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目录,一、绿道概述及发展,二、国外绿道案例介绍,三、国内绿道规划案例,四、总结,一、绿道概述及发展,现代绿道发源于美国和欧洲,从注重景观功能的林荫大道到注重绿地生态网络功能的生态廊道,现代绿道的发展已经历了2个多世纪的演变。虽然现代绿道理论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但是中国的绿道思想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一直是历代王朝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重要思想。在绿道理论被系统引入之前,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1997)开始对国外景观生态学进行系统研究,详细介绍了如何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基本原理、规划的总体模式等方面在城乡与区域规划中进行应用。绿道(greenway),就是以绿色生态为基础的具有绿色通行、游憩健身等多种功能的特殊廊道,有大量的植被覆盖,自然环境良好,空气质量较高,是一种线性的绿地空间形态,具有完整性、连通性,是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者对绿道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3类,包括国外理论介绍、国外实践案例介绍和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根据文献资料分析,目前国内对绿道的研究主要有4个机构。1)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要以俞孔坚教授为代表,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绿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和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分析绿道的历史文化保护功能;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学与旅游系,主要以刘滨谊教授为代表,从城镇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络介入,分析绿道在城镇中的生态作用和游憩功能;3)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要以吴必虎教授为代表,从环城游憩功能提出了环城游憩带(ReBAM)的概念;4)北京交通大学风景道与旅游规划研究所,主要以余青教授为代表,从风景道的角度,分析区域绿道中的旅游开发功能。,现代绿道发展阶段,第1阶段为以生态、景观为主要功能的绿道(约公元前1700年至1960年)。主要有连接开放空间的各种轴线、林荫大道、公园道、河流廊道等形式,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景观轴;大多数文献认为,绿道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FrederickLawOlmsted和他1867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BostonParkSystem)。该规划将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Park)通过阿诺德公园(ArnoldPark)、牙买加公园(JamaicaPark)和波士顿公园(BostonGarden)以及其它的绿地系统联系起来。该绿地系统长达25km,连接了波士顿、布鲁克林和坎布里奇,并将其与查尔斯河相连。其后,CharlesEliot扩展了他的思想,将其绿色网络延伸到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范围扩大到了600k,连接了5条沿海河流。,现代绿道发展阶段,第2阶段为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绿道(约1960年至1985年)。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各种小径提供了人们通往河流、山脉等自然廊道的非机动车交通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的报告强调了绿道给居民带来的接近自然的机会。在1990年,Little首次定义了绿道。在北美,这一阶段有上千个绿道的规划和实践项目,但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大多数仅限于项目总结。第3阶段为多目标的绿道(约1985年以后)。其功能通常包括野生动物保护、防洪、水源保护、教育、城市美化、休闲和其他功能。这一阶段,绿道运动蓬勃发展,世界上有数千个国际、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在理论研究方面,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召集了不少绿道的学术会议,并出现了有关绿道方面的博士论文。有关绿道的互联网也铺天盖地。,8,1.1国外绿道发展历程,1国内外绿道发展概述,绿道规划的兴盛与成熟:20世纪末绿道规划,萌芽时期:第一条真正意义绿道波士顿“翡翠项链”实践与理论研究发展时期(1900-1980),“翡翠项链”规划,1.2国内绿道发展历程2000年之前:我国绿道建设的初级阶段2000-2010年:国外绿道理论引入和研究阶段2010年至今:国内绿道规划与实践相结合阶段,9,1国内外绿道发展概述,传统道路线型绿化,配套完善的绿道,慢行道系统,5大系统:绿廊系统、慢行系统、交通换乘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多类要素:5大系统下的绿化缓冲区、衔接设施、信息标识、慢行道等多个要素,10,2绿道的系统构成,绿道的分类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都市型绿道(广州市),绿道与山体、城市公园的关系(郊野型),绿道与河流、滨水空间的关系(生态型),绿道与城市道路、绿化带的关系(都市型),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都市型绿道,3绿道的分类分级,11,绿道的分级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3绿道的分类分级,12,绿道的分级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3绿道的分类分级,13,二:国外绿道案例介绍,富兰克林公园,阿诺德植物园,牙买加公园,河道景区和奥姆斯特德公园,麻省林荫道,后湾沼泽地,波士顿公园,项目背景:,案例1: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波士顿公园是一个公共园地,算得上是美国最早的公园。波士顿公园在波士顿初建时期已经划定,供居民放养奶牛、士兵操练以及游戏、散步等户外活动。1910-1913年,奥姆斯特德全面改造了波士顿公园,自然式布局的大树、大草坪,任人自由漫步,一派田园风光。,项目概况:公园位于波士顿市中心,面积达50英亩。这里从波士顿公地到富兰克林公园绵延约16公里,由相互连接的9个部分组成。林荫道宽60米,中间有30米宽的街心绿带,两侧的住宅都面向大道,使街心绿带构成社区的活动中心。波士顿公地(BostonCommon)公共花园(PublicGarden)马省林荫道(CommonwealthAvenue)滨河绿带(Esplanade),又称查尔斯河滨公园后湾沼泽地(BackBayFens)河道景区和奥姆斯特德公园又称浑河改造工程(MuddyRiverImprovement)牙买加公园(JamaicaPark)阿诺德植物园(ArnoldArboretum)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Park)绿道特点:复合功能,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经验借鉴:第一:他们已经将群体的需求与个体的需求良好地结合起来。园林景观的服务主体经历着个人群体个人和群体兼顾的历程,波士顿不同类别的园林景观是在以公众为服务主体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个性化的关怀。第二:将科技尖端化的手法与生态化自然化的目标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世界园林景观的两大发展趋势,尤其在处理工业化的种种显性或隐性破坏时,一切表面的和谐常常有赖于高科技支持。第三: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破坏性景观的坚决改造结合起来。内涵表征特色,保留和再现历史不仅是捷径,也是对景观建筑师协调能力的挑战,须得有慧眼和缜密的考虑,保证了一种崭新的吸引力同时也减少旧风貌的流失。第四:将人们的被动欣赏与主动参与意识结合起来。现代园林提倡的人与环境并重的境界,亦可引申为人与环境的互动,人在景中,人本身即是一景,乃至是否可以引入局部DIY式现代园林景观概念,都是我们可以探索的内容。,案例2:迈阿密河绿道工业河流的绿色基础设施,背景: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河市区的迈阿密河一直是一条工业河流。迈阿密河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犯罪活动的避风港、毒品交易地以及社区后院的下水道。项目介绍:社区领导和居民们已计划将河流从工业资源转变成为充满活力的社会资产。计划进一步提高河道的可达性和实用性,使其更好为企业、居民和游客服务,提高土地价值。此外,新增加的娱乐设施使得河流成为目的地景观。,绿色通道工程的五大主题:1.天然河流迈阿密河一直拥有重要的水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一项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疏浚工程正消除污染的河底沉积物,并加深河道。2工业河流这条河是国际级的船运转运点,据评估,河流的资产高达13亿美元,每年创造近2000万美元的财产税。3景观目的地迈阿密河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餐饮、购物等各种娱乐活动的热点区域。该绿色通道已经将迈阿密河从过去的城市败笔转变成为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4.河流的遗产迈阿密河的考古记录向人们展示了从美洲土著人到19世纪开始定居于此的现代移民活动。沿河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5.河流即是家园迈阿密河沿岸居住着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自从南佛罗里达州出现最早的人类定居点以来,这条河流就开始成为生活中心。,经验借鉴:(1)绿道行动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广泛征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社区的意见,从而制定了可行的沿河绿道发展计划。(2)该行动计划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为大众确定出了新的“绿道层”。(3)此外,三维计算机生成的未来河流廊道模型展示出了河流未来发展的蓝本。(4)该行动计划还提供了完整的开发成本评估、运作和管理建议以及项目发展的战略。,案例3: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项目背景:新加坡土地资源紧张,但却有花园城市的美誉主要源自于其绿化建设的成就。绿道网络的构想始于1989年概念规划修编,一方面,形成连接公园的网络,使公众能更容易的到达公园用地。另一方面,在建成区营造自然廊道,让鸟类能从一处自然保护区迁移到另一处,帮助它们寻找食物或繁殖地。项目设想:主要公园与开敞空间应由源自绿色缓冲带的绿色廊道相连接,共同构成综合的网络体系以优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些绿廊应至少20m宽,除布置绿化景观,还应设置慢跑步道。绿廊还是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在不同公园间运动的通道,增加城市化环境中的自然元素。,绿道景观设计:(1)基于排水道缓冲区的绿道应该包括至少4m宽的自行单车径及慢跑道,在排水保留地的外缘布置2m宽的种植带。(2)基于车行道保留区的绿道选线还进一步利用了车行道保留区。它一般由车行道及其两侧的路侧带组成。路侧带宽度各异,但通常包括排水暗沟上的步行道、行道树栽植带、服务性边沿。绿道公共改进措施:(1)尽可能与交通廊道和公共空间整合发展,提供更大的设计灵活度;(2)布置配套的街道家俱,如标示系统、地图牌、距离标志、垃圾桶、照明装置、雨棚等;(3)沿途合理设置小广场和节点,以增加趣味性;(4)选取不同的栽植主题和配套设施,提高每段绿道的特色及可识别性;(5)加强绿道同沿途餐饮场所的联系,能提供简易快餐、咖啡店、小吃档等选择。,基于车行道保留的公园连接道路断面示意图,基于排水缓冲去的公园连接道路断面示意图,绿道的生态设计:(1)人行路径和娱乐设施尽量远离敏感的栖息地;(2)对于较敏感的地区采非侵入性的方式处理;(3)了解最需要保护的物种,以防止干扰野生动物;(4)使用木板路、护根覆盖和天然透水材料来防止损害敏感性土壤,尽可能保留自然边界;(5)合理设置生态洼地,用无化学试剂的天然方式净化水,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境生长等。绿道的环线建设:截止2012年2月底,新加坡已建成约200km的绿道,它们深受公众喜爱,大多数居民选择经由绿道上班或上学。公众的广泛认可促使国家公园局不得不加快建设进度,未来5年将再增加3条区域级环路。自然教育:在新加坡城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往往对自然缺乏兴趣。因此积极通过在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绿道等场所增设有讲解的特色自然游览,旨在有效帮助城市居民克服对某些自然经历的恐惧感。,公园连接道线路图及实景,经验借鉴:提高绿道规划的可实施性,首要策略是辨别并充分利用高密度城区未充分使用和不经济的土地,以赢得政府的支持,并获得土地管理和实施相关部门的批准。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应综合考虑多种功能,如休闲娱乐场所、替代性的交通通道、动植物的自然走廊、有用的教育资源等。积极有效地争取基层公众的支持,多渠道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并吸收国际上相关研究及实践经验而不断改进。关注绿道生态效益、保护多样生态环境,积极采取措施增进公众对自然的了解和情感。,公园连接道线路图及实景,案例4:日本城市绿道网络建设(2公园+1新城),项目简介(1):名古屋大通公园古屋政府在复兴名古屋市街时,在市中心部规划了宽100米、长2千米的道路。大通公园占地11.18公顷,是包括电视塔、世纪大桥的市中心在内的一片绿洲。绿道公园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其中北部自然公园,是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营造的自然景观,种植有各种树木和花卉,为市中心的市民提供一种最使捷的接近自然的方式。中部为中央公园,包括有名古屋电视塔、世纪人桥、河公园和洛杉矾广场,是名古尽著名的景点口名古屋电视塔.在城市中心区形成了一个主要的标志物。南部为大型活动区,包括各种形式的大型城市广场,在活动广场周川结合树木设置了大量的休息座椅,供市民休闲。这些优越的游憩设施都成为了市民活动的重心,为改善中心城区的城市游憩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北部,中部,南部,项目介绍(2):札幌大通公园有札幌心脏之称的大通公园是长约1.5千米,宽约100米的带状绿地,而积为7.89公顷,设置有草地、花坛、喷水池等,是市民们休息的场所。设计特点:“大通”日语的意思为“大道”,相当于绿道公园。札幌大通公园的详细设计手法与名古屋久屋大通公园类似,主要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十分注重与机动车道相交时的节点处理手法,处理好人行、车行之间的关系。第二,电视塔的建设起到了标志物的作用。既可以作为观景平台,又可以成为城市意象中的“标志物”,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第三,在绿道公园中均安排了适当的空间进行大型的活动,从而有效地吸引人气,防止公园成为犯罪滋生的场所。,札幌大通公园实景图,项目介绍(3):港北新城社区级绿道与日本大多数新城一样,港北新城作为人都市圈内的配套新城进行建设的。横滨对港北地区进行了有计划的安排,以新型花园城市为建设目标,作为21世纪横滨市副中心开始开发,规划人口规模为30万。新城绿道特征:绿道网络系统的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港北新城区划出专门的保护的农业用地,将农业和生产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保存起来。第二,在林地和公园之间规划了5条不同的绿道,长度14.5千米,宽度从10100米不等,形成一个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第三,住区内的道路,尝试了“人车混行”新方法,将原有的3米的人行道和6米的车行道结合在一起,通过曲折道路线型降低车速,井结合完善的绿化形成良好的绿色空间。,日本港北新城绿道网络规划图,经验借鉴:建设与管理主体的多样性:日本城市绿道网络系统是在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建设中完成的,既有城市政府在旧城更新改造中建设大型的绿道;也有开发商或住宅联合会在开发新住区时按照都市公园法进行建设,“自下而上”的完成绿道网络建设。日木绿道规划和管理中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性,令更多公众明白公园和开放空间的规划和管理不仅是公共部门的事。重视绿道建设的差异性:城市中心区的绿道建设往往结合周围土地利用协调考虑,提供市民游憩的设施。而居住区的绿道主要考虑连接近邻公园,也作为城市市民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的道路。因此,城市中心区的绿道大多宽度为50100米左右,考虑绿道分段,井且设置不同的景观特点。居住区的绿道一般为1020米宽,甚至在穿越地带更窄一些,主要是提供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越的道路。,筑波科学城中心地区公园系统图,项目背景:,案例5: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HighLinePark)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原来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连接肉类加工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总长约2.4公里,距离地面约9.1米高,跨越22个街区,于1980年停运,被遗弃了30多年后曾一度面临拆迁危险。,项目概况:在纽约“高线之友”组织的大力保护下,高线终于存活了下来,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绿道,为纽约曼哈顿西区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国际设计和旧城重建的典范。绿道特点:1、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景观美学凸显野性之美。3、游憩功能的设计。可以在高线上欣赏对岸新泽西州的轮廓线、哈德逊河的日落、纽约一侧的54号码头等美景,也可以在木躺椅区尽情享受日光浴,还可以隔着落地玻璃窗可以欣赏十大道的车水马龙的景致。,经验借鉴:第一:对于城市绿道,目前普遍的共识是,绿道应在功能上应兼顾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三大功能的协调。第二:对城市历史的尊重由于保留了高线铁路遗址,高线公园成为纽约西区工业化历史的一座“纪念碑”;第三、对市民意愿的尊重最初正是附近市民自发组织的“高线之友”团体推翻了拆毁高线铁路的议案,推动了公园的规划建设,在为纽约市民带来一片美妙的公共空间同时,又承载了这座城市的记忆;第四、对场地的尊重公园不仅保留和重新阐释了部分铁轨,还保留了部分厂房的残垣断壁。这些场景,记载、诉说和传递着场地的历史。,三:国内绿道案例介绍,项目背景:,案例1: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地划定,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确定一级空间管制区包括区域绿地和区域性交通廊道.。,项目介绍,深圳市在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基础上,经多部门协作划定的,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控制范围。2009年底,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地系统规划(草案)由“两环、两带、三核、网状廊道”的边界构成珠三角生态控制线,面积约14847平方公里,区域绿地占珠江三角洲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5%。2008年11月开始,由省建设厅牵头,联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指导下,多次研讨城市生态建设的思路,多次封闭拟稿,几易其稿;出发点是让政治家关注,并主动参与,强力推进;将生态保护政策转换为民生建设工程,让地方政府和官员真心想干、不得不干;生态廊道绿廊省立公园基本生态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区绿道!“纯生态”“生态休闲”“生态休闲经济”“生态休闲经济和谐”“生态休闲经济和谐文化”理念技术政策工程(就像重大工业项目或亚运美化工程),珠三角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经验借鉴:以属地建设的管理方式形成良性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保证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与绿道的日常维护;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充分发挥绿道各种功能;绿道与旅游紧密结合,特色鲜明;注重发展产业,强调公众参与,致富农民。,项目背景:,案例2:安徽省城市绿道设计,(1)2011年12月,公布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2014年8月获批。(2)2012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向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关于实施绿道建设的意见,2012年11月,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的安徽省绿道总体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城市绿道设计技术导则已正式制定并印发。按照“绿色城市、美好乡村”的要求,坚持“廊道相连、快慢结合、大绿道建设”,着力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全民健身,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美好安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2012安徽省绿道总体规划纲要安徽省城市绿道设计技术导则,项目介绍:遵循绿道网规划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生态、人文、交通和城镇布局等资源要素以及上层次规划、相关规划等政策要素,结合各市实际情况叠加分析,依托自然山水格局,综合优化形成“三横两纵两环”的省域绿道主干线路。本次规划省域绿道主干线总长约2000公里。“三横两纵两环”三横:沿淮河绿道、沿江淮分水岭绿道、沿长江绿道;两纵:南北贯通绿道、商杭高铁绿道;两环:环巢湖精品绿道、皖南绿道。省域绿道支干线路共19条,全长2270公里,省域绿道网络布局图,经验借鉴:利用原有绿地设施;结合新建道路和旅游路线;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绿道与城市慢行道结合;呼应发展产业发展点,强调公众参与,致富农民。,项目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车保养转让协议合同书
- 第一个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网络监控安装合同协议书
- 私人建房承包安全协议书
- 矿山开采合作合同协议书
- 粗粮加工代理合同协议书
- 艺术培训班教师合同范本
- 洗涤厂员工劳务合同范本
- 渣土车承包维修合同范本
- 项目合同协议书样品模板
- 服务外包合同服务外包协议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2024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参考题库400题(含答案)
- 口腔牙体牙髓病
- FMS功能性动作筛查PPT课件
- 个人在职证明模板.docx
- 三年级数学《重量单位的换算口算题(共60道)》专题训练
- 探究影响空气阻力的因素
- hs编码对照表.xls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 公交首末站建设规范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