故C正确;D、根据A计算可以看出,产生0.2g氢气需要纯锌的质量是6.5g,6g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不可能生成0.2g氢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的有关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8(1分)将一定量的CO和CO2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5g白色沉淀;将剩余气体干燥,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6g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为()A38.9%B44%C56%D61.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利用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结合量差法可计算一氧化碳的质量,进而可求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能够反应,所以利用沉淀的量可求二氧化碳的质量;设混合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Ca(OH)2+CO2=CaCO3+H2O 44 100 x 5gx=2.2g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可计算一氧化碳的质量;设混合物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是yCO+CuOCu+CO2 固体减少值28 80 64 8064=16y 1.6gy=2.8g所以原混合气体的质量是2.2g+2.8g=5g,则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为100%=5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借助不同的化学反应,巧妙利用差量法来计算,注重学科思维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9(1分)已知反应A+2BC+2D,8gA与足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18gD,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8B18C22D1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A与D的质量关系以及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解答: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C+2D x 218 8g 18gx=16故选:D点评: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计算质量时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无关,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是有关的,这是解题的关键10(1分)化学方程式 2A+B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相对分子质量为()A58.5B117C114D1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应2A+B=C+2D中,A、B的质量和等于C、D的质量和,故可求D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量之和相等,固有1032+71=160+2D,很显然,D相对分子量为58.5故选A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1(1分)(2012门头沟区二模)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内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质量的10%,则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比可能是()A71:75B71:79C80:79D81:79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分解会生成氧气写出化学方程式,先根据氧气的质量等于高锰酸钾的10%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小于10%的情况,解答:解:方法一:假如高锰酸钾的量是a克,假设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就是高锰酸钾的10%, 2KMnO4K2MnO4+MnO2+O2 316 284 32 0.1a根据方程式是可知,生成0.1a氧气需要高锰酸钾就是:会生成固体的质量就是:,所以固体质量比就是:=71:79,但是现在生成的氧气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10%,高锰酸钾分解的更少,即生成固体质量小,两者的比值小于71:79,故选A方法二:用质量守恒法和极值法!首先假设原有高锰酸钾的质量为A,生成氧气质量为10%A,故为0.1A,氧气生成后,固体质量便剩余0.9A(氧气跑掉了,质量守恒),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与原高锰酸钾质量比为0.9A:A,为0.9!在再假设,无氧气生成,则高锰酸钾无反应,故剩余固体质量与原高锰酸钾质量比为1!所以生成氧气质量少于10%,则剩余固体质量与原高锰酸钾质量比值在0.9和1之间所以只有答案A符合!故选A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先根据题中的数据计算出等于时的质量,然后再进行分析计算出题中要求的质量12(1分)(2011平谷区一模)烧杯中盛有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溶液全部倒出后,用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用20mL蒸馏水,若烧杯内每次残留0.5mL溶液,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ABCD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对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利用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分别计算每次加水洗涤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把第二次洗涤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对比解答:解:根据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0.5mL氯化钠溶液即0.5g;20mL蒸馏水的质量为20g假设原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经过第一次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100%=;再进行第二次洗涤,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100%=;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故选D点评:分析清楚本题所进行的操作对计算起决定作用,计算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足够的细心13(1分)(2012金山区一模)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100g30%的双氧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则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A6.56gB5.67gC5.3gD5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由于分解溶液中溶质H2O2减少,由于放出氧气溶液的质量减少,可能过假设分解掉溶质的质量,分析找出所剩余的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然后利用剩余溶质质量与剩余溶液质量的比等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5%,完成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的计算解答:解:设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放出氧气的质量为m2H2O22H2O+O268 32x m=m=根据题意可得100%=25% x5.67g故选:B点评:根据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质量=原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解所放出氧气的质量14(1分)(2010蒙山县二模)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A60gB80gC90gD120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跟生成C和D的质量和相等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和D共140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和也为140g,而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故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140g=80g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总质量不变的特点,难度较小15(1分)(2012平顶山一模)相同质量的KClO3、H2O2和H2O,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AKClO3最多BH2O2最多CH2O最多D一样多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首先比较KClO3和H2O,因为它们化学式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根据相同质量的氧元素,物质质量越少的,在物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则生成的氧气越多进行比较,然后选出放出氧气质量最多的再与双氧水比较,双氧水中有一半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解答:解:KClO3和H2O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可通过比较相同质量的氧元素,物质质量越少的,在物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则生成的氧气越多,故化学式可改为:KClO3和H6O3,很显然,是水分解产生的氧气多再比较水和双氧水,双氧水中有一半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故H2O2和H2O分子个数一样多时,放出的氧气质量相等,由分子可以看出,当质量相等时,水放出的氧气质量最多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6(1分)5.6g含有杂质的铁片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0.19g氢气,该铁片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铝和铜B镁和锌C锌和铜D镁和铝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1)对金属的要求: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2)对酸的要求:这里所指的酸并不是所有的酸,主要是指稀盐酸和稀硫酸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2的规律:(1)H2的质量=金属的质量(2)等质量的几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H2质量,该值越大,产生的H2质量越多,该值越小,产生的H2质量越小解答:解:5.6克纯铁片放在足量的稀盐酸中放出的氢气是0.19克,存在杂质导致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减少,即相同质量金属杂质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少; Zn+2HClZn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AlCl3+3H2 Fe+2HClFeCl2+H2 ,所以相同质量的锌、镁、铝、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小为铝镁铁锌;而铜不反应;故镁和铝不可能故选:D点评:利用等质量的几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H2质量与的值成正比,该值越大,产生的H2质量越多,该值越小,产生的H2质量越小17(1分)(2012红河州)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g A与2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A56gB62gC52gD60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解答:解:生成C的质量=80g+24g42g=62g;故选B点评:回答本题应注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物质加在一块,没参加反应的不能加19(1分)(2012江宁区二模)A、B、C三种物质各20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40g的新物质D再增加5g A,反应停止时只有B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5:4B第一次反应后,B剩余质量为4gC反应中D和C的质量比是5:2D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65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方面的知识根据题意第一次20g的a全部参加反应,b、c均有剩余,增加5g的a,只有b剩余,则25ga与20gc恰好完全反应由于20g的a参加反应,能生成40g新物质d,则25g的a参加反应,能生成50g新物质d即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第二次反应后,可求参加反应的b的总质量,则可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由于25g的a和5g的b恰好完全反应,所以,20g的a和4g的b恰好完全反应,第一次反应后,可求b剩余质量,则可求反应中d和c的质量比解答:解:A、B、C三种物质各20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40g新物质D再增加5gA,继续反应B有剩余,说明了20gC可以和25gA恰好反应则16克C和20gA恰好反应则20gA能与16gC反应和若干克B反应生成40gD,则消耗的B的质量为:402016=4g;所以A:B:C反应的质量比为:20:4:16;第二次:25gA与20gC以及5gB可以恰好反应A、因为B和C的质量比为:4:16=1:4;故A错误;B、第一次反应后,B剩余质量为204=16g,故B错误;C、反应中D和C的质量比是:40:16=5:2,故C正确;D、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25+20+5=50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填空题20(2分)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氧气2KClO32KCl+3O2;(2)高炉中炼铁的原理Fe2O3+3CO2Fe+3CO2;(3)用纯碱制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4)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Fe+CuSO4FeSO4+Cu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是采用了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4)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2)Fe2O3+3CO2Fe+3CO2;(3)Na2CO3+Ca(OH)2CaCO3+2NaOH;(4)Fe+CuSO4FeSO4+Cu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21(2分)(2012萝岗区一模)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火炬用“丙烷”做燃料,“丙烷”的化学式为C3H8,它燃烧时,火苗高而亮,而且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试回答下列问题:(1)丙烷属于有机物(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中之一);(2)丙烷分子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9:2(最简整数比);(3)火炬点燃后,所发生的反应为:C3H8+5O2CO2+4H2O,该反应所用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原因是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无毒;(4)完全燃烧88g丙烷,能产生264g二氧化碳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绿色化学;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根据有机物、无机物的定义分析;(2)根据丙烷的化学式计算;(3)根据反应的产物及产物的特点进行分析;(4)根据丙烷燃烧的方程式,由丙烷的质量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1)丙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丙烷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3):(18)=9:2;(3)由于丙烷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无毒所以,丙烷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4)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3H8+5O23CO2+4H2O 44 132 88g x 解得:x=264g故答为:(1)有机物; (2)9:2; (3)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无毒(4)264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物质中元素质量比的求法,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2(2分)小强同学想在社区宣传栏出一期“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专刊,内容之一是汽车耗油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间关系已知:汽油密度约为0.7kg/L;汽油(假定其为纯净物,根据汽油中C、H组成关系,其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C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H2+3O22CO2+2H2O;请计算4升汽油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汽油假定为纯净物,利用汽油的体积和密度可计算质量,再利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设4升汽油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汽油的质量为4L0.7kg/L=2.8kg,则2CH2+3O22CO2+2H2O 28 88 2.8kg x,解得x=8.8kg,答:4升汽油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kg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明确汽油的质量的计算是解答的关键,应注意利用习题中的信息来解答23(2分)(2011嘉定区一模)加热6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04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0.96gg,合0.03mol,含氧原子3.6121022个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题中,反应前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6克,而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5.04克,明显减少了,我们可以想到是氯酸钾反应产生了氧气,氧气跑掉了,故氧气的质量为6克5.04克=0.96克根据氧气的摩尔质量和质量求出氧气的摩尔数,然后根据1摩尔物质中所含微粒个数是6.021023进而求得氧原子的个数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题中,反应前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6克,而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5.04克,明显减少了,我们可以想到是氯酸钾反应产生了氧气,氧气跑掉了,故氧气的质量为6克5.04克=0.96克由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可知,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可以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故0.96克氧气的摩尔数为:=约0.03mol,1mol的氧气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6.0210232,则0.03mol氧气中氧原子数为:6.02102320.03mol=3.6121022个故答案为:0.96g;0.03;3.6121022点评:灵活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题,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能使有些化学试题化繁为简24(3分)(2009扬州)美国化学家西博格说:化学是使人类进步的关键(1)绿色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聚合硫酸铁(Fe2(OH)n(SO4)3n/2m,简称聚铁),这两种物质中共含有2(填数字)种金属元素,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红褐色的氢氧化物Fe(OH)3(填化学式),该物质对水中的杂质有絮凝作用(2)为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CO2甲烷反应该反应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4H2CH4+2H2O(3)德国INTEGRAL公司因研究出无辐射冷却技术而荣获德国环境大奖,他们用水和冰组成的物质代替传统的氟利昂或氨做冷却剂该致冷剂A,B(填字母序号)A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C化学性质和水不同(4)在温度超过374、压强超过22.1MPa下的水就是超临界水用超临界水、空气氧化处理聚氯乙烯(C2H3Cl)n的反应中,生成两种无污染的氧化物CO2、H2O(写化学式)和HCl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水的性质和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根据化学式分析金属元素的种类;结合初中化学中带颜色的物质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颜色来判断化学式(2)结合题中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条件写出方程式,只需配平即可(3)根据水的组成及性质进行解答(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微观解释及生成物的限制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1)根据高铁酸钾和聚铁的化学式可以看出,金属元素有钾和铁,故答案为:2初中阶段所见的红褐色物质可能是铁的氢氧化物,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高铁酸钾和水,故答案为:Fe(OH)3(2)根据题中给出的反应物CO2和H2 ,生成物是CH4和H2O,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写出方程式即可,故答案为:CO2+4H2CH4+2H2O(3)水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排入空气中不会破坏环境,故答案为:A,B(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及生成物还需是氧化物,故答案为:CO2,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5(2分)(2010深圳)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不含其它杂质)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10g合金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还剩余部分固体,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0.1g请回答:(1)溶液中剩余固体成分是铜(2)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0.1g,是因为生成了氢气(3)样品中锌的质量是3.25g(4)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32.5%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锌合金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反应,由于稀硫酸是足量的,溶液中剩余固体成分是铜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求出锌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题意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锌合金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反应,溶液中剩余固体成分是铜;(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0.1g,是因为生成了氢气;(3)设样品中锌的质量是XZn+H2SO4ZnSO4+H265 2X 0.1g 解得:X=3.25g(4)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100%=32.5%故答为:(1)铜;(2)氢气;(3)3.25g;(4)3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物质间的反应关系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学生需认真分析反应关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才能解决26(3分)(2012枣庄二模)在课外活动中,某学生用一定量的某+2价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并做如下记录:实验次数R的质量硫酸的体积生成的氢气体积第一次1.5g50mL1.47L第二次2.0g50mL1.96L第三次2.3g50mL2.16L第四次2.5g50mL2.16L(1)实验中,第三、四次实验中金属有剩余,第一、二次实验中硫酸有剩余(2)若氢气的密度为0.085g/L,则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图表的信息可以看出,第三次和第四次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可见第三次已是完全反应,故第三次和第四次实验中金属有剩余,第一、二次实验中硫酸有剩余(2)因为R是+2价金属,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R+H2SO4=RSO4+H2,根据方程式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1)由图表可知,第三次和第四次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可见第三次已是完全反应,故第三次和第四次实验中金属有剩余,第一、二次实验中硫酸有剩余故答案为:三、四;一、二(2)因为R是+2价金属,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R+H2SO4=RSO4+H2,设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R+H2SO4RSO4+H2x 21.5g 1.47L0.085g/L解之得:x=24,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27(3分)(2010陕西)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3CO+Fe2O32Fe+3CO2(1)上述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理由是:反应物中没有单质(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60%的赤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利用化学方程式和Fe2O3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理论上可炼出纯铁的质量解答:解:(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反应物中没有单质;(2)故答案为:70%(3)解:设理论上可炼出纯铁的质量为xFe2O3+3CO2Fe+3CO2160 112800t60% x,解之得:x=336t答:理论上可炼出纯铁336t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28(1分)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22.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3.6g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多步反应的关系分析:已知MgMgSO4; ZnZnSO4; FeFeSO4并且可知道,这个变化中,增加的质量是硫酸根的质量222.8g50g=172.8g,在H2SO4中 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解答: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则2:96=x:172.8gx=3.6g;故答案为:3.6 g点评: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了解物质反应前后有什么不同,从中找出规律,确定计算思路29(2分)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 m和n的关系为:mn(填“”或“”或“=”)(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了y g x和y的关系为:xy(填“”或“”或“=”)(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b(填“”或“”或“=”)(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分析解答: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解:(1)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少量的炭灰是由木炭中的少量杂质形成的,木炭中的炭和氧气反应之后以气体的方式散发掉,所以总的质量要减少(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铁的质量,故铁锈质量大于铁的质量(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铜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故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4)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判断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故答案为:(1);(2);(3)=;(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点评: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三、简答题30(2分)(2013上海)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不计损耗):(1)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电子天平显示的数据进行计算;(2)根据氯化钙的物质的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物质的量解答:解:(1)根据电子天平显示的数据可以知道得到氯化钙的质量为:33.3g22.2g=11.1g;(2)反应生成的氯化钙的物质的量为:=0.1mol设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