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观后感_117_第1页
国庆阅兵观后感_117_第2页
国庆阅兵观后感_117_第3页
国庆阅兵观后感_117_第4页
国庆阅兵观后感_117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国庆阅兵观后感 燃情时刻: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典现场观感 天安门广场 10 月 1 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一个母亲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儿女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 XX 年 10 月 1 日的这一天, 13 亿中国人和祖国,就在分享这种快乐。 虽然为了这一刻,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数十万人付出了汗水和辛劳。但是,当五星红旗在旗手的手中展开,伴着国歌冉冉升起至最高点时,每个人都可以从近旁人的眼神中 读懂 那被点燃的藏在心底的情感。 那些抗战老英雄最让人动容。相比年轻人的谈笑风生,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凝望,望向天安门城楼,望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望向英姿勃发的仪仗队。只在国歌声响起时,挺直腰身,抚平衣角,端正胸前的勋章,和着音乐低声地唱。 没有人去打扰他们,因为这些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后来人都能猜到,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老战士的思绪已飘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透过鲜红的旗帜,他们对战友的思念越发浓烈。 此时此刻,这大红的观礼台本来就属于他们。是他们用2 / 5 鲜血染红了国旗,用生命换来了自由的歌 。他们要代逝去的兄弟,观看这壮美的盛典 ;他们要和无名的战友,分享祖国母亲的怀念 与老战士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不时发出欢呼的观礼者。在天安门城楼的两翼,在长安街两侧,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的观礼者发出的喝彩声形成了经久不息的声浪。他们有的身着节日盛装,有的胸前挂满奖章。不管是简朴的布衫还是簇新的西装,他们都把最佳的精神状态带到了天安门广场。 这是 “ 明天更美好 ” 方阵的少年儿童放飞彩色气球。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是 13 亿中国人中的优秀代 表,也是祖国建设的功臣模范。他们中有农民代表,通过他们的世代耕作,占全世界近 22%的人口依靠占世界不到 10%的耕地,解决了吃饭问题 ;他们中有油田工人代表,通过他们的艰苦奋斗,中国不仅甩掉了 “ 贫油 ” 帽子,还能从容应对新世纪的能源挑战。他们中有科技界、教育界代表,通过他们的无私奉献,中国正以创新的成果和人才赢得世界的尊重 每一辆行进的彩车上,都展示着他们的劳动。那巨大的麦穗,来自他们的双手 ;那精巧的齿轮,源于他们的智慧 ;那3 / 5 纵横的公路,洒着他们的汗水 这是 13 亿中国人的观礼台。如果没有 这样一场聚会,每一个中国人可能很难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究竟为祖国带来了什么,个体的价值对于家乡和祖国又意味着什么。当他们在方阵、彩车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工作场面,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他们就更加懂得自己和祖国的联系,愈发懂得民自强则国强的道理。 1900 年,处于前一个世纪之交的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急切呼唤着一个 “ 少年中国 ” 的诞生。那时,有着强国志的中国人,借用日本维新后自我选择的 “ 少年 ”形象去激励自我的革新。 XX 年,距离新的世纪之交刚刚过去 9 年,中国不再需要模仿或借用他人的概念,而是用既成的事实和独特的发展模式,展现一个诞生 60 年的共和国的希望与活力。 在那些巨大的方阵中,可以读到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强国梦想,也可以看到当代中国越拓越宽广的强国之路 “ 神舟飞天 ” 方阵,再现了翟志刚实现中国人首次空间出舱的瞬间 ;“ 北京奥运 ” 方阵,鸟巢造型迸发万丈光芒 ;“ 和谐家园 ” 方阵,搭载着美好生活的希望 ;“ 众志成城 ” 方阵,凝聚起血脉相连的力量 这是多么骄傲的时刻。牵挂祖国的海外华侨流泪了,漂泊异乡的心对母亲的依恋,不需要过多的表白 ;心向祖 国的4 / 5 留学生们欢呼了,他们学成回国的抱负,比任何时候都坚定。 关注中国的国际友人也被这样的场面震撼着 在这个代表着 13 亿人的庞大集合体内,他们并没有因种族、肤色的不同而格格不入,而是融入到这个政治有序、文化多元、社会日渐和谐的国家的发展中,并且从中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足迹。 这是 “ 国徽和国庆年号 ” 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 10 月 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这是多么豪迈的时刻。在 8 万青少年的动作变换中,一轮红 日照耀锦绣大地的图景展开在天安门广场。 “ 江山如此多娇 ” 的旷古神韵就在眼前,画定江山的人民就在这里。 这样的历史瞬间,用再先进的镜头或再详实的文字记录,也只能仅得其表。因为那沸腾的气氛和感动的情绪,只有身处其间的人才知道。 以 “ 美好未来 ” 为主题的方阵,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投射出了一幅蓝图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 / 5 不由联想到烈士方志敏笔下的可爱的中国 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穿越了时空,这依然是儿女对母亲最好的祝愿。他们会把母亲曾经的苦难留在心中,尽最大的努力换来她欣慰的笑容。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 60 年为一甲子,代表生命的一个轮回。 60 年前的今天,中国结束了近代史上的百年屈辱。从那一天起,宏伟壮阔的天安门广场仿佛展开的史册,记录着一个国家的成长历程:开国大典、港澳回归、举办奥运、为汶川地震的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