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3讲世界主要导学案附答案解析.doc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3讲世界主要导学案附答案解析.doc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3讲世界主要导学案附答案解析.doc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3讲世界主要导学案附答案解析.doc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3讲世界主要导学案附答案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导学案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A人多地少 B山地多平原少C农村人口比重大 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解析第1题,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重小。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苏丹有白尼罗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为丰富;气温年较差对于养分积累没有明显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东部和南部为多条河流发源地,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答案1.C2.C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34题。3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D两湖均为内流湖4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M湖为东非大裂谷带上的维多利亚湖,周围为热带草原带;N湖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的休伦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苏必利尔湖是五大湖中最大的湖泊。两湖均为外流湖。第4题,东非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破坏严重。五大湖地区石油不丰富,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答案3.B4.D读俄罗斯局部地区农产品和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俄罗斯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解析图中俄罗斯境内的植被主要是针叶林和苔原,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A6图中四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实际不符的是()A甜菜 B冬小麦C针叶林 D苔原解析图中冬小麦分布区纬度位置较高,热量不足,不适宜冬小麦的生长。故选B。答案B根据图文材料,回答78题。7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有()。A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B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炼业C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D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石油冶炼业8图中乙所在地不属于()。A美洲板块 B北美洲C南美洲 D拉丁美洲答案7.A8.C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不需要从图示地区进口原油的国家是()。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日本10图示地区最大产油国向我国供应石油时所需要经过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马六甲海峡A B C D答案9.C10.D读西半球某两国国界线处水域纵向剖面图,回答1112题。11形成图中水域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C冰川的侵蚀作用 D内力作用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水域为北美五大湖,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C12关于图中水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水域的航运价值低B区域内有世界著名的临海型工业区C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D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解析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该区域河湖相连,周围区域经济发达,航运价值大;该区域降水丰富,水源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该区域工业是煤铁复合型工业。答案D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15题。13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A气候类型 B地形 C降水量 D土壤14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关于澳大利亚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是()。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B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C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D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15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A两国均大力发展重工业B两国草地面积广阔,都大力发展乳畜业C两国工业体系完备,工业发达D旅游业是两国的经济支柱解析本题组把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进行了对比。第13题,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是俄罗斯的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故所示的地理要素是地形。第14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递减,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洋流的影响,北部因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有季节变化。第15题,两国国土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较发达,形成比较完备的经济发展结构。答案13.B14.A15.C二、综合题16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某国简图”,该国人口7 004.9万人,面积约163.6万平方千米。材料二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的可通航运河,下游从阿瓦士到河口,是良好的水运航道。(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2)评价卡伦河下游通航的有利条件。(3)该国粮食不能自给,分析其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势低洼,河流多汇集于此;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因而形成盐沼。第(2)题,从自然(流量、河流落差等)、社会经济(流域内货物运输情况)等角度分析。第(3)题,从气候、耕地、需求量等角度分析。答案(1)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河流在低洼处汇集;泥沼洼地,地表水下渗难;蒸发量大,容易形成盐沼。(2)位于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有支流汇入,水量相对较大;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可通航里程长;流经石油开采区,航运价值高。(3)高原、山地为主;干旱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17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方框内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丙是区域内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统计图,图丁是区域内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甲中A、B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2)分析西雅图和丹佛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3)说出图乙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4)图甲中K处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请选择下列两个问题中的一个进行探究。(若两个问题都作答,按问题一赋分)问题一大峡谷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可能?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主要成因。问题二某人在考察日记中对科罗拉多大峡谷有如下记载:“峡谷岩壁是亿万年前的地质沉积物,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为人们认识地质变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材料中哪一信息能验证他的观点?如果进一步验证他观点的科学性,你认为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解析(1)图中A、B两河从海陆分布、经纬度位置、地形等因素来分析,气候类型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明显。(2)从区域内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统计图分析其差异,原因与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关,冬半年差异更明显。(3)判断图乙区域农业地域类型需回忆美国农业分布,结合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应该为地中海农业,其有利区位因素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4)开放性题目,结合地质作用和材料分析说明。答案(1)径流季节变化B河大于A河,B河夏季流量(较)大(出现汛期);含沙量B河大于A河;B河有结冰期,A河没有结冰期。(2)丹佛各月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大于西雅图,冬季(冬半年)差值更大。原因:西雅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阴雨天气多,丹佛受山地阻挡,阴雨天气少,丹佛冬季阴雨天气远少于西雅图;丹佛地势较高,空气较稀薄;冬半年西雅图的昼长小于丹佛。(3)农业地域类型:地中海式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图示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光热条件好);河谷平原(盆地)丘陵地形;(河流众多)有较多的灌溉水源;城市众多,市场广阔。(4)问题一:大峡谷形成的自然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